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静脉采血器造成标本溶血原因分析
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防范

力拍 打抽血部位 , 如血管 隐藏 不清 , 可 用 热敷, 让患者 休息 片刻 , 重新 选择 穿刺 部 位 。向真空管插入 针头 时 , 尽 量斜 插 , 使 液沿管壁缓慢流入试管 , 摇匀 时应 注意 动作缓慢。无法抽取合格标本时 , 将 抽取 的带泡沫的J n L 标本立 即送检 , 不 要使 其干 燥而影响检测 。及时送检 , 冬季要放在远 离窗台等气 温较低 的地 方 。分离 血 清时
过程 中, 从 输 液 处 抽 血 。 向真 空 管 插 入 针 头时 , 直对 管 底 , 没有斜插, 由 于 真 空 负
标本采集人员应苦练基本 功 , 掌握标 本采集 的正 确 方法 , 提 高静 脉 穿 刺成 功 率, 特别是针对 年老体 弱 , 低血 容量 患者 和新生 儿 , 尽 量做 到 “ 一 针 见血 ” 。避免
中, 对每 一份 溶 血的标 本 进行 了原 因分
分 离 过 程 中操 作 不 当 1 2 例
( 1 1 . 7 %) , 原 因: ① 检 验科 收到标 本后 未
及 时分离 血清。② 用离心机离心时 , 转 速 过快 , 造成红细胞破碎 。③干燥管采 血分 离m清时 , 血块 没有 收缩 好 , 用硬 物强 行
护 理 论著
C } { t N E S E c O M M u N t T Y 0 0 C T 0 R s
标 本 溶 血 的 原 因及 防 范
石 玲玲 0 1 4 0 1 0内蒙 古 包 钢 医院 厂 N f - ] 诊( 包头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参 考 文 献
真空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15 不合格标本 中, 液凝 固 6 6例 血 1例 , 3 . ; 血 3 占 69 溶 7
例 , 2 . ; 管错 误 2 占 24 备 4例 , 1 . ; 血 量 过 多 1 占 46 采 4例 ,
占 85 ; 血量不足 1 . 采 2例 , 7 3 ; 占 . 无标 本 1 例 , 6 7 ; 1 占 .%
真 空采 血 标本 溶 血原 因分 析 与对 策
邱 赘( 建 宁德 市 中 医院检 验科 3 2 0 ) 福 5 1 0
【 键 词 】 溶 血 ; 真 空 采 血 ; 血 液 关
D I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9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9 5 ( 0 2 1 - 5 70 O :0 3 6 / . s. 6 29 5 . 0 2 1 . 8 s B 1 7 — 4 5 2 1 ) 92 2 — 2
来 看 , o岁 以前 的青 年 女 性 多 重 感 染 率 也 较 高 , O 0 的 中 3 3 ~5 岁
不是很突出 。
随 着 对 HP 感 染 危 害 性 的深 入 认 识 , V 的 防 控 将 会 V HP
年 女 性 多 重 感 染 率 较 低 ,O岁 以 上 的 妇 女 , 重 感 染 率 反 而 增 5 多 高 。青 年 女 性 无 论 总 感 染 率 、 重 感 染 率 均 较 高 , 因可 能 与 多 原
重 庆 市 高 新 区 的 部 分 H V 疑 似 感 染 者 进 行 了 HP 的检 测 与 P V
个 重 点 人 群 , 与 目前 报 道 的认 识 一 致 _ 。老 年 妇 女 虽 然 总 这 2 ]
真空采血管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真空采血管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
由于其操作简便、干净安全、准确可靠,正为各医院普遍应用。
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影响了标本的顺利采集。
下面仅就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采血时,仍要时时观察血液流入情况,以便针对性处理。
1 溶血
1.1 原因:真空管的负压相对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临床偶见溶血。
1.2 措施:采集血标本时,倾斜双向采血针采血管侧针头,使其靠近采血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缓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2 漏血
2.1 原因: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乳胶护套松动或针头刺出乳胶护套,至使双向采血针密封不严。
静脉穿刺时,血液沿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漏出。
2.2 措施:采血前检查并安紧乳胶护套,遇有针头刺出则重新套好针头,以保持其密闭性。
3 血液流入不畅
3.1 原因:穿刺针头贴于血管壁或采血管内无负压。
3.2 措施:在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下,调节针头方向至血液流入采血管,若无效则更换采血管。
4 采血量不足或过量
4.1 原因:少数难免存在质量问题,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或过高。
4.2 措施:1将注射器针头自采血管胶塞处刺入,抽吸采血管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至采足血
