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例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X年10月《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局部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开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4。
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性决定的;B.革命性决定的;C.实践性决定的;D.阶级性决定的【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参见教材P54。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的;B.多样的;C.可知的;D.变化的【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见教材P70。
4. 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根本特点,这说明实践是〔〕。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答案】B【解析】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参见教材P68。
5. 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A.通过人的活动完成的;B.不能正确认识的;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D.可以认为改变的【答案】A【解析】社会开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完成的。
参见教材P92。
6.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A.人脑是意识的唯—源泉;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答案】C【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根底的。
参见教材P94。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制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答案】C【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
现因采用新的机器设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
试问,在不追加资本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BA.2000B.1000C.500D.100【答案】B2、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答案】B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答案】D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答案】C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6、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答案】C7、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句话是指()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B.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答案】D8、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答案】C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答案】A1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答案】C11、社会存在的含义是()A.人的客观的活动B.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以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全部社会关系D.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答案】B1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真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__________。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辩证法。
D. 形而上学。
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__________。
A. 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
D. 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__________。
A. 社会制度。
B. 社会发展。
C. 社会变革。
D. 社会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
A. 公有制。
B. 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资本主义。
C. 实现社会主义。
D. 实现封建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是__________。
A. 反对帝国主义。
B. 维护民族利益。
C. 维护国际利益。
D. 维护国家利益。
2. 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是__________。
A. 维护国家利益。
B. 维护民族利益。
C. 反对帝国主义。
D. 维护国际利益。
以上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真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深入学习,掌握其核心理论,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个专题测验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个专题测验参考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判断题(每题6分,共计60分)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选择一项:●对●错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选择一项:●对●错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选择一项:●对●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选择一项:●对●错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选择一项:●对●错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选择一项:●对●错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选择一项:●对●错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选择一项:●对●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对●错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B )。
选择一项:A. 重要矛盾B. 基本矛盾C. 次要矛盾D. 主要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30分)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不包括()。
A、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B、改造世界能够深化和拓展对世界的认识C、改造世界能够独立于认识世界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正确答案: C解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辩证统一2、实践的内涵是指()。
A、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B、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C、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D、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正确答案: B解析: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3、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正确答案: D解析: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是由货币的流通手段和( )职能引起的A、贮藏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支付手段正确答案: D解析:考察货币职能对经济危机的影响5、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A、青年黑格尔派B、社会民主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国际工人协会正确答案: C解析: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6、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关系不包括()。
A、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B、真理尺度推动真理的不断发展C、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互对立正确答案: D解析: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的7、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 )A、不断减少B、不断增加C、不变D、骤然下降正确答案: B解析:考察大企业走向垄断的前史8、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可以称之为( )A、剩余价值率B、剥削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正确答案: D解析:考察平均利润率9、以下哪个论点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A、“实事求是论”B、“天才论”C、“精神万能论”D、“上层建筑决定论”正确答案: A解析:10、“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A.20%B.50%C.200%D.100%【答案】C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答案】D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4、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答案】A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答案】D6、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答案】A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答案】B8、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答案】A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D10、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b. 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关系c. 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什么?a. 唯物辩证法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唯物主义d. 唯物史观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阶级斗争学说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 以上全部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a. 马克思列宁主义b.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c. 唯物史观d. 社会形态演进5.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什么?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实践是认识对象的唯一来源c.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动力d. 以上全部......第二部分:简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1.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论。
2.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精神观?3. 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4.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则,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
5. 阐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2.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当前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我们应对的策略。
......第四部分:综合题(共1题,60分)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你所学习的实际案例,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至此,本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结束。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情况,全力发挥,回答每个问题,并认真仔细地检查答卷。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总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X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2.( X)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 Y)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4.( X)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5.( X)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6.( X)相对真理也就是包含部分错误的真理。
7.( X)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8.( Y)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
9.( Y)错误的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0.( Y)社会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1.( X)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如何增殖的问题。
12.( X)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是银行资本。
13.( X)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在支付工资时进行的。
14.( Y)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15.( X)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16.( X)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7.( X)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18.( X)存在就是被感知。
19.( Y)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反映本质。
20.( X)自然规律是普遍的,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是特殊的。
21.( Y)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
22.( Y)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23.( Y)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存在矛盾。
24.( X)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
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25.( X)个别资本所有者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6.( Y)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售卖阶段。
27.( Y)利润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8.( X)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29.( Y)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30.( Y)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源在于社会不断进步。
31.( Y)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32.( Y)“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3.( X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矛盾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34.( Y)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35.( Y)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之后,所有的职能资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36( X)“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37.( Y)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8.( X)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39.( X)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是真理。
40.(X)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产生的。
二、论述题(共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阐述它对中国社会改革的意义。
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实质。
3.社会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妨碍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损害社会主义形象,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切不可手软,必须长期坚持。
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对此进行分析和说明。
4.试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以及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 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对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请用辩证法的相关原理,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本质及其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材料1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
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材料2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
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材料3“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请回答:分析材料1、2、3的历史观有何差别,并阐述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2.材料“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
”“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什么基本规律?请分析它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3.材料1“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他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分析材料1、2、3的观点,并阐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4.材料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
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到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表现在全球生产联为一体,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球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增长率大大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膨胀,全球90%的金融市场获得开放。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什么趋势?请分析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5. 材料1“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
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材料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请回答材料1、2表明了矛盾的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什么意义?6. 材料 1十九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托玛斯·卡莱尔宣称: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
材料 2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材料3“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
”请回答:(1)分别指出材料1和材料2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
(2) 指出材料3是什么历史观,并简述这种历史观的主要内容。
7.材料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标志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形式的根本变革。
用资本主义方式完成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既是人类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发展、进步的过程,又是劳动者被剥削、被蹂躏的苦难历程,充满着残忍野蛮的暴力掠夺。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请回答:根据材料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并阐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8.材料1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定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器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
材料2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球是方的。
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
150年之后,牛顿认为地球是扁椭圆形的,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长椭圆形的,好像直立的鸡蛋。
到了18世纪,巴黎科学院派出测量队对地球进行了测量,才证实地球是扁椭圆形的。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有了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对地球测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对地球扁椭圆形形状的认识也越来越精确。
请回答:根据材料说明认识的来源是什么,并阐述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9.材料1“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
”材料2“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资本论》第3卷,第289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1,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2)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阐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10. 材料“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
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请回答:材料中的观点属于什么理论观点?是否正确?请运用相关原理对材料的观点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