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概述-27页精选文档
旅游形象策划

旅游形象策划旅游形象策划是为了推广和宣传某个旅游目的地,通过塑造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旅游。
旅游形象策划的目标是通过传播目的地的特色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打造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提升目的地在游客心中的形象价值。
首先,旅游形象策划需要考虑目的地的特色文化和历史背景。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策划者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特色,并通过宣传推广的方式展示给游客。
可以举办文化活动、举办特色展览等方式,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增加对目的地的了解和兴趣。
其次,旅游形象策划还需要宣传目的地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旅游资源,策划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方式展示给游客。
可以开展摄影比赛、旅游推广活动等,让游客可以欣赏和感受到目的地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此外,旅游形象策划还需要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喜好。
策划者需要了解目标游客的特点和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和喜好来推广和宣传。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取这些信息,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案。
例如,如果目标游客喜欢探险和刺激,可以推广目的地的户外运动和极限挑战项目;如果目标游客喜欢休闲和放松,可以推广目的地的温泉和度假村等。
最后,旅游形象策划还需要注重传播渠道的选择和运用。
策划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和宣传。
可以开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宣传素材;可以在电视和广播等媒体上播放目的地的宣传片和广告;还可以与旅游行业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推广活动。
总之,旅游形象策划是为了打造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吸引更多游客的策略和工作。
通过宣传目的地的特色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运用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目的地在游客心中的形象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总体策略

1.准备阶段: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收集旅游目 的地的有关资料,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2.调查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获取对旅 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评价的具体数据资料。
3.评价阶段: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将其应用到评 价模型中,得出评价结果,建立评价数据库系统。
4.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 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
行为形象设计
政府形象设计 旅游服务形象设计 旅游目的地居民行为
形象设计
政府形象设计
政府部门应构筑 “公正、高效、廉洁、 无私、务实、敬业” 的政府形象,推动旅 游管理的法制化、健 康化。
旅游服务形象设计
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服务质 量和景区服务质量。
1.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2.推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服务质 量标准化管理。
美誉度
称赞旅游地的人数/知晓旅游地的人数
形象象限图法
1.知名度
知晓公众 知名度=─────── ×100%
调查公众
2.美誉度
赞许公众 美誉度=─────── ×100%
知晓公众
3.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美誉度(%)
100
低知名度 高美誉度
50,100
高知名度 高美誉度
100,100
Ⅱ
50
低知名度 低美誉度
导向定位法
在市场调查和统计数据 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 与资源特色,分析确定该 地主要的旅游吸引对象, 即占较大比重的那一类资 源,进而提出针对该类旅 游者的形象定位。如澳门 的“世界赌城”形象。
以目标客源市场为中 心的一中定位方法。
澳门赌城
多头定位法
即一个旅游目的地从不同的 角度同时确定好几个针对性强 的形象,不同的定位之间的差 异是互补性质的(而非相互矛 盾)。如北京市的旅游形象定 位就同时有国际和国内两个不 同的定位。
浅谈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浅谈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作者:秦文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旅游成了我们舒缓压力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像国内某知名网站所给出的数据,目前的旅游线路有数十万条,那么作为一个景区如何在众多的旅游线路中脱颖而出,这就成为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策划讲究创意,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若遵循一定的策划逻辑,可以促使项目更好地落地。
今天,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分析,以资源本我特制的释放为基础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方法,并具体阐述了形象定位到将定位转化为现实并传播到旅游者的过程。
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找到了一套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与策划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概述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是指策划主体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目标,尤其是以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目的,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和具体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活动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运作。
国外众多研究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表示旅游者个人态度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情感和印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象征,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首次认知,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特别是对于新兴的旅游发源地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举隅对于中国众多的大小城市来说,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地方政府绞尽脑汁,就是为了给城市创造一个好形象,打造自身知名度。
的确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引领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潮流。
如“大理的风花雪月”、“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好客山东”等城市口号,不仅在业界,也在市场上验证了其城市形象的巨大感染力。
同样,以上海为例,尽管它是国际大都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但是上海相对于中国很多地方而言,它的旅游资源是相当匮乏的。
除名声在外的传统旅游景点外,田子坊、世博园这类景点对游客大众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上海的文化创意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与塑造研究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与塑造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方式。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而更加注重目的地的形象和特色。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与塑造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目的地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形象策划是指通过广告、宣传、市场推广等手段,创造和塑造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让人们对该目的地产生兴趣并选择到访。
形象策划要考虑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以打造目的地的独特之处,吸引潜在游客的眼球。
塑造目的地的形象需要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结合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形象策划需要有针对性的推广和宣传活动。
通过广告、网络推广、社交媒体等渠道,向目标市场传递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同时,要结合目标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和媒体,有效地传递目的地的形象信息。
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时尚元素,展示目的地的青春活力和个性魅力;对于家庭旅游市场,可以强调目的地的亲子活动和安全环境等方面。
其次,形象策划需要注重目的地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和身份象征。
要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需要对目的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并将其融入到品牌建设中。
同时,要注重品牌的传播和推广,在不同的渠道和媒体上展示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比如,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明星签约合作,借助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再次,形象策划需要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不仅仅要有美景和特色,还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在形象策划过程中,要注重目的地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比如,提供便利的交通接驳和导览服务,丰富的旅游活动和体验,以及舒适的住宿和餐饮设施等。
只有给予游客良好的体验和服务,才能塑造出一个真正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今天我们的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形象哲学的时代,形象经济的时代,形象管理的时代。
借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形象即权利,形象决定命运”。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观点的综合,是对该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认识、观念的综合。
良好的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无疑是取胜的关键,那么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是通过创意去整合,连接各种资源和相关因素,在通过对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将策划的思想、理论、要求在旅游目的地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地说,是指策划主体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目标,尤其是实现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目的,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和具体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活动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运作。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流程包括: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形象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主题形象策划、微观形象策划、形象要素空间配置与协调、形象塑造推广与传播、形象评价与管理。
那么如何恰当的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呢,总结如下。
首先,旅游目的地形象包装要遵循两个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和效益观念原则。
即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包装时.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没有市场需求,就谈不上对其形象进行包装,也就不能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效益观念原则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应保证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包装时要精心地计划和协调,考虑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以求尽可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其次,旅游形象定位要遵循集中性、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原则。
旅游地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地的象征,是召唤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旗帜,同时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
遵循集中性、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原则,以便摆脱“形象遮蔽”的影响,产生差异化形象,同时形成“形象叠加”效应。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以石家庄为例摘要: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
它是个双向的意念系统,它有以下两种含义,一是公众的印象,即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二是公众的观念状态,即旅游目的地的美誉程度。
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否成功的招徕游客前来旅行的关键在于它能否对游客造成吸引,这就要求对旅游目的地要有一个创新,有一个可以吸引游客的地方,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个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思考,下面以石家庄这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城市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其策划的要点。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石家庄;旅游资源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保定,东临衡水,西倚太行山。
与北京、天津、济南三大都市几乎是等距相望,位置优越。
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1200余处;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封龙山、天桂山);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7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还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省历史文化名县――赵县,国家核定“千年古县”5个(元氏县、赵县、井陉、赞皇和行唐);以及省级旅游度假村4处(蟠龙湖、苍岩山、温塘、嶂石岩),国家级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石家庄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自然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工商业发达,市场前景广阔,投资环境较为优越,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处。
在《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幸福感竞争力的排名中,石家庄在全国294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1. 引言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游客们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和印象。
一个好的目的地形象对于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过程以及有效推广的策略。
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由多个因素共同构成。
首先是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海滩和森林等。
其次是人文景观,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此外,当地的风土人情、美食和娱乐活动也是形象的一部分。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形成了游客对目的地的整体认知和印象。
在构建目的地形象时,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扮演着关键角色。
他们需要通过整合和提升现有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
例如,澳大利亚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而著名;日本则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温泉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目的地的形象需要与游客需求相契合,并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是通过信息获取和感知来实现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成为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途径。
目的地的形象需要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包括旅游网站、社交媒体和在线评价等。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广告宣传和口碑传播也对形象的认知起到重要作用。
游客的认知受到个人经验和他人意见的影响。
他们可能通过自己亲身旅行体验来评价一个目的地的形象,也会关注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因此,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能够获得游客的好评,从而加强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
4.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推广模式为了提高目的地形象在游客心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目的地需要采用有效的推广模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推广模式:(1)旅游营销:目的地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旅游展会、合作推广活动等方式,将目的地的形象展示给更多目标客群。
旅游目的地还可以与旅行社和OTA(在线旅行社)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2)口碑传播: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可以增加目的地的认知度和好评度。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概述

