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倍注射液内痔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83例
TST联合芍倍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观察

RonghuMi
Department
ofAnorectal
Surgery,Sixth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55,
China亿in Hongcheng)
【Abstract】
180 patients with
Objective injection
【摘要】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联合芍倍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
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观察组86例施行TST
术联合芍倍注射,对照组94例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 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排尿困难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ixed hemorrhoids is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nd has better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than PPH.
【Key words】TST;PPH;Mixed
hemorrhoids
Fund program:Scientific program ofhealth bureau in Foshan
痔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有“十 人九痔”一说,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比较简单,外 界科普宣教相对较多,而中老年痔病多发展为重度 混合痔或环状痔”1,故普通人群对该疾病有一定了
2结果
要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的作用。因此,治疗痔病 的目的在于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解决出血和脱垂 为主,对于无症状的痔,改善大便形状及排便习惯, 防止症状加重,无需特殊治疗;对于有症状的痔, 最大限度维护肛门的精细感觉和收缩功能,主要是 消除或缓解症状,而非将肛垫切除根治有病理改变 的肛垫,尽量减少对肛门功能的损伤17-8]。 目前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手术方法有内痔套扎术、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M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 切术(PPH术),以及近几年在PPH基础上改良形 成的相对微创的术式“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 术)。内痔套扎适合于点状脱垂不严重的内痔、混 合痔,每次套扎不能超过5个点。M—M术一直被认 为是治疗混合痔的较为可靠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切 除组织较多,对肛门损伤较大,手术过程中出血也 比较多,致使术后伤口水肿较为严重,疼痛较重, 创口愈合较慢,感染几率相对较高,并且一次性切 除部位较多,易出现肛门狭窄。PPH术是目前广泛 用于临床治疗重度混合痔,特别是环状痔的主要手 术方法,通过使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痔上黏膜,同时 达到提拉脱垂肛垫和减少痔血液供应目的;该术式 与M—M术相比,损伤较小,但亦因为其环形切除痔 上粘膜宽2.3 em,损伤仍较大,并且将部分不需 切除的痔上粘膜亦予以切除,其只不过是切除部位 在齿状线上,疼痛感觉迟钝,术后病人自觉症状轻 而已;故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术后肛门坠胀不适感、 残便感、早期排便痛、排便困难、尿潴留、肛缘水 肿、远期吻合口狭窄等。TST术是一类微创手术方法, 势必能够减小对肛门组织的损伤并改善肛门功能。 有时还可见因环形切除吻合时吻合钉成形不佳,导 致吻合口开裂及术后吻合口出血、肛旁感染等并发 症,甚至有直肠阴道瘘、盆腔感染的报道,远期高 达10.9%的术后复发率|9-10]。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术)是近几年在 PPH手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其改良特点,在于使 用吻合器选择性切除并闭合混合痔所在部位相应的 齿状线上粘膜及粘膜下组织,提拉脱垂的肛垫使其
芍倍注射小结

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153例临床小结赵高伦(贵州省福泉市妇幼保健院550500)痔发病者较多,有“十人九痔”说法,是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国内有报道称,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占59.1%,而其中痔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1]。
痔的治疗方法多样,如:保守疗法、手术疗法、注射治疗等。
注射治疗由于其所使用的药物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及并发症等有所不同。
我科至2005年5月—2007年12月采用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教授发明的国家二类痔疮新药“芍倍注射液”,以“安氏疗法”治疗各期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15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1. 临床153例,男,80例,女7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Ⅰ期内痔11例,Ⅱ期内痔28例,Ⅲ期内痔43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71例。
2. 适应症与禁忌症2.1 适应症:各期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松驰均可。
2.2 禁忌症: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肛管、直肠急性炎症、内痔嵌顿严重水肿等暂缓注射。
糖尿病患者慎用。
3. 操作方法3.1 药物:用“芍倍注射液”,由河南合力达(信阳)有限药品公司生产,该药系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研制,获国家专利,是治疗痔疮国家Ⅱ类新药。
(国药准字20030036)。
3.2 麻醉方法术前患者正常饮食,排空大便,取侧卧位,肛门皮肤常规消毒,以碘伏棉球消毒肛管及齿线附近粘膜,嘱患者屏气作排便动作,采用“安氏疗法”的独到麻醉方法,在截石位齿线下缘3、6、9占位置进针,将麻药呈扇形注射达内痔基底部的内括约肌和肛提肌,因齿线下缘肛管不仅对痛觉相对迟钝,且此进针还可以避开神经丰富的肛门皮肤和肛门外括约肌,从而避免麻醉进针引起的剧痛。
该方法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麻醉效果,避免手术造成的疼痛,肛门坠胀,便意感,尿潴留,并能使肛管松驰充分,便于手术操作,同时还使麻药用量减少,避免出现头晕、呕吐、虚脱等中毒反应。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卫生部推广的“十年百项”适宜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选择优良术式,评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方法:将399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99例。
