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第1章 绪论

合集下载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旅游形象的策划书3篇

旅游形象的策划书3篇

旅游形象的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形象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提升本地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必要对旅游形象进行精心策划和打造。

二、目标市场1. 年龄范围:主要针对 20-50 岁的中青年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旅游意愿。

2. 兴趣偏好:喜欢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体验的人群。

3. 地域分布:以周边城市及国内其他主要客源地为主。

三、旅游形象定位1. 主题定位:打造“魅力之城,畅享之旅”的独特形象,突出本地旅游的魅力与特色。

2. 特色定位:强调本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文氛围。

四、形象塑造策略1. 品牌塑造创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品牌,包括设计独特的标志、口号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传播。

2. 产品开发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特色主题线路、深度体验项目等。

3. 服务提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体验。

4. 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扩大本地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进行市场调研,明确目标市场和旅游形象定位。

2. 第二阶段:制定具体的形象塑造策略和实施方案。

3. 第三阶段:开展品牌建设和产品开发工作。

4.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宣传推广计划。

5. 第五阶段:持续监测和评估旅游形象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六、资源保障1. 人力保障:组建专业的策划、营销和服务团队。

2. 资金保障: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3. 技术保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预期效果1. 提升本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3. 促进本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旅游形象的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总体策略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总体策略

1.准备阶段: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收集旅游目 的地的有关资料,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2.调查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获取对旅 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评价的具体数据资料。
3.评价阶段: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将其应用到评 价模型中,得出评价结果,建立评价数据库系统。
4.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 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
行为形象设计
政府形象设计 旅游服务形象设计 旅游目的地居民行为
形象设计
政府形象设计
政府部门应构筑 “公正、高效、廉洁、 无私、务实、敬业” 的政府形象,推动旅 游管理的法制化、健 康化。
旅游服务形象设计
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服务质 量和景区服务质量。
1.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2.推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服务质 量标准化管理。
美誉度
称赞旅游地的人数/知晓旅游地的人数
形象象限图法
1.知名度
知晓公众 知名度=─────── ×100%
调查公众
2.美誉度
赞许公众 美誉度=─────── ×100%
知晓公众
3.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美誉度(%)
100
低知名度 高美誉度
50,100
高知名度 高美誉度
100,100

50
低知名度 低美誉度
导向定位法
在市场调查和统计数据 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 与资源特色,分析确定该 地主要的旅游吸引对象, 即占较大比重的那一类资 源,进而提出针对该类旅 游者的形象定位。如澳门 的“世界赌城”形象。
以目标客源市场为中 心的一中定位方法。
澳门赌城
多头定位法
即一个旅游目的地从不同的 角度同时确定好几个针对性强 的形象,不同的定位之间的差 异是互补性质的(而非相互矛 盾)。如北京市的旅游形象定 位就同时有国际和国内两个不 同的定位。

旅游主题形象策划书范本3篇

旅游主题形象策划书范本3篇

旅游主题形象策划书范本3篇篇一旅游主题形象策划书范本一、策划书名称《[旅游主题名称]旅游主题形象策划书》二、策划书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

为了提高[旅游主题名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制定本策划书。

三、旅游主题形象分析1. 主题特色:[旅游主题名称]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可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美食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目标市场:[旅游主题名称]的目标市场是哪些人群?可以从年龄、性别、收入、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析。

3. 竞争对手:[旅游主题名称]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可以从竞争对手的旅游产品、价格、服务、宣传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旅游主题形象定位1. 根据旅游主题形象分析的结果,确定[旅游主题名称]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

2. 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要与[旅游主题名称]的特色和优势相符合。

五、旅游主题形象设计1. 旅游主题名称:为[旅游主题名称]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旅游主题名称,能够准确传达旅游主题形象。

2. 旅游主题口号:为[旅游主题名称]设计一句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旅游主题口号,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

3. 旅游主题标志:为[旅游主题名称]设计一个独特的旅游主题标志,能够体现旅游主题形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美感。

