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幼儿园舞蹈编排教学大纲

幼儿园舞蹈编排教学大纲幼儿园舞蹈编排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基本元素。
2. 通过舞蹈编排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舞蹈编排的过程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
4.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巧,提高他们的体能和灵活性。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音乐感知训练a. 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调式和音色。
b. 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跳动、摆动等动作,让他们与音乐互动。
2. 基本舞蹈动作训练a. 教授幼儿基本的舞步,如行走、跑步、转圈等。
b. 教授幼儿基本的姿势,如站立、坐下、蹲下等。
c. 教授幼儿基本的手势,如挥手、抬臂等。
3. 舞蹈编排训练a. 分组训练: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个舞蹈。
b. 团体训练:全体幼儿一起编排一个大合唱舞蹈。
c. 布置编排作业:指导幼儿进行自主编排,鼓励他们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4. 舞蹈表演训练a. 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掌握舞蹈编排的内容和技巧。
b. 进行排练和表演,让幼儿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成果。
c. 引导幼儿欣赏他人的表演,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和姿势,引导幼儿模仿。
2. 演唱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游戏法:将舞蹈编排过程转化为游戏,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舞蹈编排任务。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演和练习过程,评估他们的动作技巧和表现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估幼儿的舞蹈编排作品的创意、整体效果和表演能力。
3. 自评互评:鼓励幼儿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评价,并互相交流、分享和学习。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1. 音乐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音乐,如儿童歌曲、节奏乐曲等。
舞蹈创编1课程教学大纲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用理性的编创方法完成独舞作品的编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2
动作开发
4
重点:内在空间动作开发 外在空间动作开发 内外结合的连贯
注:1、课程教学目标:请精炼概括3-5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请任课教师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舞蹈创编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舞蹈编创1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专业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DanceCompose1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1
其中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无
授课时间:周三 1-2节
授课地点:舞蹈房
授课对象:2015音乐舞蹈
开课院系: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张贻华/讲师
联系电话:
难点:内外结合的连贯
课堂讲授
课堂汇演
3-5
动作运用
6
重点:身体的运用 空间的运用 物体的运用 音乐的运用
难点:综合运用
课堂讲授
课堂汇演
6-8
动机捕捉
6
重点:动作的提炼 累加法的运用
难点:累加法的运用
课堂讲授
课堂汇演
9-12
动机发展
8
重点:动作结构法 动作解构法 动作变化发展法
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2012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4.4实践教学4.4.5专业实验文本汇编舞蹈编导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舞蹈编导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72学分:2适用专业:舞蹈表演,音乐学先修课程:舞蹈创编开课院系:音乐学院二、教学目的和任务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中国舞剧舞蹈事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和具备一定表演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创作一批有较高质量和定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1.较熟练地表演各类民族、民间舞蹈;2.进行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个人魅力的表演;3.对某种或几种舞蹈有较全面独到的诠释与实践创新意识。
4.胜任舞蹈表演工作;5.胜任舞蹈教学工作。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是舞蹈表演学生第二学年所开设的课程,舞蹈编导教学将按照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四个阶段讲授。
期间涵盖理论与实践操作,道具、情节舞穿插其中。
因为舞蹈编导是对人体动作创造的一种能力训练,所以实训内容是相当侧重实践的。
舞蹈编导一(独舞):语言思维。
主要培养学生用动作进行艺术思维和用动作组织舞蹈语言的能力。
(一)即兴舞1 、节奏训练2 、造型训练3 、即兴表演训练4 、双人即兴、三人接触即兴、多人即兴(二)动作解构1 、中间状态训练、两级2 、偏重局部的设计3 、旋转翻的设计、弹跳跃设计4、地面设计、综合设计5、情绪舞、自由编舞(三)导演1 、舞蹈艺术的专业特征2 、舞蹈编导的职责3 、舞蹈编导的知识结构4 、舞蹈编导的舞台各部门的合作舞蹈编导二(双人舞):编舞技巧。
