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实验(碘比色法)

合集下载

α–淀粉酶活力测定[辅导]

α–淀粉酶活力测定[辅导]

α–淀粉酶活力测定----目视碘比色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原理。

2.掌握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 (A=kLC)为基础。

酶活力的大小、即酶量的多少用酶活力单位(U)(active unit)表示。

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学会酶学委员会提出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IU)来表示酶的活力,规定为:在最适条件(25℃)下,每分钟内催化1微摩尔(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定为一个活力单位,即1IU = 1μmol /min。

这样酶的含量就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活力单位来表示(U/g或U/ml)。

淀粉(紫蓝色,30分子以上)红色糊精(红棕色,7-30分子)无色糊精(7分子以下)、麦芽糖不显色。

通过测定酶促反应分解一定量淀粉的时间,以标准糊精(红色糊精)和碘反应的颜色作为终点指示(所给定的淀粉都已转化为糊精的时间)。

碘比色法酶活力规定:在60℃条件下,1小时转化1g 淀粉变为糊精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

三、实验操作1.取试管1支,加入1ml标准糊精和3ml 标准稀碘液。

2.取锥形瓶一个,加入2%淀粉20ml和Ph6.0的缓冲液5ml。

3.将锥形瓶置于60℃水浴中,保温5分钟。

4.在比色盘中加入比色碘液,每穴2滴。

5.在锥形瓶中加入淀粉酶溶液2 ml,摇匀,开始计时。

6.在反应的前4分钟,每隔1分钟从锥形瓶中取1滴液体,与比色稀碘液混合,而后,每隔30秒从锥形瓶中取1滴液体与稀碘液混合,直至呈色与终点色一致。

四、酶活性计算实验注意事项:(1)测定酶促反应在锥形瓶中进行,标准反应在试管中进行。

(2)比色盘第1号位加入标准糊精和2滴标准碘液。

(3)应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

α-淀粉酶酶活测定

α-淀粉酶酶活测定

中温α–淀粉酶酶活测定一、原理α–淀粉酶制剂能将淀粉链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随机切断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少量麦芽糖和葡萄糖,而使淀粉对碘呈蓝紫色的特性反应应逐渐消失,呈现棕红色,其颜色消失的速度与酶活性有关,据此可通过反应后的吸光度计算酶活力。

二、试剂和溶液1. 碘2. 碘化钾3. 原碘液:称取11.0g碘和22.0g碘化钾,用少量水使碘完全溶解,定容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4. 稀碘液:吸取原碘液2.00mL,加20.0g碘化钾并定容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5. 可溶性淀粉溶液(20g/L):称取2.000g(精确至0.001g)可溶性淀粉(以绝干计)于烧杯中,用少量水调成浆状物,边搅拌边缓缓加入70mL沸水中,然后用水分次冲洗装淀粉的烧杯,洗液倒入其中,搅拌加热至完全透明,冷却定容至100mL。

溶液现配现用。

6. 磷酸缓冲液(pH=6.0):称取45.23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和8.07g柠檬酸(C6H8O7·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用pH计校正后用。

7. 盐酸溶液[c(HCL)=0.1mol/L]:按GB/T601配制。

三、仪器1. 分光光度计。

2.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1℃。

3. 自动移液器。

4. 试管:25mm×200mm。

5. 秒表。

四、分析步骤1. 待测酶液的制备称取1g~2g酶粉(精确至0.0001g)或准备吸取酶液1.00mL,用少量磷酸缓冲液(2.6)充分溶解,将上清液小心倾入容量瓶中,若有剩余残渣,再加少量磷酸缓冲液(2.6)充分研磨,最终样品全部移入定量瓶中,用磷酸缓冲液(2.6)定容至刻度,摇匀。

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待用。

注:待测中温α–淀粉酶酶液活力控制酶浓度在3.4u/Ml~4.5u/mL范围内,待耐高温α-淀粉活力控制酶浓度在60u/Ml~65u/mL范围内。

2. 测定---吸取20.0mL可溶性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磷酸缓冲液5.00mL,摇匀后,置于60℃±0.2℃(耐高温α-淀粉酶制剂于70℃±0.2℃)恒温水浴中预热8min;---加入1.00mL稀释好的待测酶液,立即计时,摇匀,准确反应5min;---立即用自动移液吸取1.00mL反应液,加到预先盛有0.5mL盐酸溶液和5.00mL稀碘液的试管中,摇匀,并以0.5mL盐酸溶液和5.00mL稀碘液为空白,于660nm波长下,用10mm比色皿迅速定其吸光度(A).五、计算1. 根据吸光度查表A.1,求得测试酶液的浓度。

