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联考逻辑题归纳技巧

合集下载

会计硕士(MPAcc)联考:逻辑部分五大复习方法

会计硕士(MPAcc)联考:逻辑部分五大复习方法

会计硕士(MPAcc)联考:逻辑部分五大复习方法随着全国管理类联考脚步的临近,考生在备考冲刺阶段的紧张感与日俱增,如果把握好这短暂的时间做好最后的冲刺梳理,联考通关便志在必得。

小编在此整理出联考MPAcc逻辑部分五大高分复习方法:1.仔细阅读联考大纲,明确努力方向大纲是本,各科都应当明确“紧扣大纲”这个关键点。

样题和模拟题都是根据大纲来出的,当然个别地方可能存在着欠推敲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训练。

2.复习迎考的目标:冲刺48分在逻辑部分考生应该拿多少分呢?我们的目标是拿48分,一般来说,要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考生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在逻辑部分绝不能低于40分,不然的话,除非其他各科特别好,才能保证自己的总分。

3.不钻牛角尖,这是小编送给大家的一句忠告不钻牛角尖,不是就一般考试而言,而是针对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的特殊性而言的。

由于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试题是为了测试考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取材极其广泛,具有极强的人为构造性,所以它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不要以常识来较真,那会影响思路的准确性。

一定要注意不是让考试来适应你,而是你应该主动去适应考试。

4.反复研习历届真题,是攻克逻辑考试的捷径由于不算要考的题,考过的题是最好的题,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而越新的试题,所体现出命题者的意图越新,参考价值越大。

因此,反复研习考过的题,对于复习应考来说,是一条重要的捷径。

历年考题不仅使你熟悉考题类型和解题套路,而且还可以使你在正式临考时对绝大多数题将感到“面熟”,无形中会产生胸有成竹的心理优势。

因此,历年的考题一定要反复做,建议考生至少做三遍。

5.提高逻辑成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练所谓精练,就是得法地做一定量的逻辑题。

精练时一定要集中训练,即在规定时间内做一套题,做题时要静下心来一口气做完,中间不要停顿,不要被干扰。

经过适当的集中训练,有助于熟悉题型,适应考试。

考研MPAcc联考逻辑解题套路:假言命题及推理型

考研MPAcc联考逻辑解题套路:假言命题及推理型

考研备考MPAcc联考逻辑解题套路:假言命题及推理型假言命题及推理型考题,主要是考察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分及具体运用,这是逻辑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点。

解这类题型首先要搞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要根据常见的连接词能迅速抽象出逻辑形式。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中文中的代表词分别是只要和只有。

比如:“只要A就B”意思是“A是B的充分条件,从A可以推出B,从B不一定推出A”;“只有A才B”意思是“A是B的必要条件,从B可以推出A,从A不一定推出B”。

做这类题型要求能熟练掌握假言判断与假言推理的运用,具体要熟悉:(1)推理的传递性(A推出B,B推出C,则A能推出C);(2)不可逆性(重要的考点,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3)逆否命题(A推出B,则非B推出非A)。

解决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一般可用直接推理方式解决,比如:“如A做,则B一定做;若C做则B 不做;于是,若A做则C不做(否则矛盾)”。

如果已知条件很多很乱的问题时,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同时考虑已知条件和选项,在理解了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迅速浏览选项,从两头推理,从而尽快找到答案。

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

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因此,他一定能成功。

下述哪项为真,则上文推论可靠?A.李阳的奋斗精神异乎寻常。

B.不奋斗,成功只是水中之月。

C.成功者都有一番奋斗的经历。

D.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

E.成功者的奋斗是成功的前提。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题干第一句话“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告诉我们“奋斗精神”是“较大成就”的必要条件。

而题干第二句又从“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直接推出“他一定能成功”的结论,就要求把“奋斗精神”作为“成功”的充分条件。

如果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充分条件。

因此,加上D中给的条件后,题干中的推论就能成立。

而选项B、C、E只是以不同方式重复题干中第一句话的意思。

选项A虽然能对题干中的推理有增强作用,但只是程度上的增强,仍不能得出“一定能成功”的必然结论,因为李阳可能并不具备影响成功的其他要素,比如“机遇”。

会计硕士联考指导:逻辑解题之逻辑分析

会计硕士联考指导:逻辑解题之逻辑分析

会计硕士联考指导:逻辑解题之逻辑分析逻辑分析逻辑分析题从推理思路上也属于归纳型,即“自上而下推理”,其解题关键是要“把条件用尽”,即对于题目所给出的规则,必须边读题边把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一条条在草稿纸上逐一列出,同时要善于分析隐含条件。

