给水厂课程设计
邯郸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邯郸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包括水源、水质处理和供水系统。
2.使学生了解邯郸市给水厂的历史、现状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与给水厂相关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给水厂进行深入了解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环保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邯郸市给水厂进行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从而引出给水厂的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水资源与人类社会》2. 理论知识:(1)水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2)给水厂的工艺流程及其作用。
(3)水质处理技术及其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城市给水与排水》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邯郸市给水厂,实地了解工艺流程。
(2)进行水质检测实验,掌握水质分析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水质监测与评价》4. 案例分析:(1)分析邯郸市给水厂在供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探讨城市给水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措施。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城市给水厂的管理与优化》5. 课堂讨论: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关联,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符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合肥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合肥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肥市给水厂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合肥市的水资源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给水厂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合肥市给水厂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就给水厂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激发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合肥市给水厂为背景,结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互动性,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合肥市给水厂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规模、供水范围等。
相关教材章节:水资源与供水设施概述2. 学习给水厂的主要工艺流程,如水源取水、水质处理、清水输送等。
相关教材章节:给水处理技术3. 探究合肥市水资源状况及给水厂在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4. 分析给水厂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举措,如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相关教材章节: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保护5. 研究合肥市给水厂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规划。
相关教材章节:城市给水厂规划与发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合肥市给水厂概况及水资源概述第二课时:给水厂工艺流程及水资源利用第三课时:给水厂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举措第四课时:合肥市给水厂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规划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了解合肥市给水厂基本概况和水资源状况。
徐州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徐州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水厂分布特点及其对城市供水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水厂水质检测标准及方法,掌握基本的水质评价技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水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2. 学生通过了解给水厂相关知识,认识到科技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贡献,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了解给水厂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水资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供水系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厂基本概念:水源、取水、净水、供水等环节;2. 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 给水厂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主要工艺;4. 水厂水质检测标准及方法: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5.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指数、水质级别划分;6. 给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水源污染、设施老化、管理不当等;7. 实地考察:参观给水厂,了解实际运行情况;8. 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分析给水厂工艺流程中的关键问题;9. 报告撰写: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给水厂的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七章《生活中的水》相关内容,系统性地组织与安排。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与给水厂运行中的实际问题。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给水水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管理,从而提高他们对给水工程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的基本概念、水源保护及水质标准;(2)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3)熟悉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及水质监测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厂的运行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具备给水处理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水质采样、分析检测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的基本概念:水源保护、水质标准、给水厂的组成及功能;2.给水处理工艺: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工艺及其组合;3.给水厂的运行管理:运行模式、水质监测与控制、设备维护与检修;4.给水工程设计计算:水量计算、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及工程造价。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给水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水水厂的运行管理和设计计算;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给水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南阳给水厂课程设计

南阳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南阳给水厂的主要设施、工艺流程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南阳给水厂的工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式,提高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用水习惯;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地考察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介绍我国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节约用水和给水厂的作用。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一章2. 给水厂基本概念与组成:- 给水厂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给水厂的主要设施及其作用。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二章3. 南阳给水厂工艺流程:- 沉淀、过滤、消毒等主要工艺环节;- 南阳给水厂的实际情况介绍。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三章4.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南阳给水厂,了解实际工艺流程;- 观察给水厂设施,分析其工作原理。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实践环节5. 小组讨论与报告:- 分组研究南阳给水厂的工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 撰写考察报告,分享学习成果。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实践环节6.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给出水厂的课程设计,对给水厂的运营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理论讲解以及实操演练,给出水厂提供专业的服务。
课程内容涵盖了给水厂的分类、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深入了解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运作流程;2、掌握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懂得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3、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4、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能够独立开展给水厂的运营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1、给水厂分类、原理:给水厂的分类、构成,给水厂的水源、水工、储水等原理的介绍;2、给水工作流程:从给水的准备、检查、操作、测试等流程中,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流程;3、水质检测:作为给水厂运行的基础,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掌握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4、防腐管理: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
5、水厂运营与管理:了解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系统性方法;6、实践演练:通过实操练习,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实操技能。
四、课程结构本课程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以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为主线,展开理论讲解;实践演练: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实操练习,深入熟悉水厂运营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加强对给水厂运营管理技能的学习;五、课程时长本课程的学习时长为120小时,分为12模块、36课时:模块一:给水厂分类、原理,2课时;模块二:给水工作流程,2课时;模块三:水质检测,3课时;模块四:防腐管理,3课时;模块五:保养管理,3课时;模块六:水厂运营与管理,2课时;模块七:实践演练,14课时。
给水厂课程设计含图纸

给水厂课程设计含图纸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厂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2)掌握给水厂的主要处理工艺及其作用;(3)熟悉给水厂的设计步骤和方法;(4)了解给水厂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厂的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2)具备给水厂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掌握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4)具备给水厂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4)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包括给水厂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其在供水系统中的作用。