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编舞技术技法的能力。
(一)现代技术1 、力度转换2 、主导部位3 、选姿造舞4 、节奏变化5 、限制引动6 、相反对比7 、穿越包围8 、统一流向(二)交响技术1 、主题变奏2 、卡农3 、赋格(三)双人技术1 、撞击法2 、透视法第三层阶(三人舞):结构。
少儿编舞教学大纲模板

---少儿编舞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艺术修养。
2.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舞蹈知识- 舞蹈基本术语- 舞蹈的基本动作与组合- 舞蹈的节奏与律动2. 舞蹈技能训练- 舞蹈动作的规范与纠正- 舞蹈动作的模仿与创新- 舞蹈组合的编排与练习3. 舞蹈风格学习- 不同舞蹈风格的介绍与特点- 各类舞蹈风格的练习与表演4. 舞台表演技巧- 舞台站位与调度- 表情与眼神的运用- 舞台表演的心理素质培养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 基础舞蹈知识普及- 舞蹈基本动作训练- 舞蹈节奏感的培养2. 第二学期- 舞蹈组合编排与练习- 不同舞蹈风格的学习- 舞蹈表演技巧训练3. 第三学期- 舞蹈作品排练- 舞台表演实践- 编舞技巧初步学习4. 第四学期- 高级舞蹈组合编排- 舞蹈风格深入探索- 舞蹈表演艺术提升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学习。
2. 模仿法:鼓励学生跟随教师或视频模仿舞蹈动作。
3. 分组练习法: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舞蹈技巧、风格特点等。
5. 表演法:通过舞台表演,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专注度、参与度。
2. 舞蹈技能:学生的舞蹈动作规范程度、组合编排能力。
3. 舞台表演: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团队协作能力。
4. 作品评价:学生的舞蹈作品创意、风格、技巧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材与辅助书籍2. 舞蹈视频与教学软件3. 舞蹈教室与表演场地4. 舞蹈道具与服装---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以上模板进行调整和完善。
编导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编导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编导基础》课程是定位于人才培养方案,顺应社会对舞蹈教师和舞蹈工作者开展舞蹈创新创造能力需求,为人培方案中舞蹈学专业选择舞蹈教育与表演模块和舞蹈理论模块的学生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编舞基础理论知识及编舞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构建学生依据课程技法完成一定的编舞实践能力,达成对模块学生一定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课程思政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育人中的主体地位。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入挖掘拓展《编导基础》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毕业要求1:道德规范][课程目标2]:《编导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能动肢体外,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于舞蹈本体中情感的复合能力,情有源、舞能真是本课程解决的基础性目标,初步达到整合与嫁接自身与他处的情感运用能力。
小情能促肢体之魂、大情能展编舞之怀,在课程各单元的训练与实践中注重主题、题材等课程前提要素的解构与结构意识,以及能力培养,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舞蹈编导题材、主题的源头来自人民、源自生活,促使学生在校与毕业后建立为时代、为人民进行创作、编舞的高尚情怀。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3]:通过对各项编舞基础技法的讲授与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两个单元“独舞”“群舞”编创规律性、基础性方法与途径,为学生依据题材、主题解构、结构形成作品储备可行性的知识与技能,为日后较为出色完成编创性工作打下编舞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良好基础。
建立课堂与舞台的无缝连接意识与要求,对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各单元最终考核要求直接以舞台呈现为导向,把过程和结果都落实到舞台实际的要求上,促使学生建立作品意识,促进学生编、导、演三维一体的知识、技能结构的吻合与完善。
《舞蹈编创》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编创》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horeography课程编码:130220025总学时:64 实验学时:0 学分:4适用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舞蹈特长)学生先修课程:素质技巧、芭蕾舞集训、中国古典舞集训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从明确舞蹈创作的一些基本要领到熟悉创编的一般过程,从对教材理论的理性认识到对实践操作的具体把握,使学生对舞蹈创编在感性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全面的掌握舞蹈艺术深层次的感觉,达到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舞蹈创编理论和实践规律。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编导基础理论概述授课学时: 8基本要求:1.1舞蹈编导艺术的专业特征1.2 舞蹈编导的职责1.3舞蹈编导的知识结构重点:如何正确的理解编创难点:将理论带入实践第2章:即兴练习授课学时:16基本要求:2.1节奏训练2.2造型训练2.3单人即兴训练2.4接触即兴训练重点:即兴中身体和音乐得配合难点:如何投入到忘我即兴的情感中第3章:形象设计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3.1动物形象捕捉3.2物象形象捕捉3.3单人单道具3.4情绪把握与动作发展重点:将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得真实自然难点:做到形神兼备第4章:编舞技法授课学时:32基本要求:3.1力度转换3.2选姿造舞3.3节奏变化3.4相反对比3.5舞句练习——以音乐的乐句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3.6舞段练习——以音乐的乐段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重点:动作发展与变化与动作质量难点:编创中技法的运用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0。