解这类考题最好能借助于一些技巧,比如列个表或画个图,有时需要借助于归谬法。

(一) 排序排序是最简单的逻辑分析题,该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型的主要思路是要把所给条件抽象成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57. 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

取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

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

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请你判断,这四个球中由重到轻的顺序是什么?A. 丁、乙、甲、丙。

B. 丁、乙、丙、甲。

C. 乙、丙、丁、甲。

D. 乙、甲、丁、丙。

E. 乙、丁、甲、丙。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确立传递关系。

可用不等式推导,令甲为a,乙为b,丙为c,丁为d。

根据题意可知:a +b =c +d (1)b +c (2)>a + da + c (3)>bc> c + d + b + c 即a>由(1)+(2)可得:a + b + a + db> a + b + b + c即d>同时(1)+(2) 还可得:c + d + a + da> a + c 可得:b >又由(3)bc即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丁、乙、甲、丙>a>b>综合推出d(二) 集合集合题型的一般特点是:在题目中出现“所有”、“有些”、“某个”、“每一个”、“没有一个”等集合型的叙述或题干提供的概念间的范围有重合的部分。

mpacc会计硕士联考逻辑重要考点总结

mpacc会计硕士联考逻辑重要考点总结

MPAcc会计硕士联考:逻辑重要考点总结1. 目前有人设计了一种安装在汽车中的气袋,它能够直接在撞车事故发生时迅速自胀,减轻乘员在碰撞时的承受压力,从而避免死亡。

设计者认为气袋应该象安全带,安装在每一个新汽车里面。

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安装气袋设施将增加新汽车的成本,使得国产汽车在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外国政府并没有要求它们的汽车制造商也给新汽车安装气袋。

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反对意见的论证?A.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汽车司机都认为气袋并没有比安全带增加更多的效能。

B.在十分之九的汽车事故中,使用安全带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伤亡。

C.根据对气袋的测试,其质量合格率几乎达100%。

D.要求安装气袋的规定同样也适用于进口汽车。

E.气袋的研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注意。

2.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以下诸项都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A.除非坚持社会主义,否则不能救中国。

B.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那么就不能救中国。

C.如果救了中国,说明一定坚持了社会主义。

D.坚持社会主义,是救中国的必不可缺的条件。

E.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就一定能救中国。

3. 小贾说:“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体育达标的。

”如果他说的话事实上是错误的,则下面哪一项是真的呢?A.他们班没有一个同学体育达标。

B.他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体育达标。

C.小贾自己体育是达标的。

D.他们班至少有一名同学的体育没有达标。

E.小贾自己的体育就没有达标。

4. 妈妈和儿子点点在为整理房间的事争论着。

妈妈:你不把房间整理好,就别想去看电影。

点点:我早已整理好了,这下我可以去看电影了吧。

妈妈:不行,我只是说,如果你不整理好房间,你就不能去看电影。

根据上文,判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妈妈的意思是点点只有整理好房间才能去看电影。

B.妈妈的意思是点点没有整理好房间就不能去看电影。

C.点点认为妈妈的意思是如果他整理好房间就可以去看电影。

D.点点认为妈妈的意思是只有他整理好房间才能去看电影。

MBA MPA MPACC 联考逻辑

MBA MPA MPACC 联考逻辑

第三篇:可能性推理。
论据M——论证方式——论点N。
论据:事实论据(摆事实),理论论据(讲道理)。
论点是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
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
论证方式亦为推理方式,可用——表示。
1已知M,要推出N,结论型题目。
2已知N,寻找必要前提M,为前提型题目。M只表示必要条件之一,须与题干其他条件共同作用推出。
解题步骤:1分清题干的论证方式,即其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2分别查看各选项是否能削弱,并分析是通过何种方式削弱。3比较各削弱方式的削弱程度,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这个在谈话中用来驳斥对方观点也很有效。
削弱论点:如果有两个观点,则要清楚题目要求削弱哪个观点。
削弱论据:1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样本数量不足,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2直接削弱论据。直接说它是不正确的。
3加强论证,加强三者中任意一个,加强型题目。
4削弱论证,削弱三者中任意一个,削弱型题目。
5若M与N有矛盾无法过渡,需寻求中间项P,使得M——P——N,则为解释型题目。
6要求对M——N论证关系作出评论,则主要评论论证方式——,为评价型题目。
解题时抽出主干,理清M——N的关系。
论证要求前提必须真,而推理不用。
6数据不可比。
削弱型解题方法。
重点题型。包含“削弱、质疑、反驳”“最能削弱、最不能削弱”等字眼。
削弱论据的较少,大部分是削弱结论和论证。削弱论据从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和直接削弱论据两个方面来考虑。前者适用于题干论据形式的问卷、调查等题目。
削弱论证方式是最常见的。1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2因果倒置。3另有他因。4反对方法。当题干涉及不完全归纳推理时,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表现为以偏概全。反对方法则针对题干给出应对方法的题目。