4. 旅游主题色彩:为[旅游主题名称]确定一个或一组主色调,能够营造出统一的视觉形象,增强游客的记忆和认同感。

5. 旅游主题音乐:为[旅游主题名称]创作一首或一组主题音乐,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旅游氛围,增强游客的情感体验。

六、旅游主题形象推广1. 广告宣传: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上投放广告,宣传[旅游主题名称]的旅游主题形象。

2. 活动推广: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如旅游节、美食节、文化节等,推广[旅游主题名称]的旅游主题形象。

3. 网络推广: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网络平台,推广[旅游主题名称]的旅游主题形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方案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方案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给位老师上午好,我是伍朝辉,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次学习和试讲的机会,今天我要试讲的课题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引入语:我们知道,如果人们有了时间和金钱,他们就有可能外出旅游。

但是,面对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旅游地,人们会优先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呢?其实,人们在作出选择去哪里旅游时,总是非常费脑筋的,但是如果某地以其出众的形象凸显出来,毫无疑问人们都会选择去这些地方旅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著名的旅游地。

比如北京、杭州、西安、桂林等。

我们也知道旅游产品是不可移动性,这就决定了旅游产品需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

当然,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大多具有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

下面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相关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我们一说到形象,就想到一个人的形象,也就是这个人在心目中的一个印象。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了解和体验所产生的印象的总和。

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是对旅游地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的综合。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综合的一个评价,综合了旅游地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旅游地的自然人文资源,也包括旅游地的政治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一般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当地的氛围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通过对旅游地本身以及社会公众心理需要的了解,开发、设计出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并将近些产品赋予鲜明的地方特色,向社会公众展示,宣传旅游地形象。

所以,我们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旅游地的文脉和地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挖掘当地的特色,围绕当地的旅游形象设计产品,将旅游区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客源市场。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今天我们的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形象哲学的时代,形象经济的时代,形象管理的时代。

借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形象即权利,形象决定命运”。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观点的综合,是对该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认识、观念的综合。

良好的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无疑是取胜的关键,那么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是通过创意去整合,连接各种资源和相关因素,在通过对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将策划的思想、理论、要求在旅游目的地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地说,是指策划主体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目标,尤其是实现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目的,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和具体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活动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运作。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流程包括: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形象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主题形象策划、微观形象策划、形象要素空间配置与协调、形象塑造推广与传播、形象评价与管理。

那么如何恰当的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呢,总结如下。

首先,旅游目的地形象包装要遵循两个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和效益观念原则。

即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包装时.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没有市场需求,就谈不上对其形象进行包装,也就不能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效益观念原则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应保证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包装时要精心地计划和协调,考虑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以求尽可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其次,旅游形象定位要遵循集中性、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原则。

旅游地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地的象征,是召唤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旗帜,同时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

遵循集中性、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原则,以便摆脱“形象遮蔽”的影响,产生差异化形象,同时形成“形象叠加”效应。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书3篇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书3篇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书》一、景区概述[景区名称]是一处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有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溪流、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二、目标市场1. 主要目标群体为中青年游客,他们追求个性化、体验式的旅游方式。

2. 家庭游客,注重亲子互动和休闲娱乐。

3. 老年游客,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有浓厚兴趣。

三、景区形象定位1. 打造“自然与文化交融的心灵栖息地”的形象定位。

2. 强调景区的独特性、生态性和文化底蕴。

四、形象塑造策略1. 提升景区的硬件设施,包括道路、标识牌、游客服务中心等,打造整洁、舒适的旅游环境。

2. 加强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

3. 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如民俗文化节、户外运动挑战赛等,吸引游客参与。

4.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

五、品牌传播策略1. 制作高质量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展示景区的特色和魅力。

2. 与旅行社、旅游网站等合作,进行联合推广。

3. 邀请旅游达人、网红等进行实地体验和宣传。

4. 参加各类旅游展会、推介会,拓展市场渠道。

六、景区标识系统1. 设计具有景区特色的标识牌,包括景区全景图、景点介绍牌、道路指示牌等。

2. 标识牌的材质、颜色、字体等要与景区整体风格相协调。

七、游客服务体系1. 建立完善的游客咨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问题。

2.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如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