治疗组行中药芍倍注射术,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
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痊愈时间、并发症、后遗症、手术时间、安全性等。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7%、96.48%,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症状、体征、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且,且无后遗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具有疗程短、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无后遗症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基层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药芍倍注射术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运用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1] 诊断标准:①间歇性便时肛门部出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染血、滴血或射血;②肛门部有异物感,伴有坠胀不适和疼痛,大便或劳累后,有囊性肿块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复位或需手法复位或不能复位;③肛门镜窥见齿线上红色囊性肿块,常见于3、7、11点位,表面粘膜充血、糜烂或有纤维化病变。
排除标准:血栓型、炎型、结缔组织型混合痔者;合并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399例均为门诊患者,依就诊顺序奇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16~90岁,平均45.2±13.6岁;病程2~45年,平均9.9±2.7年;病性属中医辨证血热淤滞型者170例,环状混合痔嵌顿水肿无血栓形成者131例;病位在3点位者161例,7点位者157例,11点位者154例,其他点位者39例;兼直肠粘膜松弛者72例。
芍蓓注射液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芍蓓注射液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李耀武;汪江;顾武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2(5)12
【摘要】目的观察芍蓓注射液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总结2008年11月—2010年11月肛管麻醉下1000例痔疮的软化注射剂治疗经验。
结果痔疮的肛
管麻醉效果满意,不同病期痔疮芍蓓注射作为基础治疗效果满意、无明确不良反应。
结论芍蓓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痔疮的基础治疗方案,结合其他的传统治疗方法:剥扎、
外剥内扎、套扎或者缝扎、直肠周围硬化注射等和现代的PPH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80-81)
【关键词】芍蓓注射液;痔疮;治疗
【作者】李耀武;汪江;顾武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8
【相关文献】
1.芍蓓注射液治疗7例狐臭临床效果观察 [J], 宋俊宏
2.芍蓓注射液治疗内痔120例疗效观察 [J], 苏春雨
3.芍倍注射液辅助痔上黏膜错位套扎术治疗中重度痔疮临床观察 [J], 张春泽;付文政;贾岩峰
4.芍蓓注射液治疗内痔120例疗效观察 [J], 苏春雨
5.芍倍注射液联合手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疗效观察 [J], 刘超;黎小平;罗竟勇;马永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9-27T10:29:32.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程永升李雪辉李超陈科廖丽彬[导读] 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程永升李雪辉李超陈科廖丽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哈密红星医院肛肠科 839000)【摘要】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环状混合痔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手术方式。
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潮湿、肛周皮赘、复发率、治愈率等指标。
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芍倍注射液注射术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17-01 我科于2005年开始采用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5~2010年我科收治环状混合痔患者112例,均按照《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
其中,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0±1.5)岁,病程1~35 年,平均5.8 年,对照组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0.2±1.0)岁,病程1~36 年,平均6.0 年。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痔的类型和分度无统计学差异(P>0. 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前准备,手术当日清洁灌肠。
取截石位,肛内碘伏充分消毒。
(1)治疗组:先根据痔核的自然分布情况以痔核间的凹陷为界分段一般分为4~6段。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的多中心临床分析王茜;冯大勇;白志勇;丁喜坤;梁忠杰;安阿玥【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7)006【摘要】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80例Ⅰ、Ⅱ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8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术后3 d,试验组肛门疼痛、便血、肛门坠胀、排尿困难、痔黏膜、痔核大小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7 d,除肛门疼痛、排尿困难积分外,试验组其他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局部硬结和排便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安全有效,尤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便血、肛门坠胀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总页数】4页(P21-24)【作者】王茜;冯大勇;白志勇;丁喜坤;梁忠杰;安阿玥【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02;;[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02;;[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02;;[2]深圳市盐田区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广东深圳518083;;[3]冠县人民医院肛肠科,山东冠县252500;;[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8【相关文献】1.