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纪事
共和国史年表

首先,要明确你写的回忆录是对人生的总体回顾,还是对一段生活一个生命节点的记录和回叙。
其次,把你认为重要的、最有价值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或是相关性顺序,整理出一个提纲。
再次,分清楚提纲中所列出的事件是否要件件都说明?有没有一个详略的安排?最后,才开始按提纲去进行写作。
可以使用第一人称,当然也可以尝试用第三人称“他”来叙述。
在必要的章节和人生阶段插入你对这一段生活的感触和理解,会使得你的回忆录更有阅读性和社会价值。
首先,我认为写回忆录必须注意两点:[1]要抓住典型事例,[2]必须是真人真事。
有些重大事件不能面面俱到地平铺直叙,要集中各种典型事例,突出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有时可以概括地写以总揽全局,有时可以细致地写以窥豹一斑。
只有概括的介绍,不能看到各个细节,只的细致的描述,不能看到全局,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既看到全局,又看到细节。
做到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其次,写回忆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历史阶段的生活,也可以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写生活的某一个侧面。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而进军令,解放军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共和国史大事年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1954年4月至7月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1月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中美建交1980年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8月12日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0xx年9月思想汇报:观看《辉煌六十年共和国纪事》有感

Word文档仅供参考20xx年9月思想汇报:观看《辉煌六十年共和国纪事》有感敬爱的党组织:六十年,沧海变桑田,共和国迈着矫健的步伐,取得了令世人惊羡的成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亿万农民一改过去贫困降后的面貌,过上了文明富脚的幸福日子;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在高耸的世界屋脊上,铺设出一条令世人称奇的天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成功举办,古老中国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令世界眼前一亮;“嫦娥一号”顺利奔月,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第一次将脚迹留在了太空,从此宇宙听到了来自新中国自豪的咨询候!进入党校之前,在我心目中的党始终平复而庄严地高耸着,大概我只能憧憬她,却很难有机会亲近她。
而今,随着对党一些知识理论掌握的加深,党的形象也日渐生动而鲜活起来。
进入党校的第一课,算是观察这部反映共和国建国以来风雨历程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辉煌六十年共和国纪事》。
该片经过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难创业,努力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制造了一具又一具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这一切一切,别仅仅是新中国的光辉历史,更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难奋斗、勇往直前的奋斗史。
事实证明,中国***始终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毅的领导核心。
惟独坚持党的领导,才干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阔群众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事业中来,别断取得胜利。
一方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最广泛地动员他们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慧才智,得到他们最有力的支持。
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可以经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全然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可以经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可以经过自己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榜样作用,把人民群众组织、带动起来。
【知识学习】共和国记事观后感

共和国记事观后感
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像一条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退缩,勇往直前。
建国六十周年,祖国正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凭着全国人民的努力,把一个落后的中国,一个被其他国家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建立成了走向世界前端的大国。
回想六十年前,我们的国家科技不发展,甚至有的地方的人们都吃不饱,穿不暖,解决不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整个国家的人们在世界
上都抬不起头,过着受人鄙视的生活。
但是,中国人民有顽强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凭着自己的努力,顽强的奋斗,艰苦创新,使新中国一步步走上了正轨,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就是这个一直都在世界最底层的中国,像个新生的婴儿一样自己一步步学会了走路,甚至学会了大步的跑,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使中国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放眼望去,现在的新中国,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的人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整个国家都走上了世界的前端,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中国变得强大了起来。
新中国,先进的武器,快速发展的科技,稳步提升的经济,使我忍不住要呐喊:“中国,强!”。
1949-2012年国事记