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孙天路主编辅助教材:《中国舞蹈编导教学参考资料》于平主编《舞蹈创作心理学》胡尔言著《舞蹈编导基础教程》李承祥著参考书目:韩芙莉(美)《舞蹈创作艺术》欧建平(中)《现代舞理论与实践》约翰.马丁(美) 《舞蹈概论》查普林(苏)《舞蹈编导艺术》扎哈罗夫(苏)《舞蹈编导笔记》卡琳娜•伐纳(法)《舞蹈创编法》贾作光(中)《编导课讲义》五、课程考核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幼儿园舞蹈编排教学大纲

幼儿园舞蹈编排教学大纲一、导言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表现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幼儿园舞蹈编排提供指导,帮助教师们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舞蹈教学。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与节奏感;3.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与舞台意识;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5.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20%)•身体活动准备:包括拉伸、放松、热身等训练;•基本姿势训练:如站立、走路、跑步、转身等;•手部和面部动作训练:如手指伸展、手腕转动、面部表情等;•肢体协调性训练:如手臂与腿部的配合训练、身体的平衡调节等;2. 舞蹈技巧训练(30%)•舞蹈步法训练:如舞蹈基本步法、跳跃、转身等;•舞蹈节奏感培养:如音乐与身体动作的配合、速度变化等;•舞蹈转场训练:如跳跃到不同位置、转身等;•舞蹈风格培养:如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3. 舞蹈编排与排练(40%)•初步编排:根据选定的曲目和主题进行舞蹈编排,制定整体舞蹈形式;•细节编排:在整体舞蹈形式的基础上,对舞蹈动作的细节进行编排,增加舞蹈的表现力;•队形编排:根据舞蹈动作的要求,合理安排团队队形,保证舞蹈的整齐划一;•排练与彩排:进行舞蹈的反复排练,直至整体效果达到预期;4. 舞蹈展示与评估(10%)•舞蹈展示: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向家长和师生展示成果;•舞蹈评估: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估,激发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教学总结与反思:对舞蹈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幼儿能够清晰理解舞蹈动作;•游戏训练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舞蹈基本功和技巧的训练;•分组学习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和表演;•录像观摩法:观看优秀的舞蹈表演录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舞台表演法:通过组织舞台表演,培养幼儿的舞台意识和表演能力。
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舞蹈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随着舞蹈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舞蹈教学感兴趣。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舞蹈教学大纲,以便教师们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艺术修养。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包括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力量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使其能够流畅地表达舞蹈作品的情感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创作和演出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舞蹈基础训练a. 身体热身和拉伸操练,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b. 基本舞蹈姿势和步法的教授。
c. 舞蹈基本技巧的训练,包括旋转、跳跃、转体和配合动作等。
d. 节奏感和音乐感的培养,通过音乐训练和舞蹈组合的练习。
2. 舞蹈风格和表现技巧的教学a. 介绍不同舞蹈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等。
b. 引导学生学习并表达不同舞蹈风格的情感和意义。
c. 教授舞蹈技巧的练习,包括脚法、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
3. 舞蹈创作和演出a. 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的训练,包括编舞和排练。
b. 组织学生进行舞蹈作品的演出,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c. 指导学生欣赏他人的舞蹈作品,促进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示范与模仿: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和技巧,学生跟随模仿,并渐渐掌握。
2.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和演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反馈与评估:定期对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1. 舞蹈音乐和曲目。
2. 舞蹈教学视频和教材。
3. 舞蹈演出和展览的机会。
第六部分:教学评估1. 学生舞蹈技巧的评估,包括基本功和舞蹈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舞蹈作品的评估,包括创作和表演能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舞蹈编导
