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消寒图

合集下载

“九九消寒图”探源

“九九消寒图”探源

“九九消寒图”探源
陈新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旧时的书塾里,每到冬天,孩子们便会用一张白纸,画上九个大方格,
然后用毛笔上的铜笔管蘸上红颜色在每个方格中印三排红圈,每排三个,三排九个,整整齐齐,九大格正好九九八十一个圈圈。

有的还在两边写上一副对联:“点尽图中墨黑黑,方知门外草青青”。

从冬至日起,他们每天涂黑一个圆圈,天天涂,天天数,天天盼,盼着早日涂完,春天早日到来。

这便是民间流传的“九九消寒图”。

清查嗣躁《燕京杂咏》诗:“学画九九消寒图,红窗费尽好工夫。

朝朝和墨番番数,算到花朝得了无”。

写的则是闺阁中姑娘们玩的“九九消寒图”游戏。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陈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走近\"正在消失的冬至文化\"——《九九消寒图》 [J], 康荆晶
2.九九消寒图 [J], 微雨
3.九九消寒图 [J], 王红梅
4.《九九消寒图》与《消寒益气歌》 [J], 李松龄
5.“九九消寒图”设计思想的研究 [J], 彭晓寅;周玉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九九消寒图心得感悟作文

九九消寒图心得感悟作文

九九消寒图心得感悟作文
听说九九消寒图是个挺有意思的传统,我也试着画了一下。画
着画着,我就发现这其实不只是画个图那么简单。它就像是冬天的
日记,每天都得更新,记录着冬天的点点滴滴。

我画的是个简单的版本,就是数九天的那种。每过九天,我就
涂个颜色。涂着涂着,我就发现,哎呀,冬天其实也没那么冷嘛!
每次看到涂过的格子,就感觉自己离春天又近了一步。

画着画着,我还发现了另一个好处。就是心情变得好多了。每
次看到那些涂过的格子,就感觉自己好像完成了一项大任务一样。
心里暖暖的,特别有成就感。

其实,九九消寒图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它还让我明白了
一个道理,生活就像这个图一样,有时候看起来挺单调的,但只要
你用心去经营,去体验,就会发现其实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都是
值得珍惜的。

总的来说,画九九消寒图让我这个冬天过得特别有意义。不仅
心情变好了,还学到了不少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吧!简单又实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熏陶。

有关九九消寒图的诗

有关九九消寒图的诗

有关九九消寒图的诗有关九九消寒图的诗:九九歌(清)王之瀚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荫;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家室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

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好酒,且喜床头樽不空。

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第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脚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

七九至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报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

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朦;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拓展:和冬至起数九一样,九九消寒图也是我国北方的一项汉族传统民俗。

在古代,北方御寒条件较简陋甚至缺乏,为挨过漫长冬季,于是发明以数九等的方法消遣。

数九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

到了明代,开始在士绅阶层产生并发展起了“九九消寒图”,这项在当时“熬冬”的智能游戏,在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迎春的殷殷心意。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画铜钱。

即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作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汉族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有一种比较有文化味道的:就是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

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

另外,也有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

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

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

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关于消寒诗图,见诸文字记载的则是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其中提到宫中年年都要由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

关于九九消寒图的诗

关于九九消寒图的诗

九九消寒图的诗句有哪些?
冬至一到,便进入严寒时节,前后共有9个“九”,中国民间称这81天为九九消寒。

炎黄子孙先后发明了“数九”“写九”“画九”等“九九消寒图”的方法,久久成俗,其中“画九”更为流行,即用图画来记录“九九”的进程,画素白梅花一枝,枝上共有白梅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涂红,待到白梅红遍时,“九九寒天”便结束了。

古代的百姓,以此方法来消寒、御寒。

《九九消寒图》诗句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荫;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家室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

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好酒,且喜床头樽不空。

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第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脚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

七九至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报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

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朦;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已至小寒,还在为新年计划发愁?识“九九消寒图”,看古人玩出了怎样的性情与心态

已至小寒,还在为新年计划发愁?识“九九消寒图”,看古人玩出了怎样的性情与心态

已至小寒,还在为新年计划发愁?识“九九消寒图”,看古人玩出了怎样的性情与心态古代典籍记载,从小寒起,每隔五天分出三候:小寒这天“雁北乡(xiàng,向导的意思)”,古人认为大雁顺阴阳而迁移,而此时它们已经感知到阳气已动,开始向北迁移;小寒之后的五天“鹊始巢”,这时,北方喜鹊开始筑巢,准备繁殖下一代;再过五天“雉始鸲(qú,鸣叫的意思)”,到了这个时候,禽鸟会因为感受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自然界的动物们向阳而生,我们充满智慧的古人,在寒冷的时节也是花费心思让生活变得妙趣横生。

