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分类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

过去我们对隐喻进行描写,就是在认定它就是隐 喻的基础上进行的。至于它为什么是隐喻,隐喻 的成因是什么,换句话说,隐喻的意义从何而来, 则很少论及,但现在国外许多学者却在集中研究 这个问题。
3、相互作用说(Interaction View):这种理论主 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 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认为隐喻是把隐喻次项的 联想含义应用于隐喻的主项。从这个观点看,可以 认为隐喻创造相似性;相互作用不仅涉及到始源 和目标的名称,而且也涉及到它们的指称对象。创 造相似性的隐喻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 人们所熟悉的观察目标(所指对象)的角度,从而 创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所以创造相似性是一 个认知问题。
总体来说:
以上的理论主要是从语言结构方面讨论隐喻的成因, 其它学科的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主 要代表有Cohen,Gluckberg和Keysar。他们都是从 语义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把隐喻看作是各种各 样系统破坏语义规则的结果,即语义异常、语义破格。 另外,以Sreale 为代表的语用学家认为只从语义角度 出发而不考虑使用隐喻的语境,那就无法理解隐喻, 甚至无从确定某表达式是不是隐喻,所以他们提出语 用学的解释理论。Searle 在“隐喻”一文中提出八项 解释隐喻的原则,该文因此成为语用解释理论的重要 文献。
例如:争论是战争
隐喻 产生
他向我争论中的每个弱点发起进攻。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又叫空间隐喻,是通过空间方位概念如上下、内外、 前后、深浅、远近、中心、边缘等来理解非空间方位概念所构成 的隐喻。是以不断发生的经验为特点,以连接隐喻两部分的经验 为基础,连接动词“is”为隐喻句的一部分应被视为同时发生不同 经验的连接。例如:“多是向上”。这句隐喻基于同时发生的两 种不同的经验,物质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水平的增长.
隐喻

古典范畴理论和现代认知范畴理论的分类等级系统中,都 存在基本层次(basic-level)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层 面:
上位层次(supe次(basic level)
下位层次(subordinate)
狗
椅子
猎犬 摇椅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概念隐喻自由度的选择通常定位在最 高层,也就是上位层次上,上位层次上单一特点的意象图 式可以反映到整个概念范畴当中,是最先并且是最容易被 人理解的。
具体的结构隐喻实例
‚争论是战争‛ 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第 一章中就列举了结构隐喻的句子,他较为有名的例子就是 ‚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具体举例如下:
你的辩驳是抵挡不住的(站不住脚的)。
他对我观点中的每一处薄弱环节进行了攻击 他的每一处批判都正中要害
莱考夫曾指出‚隐喻是人类借助对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认 知来诠释解读另一领域的认知。‛
西方隐喻研究理论视点
替代论
比较论 相似论 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y) 和Black(1962) 映射论(Mapping Theory) Richards(1965) Lakoff(1980, 1987) Fauconnier
混合哲学
混合哲学是乔姆斯基 转换语法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笛卡 尔哲学(二元论、天赋论)和形式主义哲学的混合观点。 笛卡尔认为,因为所有的自然运动都可以用数学或物理定 律证明,唯有人类的精神运动无法证明,它是另一种形式 的存在,既然思想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存在,那么,其中 一种存在就不需要依赖另一种而存在。乔姆斯基受笛卡尔 天赋论的影响比较大,认为人的心智和认知能力是人类大 脑固有的。后期形成了心智主义,批评了笛卡尔和乔姆斯 基的观点。
figurative language 分类

figurative language 分类:
Figurative language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隐喻(Metaphor):隐喻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比喻方式,它使用一个事物来描述另一
个事物,通常是为了表达比喻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品质。
例如,“人生如戏”就是一个隐喻。
2.拟人(Personification):拟人是指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点或行为,使它们
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例如,“阳光在微笑”就是一个拟人句。
3.夸张(Hyperbole):夸张是指使用言过其实的词语来强调某种效果,使得描述更加
强烈、突出。
例如,“他兴奋得几乎要跳到天上去了。
”
4.反讽(Irony):反讽是指使用与实际意思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意思,通常是为了讽刺
或强调某件事情。
例如,“这房间真是太漂亮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
5.明喻(Simile):明喻是指使用“像”、“如同”等词语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强调
它们的相似之处。
例如,“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
6.象征(Symbolism):象征是指使用某个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通常是为了表达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例如,“鸽子象征和平。
”。
隐喻的分类视角及其语篇建构功能

