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出三种隐喻类型的例子

请举出三种隐喻类型的例子
请举出三种隐喻类型的例子

作业3

12外汉1班陈倩倩12043020 请举出三种隐喻类型的例子。

1.结构性隐喻

1.1“爱”的结构性隐喻,爱可以被视为高山,山有高度,有气势,爱是崇高的,也可能是沉重的爱。所以爱有了一下的一些特征。例如:

父母是孩子的爱是以中国崇高的爱。

她的爱我高不可攀。

爱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爱同样也可以是大海,把大海的特征赋予给了爱,于是就有了:

心死了,爱也枯竭了。

幸福的人儿沐浴在爱河里。

他的爱深不可测。

1.2“学习”的结构性隐喻,我们可以将学习知识认为是烹饪食物,学习犹如烹饪食物慢慢从冷到温热最终被煮熟,例如:

学完后再温习一遍会记得更清楚。

2.方向性隐喻

2.1“爱”的方位性隐喻,在形容爱情时,我们认为爱情时美好的,必须努力追求才可得的,因此经常有这样的语句:

他的爱高高在上。

我深深地爱着你。

2.2“情绪”的方位性隐喻,在描写人的情绪是,一般高兴、喜悦、兴奋等积极的情绪我们一般用表示向上方位的词,而悲伤等消极的情绪的方位是向下的。这事引起了我的兴致。

他垂头丧气的,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3.本体性隐喻

3.1无形——有形

3.1.1“爱”的本体性隐喻,爱本来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抽象概念,而人们利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实体或物质来隐喻它,赋予它实实在在具体有形的概念。例如:

我不能接受你的爱。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3.2无界——有界

3.2.1“爱”的本体性隐喻,我们可以将爱看成容器,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他陷在爱中不可自拔。

3.2.2“心”的本体性隐喻,我们也可以把心看成一个容器,里面有喜怒哀乐。例如:

喜悦之情犹如泉水涌入她的心里。

她满心欢喜。

总结:事实上,这三种隐喻方式有各自独立的成分,但也相处交叉的部分,彼此之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截然分开的。比如“时光流逝”,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把时间当作流水一样的结构性隐喻,也可以认为是用流水来形容时间的本体性隐喻。