标本。
原有血容量较少时也可直接更换采血管。
2提前拨出穿刺针。
5 穿刺针头脱出
5.1 原因:机械牵拉所致,尤其是在多个采血管采血时。
5.2 措施:一次采血使用采血管较多时,注重有效固定;更换采血管时,动作幅度要小,以防针头脱出增加病人痛苦。
静脉采血发生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 结 果 58例 患者 入 院6周后 肌力提 高2级 以上 者38例 ,肌力 提 高 1级 以
上者 12例 ,肌 力无 明显改 善者 8例 ,平 均住 院时 间 (42±9)do
3 讨论 脑 卒 中 患 者 约 有70% ~80%会 留有 不 同 程 度 的偏 瘫 、失 语
等 后 遗 症 ,导 致其 自理 能力 下 降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 ,
【收稿 日期 :2013—01—08 编 校 :郑英 善 】
静脉采血发生标本溶血的原 因分析及对策
谭 连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 附属 医院 ,广西 梧 州 543000)
综上所述 ,早期康复护理理能力 ,降低致残率,可以在临床上 推 广使 用 。
采血时发生溶血原因与预防措施

11)采血后的血标
10)如一人抽多种 本要轻拿轻放,直
标本时,最好先注
立玉试管架上,运
入血清管,再注入
送标本时避免过度
抗凝管,充分轻轻
震荡。
颠倒混匀,至少5
次以上,防止凝血。
采血量要符合要去
不可过多或过少。
2血标本处理不当
1)
标本在转 移、运输 过程中造 成血样冲 击 应对措施: 标本在送 达检验科 之前应正 确的运输 和存储
渗透压得改变发生溶血。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二:预防措施
常见有11种预防措施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1:掌握采集血标本的正确方法:
1)选择大小合适 的血管,临床上多 选肘正中静脉及贵 要静脉。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2)婴幼儿多采用 颈外静脉和股静脉 ,避免穿刺过细的 血管。
3)成人避免选择 过细,弹性差, 塌陷的血管输血 ,输液,留置针 及有血的静脉均 不宜采血。若无 其它更好选择, 可先对该部位热 敷,待局部血管 充盈后采血。
穿刺操作不当 血流异常
抽血器具不合格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1.操作不当
常见原因
一般有8种 常见原因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1.操作不当
止血 带
止血带扎的太紧,时 间过长,干扰血液血 流或流向,破坏体液 和血细胞间的平衡, 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 激活凝血系统,造成 标本溶血。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针头刺入血管后,X 血管里的压力过大, 导致红细胞通过针 尖时受到破坏而造 成溶血。
真空采血系统 发生溶血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采血室
目录
1
临床发生溶血的原因
发生溶血的防范措施障
如何避免血标本发生溶血

避免血标本发生溶血的方法
护理部范永颂
真空管采血因其自动计量、无需回抽、检验干扰小等优点,被临床检验系统广泛采用。
但在临床采集血标本过程中,经常出现血标本溶血现象,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也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
溶血原因
通常发生溶血的原因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血管内探来探去,引起血肿和血样溶血,或没有使用专用针头,而用注射器直接将血推到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动作过大。
还可能是因为从一根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中已含有溶血的细胞;相对于试管中的集添加剂采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静脉穿刺时,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
改进措施
首先,护士采血要技术熟练,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引起血样溶血;采集血标本时,试管倾斜约30度,使针头斜面靠近试管壁,避免血液直接射向管底,减轻血液的直接振荡,并瞩患者勿需用力握拳,以减慢血液进入真空管的流速。
止血带尽量捆扎舒适,松紧度合适,尽量做到采血量达到真空试管指定量的标准。
采血后快速送检,输送过程中动作要轻,以避免血细胞破坏发生溶血。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血标本溶血的原因1、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
2、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淤血过久,为避免淤血,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十秒。
3、穿刺不顺利损伤组织过多。