考研Mpacc逻辑重点题型讲解参考资料

考研Mpacc逻辑重点题型讲解参考资料

考研Mpacc逻辑重点题型讲解参考资料考研Mpacc逻辑重点题型讲解参考资料报考了Mpacc的同学们,在复习准备上,要了解清楚逻辑重点的题型有哪些。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mpacc逻辑重难点题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Mpacc逻辑题型:论点型论点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对话,要求总结它们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或什么内容没在题干中表达。

或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推出结论。

解此类题型有点象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主要是要凭语感、常识和一般的逻辑推理去寻找隐含的结论或内在的含义。

【例1】小朱与小王在讨论有关用手习惯的问题。

小朱:在当今85~90岁的人中,你很难找到左撇子。

小王:在70年前,小孩用左手吃饭和写字就要挨打,所以被迫改用右手。

小王对小朱的回答能够加强下面哪个论断?A.天生的右撇子有生存优势,所以长寿。

B.用手习惯是遗传优势与社会压力的共同产物。

C.逼迫一个人改变用手习惯是可以办到的,也是无害的。

D.在过去的不同时代人们对用左手还是用右手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态度。

E.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受用终生,而小时候的不良习惯也会影响终生。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从小王的话中可以得出两点:一是,70年前小孩中有左撇子,这是遗传造成的;二是,这些左撇子被迫习惯改用右手,是挨打等外在的压力造成的。

这就说明,用手习惯是遗传优势与社会压力的共同产物。

因此,小王的话加强了B项的断定。

小王的话说明逼迫一个人改变用手习惯是可以办到的,但并没有说明这种改变是无害的。

因此C项不成立。

其余选项均不成立。

【例2】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

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

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以下哪一选项作为本段短文的结束语最为恰当?A.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MPAcc联考逻辑高分法则

MPAcc联考逻辑高分法则

第 1 页 共 1 页 MPAcc 联考逻辑高分法则MPAcc 管理类联考逻辑部分30-40:逻辑考30-40分的考生的逻辑思维基础比较薄弱,而对于逻辑题的反映也会比其他考生慢一些,如此一来逻辑想考高分就比较难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掌握一定的方法便是提高成绩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可以考虑参加一些辅导班或从网上下载一些讲座视频,尽管这些方法不可能让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但是可以让考生对掌握一部分快速做对题目的方法。

也就是说掌握了方法,即便是不理解也能做对题目。

当然了,逻辑部分考30分已经是底线了,如果再低的话就无法通过考试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听逻辑辅导一定只听一个老师的,如果听多了,就会混淆,肯定很悲剧MPAcc 管理类联考逻辑部分40+:大部分人的逻辑部分分数都介于40-50之间,这同样也是大多数考生考试的目标。

在这个目标下,逻辑要做的就是拿出最近10年来的真题,反复的多做几遍,这个阶段无论是看过什么视频、上过什么辅导班,都不要再重复看了。

将精力集中在真题上,从真题中找到感觉,40+肯定不成问题。

逻辑的真理就是抓住真题即可。

MPAcc 管理类联考逻辑部分50+:逻辑部分限时为45分钟,日常联系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花费1个小时考再高的分数也一点用都没。

其实如果遇到没什么争议的题目,不用练的太辛苦就能轻松实现50+的目标。

但是如果赶上两三道有争议的题目,那50+就比较难了,实现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将没争议的题全做对。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绝对不可以拿出来几个晚上狂做逻辑,那肯定是精神出问题了,而是要养成逻辑的习惯,用在平时。

比如平时上下班挤公车,地铁时,在WC 里,只要时间一有空闲就记忆做2-3道逻辑题。

让逻辑思维溶于自身血液中,一看题目就知道出题老师的考察方向,想考不到50+都难!。

MPAcc一月联考:逻辑考点大集锦

MPAcc一月联考:逻辑考点大集锦

MPAcc一月联考:逻辑考点大集锦摘要:MPAcc管理学了联考中包括逻辑部分。

本文就带你一起梳理MPAcc联考中的逻辑十大考点。

▶加强削弱型这是在MPAcc逻辑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题型。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