隐喻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3912145.html, 隐喻的应用 作者:王昱之 来源:《祖国》2017年第09期 摘要:隐喻是一种常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隐喻进行了举例、研讨和分析。主要包括隐喻的概述和研究历史、生活中的隐喻使用和隐喻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隐喻应用产生原因 语言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说,人们时刻都在运用隐喻,不使用隐喻,就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由此可见,隐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甚至许多时候人们在运用时都不自知。同时,隐喻作为当下语言学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所具备的不同文化,包含了认知上的区别,对于隐喻的研究有利于开发第二语言教学。本文就隐喻的使用方面做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能的产生原因。 一、隐喻的概述与研究历史 隐喻的英文单词为“metaphor”,它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意义为从此到彼,以一个事物来说另外一个事物。汉语修辞中,分别将两个事物称为“喻体”和“本体”;还有其他人称它们为“载体”和“话题”等等。隐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从古至今,人们对隐喻的探究已经从纯粹的诗文层面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语言方面,从将隐喻看成单纯的修辞层次到思维运转的层次。国内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处处可见的隐喻 隐喻并不单单仅限于文学,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整个生活中,在我们不知不觉时占领了我们的语言。 (一)文学 人们最早认识的隐喻就是文学领域中的隐喻。好的隐喻会让人眼前一亮,使得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是让情感更甚,深富感染力,比如: 1.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2.上了白漆的腿,电杆木的腿,一切静物的腿……REVUE似地,把擦满了粉的大腿交叉地伸出来的姑娘们……(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3. On any person who desires such queer prizes, New York will bestow the gift of loneliness and the gift of privacy.( Here is New York, by E.B.White)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 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例如——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又如——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 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概括时的抽象程度不能过高,以免给人空洞的感觉。如果抽象程度较高,那就应该补充一点实实在在的内容。例如,《羊城晚报》有这样一天消息的导语: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关于生活的隐喻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人生在有志者眼里是登山的运动。这诚然说明,人总在努力,总在攀登,但卢梭更想说的是,这种攀登是没有终点的,当人们到达一座山峰的顶点,那时才会发现,更高的山更远的路还在前边。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按照李宗盛《山丘》里的意思,就算越過一座又一座山丘,才发现,当初为了谁去登山,那谁已经不再等候。总是在攀登。总是望不到边,好不容易越过山丘,见到别样的风景,也没有谁懂得分享。 但是根据另一种看法,不管人怎么折腾,其实走的都是下坡路。斯威夫特有言:“人活一世。不过一柄长把扫帚而已。”原本生机勃勃的一棵树,枝叶蓬勃在上,树干支撑在下,及至被制成长把扫帚,便失去了青叶,颠倒了上下,杆在上,枝在下。他好像想说,人之初生,本来完整,活过人世一遭,没有得到,只有失去。失去了什么呢?除了青翠、性灵,还有秩序。 在西方文明中,人生被看作一系列的克服和战斗。17世纪德国诗人格羽菲乌斯在《夜晚》中写道:“这生活在我面前展开,犹如一条跑道。”只有在浪漫主义那里,事情才颠倒过来。人生的最高形式成为佛教式的无所作为。于是,最高贵的生命是植物一般静止的。施莱格尔在《卢琴德》中说:“最高、最完善的生活无非是一种纯粹的植物化。”一切对立都被遗忘,一切奋争都得到了止息。 最后一组可以对比的感觉是钩子和坑的不同。它们表达的都是一种人生的不平整感,不是凸出来,就是凹下去。据说塞尚后来把自己身边的人称作“钩子”,好像活着的基本感觉就是被牵扯住。这是一种古老的感觉,在佛经里会经常见到,比如被欲念牵扯住。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嗨”和“坑”,也都有典可依。在明代冯惟敏《河西六娘子·笑园六咏》中的第二咏写有“每日笑胎嗨”,其六写过“处处赚人坑,只落得山翁笑了一生”。

#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习语与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人人都有伤心动怒的时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情感比较抽象,我们在表达时往往借助于其它具体的手段。例如,在表达生气时,人们除了直接说“I am angry”外,还可以运用“do a slow burn”“blow one’s top”等隐喻形式。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它常常根据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下面就对表“愤怒”的英语习语进行分析。 (一)“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根据Lakoff & K?vecses 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这一核心隐喻又可分为将“热”使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类。在英语中,当中心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液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Anger is the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这一中心概念隐喻,与此概念隐喻相关的英语习语有: (1)He gets very hot under the collar if people disagree with him. 别人要是和他有分歧,他就很生气。① (2)Dad gets all hot and bothered if someone parks in his parking space. 如果有人把车停在爸爸的车位上,他就变得焦躁不安。 (3)I tried to be patient with her, but she was so irritating in that meeting. I just lost my cool. 我对他尽量忍耐,可是在那次会上她实在太恼人了,我不禁心头起火。 在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中,“热”是源域,“愤怒”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是以隐喻概念或实体性对应为基础的。人们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愤怒”。 其次,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在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有: (4)It makes me do a slow burn when it takes longer to check out at the grocery store than it took to shop. 在小杂货店交钱花的时间比购物花的时间都要长,让我渐渐有些生气。 (5)The bishop was breathing fire over the press release. 主教对几天前的新闻发布恼火万方。(6)It was only a suggestion, Rob. There is no need to blow a fuse. 这只不过是个建议而已,犯不上大发雷霆。 上文(4)、(5)、(6)中的三个习语的语义都是“愤怒”,这里是用源域“fire”来理解目标域“anger”,即“anger”的语义产生来源于“fire”的概念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使用于液体时的情形。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躯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于液体时,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The body is a container for the emotions)结合便产生了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此时,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就有: (7)When I saw the rude way she talked to him it made my blood boil. 我看到她对他说话时的那种粗野态度,不禁火冒三丈。 (8)Public anger reached boiling point when troops were called in to control protesters. 当军警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导语荟萃

