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两位数除两三位数,沪教版,(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两位数除两、三位数,沪教版,(3)两位数除两、三位数(一)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26页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试商方法之一——“首位试商”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除法笔算。
3、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理解可以把两位数除数看做几十来试商,正确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与学习,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算法思维。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掌握“首位试商”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 32接近( ) 63接近( ) 73接近( ) 81接近( )2、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0×( )<84 30×( )<160 60×( )<55070×( )<500 80×( )<410 90×( )<620 【教学策略:通过复习导入,为学生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一)故事引入:森林运动会的举重比赛结束了,小猪获得了金牌,同时还赢得了288元的奖金,它准备去商店购买纪念册,送给它的教练、父母和朋友。
小猪兴冲冲地跑到商店,看见纪念册有两种价格:30元和32元,小猪选了一种买,正好花完了所有的奖金,你知道它买的是哪一种纪念册?买了多少本呢?【教学策略: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对例题稍加改动,既复习了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又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准备】(二)探究“首位试商”法 1、学习“首位试商”法(1)独立思考:你觉得是小猪买的是哪种价格的纪念册,你是怎么想的或是怎么算的?(先自己独立想一想或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因为30×9=270可以买9本,还余18元钱,所以小小猪买的不是30元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木兰乡朝阳小学王传广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
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准备。
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乘数是更多位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知识结构图: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例1口算乘法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例2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1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例2连乘问题例3解决问题连除问题例4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措施: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
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
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沪教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内容及要求课前口算练习30×12= 24×5= 300×15= 25×40=102×3= 430×20= 16×50= 405×4=1.独立完成2.集体核对学习习惯:认真倾听,仔细核对。
【教学意图】通过口算对“因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因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乘法等内容进行回顾,为本节课的学习提前做好铺垫。
一、回顾旧知,确立目标(一)回顾知识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近我们我们学习过哪些与乘法有关的知识?想一想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引出课题: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练习课)(二)明确学习目标1.提出要求: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2.操作说明根据实际表现,打上相应个数的☆1.回顾所学知识。
两位数乘两、三位数2.回忆计算要点。
横式计算(分拆因数)竖式计算(数位对齐)3.阅读学习目标。
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大胆的举手介绍自己的思考结果。
学习习惯:认真仔细的倾听同伴的发言。
回答问题声音清晰响亮。
【教学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初步梳理知识点,为进一步的完善知识结构做准备。
同时结合练习课的特点发布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为最后的自我学习评价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重点梳理(一)情境呈现1.谈话引入。
春游,要考虑哪些问题?2.数据呈现:(小调查)门票价格统计表3..提出问题。
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出示人数:(128人、110人、203人)4.解决问题。
每个项目费用是多少元?(课件出示)5.交流反馈。
1.个别回答。
2.阅读表格。
3.提取信息。
4.独立思考:求各个项目的费用(只列式、不计算结果)5.同桌交流学习兴趣:积极参与交流,主动介绍自己的方法。
学习习惯:能听清老师的提问。
能仔细的倾听同伴的发言,并作补充。
学业成果:能合理的选择门票价格,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口算:13+3=11+2=21+2=13+30=11+40=21+30=390+39=440+22=630+42=学生练习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
(出示书店一角)二、探索新知(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3、揭题: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习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4、估算: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5、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下册,今天要讲解的是第47页至49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孩子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个计算方法,才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学工具,孩子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意义。
例如,假设我们要买3个256元的玩具,我们需要计算总共需要多少钱。
2. 讲解计算方法:我会通过黑板演示,详细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例如,我们要计算123乘以45,将45分解为40和5,然后分别计算123乘以40和123乘以5,将两个结果相加。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几个例题,让孩子们跟随我一起计算,确保他们理解并掌握了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孩子们独立进行计算,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例题。
我会通过清晰的板书,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题,让孩子们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例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如果发现有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会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拓展延伸,例如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析的细节。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提优练习卷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提优练习卷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1)1、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2、小明的爷爷吃一种软化血管的保健药,每天要吃12粒,他5月份一共要吃多少粒?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7×2125×1816×2223×2941×1227×154、列式计算。
(1)28个32是多少?(2)35的36倍是多少?5、学校组织春游,一共有18辆车。
每辆可坐42人,一共坐了多少人?还剩多少千克苹果?7、小猫钓鱼。
猫妈妈比小猫多钓多少条鱼?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2)1、用竖式计算。
89×32 27×95 93×32 78×692、判一判。
(1)两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2)23个19的和是多少?列式为23+19。
()(3)34乘50末尾只有1个0。