二、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2010(精)

二、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2010(精)
每组 1台 每组 1台 每组 1台
3.2 器材(每组)
15ml大试管10支 5ml移液管10支 1ml移液管5支 10ml移液管10支 比色皿1套(4个) 双蒸水1瓶(50ml) 洗瓶1个 玻璃平皿1套 50ml小广口瓶(棕色)2个 50ml 容量瓶 1个 100ml 容量瓶 1个 500ml 试剂瓶2个 100ml 试剂瓶2个 250ml 三角瓶2个 200ml烧杯2个 500ml烧杯1个 记号笔1支、吸耳球、称量纸、药勺、试管架、 研钵、纱布
2.实验原理
α-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 子中的α-1,4糖苷键随机切 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少量 麦芽糖和葡萄糖,而使淀粉对 碘的呈蓝色特性反应逐渐消失, 呈现棕红色,其颜色消逝的速 度与酶活性有关,可以用来表 示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因而能 购通过反应后溶液的吸光度值 衡量酶的活力。
3.试剂和溶液
3.4 磷酸缓冲液(pH6.0) 4.52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和0.8g柠檬酸(C6H8O7·H2O),定容至 100ml。pH计校正后使用。
3.5 盐酸溶液(0.1M/L) 100ml
4. 仪器及器材
4.1 仪器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锅 分光光度计 记时器
2台
3.1 原碘液 称取2.2g碘和4.4g碘化钾完全 溶解后定容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 中(教师准备)。 3.2 稀碘液 吸取原碘液2ml,加20g碘化钾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3.3 可溶性淀粉溶液 称取2.000g(精确到0.001g) 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 水调成浆糊状物,边搅拌边加入沸 水90ml,搅拌加热至完全透明冷却 后定容至100ml,现配现用。
生物技术专业系统实验(四)

淀粉酶(AMS)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

淀粉酶(AMS)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

淀粉酶(AMS)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简介:淀粉酶(Amylase ,AMS)又称1,4-α-D-葡聚糖水解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淀粉酶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天然淀粉底物方法和确定底物方法,前者的方法有碘-淀粉法,后者有以麦戊糖底物的方法,以4-NP-G 为底物的方法。

Leagene 淀粉酶(AMS)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血清或血浆等样本中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以及糊精等,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单位。

该试剂盒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值,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尿液等样品中内源性的淀粉酶活性。

如果采用酶标仪检测,则检测的样本数较多,100T 的比色法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比色杯或96孔板2、 生理盐水3、 蒸馏水4、 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KI 工作液:取出KI Solution 恢复至室温,KI Solution :蒸馏水混匀,即为KI 工作液。

4℃避光可保存一个月。

2、 准备样品:①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冻存,用于AMS 的检测。

② 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80℃冻存,但为了消编号 名称TE0203 100T TE0203 200T Storage试剂(A): AMS Assay buffer 50ml 100ml 4℃ 试剂(B): KI Solution 5ml10ml 4℃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除样品本身颜色的干扰,需设置加了血浆或血清但不加底物的对照。

③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AMS,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PBS等进行稀释,也可以采用ALP Assay buffer稀释。

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α-淀粉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α-淀粉酶能将‎淀粉分子链‎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随机切断‎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少量麦芽糖‎和葡萄糖,而使淀粉对‎碘呈蓝紫色‎的特异性反‎应逐渐消失‎,呈红棕色,其颜色消失‎的速度与酶‎活力有关,故可通过固‎定反应后的‎吸光度计算‎其酶活力。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一)试剂1. 原碘液称取碘(I2)11g,碘化钾(KI)22g,用少量水使‎碘完全溶解‎,然后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2. 稀碘液吸取原碘液‎2.00mL,加碘化钾2‎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3. 20g/L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以绝干计)2 000g.精确至0.001g,用水调成浆‎状物.在搅动下缓‎缓倾入70‎m L沸水中‎。