导语荟萃 1、一个放松的心情,一种向上的冲动,一份生长的力量,一点竞争的自信。 ——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 2、轻拂岁月琴弦,轻吻时光沙滩。 ——中央电视台《流金岁月》 3、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中央电视台《对话》 4、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中央电视台《天气》 5、天地人、诗音画、真善美。固守着文学的孤独和寂寞,守护着心灵的宁静和祥和。 ——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 6、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感觉;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表情。 ——中央电视台《瞬间视觉》 7、我踏着碧波浩渺的洞庭水走来时,湖面正摇曳着一轮朝阳喷薄欲出,你像一个浣纱的女子,湖光正拂动着你丰腴的臂膊,虚幻缥缈,迷离闪烁;我乘这水阔天空的万里长风离去时,夕阳在水天一色的相衔处淬落,你又像一个晚浴的佳人,融融的暮霭化作你婀娜的身姿,面罩轻纱,淡妆轻抹。我捧起屈子的《九歌》,回首再望,才看到你点点的泪痕,陆离斑驳。 ——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驿路牧歌》 8、这是一块曾经饱受战争蹂躏的土地;这是一个浸透着东西方文化的神秘古国;这里有着一段弥漫了数百年烽烟的悲情长河;这里有着鬼斧神工,充满神奇造化的自然风物;这里有着布满历史烟尘,俯拾皆是千年文明遗痕的人文景观。 ——中央电视台《世界真奇妙·703期》 9、见证风的方向,见证岁月变迁,见证悲欢离合,见证梦想的起源。见证——变革中国的影像志。 ——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 10、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选) 11、城市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形色匆匆,站在十字街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点落寞,但是,我知道那万家灯火,必定有一盏是为我而点,那就是《真情》。 ——湖南卫视《真情》 12、成长的过程同样值得期待。我们坚持,青年永远是现在进行时,青年永远是新的。我们打造这样一个翩翩少年,他有理性的心脏,先锋的思想,时尚的肢体,自信的笑容。他们是理想中的社会新生力量!我们烹饪了新闻、生活、观点、美丽的青春盛宴,只等你来。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王洪浩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 “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屈 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 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 言。 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 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 ,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 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

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

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研修计划 题目: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概要: 转喻和隐喻实际上代表了基于相同认知机制所从体现的不同认知形式。因此,如何从一个合理的思维角度处理两者的接口问题,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论题。本文拟立足于转喻和隐喻之关系的起因、传统划界,从认知科学角度对两者接口做系统分析,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隐喻和转喻的界面研究扩展到整个人类的认知交流过程中。本研究对隐喻和转喻的划界的研究有助于澄清语言哲学中的许多相关论题,丰富语言研究的认知科学转向,对于揭示语言活动的认知实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文献综述: 虽然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已经得到论证,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两个不同认知过程的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类属性互不包容。但尽管如此,在隐喻和转喻之间还是存在一种真实的不确定性.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认知域都包含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内,源域提供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Radden同时提出了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这一中间概念,并认为传统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位于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两端的原型范畴,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占据连续体轴上的中间模糊地带,它们体现了转喻和隐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随不同的观察视角更靠近某一端。而且,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 Radden认为, 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可以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包括四种情况,即两个概念域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概念域由语用含义联系,概念域涉及范畴结构,概念域由文化模式互相联系,这四种隐喻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个特定情形中。转喻和隐喻共有的经验基础首先为连续体的建立提供来源,例如,Lakoff概念隐喻MORE IS UP中垂直高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基于经验基础的转喻关系。范畴结构也为隐喻的转喻基础提供了来源,范畴结构的范畴(整体)与范畴成员(部分)之间的相互指代关系本身就是转喻关系,因此,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系,转喻和隐喻是范畴语义拓展的两个基本途径,转喻甚至比隐喻更基本。此外,文化模式对隐喻的转喻基础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化模式具有内在一致性、稳定性和约束性,其要素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属于同一经验领域(Lakoff,1980;Radden,2000),例如,上—下空间隐喻中MORE IS UP和GOOD IS UP的文化价值就在人类的隐喻系统中根深蒂固(Lakoff,1980:23)。当我们理解思想和情感时,情感隐喻虽然突显的认知要素和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如ANGER IS HEAT,ANGER ISFIRE等,但理解的认知基础是一致的,属于共同的经验领域,即不同概念隐喻中的ANGER都会导致某种生理反映。 其实,Ungerer(1996:130-136)在对情感隐喻的详细分析中早已注意到转喻和隐喻的互动现象,只是没用“连续体”这个术语而已。他认为,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映是情感隐喻的转喻基础,但转喻自身不能提供情感的概念结构,必须借助于隐喻所提供的概念潜势。研究还发现,情感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受到补偿原则的支配,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要素突显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不同的情感类型的理解会使依赖程度的标量发生变化,例如,ANGER的隐喻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趋于平衡,但FEAR的隐喻理解更依赖于转喻,而LOVE的隐喻理解则