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削弱型考题的解答则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基础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如:针对前提,则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达到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则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则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则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推断型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

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若干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

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真假话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叙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

要注意的是:有时两个命题虽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对(或下反对),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真的),这也同样是解题的关键。

这种题型数量不多,但总会考。

▶排序型这种题型也比较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比如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集合型可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硕士联考逻辑题归纳技巧
归纳题的解题思路是“自上而下”,即假定我们所面临的段落的推理成立,让我们从段落推理中推出某些结果。

具体地说,归纳与假设、支持、反对、评价题型的最大差异在于:归纳所面临的段落推理是肯定成立的推理,因此归纳是从上面段落中必然能得到什么,我们不能怀疑段落推理的合理性;而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考题所面临的段落是有待评价的推理,因此这四类考题是让我们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放到段落中对段落推理起到一定作用。

(一)直接推断
这类题型的具体形式是:以题干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不可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解决直接推断型考题,考生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几乎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44.为降低成本,华强生公司考虑对中层管理者大幅减员。

这一减员准备按如下方法完成:首先让50岁以上、工龄满15年者提前退休,然后解雇足够多的其他人使总数缩减为以前的50%。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都可能是公司这一计划的缺点,除了:
A. 由于人心浮动,经过该次减员后员工的忠诚度将会下降。

B. 管理工作的改革将迫使商业团体适应商业环境的变化。

C. 公司可以从中选拔未来高层经理人员的候选人将减少。

D. 有些最好的管理人员在不知道其是否会被解雇的情况下选择提前退休。

E. 剩下的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加重,使他们产生过分的压力而最终影响其表现。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是B。

一项改革措施如果能使商业团体适应商业环境的变化,说明这项改革取得了成效。

因此,B 项断定的结果不可能是某项改革措施的缺点所致。

其余各项断定的结果都可能是公司上述计划的缺点所致。

(二)确定论点及继续推论
确定论点及继续推论型题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对话,要求总结它们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什么内容没在题干中表达或段落最强调的是什么。

或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推出结论或段落的主要观点(确定论点型暨继续推论型的变种: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对语言的理解,解此类题型主要是要凭语感、常识和日常的逻辑推理能力去寻找隐含的结论或内在的含义。

■45.用蒸馏麦芽渣提取的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品进入市场,使得粮食市场和能源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直接联系。

到1995年,谷物作为酒精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作为粮食的价值。

西方国家已经或正在考虑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对于那些已经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以下哪项,最可能是1995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的后果?
A. 一些谷物从能源市场转入粮食市场。

B. 一些谷物从粮食市场转入能源市场。

C. 谷物的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

D. 谷物的价格出现上浮。

E. 国产石油的销量大增。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对于那些已经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1995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显然可能导致作为石油替代品的酒精价格的下跌;而酒精价格的下跌,显然可能导致作为酒精原料的谷物价格的下跌。

因此,作为1995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的可能后果,谷物的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

这正是C项所断定的。

当酒精价格的下跌幅度大到使得谷物作为酒精的价值低于作为粮食的价值,才会发生A项所断定的“一些谷物从能源市场转入粮食市场”,否则,这种现象不会发生。

因此,A项断定的后果虽然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如C项大。

其余各项都不是可能后果。

■46. 各品种的葡萄中都存在着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有效地减少人血液中的胆固醇。

这种物质也存在于各类红酒和葡萄汁中,但白酒中不存在。

红酒和葡萄汁都是用完整的葡萄作原料制作的;白酒除了用粮食作原料外,也用水果作原料,但和红酒不同,白酒在以水果作原料时,必须除去其表皮。

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 用作制酒的葡萄的表皮都是红色的。

B. 经常喝白酒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

C. 食用葡萄本身比饮用由葡萄制作的红酒或葡萄汁更有利于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

D. 能有效地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化学物质,只存在于葡萄之中,不存在于粮食作物之中。

E. 能有效地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化学物质,只存在于葡萄的表皮之中,而不存在于葡萄的其他部分中。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题干断定:
(1)能有效地减少人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葡萄中。

(1)能有效地减少人血液中胆固醇的化学物质,只存在于红酒中,不存在于白酒中。

(3)红酒是用完整的葡萄作原料的,白酒用葡萄作原料时,必须去掉其表皮。

根据以上断定,不难回答下述问题:为什么白酒和红酒都取葡萄作原料,而那种化学物质又普遍存在于葡萄中,但只有红酒含有那种物质,而白酒却不含有呢?一个合理的结论是:这种物质只存在于葡萄的表皮中。

这正是E项所断定的。

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中推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