隐喻的分类视角及其语篇建构功能隐喻的分类视角及其语篇建构功能1. 概述隐喻是语言特殊表达方式,一般是有某种关联的概念彼此相互映射,以一个词概念去暗示另一个及其他的类似词概念,而且把每一对概念的关联都体现在文本中,从而具有更清晰的语义和含义,以更多样化的视角去审视一个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性和生动性。
隐喻的分类视角可以依据比喻中情景内容的内容、比喻形态的形式等不同特征将隐喻分类,其中包括人物比喻、动物比喻、物象比喻等多种类型,有助于更加深刻地去了解隐喻的作用及其语篇建构功能。
2. 人物比喻人物比喻是以特定角色为主题,把特定词概念映射到人物属性,以调动读者的情感来表达概念,以更加生动的形象表达出特定的概念或者叙述,是语言最为常见的表达形式之一。
常见的人物比喻如“海纳百川多彩阳光”,“空中花园巧夺天工”等,把大自然的仙境作为表现形式,用词汇来描述人的特性,以一种象征的形式来表现被比喻的情境。
此外,人物比画也可以表达抽象概念,比如“风雨之恨烈焰之爱”,可以把风雨和烈焰象征为友情、爱情等,也具有很强的语义。
3. 动物比喻动物比喻是将动物活动和特性与一般概念相联系,以典型的动物形象把概念表达的更加清晰,也是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之一,比如“羊驼之技企鹅之勇”,分别把在山上高大的羊驼与水中游泳的企鹅来对应技能和勇气,也让想象扩展到越来越多变化的表达形式中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义表达方式。
4. 物象比喻物象比喻是把物体属性、外观、作用等特征彼此比喻,以实物来说明抽象概念,再结合上特殊的语言表达,可以表达出一种融合的抽象理念,比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步一步的不息”,对应着火焰的无穷延续与毅力不懈的态势,非常有力地表达了概念的内涵与态度,同时也具有十分强大的语义效果。
5. 语篇建构功能隐喻是一种很好的文本建构形式,把隐喻和比喻中的概念相结合,可以使文本有更加丰富的语义和含义,也可以引入特定的话语理念,比如“波浪跳起声如雷云层开启晨曦微笑”,把声音、光明等概念结合在一起,可以表达出光明带来的欢乐之情,这可以让读者在读到这段文字的同时,也被该概念的表达情感所感染,具有了一定的文本表达、感染力和语义建构功能。
英语隐喻辨认及其翻译

英语隐喻辨认及其翻译
摘要:
1.引言
2.英语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3.英语隐喻的辨认方法
4.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
5.结论
正文:
1.引言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语言表达中。
在英语中,隐喻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增加了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研究英语隐喻的辨认及其翻译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英语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相联系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中,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比喻、借代、象征等。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性的事物相联系来表达意义;借代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的代表物与该事物相联系来表达意义;象征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具有深层次联系的事物或概念相联系来表达意义。
3.英语隐喻的辨认方法
要准确辨认英语隐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英语隐喻的常见类型和结构特点;其次,要熟悉英语隐喻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便在理解隐喻时能够准确把握其内涵;最后,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对英语隐喻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4.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英语隐喻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准确理解隐喻的原意,避免误解;其次,要尽量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使译文具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最后,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适当采用意译、借译等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5.结论
英语隐喻的辨认及其翻译是英语教学和翻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浅析概念隐喻的分类