然后,以30mL‎水分几次冲‎洗装淀粉的‎烧杯,洗液并入其‎中,加热至完全‎透明,冷却,定容至10‎0m L。

此溶液需要‎当天配制。

注:采用浙江菱‎湖食品化工‎联合公司生‎产的可溶性‎淀粉。

4. 磷酸缓冲液‎(pH6.0)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45.23g、柠檬酸(C6H8O‎7·H2O)8.07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 000mL‎。

配好后用p‎H计校正。

(二)仪器1. 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9721的‎有关规定2. 秒表3. 恒温水浴(60±0.2)℃4. 试管25m‎m×2000m‎m四、实验步骤1. 待测酶液的‎制备称取酶粉l‎-2g,精确至0.0002g‎(或吸取液体‎酶100m‎L),先用少量的‎磷酸缓冲液‎溶解,并用玻璃搅‎拌棒捣研,将上清液小‎心倾入容量‎瓶中,沉渣部分再‎加入少量缓‎冲液,如此捣研3‎-4次,最后全部移‎入容量瓶中‎,用缓冲液定‎容至刻度(将估计酶活‎力除以4,即酶活力应‎在3.7-5.6IU/mL范围内‎),摇匀。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2.2.2 碘贮存液(0.1mol/L)
称取1.7835g碘酸钾和22.5g碘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再缓慢加人4.5mL浓盐酸,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充分混匀,贮棕色瓶中,每月配制新鲜溶液,置冰箱中保存。
2.2.3 碘稀释液(0.lmol/L) 取碘贮备液用去离子水稀释10倍,贮棕色瓶中,现用现配。
底物缓冲液(40℃预温5min,mL) 1.0 1.0
酶滤液(mL)混匀,40℃水浴7.5min 0.2 -
碘稀释液(mL) 1.0 1.0
去离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L) 6.0 6.2
2.4 淀粉酶活力计算
淀粉酶活力= 式中:AB:空白管吸光度;AU:测试管吸光度;淀粉酶活性定义:lmL酶滤液中(1g酶粉)的酶,在40℃和底物淀粉作用30min,水解10mg淀粉为1个淀粉酶活性单位。
2.3 操作步骤
称取酶粉1.0g充分碾细,加去离子水100mL,在40℃水中搅拌30min,充分溶出酶蛋白,过滤,滤液备用。按表2分别加入底物缓冲液、酶滤液、碘稀释液和去离子水,混匀,于660nm波长处(lcm光径),以去离子水调吸光度为零,读各管吸光度。
试剂用量
加入物 测定管(U)(3支平行样)空白管(B)
2.2 试剂
2.21 底物缓冲液
精确称,取9.0g;氯化钠;22。6g无水磷酸二钠和12.5g无水磷酸二氢钾,置于约500mL去离子水中力口热至沸腾溶解。称取0.4g可溶性淀粉于一小烧杯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使其混悬后加人上述沸腾溶液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mL37%甲醛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此即为pH7.0、酶底物淀粉浓度为0.4g/L的缓冲液。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有4类,一是测定底物淀粉的消耗量,有粘度法、浊度法和碘-淀粉比色法等;二为生糖法,测定产物葡萄糖的生成量;三为色原底物分解法,四是酶偶联法。其中碘-淀粉比色法测淀粉酶活力操作简便迅速、实用。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一、简述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其在食品工业、生物塑料生产以及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淀粉酶的活性,本研究将比较分析两种常用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碘量法和比浊法。

该方法系通过加入碘与淀粉样液来测量淀粉的水解程度,但是它无法避免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干扰。

比浊法是基于酶反应产生胶体体系的形成,据此原理可测定淀粉酶活力。

本实验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测定淀粉酶活性时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期找到一种更为理想和高效的测定手段。

1. 淀粉酶的简介及重要性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它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以及生物塑料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的活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催化效率越好。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淀粉酶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制作面条、饼干等食品时,需要确保食品中的淀粉得到充分分解,从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淀粉酶能够有效分解淀粉,使其转化为糖类物质,为食品提供甜味和黏性,因此它是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酶制剂。

淀粉酶在发酵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糖化酶就是一种淀粉酶,它能够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源。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淀粉酶,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进行定向发酵,生产出各种有用的产品,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淀粉酶在生物塑料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环保型的生物塑料,其降解过程需要淀粉酶的参与。

