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顺序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实验2顺序结构程序设

实验2顺序结构程序设

实验2顺序结构程序设实验目的1.掌握各类数据定义方法、VB算术表达式;2.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3.掌握VB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方法;4.正确使用VB赋值语句;5.掌握简单控件的使用及简单顺序结构程序的建立和运行。

实验内容1.设a=5,b=2.5,c=7.8,编程计算:y=∏ab、(a+b×c)。

要求:程序代码在窗体的单击事件Form-Click重化工编写,结果四舍五入取整输出到窗体上。

(1)实验运行结果:(2)程序运行的源代码:Private Sub Form_Click()a = 5:b = 2.5:c = 7.8:y = 3.14 * a * b / (a + b * c):Print "y="; CInt(y):End Sub2.在名称为Form1,标题为“算数运算事例”的窗体上添加2个标签Label1、Label2,Label1的标题初始时为空,Label2的标题为“=”。

窗体上还有3个文本框和六个命令按钮。

编程实现从宏观键盘输入任意两个数,可以计算它们的和、差、积、商,并在Label1上显示相应的运算符号。

单击清除命令按钮是清空3个文本框以及Label1上的运算符号。

单击结束命令按钮则是退出程序。

(1) 实验运行结果:(2)程序运行的源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3.Text = Val(Text1.Text) + Val(Text2.Text): Label1.Caption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ext3.Text = Val(Text1.Text) - Val(Text2.Text): Label1.Caption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Text3.Text = Val(Text1.Text) * Val(Text2.Text): Label1.Caption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Text3.Text = Val(Text1.Text) / Val(Text2.Text): Label1.Caption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Label1.Caption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End:End Sub3.新建一个工程,编程实现单击窗体时,弹出一个对话框。

实验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 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1 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实验目的】
1. 2. 3. 掌握 C 语言程序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定义; 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熟悉各种运算的含义和功能,正确使用运算符书写各类表达式。
【相关知识点】
1. 基本数据类型及变量的定义 C 语言中基本的数据类型有三种:整型(int) ,实型(单精度浮点型 float,双精度浮点 型 double) ,字符型(char) 。 变量代表内存中具有特定属性的一个存储单元,它用来存放数据,也就是变量的值。C 语言规定,所有要用到的变量都必须先定义其类型,然后才使用。 变量定义(声明)的一般形式: 类型名 变量列表; 示例: int a,b; float x,y; double m,n; char c1,c2; /*定义两个整型变量 a 和 b,用于存放整数*/ /*定义两个单精度浮点型变量 x 和 y,用于存放实数*/ /*定义两个双精度浮点型变量 m 和 n,用于存放实数*/ /*定义两个字符型变量 c1 和 c2,用于存放字符*/
图 2.1.2 变量窗口中的变量值
在变量窗口的观察区中发现,变量 a 已被赋初值为 3,变量 b 的值是个随机值,表示变 量 b 没有被赋初值,从而使得最后的求和结果 s 的值也发生错误。 改正程序后的运行结果示例如图 2.1.3 所示。
图 2.1.3 pg2101_ok.cpp 的运行结果
2.打开 C:\c-programming\2\pg2102.cpp,该程序中有一处错误,修改程序,使其能够正 确运行,并观察变量 i, j 的结果值。修改后的程序以 pg2102_ok.cpp 保存。该源程序内容如 下: #include<stdio.h>
} 提示:如何发现问题? 编译、链接和运行后,出现错误结果,如图 2.1.1 所示。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Python程序,熟悉和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深对变量、表达式、数据类型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要求编写一个Python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年份,并将其存储到一个变量中。

2. 根据给定年份,计算该年份是否为闰年,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到一个变量中。

3.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月份,并将其存储到一个变量中。

4. 根据给定月份,计算该月份有多少天,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到一个变量中。

5. 输出计算结果,告诉用户给定年份是否为闰年,以及给定月份有多少天。

三、实验步骤下面是程序的详细步骤:1. 使用input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年份,并将用户输入的值存储到一个名为year的变量中。

2. 根据闰年的定义,判断年份是否为闰年。

判断的条件是:年份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够被400整除。

如果年份是闰年,则将一个名为is_leap_year的变量设为True,否则设为False。

3. 使用input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月份,并将用户输入的值存储到一个名为month的变量中。

4. 使用if语句判断月份,根据月份的不同,设置一个名为days的变量,表示给定月份的天数。

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值。

5. 使用print函数输出计算结果,告诉用户给定年份是否为闰年以及给定月份有多少天。

输出的格式为:“给定的年份XX是闰年/不是闰年,给定的月份XX有XX天。

”四、实验代码下面是按照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要求,编写的Python程序:```# 提示用户输入年份year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年份:"))# 判断年份是否为闰年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is_leap_year = Trueelse:is_leap_year = False# 提示用户输入月份month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月份:"))# 根据月份计算天数if month in [1, 3, 5, 7, 8, 10, 12]:days = 31elif month == 2:if is_leap_year:days = 29else:days = 28else:days = 30# 输出计算结果print("给定的年份", year, "是闰年" if is_leap_year else "不是闰年", ",给定的月份", month, "有", days, "天。