()(4)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5)50×48 的积与50×6×8的积相同。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连一连)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2×1222×1421×3468×2383×2944×25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公里,这辆汽车从上午10时15分到中午12时15分,共行驶了多少公里?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吗?25×25=84×86= 72×78=63×67=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3)1、小蜜蜂采花蜜。
2、计算。
3、4、买桌椅。
5、用乘法来计算。
6、这头大象有多重?7、希望小学900名学生去参观科技馆。
如果租15辆右下图这样的车够吗?8、小君从家到学校用了6分钟。
照这样的速度,他去书店用了12分钟。
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反思 沪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反思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反思沪教版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回顾并介绍新课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又引出了用竖式怎样计算的问题。
(二)独立探索和研究算法:交流各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算理,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有效地沟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的共同点,深化了对算理的理解。
学生经历了计算体验、编题讨论的过程,初步感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也是乘法笔算的拓展。
(三)巩固实践,培养计算能力:第一层练习着重突出第二部分的书写位置,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层练习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再进行计算,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三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来判断小动物是否计算正确,既巩固了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养成估算和检验的习惯,并初步感悟估算的局限性和精确计算的必要性。
总之,本节课从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出发,来沟通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联系,在学生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十,所以乘得的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使学生经历了得出计算方法的过程;同时还注重从内部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探求,给予学生探究的体验,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
”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宫①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21,31(1):31.①史丽萍马东明,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①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①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8.1运动性疲劳与肝脏①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101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
沪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2用两位数乘word教案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校区:解:16×25=400教务主任签字:___________龙文教育教务处龙文教育重庆训导部1.口算乘法: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现在学的是整百、整十之间相乘的口算)例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同步练习:40×3= 500×4= 3100×3=12×40= 400×22= 20×11=2.估算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以同时将两个因数都看作是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来计算,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个因数看作它最为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例在估算310乘8时,我们可以把310看成( 300 ),乘8得( 2400 )。
同步练习:89×30≈32×48≈43×22≈24×39≈63×29≈71×80≈3.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例计算:46×59=解题分析:46×59,首先列竖式时将46的个位与59的个位对齐,然后分别用9和5去乘以46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再将所得的积相加。
同步练习:42×30= 56×49= 73×46= 54×36=4.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
如:18×11=18+180=1985.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课堂练习一、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利用已有的相关数学知识,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初步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内在的算理,能用分拆(分解)一个因数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乘法。
2. 能力目标:
在探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过程中,培养算法思维,在比较不同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过程中,体会算法的优化。
3. 情感目标:
主动参与不同的算法交流活动,增强合作意识,能用估算结果,检验计算结果,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0×14 = 20×12 = 5×3+2×3=
6×12 = 13×2 = 4×4-2×4=
二、创设情景:
师:瞧:动物运动会的团体操比赛开始了。
看,小刺猬们上场了!(多媒体)
你从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每行12只,排成14行。
要我们求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
师:那怎样来列算式呢?(14×12)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呢?(求14个12连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一起学习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出示课题)
三、学习与探究:
1. 师:谁能来估一估,参加团体操比赛的小刺猬大约有几只?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两人轻声讨论)
2. 全班讨论算法、交流算法并板演(体现算法的多样)
师:那14×12到底等于多少呢?你们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本领来算呢?请你用算式表示出你的算法,然后根据你的算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请把书打开,翻到P14页,你和书上哪个同学的算法相同,还有哪些方法你没想到的?请在组内交流。
(学生看书,巩固方法)
生:我的算法和小丁丁的相同:我是把12分成10+2,14×12就等于14×10+14×2,最后得到168。
(教师出示算式)
小丁丁:
14×12 小巧: 14×12
= 14×10 + 14×2 = 14×3×4
= 140 + 28 = 42×4
= 168 = 168
小亚:
14×12 小胖: 14×12
= 20×12 - 6×12 = 5×12 + 9×12
= 240 – 72 = 60 + 108
= 168 = 168
师:对这几种方法还有意见吗?还有谁的答案不是168的?
小结:你们讲的都很好,你们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用学过的本领来计算出 14×12的结果。
计算的结果是在我们刚才估算的范围里吗?
师:那这些方法是不是在每道题目中都适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一起练习两道题目。
4. 试一试: 23×15 43×37 (体现算法优化)
师:第一题你是怎么算的?(可以用多种算法)
师:那第二题呢?谁愿意来交流?第二题有没有用连乘方法的?为什么?(两个因数都不能分拆成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师:所以像小巧这种连乘的方法并不适用与所有的算式。
(指黑板说)
小结:小胖的方法也不是很简便。
看来小丁丁和小亚的方法都能适用与任何式题。
那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呢?说说你的理由?(减法会碰到连续退位,容易减错。
)
四、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比一比了,看谁计算的又对又快。
计算: 17×29 47×73 52×61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