通过利用淀粉酶降解塑料中的淀粉成分,可以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淀粉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和目的在淀粉酶活性的研究中,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酶活力。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两种常见的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碘量法和比色法,并阐述它们的目的。

α-淀粉酶菌株摇瓶发酵初筛、复筛及酶活力测定

α-淀粉酶菌株摇瓶发酵初筛、复筛及酶活力测定

摇瓶发酵初筛方法及步骤
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后,利用接种环接种 一环上周培养好的斜面菌种(1瓶/株)。 37 ℃摇瓶培养(往复式,110转/分钟) 3天。 3天后小漏斗加少许脱脂棉花过滤发酵液。 测定发酵液中α-淀粉酶酶活力单位(碘比 色法)——先测原发酵液、低于5min的稀 释后重测(2、5、10倍,控制终点反应时 间为5-10min)。 根据结果选出1~2株进行下周的复筛试验。
液体接种用种子菌液制备
划线接种斜面,30℃培养7天以上备用 (充分产芽孢)。 复筛试验用: 挑取斜面菌种2环,洗涤于10mL无菌水 中,制成菌悬液备用接种,接种前制备。 正交试验用: 30mL无菌水洗涤斜面(1支),制成菌 悬液备用接种,接种前制备。
其它器材
1mL无菌吸管 10支(本学期不需要准备) 2mL无菌吸管 4支。 分别标记清楚。 10mL无菌水 1支,装于18×180mm试 管(全班统一包扎灭菌)。 30mL无菌水 2瓶装于250mL三角瓶中, 包扎,121.3℃灭菌20分钟备用。
α -淀粉酶菌株摇瓶发酵初筛、 复筛及酶活力测定
目的要求
了解利用微生物摇瓶发酵初筛、复筛的目 的及要求,其基本原理及方法。 了解摇瓶发酵培养的原理、要求和方法技 术。 了解液体摇瓶发酵用培养基的配制要求。 进一步熟悉掌握碘比色法(部颁标准)测 定α -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基本原理
摇瓶培养发酵技术是在抗生素生产的需求 条件下发展而来的——需求增加,规模扩 大,产量增加,调控控制。 浅层培养发酵→深层培养发酵(实验室、 工业生产) 根据用途配制含有适合营养基质的液体培 养基 细胞悬浮于相应液体培养基质中,通过振 荡,细胞得到充分溶解氧,接触较为新鲜 的均匀营养物质,细胞代谢活性较高。
平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活力测定的定义 (碘比色法——目视)
酶活力定义:在60℃下1小时内将1克淀粉转化为糊 精的酶量称一个酶活力单位(5~10分钟反应完成)。 计算公式:
60 48 N 酶活力单位 20 2% N 0.5 ( / mL) t t
t——为反应达到终点需要的时间(分钟),要求反应时间在5~10内完成
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碘比色法(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1小时转化1g淀粉变为糊精的酶量定义 为1个酶活力单位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1分钟反应生成1mg麦芽糖的酶量定义 为1个酶活力单位 注意:去除β-淀粉酶的干扰 医学上的一些测定方法(专用试剂盒,通过生化仪器反应 测定,需要微量快速)
标准终点色溶液
1、第一种标准终点色溶液 取1mL标准糊精液和3mL标准稀碘液混合。 2、第二种标准终点色溶液 A液:精确称取氯化钴(CoCl.6H2O) 40.2493g和重铬酸钾(K2CrO7)0.4878g, 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 B液:精确称取络黑T40mg,用蒸馏水定容 至100ml。 同时取A液40ml、B液5ml、混合后置于冰箱 中待用。混合液在15天内使用有效。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两类):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反应完一定量底物的时间长短
淀粉酶的基本情况介绍 ——四大类
酶名 别名
作用键类型 作用键位置 水解键长度 跨越分支 产物 水解限度
α -淀粉酶
淀粉-1,4-糊精苷 酶、液化酶 α -1,4 键内>键端 2或6糖单位 跨越 麦芽糖、糊精 30%-90%
N——为酶的稀释倍数(控制反应时间)
酶活力测定步骤
发酵液(酶液) 2%淀粉液20mL+5mLpH6.0缓冲液 预热5min(60℃) 预热5min(60℃)
1mL标准糊精液+ 3mL标准稀碘液
混匀 标准比色管(红棕色)
确定反应终点
吸取0.5mL
混匀、计时(保温60℃),反应开始
对照比色
在白瓷板上定时取样(1滴)比色