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98例 [J], 于雷2.芍倍注射液痔核内注射治疗Ⅰ~Ⅲ期内痔60例 [J], 席作武;刘天天3.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153例临床分析 [J], 赵高伦4.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J], 王茜;冯大勇;白志勇;丁喜坤;梁忠杰;安阿玥5.不同麻醉方法下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的疗效比较 [J], 黎小平;罗竞勇;刘超;李曼曼;方庆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改良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贾才英;李群芝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Ⅱ~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行改良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对照组52例,行传统外剥内扎术,并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住院天数、术后3天便血积分和术后肛缘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便血积分、住院天数,肛门局部水肿的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Ⅱ期以上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贾才英;李群芝
【作者单位】415000,常德市,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肛肠科;415000,常德市,湖
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肛肠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剥扎加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混合痔体会 [J], 叶承勇
2.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J], 王春晖;冯大勇;冯月宁;王进宝;白志勇;王茜;安阿玥
3.外剥内扎术+芍倍注射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118例 [J], 林启河;陈轶峰;热娜;安阿玥
4.改良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J], 唐智军;刘淳;肖琳
5.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3例临床观察 [J], 曾辉;李柳生;刘付位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学论文-芍倍注射液临床使用效果总结

临床医学论文-芍倍注射液临床使用效果总结芍倍注射液临床使用效果总结【摘要】目的观察该药品治疗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疗法,观察7~10天。
结果痊愈9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0例。
结论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疗效好,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关键词】芍倍注射液;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临床疗效痔是普外科常见病,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注射治疗、手术治疗。
我院外科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对100例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采用芍倍注射液一次性注射治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外科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对100例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采用芍倍注射液一次性注射治疗,男59例,女41例,年龄18~74岁。
内痔81例,其中?度28例,?度32例,?度15例,?度6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19例。
1.2 诊断标准[1] (1)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肛垫移位及病理性肥大。
(2)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下,直肠黏膜和肛门皮肤下的直肠上下静脉丛吻合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块。
(3)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便时出血(滴血或射血),疼痛,痔核脱出;?视诊:肛门缘静脉曲张,增加腹压时痔核变大或痔核脱出肛外;?肛镜检查:直肠下可有隆起的痔核,痔黏膜充血,或糜烂。
内痔或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具备症状中的两项和视诊或肛镜检查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且排除合并有血栓性外痔、肛瘘、肛裂、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肛周脓肿等其他疾病的病例。
1.3 内痔分度[1] ?度以便血为主,无痔块脱出。
?度便时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复位。
?度便时痔核脱出,便后不能自行复位,需用手托或平卧或热敷后才能复位。
?度痔核脱出不能复位。
1.4 治疗方法 (1)术前准备:一般体格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凝血项。
术前正常饮食,灌肠一次后排便,清洗肛门。
(2)麻醉方法:肛门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7年 至今 , 科 采用 芍倍 注 射液 内痔注 射 我 与外剥 内扎术 相结 合治疗 混合 痔 , 得满 意疗 效 , 取
现 总结如 下 。
1 资料 和方 法
小无 显著 差异 ,则选 择 与 内痔 较大 脱垂 或嵌 顿者
对 应 的外 痔部 位为 切 口, 主张过 多剥扎 。 意保 不 注
吴文 宗 , 曹富全 , 吴双 美 , 星明 廖
( 建 医科 大 学 临床 教 学 专 业基 地 福 建 省 三 明 市 第二 医院 肛肠 科 , 建三 明 3 6 0 ) 福 福 60 0
摘 要 目的 : 讨芍 倍 注 射 液 注射 与外 剥 内扎 手 术 相 结 合 治 疗 混 合 痔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 4年 来 我 们 对 13 探 近 8 例 混 合 痔 患 者 采 用 梭 形 切 口分 段剥 离外 痔 、 分 结 扎 内 痔 , 合 芍 倍 注 射 液 注 射 治 疗 , 后 每 日常规 换 药 至 痊 部 配 术
34 5
中 日友好医院学报 2 1 年第 2 01 5卷第 6期 JunlfC iaJp nFinsi sil2 1 D c V 1 5 N . o ra o hn-a a r dhpHo t ,0 1 e ,o. , o6 e pa 2
芍倍注射液 内痔注射 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 13 例 8
乳 头瘤 。所有 病例 均有不 同程 度 的便血 、脱 出或
离 ,至齿 线处 用大 弯止血 钳从 游离 痔核基 底 部连
同齿线 上 内痔 的 23 分 一并 夹住 ,在止 血 钳下 /部 端 单 纯 结 扎 或 “ ” 贯 穿 缝 扎 , 留 05 m 长 残 8字 保 . c
肿 痛等症 状 。病程 05 3 .~ 0年 , 均 48年 。 平 .