3. 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八、危机管理预案1.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物资。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危机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篇二《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书》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景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个具有独特、鲜明形象的旅游景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案例:中国四川——洛克发现的香格里拉(针对海外旅游市 场) 香格里拉之魂,康定情歌故乡(针对国内旅游市场)

3、形象叠加往往与线路产品策划有更直接的 联系
(一)“形象遮蔽”在实践中的运用 1、在前述产生“形象遮蔽”的三种情况中,若遇第 一、二种情形,受“形象遮蔽”的旅游地(景区) 的形象可以采取两种办法
1、作用机制 2、空间影响力 (1)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旅游地的“形象遮蔽”空间 可能跨越大的空间尺度(甚至是国家),同类型 和不同类型的旅游地都受到遮蔽。如长城和兵马俑 (2)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地的“形象遮蔽”空间 跨越中等空间尺度,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旅游地 一般都受到遮蔽。如九寨沟、香格里拉、敦煌、泰
(1)同一区域内,不管旅游资源是否具有相似 性,级别、品质高的景区一般会对其他景区形 成“形象遮蔽”,这种情形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A、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类似,资源品级高的旅游 地对其他旅游地形成“形象遮蔽”。
案例:都江堰、灵岩山
B、同一区域内,尽管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各有特色, 并不具有相似性,但旅游资源级别高、产品特色 明显的景区对其他景区会形成“形象遮蔽”。
4、形象设计