浅析概念隐喻的分类概念隐喻是一种以隐喻的形式表达一个概念的方式,这种形式一般在媒体、文学、音乐、艺术等表现媒介中存在。
隐喻蕴含着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思想,它是思想的载体,能够把概念性的思想抽象成易于传达的形式。
概念隐喻的分类可以根据多种因素来划分,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有:比喻型、搭配型、原因型、象征型和暗示型。
1、比喻型隐喻。
比喻是一种比较关系,具有同类特征的不同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比较关系,形成一种比喻关系。
比喻型隐喻是一种将两种不同事物的比较关系用来表示某种概念的隐喻,如“他的生活就像一场大赛”,这句话将生活视为竞技比赛,暗示人们要勇敢奋斗,不受挫折的影响。
2、搭配型隐喻。
搭配型隐喻是将同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搭配使用,以暗示某种思想情感的隐喻。
比如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将白日与山峰搭配,黄河与海洋搭配,暗示着“永不停止”的主题思想。
3、原因型隐喻。
原因型隐喻是将原因和结果搭配起来表达一种思想概念的隐喻,比如说“学习苦,成大业”,暗示人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够取得成功。
4、象征型隐喻。
象征型隐喻是将某种实物或者形象与某种意义搭配使用的隐喻。
比如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绿水青山象征为美丽的国家,暗示美丽的国家是最宝贵的财富。
5、暗示型隐喻。
暗示型隐喻是暗示某种思想情感,而不会明确地阐述其特定意义的一种隐喻。
比如说“只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暗示信心给人们带来的力量。
概念隐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学表现手段,它能够极大地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以及文学的表现力。
每种类型的概念隐喻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可以根据表达的特点和作者的特定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隐喻形式。
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运用起来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使用概念隐喻的时候,应该根据者自身表达的需求和意图,恰当地选择最合适的概念隐喻来进行表达。
浅析概念隐喻的分类