2.给水厂的主要处理工艺:包括原水预处理、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以及各工艺的作用、原理和操作条件。
3.给水厂的设计方法:包括给水厂规模确定、工艺流程选型、主要设备选型、构筑物设计、自动化控制等。
4.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包括给水厂运行参数监测与控制、水质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生产等。
5.给水厂项目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给水厂项目,了解其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给水厂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参观给水厂或进行模拟实验,增强学生对给水厂工艺的认识。
4.讨论法:学生就给水厂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给水厂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给水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厂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描述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同时培养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介绍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第二章讲述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第三章探讨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方法。
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1.1 给水厂的定义和功能1.2 给水厂的工艺流程1.3 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第二章: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2.1 给水厂的运行管理2.2 给水厂的优化方法2.3 给水厂的运行效果评价第三章: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方法3.1 给水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2 给水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3.3 给水厂的设计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通过讲授法,我们向学生传授给水厂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讨论法,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法,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材包括《给水工程》等专业书籍,参考书包括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工程技术规范,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视频和图片,实验设备包括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某市净水厂工艺设计学院:市政和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4年6月16日前言在水的社会循环中,人们对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质都有相应的要求,当天然水源的水质不满足用水要求时,就要对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用水的要求。
天然水源作为水的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其水质在不同水源的不同地段时不同的,在一年四季的自然循环中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有必要研究作为水源的天然水的水质特点及变化规律,以便能正确地选择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工艺。
习惯以为,上述水处理只在给水处理厂进行。
但从水的社会循环的角度看,给水处理的概念应涵盖从水源到输配水的全过程。
例如,对水源的保护;从水处理角度进行取水构筑物的设置;为减少水中所含的泥砂量,宜从河流的表层取水;在湖泊和水库中选择适宜的取水深度,以减少水中的藻类含量;又例如,为防止给水处理厂出厂水的水质在配水过程中恶化,应进行水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的处理。
从天然水体取水,而不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称为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水对于人类社会,虽然是不可替代的,却是可以再生的。
水在城市用水过程中,不是被消耗了,即水量上不发生变化(理论上),而只是水质发生了变化,失去了部分使用功能。
采用水处理的办法改变水质,使之无害化、资源化,特别是再生回用,就能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既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又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一举两得,这对人类社会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ForwordSocial circle in the water, people are drinking water, domestic water, industrial water and agricultural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appropriate when the natural sources of water when the water does not meet the water requirements, we must deal with on the water to make it consistent with water requirements.Natural water cycle to serve as a natural part of the water quality in different water sources when different sections of different, in the natural cycle of seasons is also an ever-changing, and therefore the need to study as a source of natural 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water in order to select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Used to think that the water only to 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 However, from water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circle, to the water treatment concept should cover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water from the water to the whole process. For example,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 treatment structures set;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 contained in the sediment, should the surface water from the river;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water depth,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ater content of algae ; another example, a water treatment plant for the factory to prevent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rocess should be carried out chemical stability of water and biological stability of the treatment.Water from natural water bodies, rather than on the water adversely aff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t will not cause pollution discharged into water bod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s a virtuous social cycle of water.Water for human society, although irreplaceable, but is renewable. The process of water in urban water use, not to be consumed, that water does not change (in theory), but only a change in water quality, loss of function of some use. Cai Yong water treatment method to change the water, rendering it harmless, resources, in particular the reuse used, can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 of water, reducing demand onpurposes, Thi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目录1.水厂设计资料及设计原则 (1)1.1设计资料 (1)2.水厂规模 (4)3.总体介绍 (5)3.1水厂工艺流程 (5)3.2处理构筑物 (5)4.加药构筑物及设备 (8)4.1溶液池 (9)4.2溶解池 (9)4.3计量和投加设备 (10)4.4提升设备 (10)4.5加药间和药剂仓库 (10)5.混合设备 (11)5.1设计流量 (11)5.2涉及流速 (11)6.反应设备 (13)6.1平面布置 (13)6.2竖井个数n (14)6.3竖井内网格布置 (14)6.4絮凝池总高度 (14)6.5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5)6.6各段水头损失 (16)6.7停留时间 (17)6.8水力校核 (18)7.沉淀池和滤池 (19)7.1设计参数 (19)7.2沉淀池设计 (20)7.3滤池 (23)7.4反冲洗排水槽 (29)7.5滤池反冲洗 (31)7.6进水系统 (32)8.消毒加氯及其投加设备 (34)8.1加氯计算 (34)8.2加氯设备选择 (35)8.3加氯间和氯库 (35)8.4加氯间在设计时应注意 (35)9.清水池 (36)9.1清水池容积 (36)9.2清水池尺寸 (36)9.3管道系统 (37)10.水厂总体布置 (38)10.1水厂的平面布置 (38)10.2 水厂的高程计算及布置 (38)11.设计总结 (40)参考文献 (41)1.水厂设计资料及设计原则1.1 设计资料一、设计题目新乡市净水厂工艺设计二.设计基础资料1.城市用水量:79000m3/h2.厂址区水文地质资料厂址区土质为亚粘土,冰冻深度-0.3m,地下水位为-6m,年降水量1500 mm,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主导风向自定。
3、厂址区地形资料厂址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48.00m。
4、水源资料水源为地面水源,水量充沛;河流最高水位145m,最低水位136m,常水位140m。
水质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浊度为100 度。
5、工程地质资料(1)地质钻探资料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砾石粘土砂岩石层1m 1.5m 1 m 2 m 0.8m 1 m 2 m 土壤承载力:20 t/m2.(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6、气象资料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年平均降雨量954.1mm,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
土壤冰冻深度:0.4m。
三、设计内容1、确定净水厂设计规模2、工艺流程选择;3、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工艺设计计算;4、平面布置,绘制水厂总平面布置图;5、进行水力计算和高程布置计算,绘制高程布置图。
四、设计成果及要求设计说明书1份;图纸2张。
1.设计说明书3-5万字,300字左右的摘要要有中英文对照。
内容包括:①摘要(前言);②目录;③概述(简单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资料等);④处理流程阐述;⑤构筑物的设计计算;⑥平面布置说明;⑦高程布置计算;⑧设计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前言、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
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基础资料、水厂规模确定、工艺流程选择方案、各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及设计计算、总体布置说明等。
应包括设计中的阐述说明及计算成果,应简明扼要、文理通顺、段落分明、字迹清晰工整,内容应系统完整,计算正确,草图和表格不得徒手草绘,图中各符号应有文字说明,线条清晰,大小合适,装订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