“九九消寒图”就是鲜活的例子。

赶快来认识一下吧!从冬至那天开始,就开始进九了,九九消寒图是记录进九以后的“日历”,从冬至那天算起,每九天一个单元,一共九个九天,等八十一天之后,寒冷冬天也就过去了。

“九九消寒图”自元明时期开始流行起来。

图上绘制着图案或者文字,每个图案或者文字都需要九笔才能完成。

这样,从头九第一天开始,每一天一笔填充图案或文字的轮廓。

写完一个字或画完一个图案,就度过了一九。

其实,每一笔的绘制,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寄托与期望。

等到九字一句完成,图案画好,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有意义的冬天。

是不是既高雅,又含蓄?是不是既高明,又温馨?快来看看几种经典的设计方式:画铜钱: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作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中国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

九画字:例如,“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还有更复杂一点的:其实,无论怎么设计,每一笔,都是对生活的憧憬!每一画,都是对未来的期望!还在为如何设计新年计划发愁吗?向古人的“九九消寒图”学学吧!。

故宫时尚:从冬至开始,每天来一笔《九九消寒图》……

故宫时尚:从冬至开始,每天来一笔《九九消寒图》……

故宫时尚:从冬至开始,每天来一笔《九九消寒图》……天冷了,怎样消寒?羽绒服,暖气片,大毛裤……对不起,这些物质的东西,out了!看看故宫是怎么玩的!这是故宫的时尚好物《九九消寒图》。

关于《九九消寒图》,《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

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

曰九九消寒之图”。

也就是说,画一枝梅花,梅花有八十一个花瓣,每一个花瓣对应一天,每天染一个花瓣,等待所有的花瓣染完,九九结束,春天就到了。

在寒冷的冬天,有情趣有才华的古人,发明了这样一项消除寒冷、迎接春天的书画游戏,来记录从冬至到九九结束(为期八十一天)的气候变化。

明清时期的宫廷,都流行着这个游戏。

《消寒图》除了梅花,还有书法版。

清宫里最流行的是文字版“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故宫养心殿挂的就是这个。

为什么偏偏是这九个字?清人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字皆九笔也。

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个字正好是九画,每天用朱砂描写一个笔画,等到把这九字描写完成,春回大地。

题名“管城春满”。

管城,正是毛笔的代称。

描写《九九消寒图》,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描画的。

冬至时节,燃一炉香,晴窗静坐,拿起毛笔,蘸染朱砂,想象着诗句里春风拂柳的温柔,缓缓描写一笔,就成了“日课”,可别小看这个简单的一笔,八十一天过去,坚持下去,就是毅力,不知不觉,难熬的冬天就过去了,而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近了。

公元2017年(农历丁酉)《九九消寒图》的起笔日是12月22日(冬至)。

记住,每天只能涂写一笔哦。

如果你也想用文化来消寒,就快把故宫出版社倾情打造的《九九消寒图》带回家吧!扫码即可抢购,现在微店下单,到家正好下笔!▼ |推荐好物|故宫出版社倾情打造宣纸精印,且藏且用自家悬挂,馈赠亲友包邮价:单件66元,两件以上每件56元《九九消寒图》诞生记故宫出版社王静有一年的冬天,一位老师送了我一张《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作文【小学六年级500字】

九九消寒图作文【小学六年级500字】

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也称作“写九”。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

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

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

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
注明阴晴雨雪的。

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

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九九消寒图读后感小学二级100字

九九消寒图读后感小学二级100字

九九消寒图读后感小学二级100字
冬至的那一天,妈妈突然对我说:“咱们画九九消寒图吧!”我问:“什么是九九消寒图?”“是这样的,冬至这一天后,白天越来越长,黑天越来越短,冬至的后一天,就是九九的第一天,直到九九的.最后一天,寒冷才消失。

”妈妈说。

“那是不是九九最后一天才立春!”“不是,人们常说,春打六九头,就是说,六九的前一天就立春了。

”于是妈妈开始上网上找九九消寒图的图片,有格子消寒图,有文字消寒图,有梅花消寒图,我选择了梅花消寒图,妈妈不太会画画,就想了想说:“柳树比较好画,我就画柳树吧。


我们一边画,妈妈一边对我说:“冬至也叫日短至,因为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画完了之后妈妈说:“我一天图一片柳叶,你一天图一片梅花。

我们要坚持下来!”“是!”我喊道。

可看似简单,做起来都很难,我没有坚持下来,有时候就忘了。

望着我画的残缺不全的九九消寒图,我不仅有所领悟,让我懂得了,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坚持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