英文名称:The Class of Choreography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动作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开发是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
为培养学生们即兴的创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课程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编导技法及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细致、分步骤地完成训练。
本课程的宗旨是为舞蹈事业培养出高级的舞蹈编导人才。
一、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为培养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及东北地区各个阶层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毕业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要求。
舞蹈编导(本科)的教学任务是把想象力的训练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放在核心地位,将编舞技法、结构训练同排练操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作出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基本功训练课、舞蹈素材课、舞蹈欣赏课等课程相衔接。
(三)开课学期:第一至七学期
(四)周学时/总学时=周学时×16周(含艺术实践)×开课学期:
8/10学时/928总学时
(五)学分:
(六)教学形式:集体授课
(七)检课方式:课堂回课
(八)考试安排:
考试方式:每学期期末观摩会
考试标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和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二、本文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1、即兴舞
(1)节奏训练
(2)造型训练
(3)即兴表演训练
(4)身体各部位动机训练
(5)双人即兴
(6)三人接触即兴
2、捕捉形象
(1)捕捉人物形象
(2)捕捉动物形象
(3)捕捉物象形象
(4)形象扩张设计
(5)体验艺术形象
舞蹈理论:舞蹈艺术的专业特征
重点、难点
解放身体动作,建立新的动作观念。
打破动作规范。
教学程度
从认识身体动作入手,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对动作有个新的认识,达到闻乐起舞,千姿百态,并能够以编导的眼光观察生活,捕捉形象。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二学期
1、动作分解变化
(1)动作分解与节律变化
(2)动作分解与力度变化
(3)动作分解与空间变化
2、动作发展变化
(1)单一元素变化
(2)多元素变化
(3)动作的对比及连接
3、编舞技法
(1)力度转换
(2)主导部位
(3)选姿造舞
(4)节奏变化
(5)限制引动
(6)相反对比
(7)穿越包围
(8)统一流向
(9)交响技术——主题变奏
(10)卡农
(11)赋格
4、舞蹈语言技术
(1)舞句练习——以音乐的乐句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
(2)舞段练习——以音乐的乐段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
编导理论:舞蹈编导的职责
重点、难点
动作发展与变化与动作质量
教学程度
以纯动作的分解组合,发展变化来完成句段的练习。
在此基础上,通过表现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动作符号本身去阐释色彩、情感、形象。
完成动作到语言和表现情感的形象的初级阶段。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三学期
1、舞蹈语言技术
(1)双人练习
(2)三人练习
2、调度
(1)聚散
突聚突散、突聚缓散、缓聚突散
(2)直线
(3)曲线
编导理论:舞蹈编导的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
树立形象
教学程度:
在巩固和深化第一学年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导入双人舞、三人舞的编舞技法练习。
在练习中采用“形象”、“戏剧性”因素,使学生从动作技法编排到表现人的感情、形象的动作技法编排,能力上要求学生达到能够独立编创舞蹈小品。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四学期
1、结构
(1)以一首乐曲为依据进行舞蹈结构
(2)以文学作品为依据进行舞蹈结构
(3)观察现实生活进行舞蹈结构
(4)舞蹈编排练习
编导理论:舞蹈编导与舞台各部门的合作
重点、难点
结构的创新
教学程度
对舞蹈作品整体把握能力的训练和实际编排操作的锻炼。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五学期
舞蹈小品编排练习
1、情绪小品
(1)单一情绪
(2)复合情绪
重点、难点
舞蹈的创编
教学程度
进入多人舞、音乐编舞,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编舞课的力度和深度,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编排比较完整的各类舞蹈作品。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六学期
1、情节小品
(1)矛盾冲突
(2)喜剧情节
(3)悲剧情节
(4)正剧情节
重点、难点
编创与排练
教学程度
在巩固上一学期的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编创比较完整的各类舞蹈作品。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七学期
1、舞剧
(1)传统戏剧式
(2)神话式
(3)时空自由变化式
重点、难点
戏剧性的把握,人物的塑造
教学程度
进入中小型舞剧编创教学阶段,并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舞剧创作练习。
内容包括舞剧文学台本写作,舞剧结构以及舞台美术、灯光、服装、音乐等。
成熟把握舞蹈、舞剧的结构形式、人物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讲授学时
160学时
第八学期
毕业实习、论文撰写、答辩
(二)实践、作业:排练、观摩、实习演出
(三)教材:《舞蹈编导教程》
(四)参考资料:《舞蹈创作心理学》胡尔岩编著
《中国双人舞编导教程》张建民编著
《舞蹈编导基础教程》李承祥编著
《舞蹈编导常识》阎成立编著
执笔人:阎成立初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