关
键
词 : ; 射 ; 倍 注 射 液 ; 剥 内 扎 术 痔 注 芍 外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0 2 ( 0 1 0 — 3 4 0 10 — 0 5 2 1 )6 0 5 — 2
中图 分 类 号 : 6 7 1 R 5.8 +
d i1.9 9 .s. 0 — 0 5 0 0 .1 o:03 6 /i n1 10 2 . 1.6 0 js 0 2 1 0
1 . 治疗方 法 2 1 . 术 前准 备 .1 2
端 ,修剪 两侧 皮缘 ;使外 痔切 口呈 梭形 向外 放射 状, 保持 引 流通 畅 ; 同法 处理 其它处 母痔 区。术 中
注 意结扎 出血 点 ; 术 区合 并 静脉 曲张 、 缔组 织 若 结
患者 取 右 侧 卧位 , 周 用碘 酒 、 精 消 毒 ; 肛 酒 采
3 5处外 痔 隆起 最 明显处 作为 剥扎 点 ,若外 痔 大 —
基 金 项 目 :0 9年 福 建 省 卫 生 厅 面 向 农 村 和 城 20 市 社 区推 广 适 宜 技 术 项 目。
作者 简介 : 文 宗 (9 4 ) 男 , 治 医师 。 吴 17 一 , 主 收稿 E期 :0 1 0 — 0 修 回 日期 :0 1 1 — 7 t 21-92 2 1- 0 1
增 生或血 栓外 痔 , 给予 潜形剥 离 ; 合并 肛乳 头 应 若 瘤, 应给 予结 扎后切 除 ; 合并 肛裂 、 若 肛瘘 , 以一 予
次 性切开 根治 。
用 局部麻 醉或 骶管 阻滞麻 醉 ,肛管 及 内痔 区用碘
伏 消毒 。 1 . 操 作步 骤 .2 2
在肛 门镜 下充 分暴露 内痔 ,再 次用 碘伏 消毒
肠 腔 , 直肠 腔痔 核 的上 部用 一干棉 球 填塞 . 在 然后
选择 3 7 1 、 、 1点母 痔 区作 为外剥 内扎 部位 , 注
意 分段 不 能太 多 , 般不 超 过 4处 ; 照 “ 大 后 一 按 先
用 21 2份 芍倍 注射 液 加 1 05 J :( 份 . J %¥ 多卡 因 ) 芍
留肛 门的正 常形态 。在剥 扎点 之 间保 留皮桥 和粘
膜桥。
剥 扎 时 用 组 织 钳 将 外 痔 隆起 的 顶 部 夹 住 轻
提, 从肛 缘外沿 提起 的痔 两侧 切开皮 肤 , 剥离 皮下 结 缔组织 及静 脉丛 ,剥 离时 在肛 门外括 约肌 表 面 留少量血 管丛 及结 缔组 织 ,将 剥离 组织 向肛 内游
愈 。结 果 : 者 治疗 后 效 果 满 意 , 门部 位 不 良反 应 少 , 患 肛 总有 效 率 9 . , 均 治 愈 时 间 为 1.d 95 平 % 27 。术 后 6个 月 随 访 12例 , 继 发 肛 门感 染 、 肠狭 窄等 术 后 并 发 症 。 结论 : 倍 注 射 液 加外 剥 内 扎术 治疗 各 型混 合 痔 安 全 有 4 无 直 芍 效 , 织 损 伤 小 、 不 良并 发症 。 组 无
佳 。剂量 多少取 决 于痔核 大小 ,一般 每个 痔核 约 3 l5 。注射 完 毕后 取 出术 前 填 塞直 肠 腔 的干 m~ ml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 1 年第 2 01 5卷第 6期 JurlfC ia JpnF i dh opt ,0 1D c V L 5 N . oro o hn -aa r n si H sil2 1 e , o2 , o6 t e p o
11 临床 资料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 组 13例混 合 痔 , 中男 9 8 其 9例 、 8 女 4例 ;
年 龄 1 — 3岁 , 均 3 . 。 37 平 9 4岁 最大 痔核 3mx c c 3m:
3 3例 内 痔 脱 出 形 成 嵌 顿 ,7例 外 痔 部 分 合 并 血 l 栓 ,2例 合并 肛 瘘 ,8例 合 并 肛 裂 ,3例 合 并 肛 1 1 2
小 , 叉进 行 , 大 为先 , 交 外 内大 为次 ” 的原 则 , 择 选
倍 注射液 直接 注入 结扎剩 余 痔核 内 ,伴 直肠 粘膜 松 弛者 同时在 松弛粘 膜下 注射 。注 射进针 刺破 痔
粘膜 时速 度要快 , 肌性抵 抗感 后缓 慢退针 给 药 , 遇 使药 液均 匀充盈 饱满 为度 .粘 膜表 面呈粉 红 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