4、抽血速度过快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
5、血液注入容器中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
6、在有血肿的地方采集血样。
7、渗透压的改变。
8抽血消毒时酒精未干就进行抽血。
9、注射器与针头连接不好。
10、病人自身有溶血性疾病。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的预防措施1、使用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避免用负压过大、吸力过猛的特制真空米血管,以减少溶血机会。
在米集血标本时,双向米血针尾部插入采血管后稍倾斜采血管,使其尾部针面贴近采血管的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2、采血技巧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血时止血带不要结扎时间过长,操作时见负压管内有回血可放松止血带,同时有节奏地推压抽血部位的上方,使静脉暂时充盈,增加血流量,充分发挥负压作用,使血流加快,增加抽血速度,防止溶血。
穿刺时发现泡沫可稍微变换针头的角度位置,使泡沫消失,如确实抽不出标准的血标本,可将带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而不要使其干燥。
3、局部热敷热敷穿刺部位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充盈,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4、采血顺序建议采血顺序:先抽促凝的管,再抽带有其他特殊抗凝剂的管。
如1人操作时最好先抽血清管,最后抽血沉、凝血项等带有特殊抗凝剂的管,以便摇动。
如2人操作,可先抽抗凝管,其中1人将抗凝剂均匀摇动。
在摇动抗凝剂时应避免上下暴力振动引起溶血。
最好的方法是:将抗凝管放在2个手掌中来回滚动,可有效地防止溶血。
拔针的最好时机是:最后一管血应在采血量还差0.3〜0.5 ml时松止血带拔针,待软管内的血液全部流入试管后拔除管塞穿刺针,用干棉球压迫穿刺点5 min左右。
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不要放置时间过久,也不要放在冰箱内保存。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减少 , 红 细胞 比容 ( H c t ) 下降 , 其减 少程度与溶 血程度成 正
比。
2 . 1 . 2 血 小板计数 : 根据 临床检验结果 , 溶 血标本 电阻抗 法 血小板计 数均 比 目 视显微镜计数 血小板高 . 其原 因是 电阻抗
法将 红细胞碎片误认为血小板 。 2 . 2 凝血功能检查
响较大 。共 同性检查 即溶血性贫血 的过筛试验 , 特异性和灵 敏性 不高 , 易受其他 因素干扰 : 特殊性 检查 即针 对某一类 或 某一 种疾病 的试 验 . 特异性和灵 敏性 明显 高于前者 , 但也受
为理想的溶血试验标本采集方法 。 总之 , 在 临床检验实践过程 中 , 除 了沿袭传统 的方法 , 保 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外 , 应 多做有益探 索 , 大胆创新 , 这样才 能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王 毅 民
溶血是 临床 检验 医学 血标本 中经常出现 的现象 , 可由多
种 理化 因素和毒 素引起 , 大致可分为患者本身 因素和 临床操
作 不规 范 2种 , 如低渗溶液 、 机械性强力 振荡 、 突然低 温冷冻 ( 一 2 5 —2 0℃) 或突 然解 冻 、 过 酸或 过碱 , 以及 7 5 %乙醇 、 乙
醚、 皂碱 、 胆碱盐等因素[ “ 。
标本溶血后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 不能客观真实地反
黄色葡萄球菌 等引起 的菌 血症 ; ④脾功能亢进 、 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等 。
2 溶血对 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2 . 1 血常规检验
映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 , 临床医生不能正确地做 出判断 , 指
[ 6 ] 肖作淼 , 余 路虎 , 钟磊 , 等. 三种类 型标本检 测 C o o m b s 试 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静脉采血器造成标本溶血原因分析
陈宁1,陈健2
(11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甘肃兰州730000;21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20)
关键词:采血器;标本;溶血
Key Words:hemostix;specimen;erythrocytolysis
中图分类号:R472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0780(2003)12B-0044-01
真空静脉采血器又称自动定量静脉采血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产品。