C语言上机实验1-18

C语言上机实验1-18

实验一C程序的运行环境及简单程序编写一、实验目的1.了解tc2.0编译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计算球体体积的程序,要求用户自行录入球体的半径。

参考公式V=4/3πr3.。

2.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美金数量,然后显示出如何用最少的20美元、10美元、5美元和1美元来付款。

运行结果:Ener a dollar amount:93$20 bills:4$10 bills:1$5 bills:0$1 bills:3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掌握定义常量和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数据输出时所用格式转换符。

2.掌握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用法。

3.学会简单顺序程序的设计。

4.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二、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程序,对用户录入的产品信息进行格式化。

Enter item number:583Enter unit price:13.5Enter purchase date(mm/dd/yyyy):3/24/2010Item Unit PurchasePrice date583 $ 13.50 3/24/20102.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两位数,然后按数位的逆序打印出这个数。

Enter a two-digit number:28The reversal is :82实验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if、switch编写程序。

二、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程序,确定一个数的位数。

Enter a number:374The number 374 has 3 digits假设输入的数最多不超过4位。

提示:利用if语句进行数的判定。

例如,如果数在0到9之间,那么位数为1;如果数在10到99之间,那么位数为2。

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1实验要求与目的1.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2.熟悉及掌握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int,long,float,double)的说明3.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中格式输入和输出函数的灵活应用4.算术表达式在实际问题中应用5.掌握算法:两数的交换、一个整数的拆数6.数学头文件的包含7.格式输入/输出函数scanf/printf的正确使用2.2 实验指导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也是算法积累的过程。

算法是在有限步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

也就是说是计算机解题的过程。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1)分析问题,理解题意、提出问题;2)建立模型,确立算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算法或直接公式;4)编写程序,根据C语言程序结构编程;5)调试程序,若结果正确,结束。

否则检查程序,修改程序,重新调试程序,依次类推,直到调试结果正确为止。

初次自已动手编程,先要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模块化。

即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函数也是C程序中模块化程序程序设计的基础。

我们将程序设计比拟成“搭积木”,每个模块或每个算法都看成是一个形状及功能不同的“积木”,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取材,搭建成完美的成品。

C语言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函数和若干个子函数组成。

从一个简单的程序设计开始学习,即先学习主函数(main)模块框架。

主函数(main)模块的基本框架设计。

#include <stdio.h>int main(){ 所有数据的数据类型定义说明;数据输入;算法或公式;数据输出;}首次编程,先来熟记2个编程时常用提示信息。

1) 每条语句之后必须有分号“;”。

若程序语句的某一条漏写了分号,在编译时会报如下的错误:error C2146: syntax error : missing ';' before identifier 'scanf'含义: C2146错误:语法错误: 标识符 “scanf” 之前缺少“;”。

Java程序设计-试验2(学生版)

Java程序设计-试验2(学生版)

Java程序设计-试验2(学生版)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Java程序面向对象设计(一)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张学斌实验日期:
自己的speed的值增加80
【代码10】//car2调用speedUp方法将自己的speed的值增加80
System.out.println("car1目前的速度:"+car1.getSpeed());
System.out.println("car2目前的速度:"+car2.getSpeed());
car1.speedDown(10);
car2.speedDown(20);
System.out.println("car1目前的速度:"+car1.getSpeed());
System.out.println("car2目前的速度:"+car2.getSpeed());
}
}
1.3 实验指导
●创建一个对象时,成员变量被分配空间,这些内
存空间称作该对象的实体或变量,而对象中存放着引用,以确保这些变量被该对象操作使用。

●空对象不能使用,即不能让一个空对象去调用方
法产生行为。

假如程序中使用了空对象,在运行时会产生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对象时。

实验项目二 顺序结构

实验项目二  顺序结构

实验项目二 顺序程序设计【实验目的】1. 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

2. 掌握不同数据类型之间赋值的规律。

3. 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 掌握C语言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句――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5. 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输出符。

6. 会读懂现有程序,在程序中会找出错误并改错【实验原理】计算机语言提供3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通过3种基本结构可解决任何复杂问题,而且编写出来的程序清晰可读又便于理解,所以把这样的程序设计称为结构化程序设计。

一个C 语言程序是由若干函数组成,其中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main()。

C 语言中的语句是向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操作指令。

语句出现在函数体内定义部分之后。

编写的程序在执行时是根据语句出现的顺序逐条执行,这种程序结构为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中的每条语句都被执行一次,而且只能被执行一次。

这种结构是程序设计中最简单的一种结构。

【实验内容】1. 完成实训2.1:下面的程序可以把摄氏温度c 转化为华氏温度f ,转化公式为3259+⋅=c f ,程序中有多处错误,请改正错误后运行正确的程序。

#include <stdio.h>main{ float c=0, F=0;printf (“Input c : “)scanf (“ %f “, c ) ;f= (9/5) . c +32;print ( “ c = % f , f = % f \n “ , & c , & f ) ;}提示:使用输入输出函数时,各参数的书写形式要正确;两个整数相除,其运算结果也是整形。