第4章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概述4.1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本含义4.1.1含义国外学者: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印象的总和。
国内学者: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了解和体验后所产生印象的总和。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
它是个双向的意念系统,旅游目的地形象有以下两层含义:1)公众的印象-旅游目的地知名度2)公众的观念状态-旅游目的地美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 国内学者王磊、刘洪涛、赵西萍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包含两个侧面,其一是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简称PDl);其二是接受性目的地形象(简称RDl)。
PDI由两个层次构成,综合目的地实际特征,发射给现实旅游者的实际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简称RPDl);营销者经提炼后发射给潜在旅游者的传播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简称SPDl)。
RDI也由两个层次构成;首先是个体层次上的目的地形象——个体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简称IRDl),即个体以一个潜在或现实旅游者的眼光对一个目的地的评价,是其对该目的地的感知、印象和观念的综合;其次是社会层次上的目的地形象——社会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简称SRDl),即目标市场上的公众普遍持有的感知、印象和观念的总和。
4.1.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征:整体性、客观性、传播性、战略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4.1.3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分类1)按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容,可以分为总体形象和个体形象个别形象:经营者形象市场形象:道德形象、信誉形象、公关技术形象等社会责任形象: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将来形象2)根据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现实性,可以分为旅游目的地实际形象和自我期望形象3)根据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真实性,可以分外真实形象和虚假形象。
4)按照旅游目的地形象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5)按照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旅游目的地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凤凰古城市场形象浙江垂云通天河宣传形象4.2旅游目的地形象主体与客体1.形象塑造主体观点1)游目的地形象主体——旅游目的地组织、员工认同感产生的“自己的”组织形象,是理想的员工形象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