其产品种类多样,适用于各种不同标本的采集及化验,其特点为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干净无污染、准确可靠,对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都有保护作用。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时出现溶血,影响了血标本的顺利采集,同时也使一些重要的实验结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血清(浆)离子的化验结果,为临床疾病诊断带来困难。
因此,在分析溶血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及改进措施。
1真空静脉采血器原理
采血试管口加橡胶塞后经真空处理,管内呈负压状态,由于静脉血管内有一定压力,故采血时静脉内血液通过针头流入采血试管,当静脉血压与试管内压相等时,血液自动停止流出。
2溶血原因
2.1因空置的采血管负压相对较大,血液流入管底速度过快过猛,直接造成红细胞相互撞击,导致细胞破裂,造成标本溶血;在采血过程中,因吸入血量不足,管内仍存有真空而导致溶血。
2.2在标本混匀过程中由于动作过于猛烈,血细胞被破坏而导致溶血;采血针头口径过小,易引起溶血。
2.3采血技术。
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处消毒液(如碘伏或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可发生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紧,从而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如止血带系在伤口、结痂、伤痕处均可造成标本溶血。
3防范及措施
使用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避免用负压过大、吸力过猛的特制真空采血管,以减少溶血机会;在采集血标本时,使采血双向针尾部插入采血管后稍倾斜采血管,使其尾部针面贴近采血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血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用与检验项目相适宜的采血管,避免因采血量不足而造成管内负压的残留,导致溶血;在使用抗凝采血管时,采血后立即将试管颠倒数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但动作要轻柔;采血时选择与患者年龄、体质相适宜和配套的采血针及采血管;同时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mi n。
作者简介:陈宁(1972-),女,护师,本科毕业。
收稿日期:2003-06-04;修回日期:2003-08-28
(责任编辑:李长贵)
3讨论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恢复级对比,差异无显著性,表明2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都被施加了主要的干预措施,如PO、O T、针灸、T EN S、生物反馈等;这些措施对运动功能的恢复起主要作用。
肩痛方面,无论是在新发生率还是疗效上,2组均未有明显差异。
这是由于肩痛是由多因素所致(半脱位、拉伤、受压、异常姿势、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痉挛模式等),不仅仅是血液循环障碍的结果。
实验组的本体感觉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本体感觉是对自身肢体位置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深感觉。
对脑损伤而言,本体感觉严重障碍的患者其预后不良;同时,本体感觉及障碍也是医疗和康复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
气压式四肢循环促进装置对肢体能产生较强的压力性刺激,有助于增加肢体的实体觉刺激,因此,可促进本体感觉恢复;尤其在疾病的早期和恢复早期,效果较为理想。
实验组有2例患者在观察期内本体感觉障碍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明显的异常,与患者丘脑较大面积的出血,严重影响感觉有关。
在观察期内对照组新发生的手肿、肩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似高于观察组,但由于观察时间偏短,样本偏小,尚不能进行统计学处理,其长期大样本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研究表明,气压反搏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本体感觉,减轻患者的手肿及肩手综合征,并有助于预防肩手综合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于偏瘫患者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简介:祝(1962-),女,吉林长春人,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03-02-08
(责任编辑:李惠敏)
#
44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December2003,Vol.19,No.12B Total No.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