2. 完成实训2.2: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char c1,c2;c1='a';c2='b';printf("%c %c",c1,c2);}(1)运行此程序(2)加入下面的一个语句作为“}”前的最后一个语句:printf("%d,%d\n",c1,c2);(3)将第3行改为:int c1,c2;然后再运行程序,并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实验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或伪代码描述算法2. 掌握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的使用3. 熟悉C 语言的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和复合语句4. 熟悉顺序结构程序中语句的执行过程5. 掌握标准输入流对象cin 及标准输出流对象cout二、实验内容实训1 编写程序在屏幕上显示如图2-1所示的菜单。

实验步骤:1) 在VS2008中新建项目,在项目中新建C++源文件,输入下面程序,并且编译、连接。

//***************************************************************//* 程序名:实训2_1.cp *//* 主要功能: *//* 显示主菜单,并获取用户输入的模块编号 *//***************************************************************#include <iostream> // 包含输入输出接口文件using namespace std; // 引用标准命名空间int main() // 定义主函数{ // 主函数开始system("cls");cout<<"\n\n\n\n\n";cout<<"\t\t|---------------学生选课系统(学生版)------------|\n";cout<<"\t\t|\t 0. 退出 |\n";cout<<"\t\t|\t 1. 学生信息管理 |\n";cout<<"\t\t|\t 2. 教师信息管理 |\n";cout<<"\t\t|\t 3. 课程信息管理 |\n";cout<<"\t\t|\t 4. 学生选课管理 |\n";cout<<"\t\t|\t 5. 学生成绩管理 |\n";图2-1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主界面cout<<"\t\t|\t 6. 信息统计模块 |\n";cout<<"\t\t|-----------------------------------------------|\n\n";cout<<"\t\t\t请输入模块编号(0-6):";return 0;}2) 运行实训1,观察输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简单C程序设计—顺序结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句――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2.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输出符。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掌握各种格式输出符的使用方法。

#include<stdio.h>
int main()
{int a,b;
float d,e;
char c1,c2;
double f,g;
long n,m;
unsigned p,q;
a=61;b=62;
c1='a';c2='b';
d=3.56; e=-6.87;
f=3156.890121;g=0.123456789;
m=50000;n=-60000;
p=32768;q=40000;
printf("a=%d,b=%d\nc1=%c,c2=%c\nd=%6.2f,e=%6.2f\n",a,b,c1,c2,d,e);
printf("f=%15.6f,g=%15.12f\nm=%ld,n=%ld\np=%u,q=%u\n",f,g,m,n,p,q);
return 0;
}
(1)运行此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

a,b都是以整型输出。

C1c2以字符型输出。

d,e以浮点型输出,数据长度都为6位,所以前面都有空格占位,加上小数点,数字或负号一共6位。

f以浮点型输出,数据长度为15位,小数位有6位,故前面有四个空格;g以浮点型输出,数据长度为15位,小数位有12位,故前面有一个空格;m,n都以长整型输出;p,q都以无字符型输出。

(2)在此基础上,修改程序的第9-14行:
a=61;b=62;
c1=a;c2=b;
f=3156,890121;g=0.123456789;
d=f;e=g;
p=a=m=50000;q=b=n=-60000;
运行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把a,b的值依次赋给c1,c2,c1,c2的数据类型为字符型,根Ascll代码可知61对应=,62对应>;将f,g的值赋给d,e,d,e的数据类型为浮点型,且数据长度为6位,小数位有2位,故得出此结果;按照运算符的结合顺序可知程序把50000依次赋给了m,p,a,把-60000
赋给了n,q,b,由于q为无字符型,故b,n都为-6000,q不是。

(3)将9-14行改为以下的scanf语句,即用scanf函数接收从键盘输入的数据:scanf("%d,%d,%c,%c,%f,%f,%lf,%lf,%ld,%ld,%u,%u",&a,&b,&c1,&c2,
&d,&e,&f,&g,&m,&n,&p,&q);
运行程序(无错误的情况下)输入数据如下:
61,62,a,b,3.56,-6.87,3156,890121,0.123456789,50000,-60000,32768,40000
a,b为整型,输出整型数据61,62;c1,c2为字符型,输出a,b;d,e为浮点型,数据长度为6位(加上负号,小数点,数字);f,g为长浮点型
2.编写程序并运行:
设圆半径r=1.5,圆柱高h=3,求圆周长、圆面积,圆球表面积、圆球体积、圆柱体体积。

用scanf输入数据,输出计算结果,输出时要有文字说明,取小数后2位数字。

程序提示:
main算法如下
定义float型变量 r,h,L,s1,s2,v1,v2;
用scanf语句输入圆半径和圆柱高
求圆周长、面积、圆球表面积、圆柱体体积
输出圆球体体积
程序中的π用PI代替。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

掌握C语言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句――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输出符。

2.实验内容和步骤。

3.程序清单。

4.运行结果。

5.对运行结果的分析,以及本次调试程序所取得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