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合集下载

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区别

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区别

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区别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有三点区别,1.定义不同、2.形式不同、3.写法、思想表达不同。

一、定义不同现代诗歌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古代诗歌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二、形式不同现代诗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古代诗歌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三、写法、思想表达不同现代诗歌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

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扩展资料现代诗歌类别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 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
产。

古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机的插入古诗词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歌的主要文体

诗歌的主要文体

诗歌的主要文体
诗歌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诗歌文体:
1. 古诗:古诗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一种诗歌文体,起源于先秦时期。

其特点是用五言或七言的句子,以表现情感或描写自然景色为主。

2. 现代诗:现代诗是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的一种诗歌文体,与传统的古诗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诗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常常运用自由诗和象征手法。

3. 讽刺诗:讽刺诗是一种以嘲讽和批评为主的诗歌文体,常常用幽默的方式表现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4. 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文体,以描绘爱情、友情和家庭等感性主题为主。

5. 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以讲述故事为主的诗歌文体,通常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不同的诗歌文体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式,每种文体都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达主题的方式。

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每一种诗歌文体都能够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表达。

- 1 -。

现代诗和古代诗比较

现代诗和古代诗比较

现代诗和古代诗比较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都是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的一部分,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一)从音韵上看古诗词可入曲,现代诗可入剧。

古诗词言简意赅,讲究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就如一段流畅的音乐,可以翩翩起舞。

如果给其谱上古乐,用琴、筝等古乐器演奏,点上一盘檀香,泡上一杯清茶,手中置一闲书,悠悠地读,悠悠地听,真可谓意境高远、古朴风雅。

且古诗词虽有艰涩之字,但通篇却能一看就懂,多读几次,似有所悟。

现代诗语言浅白,是我们所熟悉的白话文,也不怎么讲究韵律和结构。

正因为限制少了,一些诗人惟恐别人说其浅薄,就在文字、结构上大辟蹊径,故意折腾得弯曲冗长,朦胧婉转,晦涩难懂。

少有现代诗可以入曲的,但可以将一大堆文字编成剧本。

现代诗的朗诵也很有意思,朗诵者需要不断地摇头晃脑,在个别字句上加重、拖长或飘忽,来体现诗歌的意境。

这种依赖朗诵者的技巧来营造的诗味,犹如一部有趣的话剧,早已将诗歌娱乐化。

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二)从意象上看古诗词是“画”,现代诗是“话”。

古诗词文字简洁、饱满,重在以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涵,通篇写景,情在景内。

优美的古诗词是一幅画,文字犹如画笔,为我们徐徐呈现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风情画。

而现代诗却是“话”,由于少了结构和音韵上的限制,自由诗体现了真正的自由,无论怎么写都行,你的废话情话官话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话皆可入诗。

你还可以把好好的一句话拆成几行来写,断断续续,或前后倒置,状如结巴,但在诗歌里或许看上去很优美。

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三)从技巧上看古诗词讲究“推敲”,现代诗只需要“敲”。

“推敲”一词的来源,我们很熟悉。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骑驴时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是“推”好还是“敲”好,他一路做着手势,正难以定夺。

恰好遇到的官员是韩愈,他建议用“敲”更为形象。

“推敲”一词就此而来。

可见古人创作诗歌时在一字一句上斟酌得认真,惟有不断推敲,才有一流的诗作。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包括律诗与绝句)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包括律诗与绝句)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包括律诗与绝句)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先把概念捋清楚⼀下。

中国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代诗。

现代诗就是题主指的“现代新诗”,⽽古代诗却不⽌题主括号⾥的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属于古诗中的近体诗,都是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诗歌形式,但是还有⼤量不遵守平仄格式的诗,或者创造早于平仄概念产⽣时期的诗,我们统称为古体诗。

现代诗和格律诗的区别所以,如果题主问的是现代诗和近体诗(律诗、绝句、排律)的最根本区别,那毫⽆疑问是是否遵守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是在汉字平仄的基础上,固化了诗句的平仄组成,精确到每⼀个字的平仄,都可以在平仄格式中推导。

虽然会有“⼀三五不论”的讲法,但是在格律诗的诗句关键位置,平仄⼀定是固定的,是以两个⾳节交替变化出现。

如果不遵守这个原则,就不是近体诗,⽽是古风了。

平仄我们今天笼统来讲,除了⼊声字之外,⼤致⼀⼆声⼊平,三四声⼊仄。

虽然⽤今天发⾳来区分平仄并不精确,但是在开始学诗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

近体诗的四种基本格式是“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不论是五⾔,还是七⾔,不论是绝句,还是律诗,或者排律,都是⾸句从这⼏种格式起笔,然后再根据平仄推导原则推导出整⾸诗的平仄关系,并在创作诗作的时候严格遵守。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就是“仄起仄收”格式,根据“对”的原则推出第⼆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我们看第⼆句“⼀⾏⽩鹭上晴天”,除了⾸字“⼀”之外,其他字都是合平仄的。

第三句要和第⼆句相黏,却要以仄⾳断句,所以会对平仄做出⼩改动,“平平仄仄平平仄”,“窗含西岭千秋雪”,字字合律,再根据对句原则,推出第四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门泊东吴万⾥船”除了⾸字“门”之外,其余皆合律。