浅析概念隐喻的分类概念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表达方式,其最常见的形式是用抽象概念来比喻一种情景。
它是由一个概念转化为另一个概念的过程,使用抽象概念来指代具体的事物,以及将一个概念转变为另一个概念的过程。
隐喻不仅仅出现在文字中,也可以在图像、声音、表演和行为中出现。
隐喻的分类主要包括工具隐喻、生物隐喻、空间隐喻、时间隐喻、叙事隐喻和状态隐喻。
工具隐喻是借助一种工具来比喻一种概念的过程。
当工具被用来比喻某种情况时,它们会被看作是一个或多个抽象的组件,而它的比喻功能可以帮助理解更抽象的概念。
例如,可以把一把锤子比喻为政治力量,一把钥匙比喻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物隐喻是把生物特征引用来比喻抽象概念。
如把某个人比作“蜗牛”,把一种政治思想比作“蝇”。
这类隐喻可以让读者在陌生的环境中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状况。
空间隐喻是把空间概念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过程,如借助平面或立体空间比喻过程。
例如,把群体比喻为一个房间,把经济增长比喻为一条河流。
时间隐喻是用时间来描述或比喻某种情况和概念。
例如,把一段时期比喻为一只钟表,把更长期的发展比喻为四季的更替。
叙事隐喻是把叙事概念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过程,如以故事中的人物或行为为叙事比喻的结构,这些叙事通常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例如,把一种社会状态比喻为一个故事,把一段时间比喻为冒险之旅。
状态隐喻是把状态概念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过程,如与之相关的情绪、心理和通常的概念。
例如,把“拥抱”比喻为友好关系,把“尖叫”比喻为恐惧。
总之,概念隐喻是利用各种隐喻来比喻抽象概念的一种表达方式,有助于人们理解抽象概念和情绪。
隐喻可以有效地传达思想,促使有效地理解。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有人把语言比作一部充满了死喻的书籍,所谓“死喻”就是指那些从超乎常规的表达形式发展到常规表达形式、从语言润饰手段变成固定词汇的隐语。
这些由形象鲜明、生动的隐喻蜕变为喻义稳定的隐喻性语言就是隐喻语(metaphorical talk)。
隐喻语是词汇系统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除了有隐喻的特点外,还有较强的个性。
本文拟从“张力”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隐喻语的特征及其分类问题。
一、隐喻语的特征库珀(Cooper 1986)在论及隐喻语的范畴和功能时,系统地分析了隐喻语的3个显著特征:系统性强、生成力强、对默契感的依赖性强。
它不是多义词,与隐喻(尤其新颖的隐喻)也不尽相同。
1. 系统性任何隐喻都有自己的形成理据。
库珀认为用母喻义(parent sense)来作为隐喻语的理据比用原义(original sense)更为科学和准确。
例如:在“There's no meat to Debussy's mus ic.”中的“meat”就取义于习语“butcher's meat”而非取义于“meat”的原始意义。
(Co oper 的1986:122)大多数的隐喻语都可以归属于某一隐喻概念范畴,在同一范畴内的隐喻语有着共同的理据,这理据就是该系统中的母喻义,如以下各隐喻语都是在“Argumentas War”的基础上形成的:His arguments came under attack.His arguments were shot down.H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 His arguments were caught in the trap.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本体是“argument”,喻体是“war”,而句中的隐喻性用法都是说明同一个喻体的行为、性状的词语。
这说明在同一母喻义范畴内围绕同一个本体和喻体可以构成X个隐喻性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PPY IS UP
SAD IS DOWN I’m feeling up. You are in high spirit.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 I fell into a depression
CONSCIOUS IS UP UNCONSCIOUS IS DOWN I’m up already.
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1980)
ARGUMENT IS WAR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Life is a journey.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
What is metaphor composed of?
tenor(本体)
vehicle(喻体)ground(喻底)
A is B eg. Life is journey.
Definition
A metaphor is the understanding itself of one concept in terms of another.
He’s under hypnosis.
He sank into a Dropping posture Physical basis: humans and most typically goes along with sadness and other mammals sleep lying down depression, erect posture with a and stand up when they awaken. positive emotional state.
Ontological metaphor Definition: A figure that provides ways of viewing events, activities, emotions, ideas, etc., as entities and substances . It contains two parts Container metaphors (容器隐喻) Entity and Substances Metaphors( 实体和物质隐喻)
Entity and Substances Metaphors It means that human experiences with physical objec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ways of viewing events, activities, emotions, ideas, etc, as entities and substances. Inflation is an entity.
Inflation makes me sick. We need to combat inflation. 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 speak/talk of the devil, here he is--- 说曹操,曹操到
Examples Container metaphors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Definition: Orientational metaphor is the one that does not structure one concept in terms of another but instead organizes a whole system of concepts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A container metaphor is an ontological metaphor in which some concepts are represented as having an inside and outside and capable of holding something Land areas The visual field Events, actions, activities and states There’s a lot of land in Kansas He’s out of sight now. Are 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
谢谢观看
2014/11/07
Cognitive cCcC Functions
Metaphor is the base of human concept organization system.
Metaphor is used as a tool for human to organize experience. Metaphor provides a new point of view for human to learn new things Metaphor is a form of analogy.
References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8.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008. 束定芳. 论隐喻的认知功能 [J]. 外语研究, 2001, (2).
Exercises
He attacked my argument fiercely. Inflation is eating up our profit. He’s at the top of his power.
Question
Is there any overlaps among these tree types? The mind is a machine.
References
Metaphor
What is metaphor?
It refers to a comparison between unlike things without the use of "like" or "as". This comparison is done between two things that are basically different but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in some significant ways.
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1980)
Classification
Structural metaphors(结构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s(方位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s(实体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 Definition: Structural metaphor is defined as one concept is metaphorically structured in terms of anothe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of Metaphor
Content
1
2 3 4
The Definition of Metaph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aphor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Metap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