金华市的旅游形象标志设计为:以太极八卦 的形象作为主体,外加阳光,左右是两只佛 手来象征道家的传统,发扬光大。
5、产品组合



品牌产品:两村(兰溪市八卦村和武义俞源太极星 象村)、一祠(黄大仙祠)和购物(义乌、永康) 旅游产品: (1)文化观光:诸葛八卦村、太极星象村、太平 天国侍王府、黄大仙祠 (2)购物:义乌市小商品城、永康市小五金购物 城、东阳市的木雕和水晶 (3)度假娱乐:温泉、斗牛、 以上产品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形成不同的产 品—注意力经济——形象革命 香港——动感之都 海南——东方夏威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COOPER的“4A”观点
1.吸引物(Attractions); 2.康乐设施(Amenities),如住宿设施、 餐饮业、娱乐设施业和其他服务设施; 3.进入设施(Access),如交通网络或 基础设施; 4.附属设施(AncillaryServices),如地方 旅游组织。
1.3.4旅游目的地要素的核心内容
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 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支持 能提供系统、完备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要有目的地当地居民的认同、参与并提供各种 支持保障 旅游目的地须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
1.4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
1.4.1游客的需求是旅游目的地的出发点 和归宿 1.4.2旅游目的地要消除季节的影响 1.4.3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需要走强强联合 之路 1.4.4旅游目的地营销将是更广大领域的 产品开发
1.3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
1.3.1CUNN五要素观点
备以下条件 1.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 2.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 3.对潜在的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入性; 4.其社会经济基础具备能够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最低 限度水平;
5.有一定规模并包含多个社区等。
第1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1 旅游目的地定义 1.2 旅游目的地类型 1.3 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 1.4 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了解国内、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定义 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及类型 掌握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 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趋势
1.1旅游目的地定义
质旅游资源,具备了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 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张辉提出必须具备的三个 条件:一是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可以满足旅游者某些旅游活动 需要的旅游资源;二是要拥有各种相适应的旅游设施;三是该 地区具有一定的旅游需求流量。
2003年魏小安和厉新建指出,旅游目的地最简单的
1996年保继刚等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给出 的定义是: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
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集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 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2002年崔凤军的定义:是具有统一的和整体的形象的旅
游吸引物体系的开放系统。
2002年张辉把旅游目的地定义为:是拥有特定性
1.1.1 国内外的各种定义 1992年世界旅游环境中心做出的定义:乡村、度
假中心、海滨或山岳休假地、小镇、城市或乡村公园;人们在其 特定的区域内实施特别的管理政策和运作规则,以影响游客的活 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冲击。
英国学者布哈利斯的定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
旅游者公认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 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
案例分析 黑奴之路 1994年,UNESCO在非洲首创“黑奴之路”旅游项目, 目的是发展跨文化合作、重新强化人权概念、提供教 育机会以及开展对历史和文化意识的研究和调查等。 UNESCO还与WTO一起发起了一项“文化旅游项目 (Culture Tourism Project)”,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 保存纪念物、古迹和奴隶交易场所等值得纪念的地方。 通过在非洲、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黑奴之路”旅 游线路指南手册,身临其境的文化被广泛促销。非洲、 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与黑奴贸易有关的地址也重获新 生。有关各个黑奴主题博物馆的地址和收藏品的数据 库已经建好;黑奴主题博物馆网络和黑奴贸易的旅行 展览也正在筹办过程中(WTO,1998年)。
1.3.3魏小安和厉新建的三要素说
魏小安和厉新建认为旅游目的地要素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吸引要素 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 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点)是“第一产品(Primary Products)”; 2.服务要素 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作为“第 二产品(Secondary Products)”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与旅游吸 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 3.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服务要素 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 供电系统、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安管理等 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附加产品(Additional Product)”, 并与旅游吸引物等共同构成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
[分析提示] “黑奴之路”独一无二,其意义不仅仅是 在寻找到特色的资源形成了一系列的旅 游目的地项目,更重要的是通过“黑奴 之路”带动一系列的强强联合式旅游项 目合作。
问题讨论 目前我国国内的旅游目的地分别有哪些 类型?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讨论。
旅游目的地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但界限不是很清晰。宏观目的地如 美国包括几千个微观目的地,包括 地区州、城市、镇、甚至镇内的旅 游目的地。 微观的旅游目的地是指能独立 形成单一的旅游吸引物,并能据此 吸引游客前往的目的地
1.2旅游目的地的类型
1.2.1按空间范围大小进行划分 按空间范围大小进行划分,旅游目的地可分 为国家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 市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等四种类 型。 1.2.2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划分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的不同, 可以划分为观光旅游目的地、度假旅游目的 地和特殊需求旅游目的地三种类型。
1.2.3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划分
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不同,可以划分 为板块性目的地和点线性目的地。 1.2.4按开发时间和发育程度划分 按开发时间和发育程度可以划分为成熟 目的地和新兴目的地。 1.2.5按关系紧密程度划分 按关系紧密程度可以划分为紧凑型目的 地和松散型目的地
丝绸之路 有16个国家正在参加由WTO/UN1ESCO组织的丝绸之 路项目。人们已经设计好丝绸之路的宣传牌,也得到 了公立和私立部门的采用。关于这16个国家的宣传手 册和促销录像已经制作出来,26集电视系列片也由新 西兰传媒集团拍好。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旅游批发商 也是纷至沓来,正在协手合作提供“无缝产品”。大 量针对各种细分市场——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 业旅游和探险旅游等市场——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 还使用了不同的饭店标准和旅游运输方式。人们定期 举办活动和会议,讨论诸如放松旅游限制、改善运输 条件、保护文化遗产和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手工艺品复 制中心等问题。1999年2月,丝绸之路沿途国家还在 “东地中海地区国际旅行和旅游展览会”上首次共同 举办了展览(EMITT99)。
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从 效用的角度看,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 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

1.1.2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定义
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对一定规模旅游 者形成旅游吸引力,并能满足其特定 旅游目的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 的空间集合。
1.1.3旅游目的地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