所以这是⼀⾸严格合平仄格律的七绝。

现代诗句式都不整饬,⾃然不会把⾃⾝的汉字发⾳来套⽤这⼀套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但是,现代诗是不是就不讲⾳韵呢?答案是否定的。

诗是韵⽂。

不管现代诗还是古代诗,都是必须押韵,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契合语⾔发⾳习惯的,也就是必须通顺、上⼝、抑扬顿挫、⾼低有致,让读者吟诵起来能够找准发⾳的合理性以及⾳律的美感。

古诗的节奏感与现代诗的音乐性对比赏析

古诗的节奏感与现代诗的音乐性对比赏析

古诗的节奏感与现代诗的音乐性对比赏析古代古诗和现代诗歌在表达形式、内容主题以及语言技巧上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古诗强调节奏感,而现代诗则注重音乐性。

本文将对这两种诗歌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并从中展现其独特之处。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词藻和丰富的意象赢得广泛赞誉。

古代诗人在创作古诗时,往往以词调为基础,力求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感。

词调以平仄、轻重为依据,使诗歌具有一定的音乐感。

古人有云:“诗无国语,乐无异声”。

古诗在表达时更注重节奏的韵律,使诗句更具有朗朗上口之感。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以四平八仄的韵脚表达出了安详的氛围,使读者在品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悠扬的旋律。

而现代诗则相对于古诗而言更加注重音乐性。

现代诗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风格差异,其表达方式更加自由开放。

现代诗的音乐性主要在于其韵律的掌控和借助现代化的语言技巧来表现。

现代诗在表达情感、思想和主题时更加自由,常常采用自由诗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押韵和格律。

通过语言的排列、变化以及押韵,诗人创作出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使诗歌具有动听的听觉感受。

例如,现代诗人顾城的《静止的河流》中,“我徘徊在静止的河流,/的确,我只是一个漂泊者。

”通过对押韵和语音的变化运用,使诗歌具有饱满的音乐感。

古诗和现代诗在节奏感与音乐性方面的不同,源于时代背景和文化传承的差异。

古人追求诗句的韵律和节奏是因为杂家美学的影响,受到宫廷音乐和音律的影响,通过严格的平仄、押韵等手法控制诗歌的节奏感。

而现代诗的音乐性则受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自由,掌握诗歌的音乐感。

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古诗强调诗歌的节奏感,能够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悠扬的音乐空间,使人陶醉其中。

而现代诗则以其自由开放的形式和独特的音乐感,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古诗是优雅的舞蹈,而现代诗则是自由的即兴演奏。

综上所述,古诗和现代诗在节奏感与音乐性方面存在差异。

古诗与诗歌的不同。

古诗与诗歌的不同。

古诗与诗歌的不同。

古诗与诗歌的不同。

1现代诗: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古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机的插入古诗词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古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宋词元曲,现代诗则主要指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诗.古诗和现代诗的时间划分以五四运动为界.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古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而现代诗则是用白话文写成的.而两者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字数的齐整和平仄押韵.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古典诗歌分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代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古代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古代诗与现代诗的区别古体诗,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

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

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

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

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

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而近体诗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

它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

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

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

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有些贻笑方家。

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

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
竟能写出绝世华章。

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

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

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

”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

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

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

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
网络与传统刊物中所发表的诗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来。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古体格律诗主流地位的约束,只怕现代诗的水平早已超过古体诗了。

细说的话,我想古诗与现代诗没有内容上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分,喜欢古体诗还是精通现代诗,与作者个人的爱好与创作方式有关系,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与诗歌创作要求没有冲突(格律诗和现代诗都要求具备音乐美、跳跃性、辩证法、可以触摸得到的生命体验)。

现代诗歌在古代已有萌芽,屈原《九歌》之《惜颂》、《怀沙》《离骚》、《橘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哪一首又讲究了格律了呢?其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音乐韵律同样是非常出色的。

格律的无所限制影响了它们作为千古名篇的地位吗?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这些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成就了其伟大。

为何我们对此却一直视而不见还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于古诗词的博大精深?遗憾的是,古代这样的不为形式所限的诗歌在唐代后受风潮的影响直接没落了,没有得到深化和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以及文人思想的禁铟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律诗在长期的统治地位,极其残酷地限制了现代诗的发展,以至于自由诗歌的创作最终没有形成气候,几近绝迹,被古体格律诗的成规制
约并扼杀,及至到了清代,几乎完全走向了没落,落日的余霞也见不到。

近代,怏怏文明古国,现代诗居然需要从国外引进,足见其贻害之深,可是,这一点,上世纪三十四年代前有谁看到过?当代诗坛真正的诗歌创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不能否认,古体诗歌创作有利于古体诗歌的发展,它的严格与风格的确为全世界别的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并使之成为一座不可撼动和超越仅仅只能仰望的高峰,不能否认它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更不能主观想当然否认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我们又不能不说它不是诗歌艺术的悲哀,它使现代诗歌的发展迟滞了至少一千多年,沉默了至少一千多年。

当代诗人创作的古体诗几乎无人问津,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也不是因为缺少优秀诗篇,它深刻地反映了诗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毕竟诗歌需要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