中英签署收回香港声明;许海峰获第一枚奥运金牌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首发
提出和制定“863”计划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中葡签署澳门回归声明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
江泽民当选军委主席
1964年以来中国总理首次访问苏联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国后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大庆油田建成
全国调整国民经济;反右倾斗争
中国自行设计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国边防军粉碎了新疆伊犁暴乱事件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召开
中共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就海峡两岸关系进行“汪辜会谈”
长征三号甲首次发射成功
京九铁路贯通
中国钢产量居世界首位
香港回归
改革开放20年
澳门回归;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北京申奥成功
神州三号成功升入太空
中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升入太空
中全会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6月30日中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10月8日抗美援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16国阵营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5亿人讨论而成1955年4月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周恩来改行程躲过暗杀1955年4月万隆会议:周恩来三次力挽狂澜1955年8月25日粮票启用:没票寸步难行1955年9月27日首次将帅授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辞帅1956年4月28日双百方针:知识分子的新生1958年1月9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1958年8月17日大跃进:民众捐出锅盆大炼钢铁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中国结束油荒历史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央指示打得要狠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毛泽东顶住威胁一语定爆1965年6月9日中国不惜代价援越抗美 32万人陆续参战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颗氢弹爆炸:大胆采用轰炸机空投1969年1月4日激战珍宝岛:中国勇士浴血拼斗坦克群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毛泽东没有想到的胜利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震撼世界1973年10月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1977年5月24日恢复高考:国家命运的转变1978年11月24日大包干:小岗村被饥饿逼出的生死抉择1978年12月18日改革开放:中国命运大转折1979年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旋风席卷美国1979年7月决定设特区:邓小平鼓励要“杀出血路”1982年计划生育国策出台:只生一个好1985年6月4日大裁军:邓小平伸出一根手指裁军百万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不能像小脚女人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一步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共和国的动力心脏。
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读书笔记

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尊敬的编辑部:我是一名热爱读书的青年,通过您杂志刊载的一些文章,有幸了解到了一些优秀的我国作家的作品。
我在这里写信给您,想要共享一些我最近所阅读的书籍,并希望能够通过您的杂志,与更多的读者共享我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在最近的阅读笔记中,我主要围绕着我国当代文学的作品展开。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一、《活着》这是余华先生的一部代表作,也是我阅读过的最令人心碎的一本书。
小说以农村贫苦农民家庭为背景,讲述了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白妞和他的家人,在我国社会动荡的年代中经历了各种磨难与生活的变迁。
小说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揭示了我国农村家庭的生存状态和农村变革过程中的人性悲剧。
作为读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贫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所遭遇的不幸与命运的无奈。
余华先生通过真实生动的文字,让我对我国农村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茶馆》这是贾平凹先生的一部地域性小说。
小说以一个小镇上的茶馆为背景,讲述了小镇上各种各样的故事。
通过各种普通人物的对话和生活,小说反映了当时小镇上人的心态、人际关系等等。
这部小说给我的感触很深,它让我深刻地了解了我国西部小镇的风土人情,并让我感受到了文学对于社会的关怀和思考。
三、《红高粱》这是莫言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近阅读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抗战年代的我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菊子的成长历程。
小说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塑造,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艰难生活。
莫言先生通过小说反映出了那个年代的历史风貌和人们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在读完这部小说之后,我对我国抗战年代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我国农村的生存状况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
四、《白鹿原》这是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近阅读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我国北方大地为背景,讲述了百年家族的兴衰史。
小说通过对家族的描绘和塑造,反映了我国北方农村的历史变迁。
陈忠实先生通过小说,让我对我国北方的农村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我国家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精品展柜

该 首 单 曲 的 成
功 策 划 与 推 广 受 到 了 媒 体 的
广 泛 关 注 ( 《 国 家 ) 的 创 作 团 )
队 达 2 0人 之 0
料 价 值 、教 学应 用价 值 和珍 藏价 值 ,在文 献纪 录 片 中尚 属 首 例 。其 主 题 ,通 过 对 共 和 国 6 0年 历 史 的再 现 ,反 映 一
多 , 就 一 首 单
曲 而 言 , 这 个
寻借 鉴 ,感受 祖 国前进 的脉 搏 ,重 温共 和 国成 长 岁 月 ,也 是学 习 参考 的首选 影 视之 作 。
规模 是 空前 的 。
歌 曲 的 发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公 司 、文 化部 艺 术 司 、国 家 民委 员 文化 宣
的 MV 在 西 柏坡 举 行 首映 典 礼 ,同 时 举 办 了 “ 国家 ・ ” 爱
中 国广播 电视 出版 社 2 0 0 9年 的 主 题 估 动 , 重 盈 “ 中 国 从 这 里 走 采 日 砗 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 可
. . . .
j
;
相坡
新元 宝 O中 鼍 的 史 . 、 睾 的O 普 家 , 凡 活 的 实 感 同 , 历 。 。 : 6 通庭 平 生 中 真情 。时 台 个 ,、 大目的专 折就 ;五 ,6国 大 成 高 行 童 力 作 国 ”著 音 人 二 伟 的 伟 成f 走 o ! 伟 譬 就 , 谣 国的《家 “ : 名 乐 历大 , 中 、 孝 J柯 创 作的 版 家 道 路 ,四 、举 世 瞩
《共和国纪事》观后感:生活的曙光