目的要求
1、了解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及设置标准 2、掌握熟悉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步骤(目视碘比色 法)
酶测定中的一些问题
1、你怎样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 2、解释在细菌培养中吲哚检测的化学原理,为什么在这个 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 用丙酮酸? 测定方法要求:可比、实用简便、干扰小。
β -淀粉酶
淀粉-1,4-麦芽糖 苷酶 α -1,4 非还原端 2糖单位 不能跨越 麦芽糖、极限糊精
糖化淀粉酶
淀粉-1,4-葡萄糖 苷酶、糖化酶 α -1,4 非还原端 1糖单位 跨越 葡萄糖 80%-100%
异淀粉酶
淀粉α -1,6-葡萄 糖苷酶、支链淀粉 酶 α -1,6 非还原端 分枝点 可切断分支 糊精
比色终点,计下反应时间(与标准比色管颜色相同) 代入公式计算酶活力单位 注意:发酵液或酶液可能需要稀释,使加入的酶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反应。
α-淀粉酶测定反应比色稀碘液检 测显色变化过程
反应终点颜色
思考题
报告测定结果? 目视碘比色法在测定α-淀粉酶酶活力时需要注意哪 些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还有哪些关于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 的方法?说明其基本原理及主要适用范围?
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实验 ——目视碘比色法
酶活力单位测定的介绍
测定的目的——纯化不容易;纯化过程中容易失活——质量 (重量)不能用于定量; 酶活力和酶活性的差别 酶活力反应的实质——催化反应速度高低 酶活力单位的定义及表示——增加可比性 国际标准(25℃、1min、1umol) 实际应用的标准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反应完一定量底物的时间长短 测定物的要求:可测性、反应的专一性、稳定性、简便性 比酶活力的定义——1mg酶蛋白的酶活力(有时用1g表示) 测定过程中的条件控制——温度、pH等
相关碘液的配制
碘原液:称取碘11g,碘化钾22g,置于小烧 杯中,加10ml蒸馏水使之溶解,然后转入容 量瓶中。再加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数次, 洗涤液均转入容量瓶中,最后定容至500ml。 摇均后放于棕色瓶中备用。 比色稀碘液:取碘原液2ml,加碘化钾20g, 再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摇均后放于棕色 瓶中备用(时间不易太长?)。 标准比色碘液:取碘原液15毫升,加碘化钾 8克,用蒸馏水定容至500毫升。储藏于棕色 瓶内。
pH6.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0.2mol/L pH6.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称取磷酸二氢钠(Na2HPO4.12H2O) 45.3g,柠檬酸(C6H8O7.H2O)7.74g,先 在烧杯中使之溶解,然后转入容制
2%可溶淀粉溶液:称取20g可溶淀粉,放入 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做成悬浮液。然后 在搅拌下注入沸腾的700mL蒸馏水中,继续 煮沸一分钟(透明),冷却后用pH6磷酸氢 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定容至1000ml。 标准糊精溶液:取0.06克化学纯糊精悬于少 量水中调匀,然后倾入90毫升正在煮沸腾的 蒸馏水中,冷却后定容至100毫升,滴加数 滴甲苯(现配现用就不用加),冰箱保存。
主要产生菌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米曲霉
细菌
根霉 红曲霉 黑曲霉
产气气杆菌 产色链霉菌 酵母
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的原理
酶促催化反应分解淀粉等底物(反应物) 产物为麦芽糖、糊精等 反应式:淀粉→红色糊精 淀粉及糊精检测原理:碘检测 淀粉(紫蓝色,30分子以上)→红色糊精(红棕色,7-30 分子)→无色糊精,7分子以下)→麦芽糖(不显色)→ 葡萄糖(不显色) 测定酶促反应分解一定量淀粉(给定)的时间,以红色糊 精和碘反应的颜色作为终点指示(所给定淀粉都已转化为 糊精的时间)。 根据反应所需时间和此方法的酶活力定义(相关公式推 导),代入公式计算出酶活力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