《共和国纪事》观后感:生活的曙光1949年伟大的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四万万国人庄严宣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虽然之前人民饱受压迫,社会几度动荡,国家困苦不堪。
然而经过60年非同寻常的风雨兼程,中华名族终于屹立于世界舞台永垂不朽。
那个XXX个民族组成的共和国终于可以对世界宣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建国60年,其中艰苦不断,可是在一代代领导人英明直到下,中国逐步走入富强。
没有了三座大山,没有了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终于当家作主成为自己的主人:积极的生产劳动,热情朴素的劳动人民是60年代中国人民的象征。
就是在这样平等,公正,幸福的转贴于贵大在线环境下,才诞生了民族的崛起;就是因为他们朴实,坚定,执着的耕耘,才有了祖国的富强。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这是中国的进步,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
也许对我们90后而言,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习惯了繁华的都市烟云,谁还会去相信中国曾经的落魄和不堪,谁还会记得祖国蒙受过的百年屈辱,谁还会铭刻那救国图强的呐喊。
因此《共和国纪事》不仅仅是那些先辈的回忆录,还是对我门年轻人最好的教材。
在社会的进步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不该忘记烈士流过的血,人民流过的汗水。
那是指引一代代青年的方向。
看着这部纪录,以一个路人的名义看完了新中国走的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去品读了劳动人民的喜悲,那是充满汗水和喜悦的年代,那是充满着憧憬的时代。
多少人为了祖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多少人用血汗筑起了新中国的长城。
不禁想到了钱学森,那个在美国享受着贵宾待遇的科学家,那个不顾美国政府的阻挠毅然决定归国的游子,他的抉择蕴涵着多少对祖国的热爱,多少对中国崛起的期望,又有多少无怨无悔。
他宁愿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宁愿放弃事业,就是这些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
除了想到那些科学家的努力,我又看到了一张张感人的画面,劳动人民从土地的枷锁中走了出来,有了生产资料,有了粮食还有了种子,所以才播种了希望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共和国纪事
____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李长空
这是伟大的历史时刻
人民领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布的庄严宣告似春雷
震撼了全世界
一代伟人用沧桑的巨手
打开沉重的国门
改革开放的春风
席卷神州大地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不过短短一瞬间
却矗立起一座座
新兴的花园式城镇
从丝绸之路的沉寂
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东西方文明
趟过慢慢融通路
紫荆与白荷岁岁开放
唯有在回归母亲的怀抱中分外多情和艳丽
母亲给了他们无限的慈爱他们的明天更加芬芳
雄鸡唱晓,红旗飘飘
随着省镇海天的“雷鸣”勤劳智慧的名族
终于放飞自己的太空梦想乐声萦绕环宇
一个世纪的期盼
日日夜夜的守望
我们终于
圆了奥运梦
山川在欢笑
江河在舞蹈
风儿吹起唢呐
鸟儿唱起歌谣
中华大地
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唱着《春天的故事》
农村换发新貌
唱着《走进新时代》
镰刀换成电脑
走进广袤农村
清新风气扑面
走出广袤农村
累累硕果飘香天下
进入新的千年
融进地球村的潮流
祥龙腾飞共和国前进的速度令世界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