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科技信息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年第33期0引论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恋人、配偶或性伴侣叫做蜜糖、甜心等等。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异性(包括他们/她们身体的局部或者全部,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食物。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此后缩写为SSFM )。例如: (1)For so many years /I was good enough to eat:the world looked at me /and its mouth watered. (Sommer &Weiss,2001:36) 该诗句中的主人公是位妇女,现已年老色衰,她把自己比喻为可以吃的食物。 下列另外一个例子: (2)“我是你的生日蛋糕,你吃我吧,你吃———”她闭上眼睛,呓语般地喃喃着。 (杨东明《最后的拍拖》)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把自己比喻为男主人公的生日蛋糕并请他“吃”了她。 尽管SSFM 在日常语言中广泛使用,并几乎涵盖了文学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但长久以来并未引起语言学家们的足够关注。一些学者如福来科纳(1975)、莱考夫(1987)、康尼汉(1999)等曾在各自的研究著作中对其有所涉及,但是他们的分析研究或太过笼统或太过含糊,因而无法对该语言现象做出全面而且令人满意的解析。如:一、他们的研究中几乎没有详细准确的关于SSFM 的定义;二、没有关于SSFM 的恰当分类;三、没有研究总结SSFM 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动因;四、几乎没有关于SSFM 生成机制的研究。本文拟对这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 1SSFM 的工作定义 在开始对SSFM 进行定义之前,必须知道SSFM 是什么。但由于 缺乏针对性的系统研究,没有现成的关于SSFM 的具体定义。我们需要确立一个SSFM 的工作定义。可以把SSFM 简单地定义为:当人们把异性,特别是他们的配偶、情人或性伴侣(包括他们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比喻为可食用物质时,SSFM 就出现了。 2以目标域特点为基础的分类 我们在研究和对比所有从汉语和英语中搜集而来的语料后,总结出SSFM 中目标域的一些特点,即:在一些SSFM 中,男性(包括他们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供女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男性为目标域);而在另外一些SSFM 中,女性(包括她们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供男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女性为目标域)。事实上,在不同的SSFM 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对方的性目标。下面,将以目标域的特征为基础,对SSFM 进行分类。2.1目标域为男性 下面用英语中一段诗句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目标域为男性的情况: (3)“So I chewed him up, And spat him out.Delicious!” (Sharon Cameo Franz ,The Delicious Man ) 尽管女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出他是某种可以食用的物质,但“I chewed him up ”(我把他嚼碎)并“spat him out ”(再把他吐出来),然后她得出一个结论:“delicious ”(味道好极了)。在这段诗句中,该男性被比喻为供该女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其实他被视为她的性目标。 汉语中也存在相似例子: (4)这一次,她特别温柔,闭着眼睛,任我的唇在她的脸上滑动,只有睫毛偶尔闪动一下,表明她正在品尝这道佳肴。 (趾环王《不容于世俗的纯美爱情:爱上我的女学生》)男主人公“我”是女主人公的一道“佳肴”———目标域为男性。2.2目标域为女性 接着我们用好莱坞影片中的一段台词,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目标域为女性的情况: (5)“Oh,peach ……You know I can eat peach for hours.”(好莱坞影片《变脸》) 在该影片中,大反派Castor 称一个性感的空姐为“peach ”(桃子,在美国俚语里面一般指年轻美丽的女人),并说道“你知道的,我可以几小时几小时的吃桃子。”在这段台词中,空姐被比喻为供男反派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其实该男性把该女性视为性目标,并向其吹嘘自己的性能力。 同样,汉语中也存在相似例子:(6)我扔下筷子,不吃了,吃朝烟。 (趾环王《不容于世俗的纯美爱情:爱上我的女学生》)女主人公朝烟是男主人公“我”的食物———目标域为女性。 3以源域特点为基础的分类 上节中我们以SSFM 中目标域的特点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基本分类,同样,我们在研究和对比所有从汉语和英语中搜集的语料后,总结出SSFM 中源域的一些特点,即:在一些SSFM 中,各种甜食(包括水果)为源域;而在另外一些SSFM 中,其他可食用物质或未指明的可食用物质为源域。3.1源域为甜食 首先,我们用一个英语语料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源域为甜食的情况: (7)In the room he rents to fuck in ……his private candy box opens for him (Sommer &Weiss,2001:385) 此处,小说中的男主角乔把他的情人比喻为一盒只有他才能享用的糖果,源域为甜食。 接下来是两个源域同样为甜食的汉语例子: (8)庄之蝶……说:“我只说柳月不懂的,柳月却也是熟透了的柿蛋!” (贾平凹《废都》) 小说中的小保姆柳月被比喻为柿子。 (9)我望着面前的胴体。那是奶油,那是蛋白,上面有两点果酱,蓓蕾一样紧实而红润。 (杨东明《最后的拍拖》)3.2源域为其它可食用物质 我们用一个英语语料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源域为其它可食用 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张庆 (开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情人、配偶或性伴侣比喻为可食用物质。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并拟对该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本文是以内省法为主要手段的定性研究。 【关键词】性暗示食物隐喻;定义;分类 【Abstrac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re exists an interest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ople have the inclination to compare their lovers, spouses or sexual partners to edible substances.This kind of metaphor contains more or less sexual suggestion 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sex.This thesis names this kind of metaphor sexually suggestive food metaphor and is an attempt to define it and make a basic categorization of it.Most parts of the study will be based on our introspections upon the issue throug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Key words 】Sexually s uggestive f ood m etaphor;D efinition;C ategorization ○高校讲坛○634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王洪浩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 ”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言。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了隐喻的意象与思维。这些新出现的事物以及相关的一套术语常会被借用到一般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新闻导语应用举例

新闻导语应用举例 摘要:新闻导语是新闻吸引观众、体现报道内容精髓的抛砖引玉环节,其创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用。因此笔者就新闻导语类别及创作实践技巧展开探讨,对优化新闻效果,提升新闻综合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闻;导语;创作 1新闻导语丰富形式 新闻内容传播的成功与否首先我们应对其内涵的新闻价值进行全面审视,恰恰新闻导语便是一种展现新闻价值的良好表现载体,新闻导语创作的吸引人,便令新闻有了一个良好的成功开端。伴随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介主体传播形式的丰富多元化,新闻导语的创作类别日渐丰富,具体包含直叙式、评论式、渲染式、悬念式与倒金字塔形式等。直叙形式的新闻导语一般直奔主题、开门见山,采用较少的书面文字对整体新闻事件进行概括,例如在某月某日某地召开了何类会议,有哪些领导参加了会议等。渲染式导语模式首先做概括陈述,展开新闻背景的营造,而后逐步报道最新的事实动态发展。类似于该模式的还有故事式、点题式、描写式等导语形式。悬念式新闻导语首先进行问题的提出并实施悬念的设置,进而广泛吸引受众,令其产生解开谜团的欲望,引入其进入新闻塑造的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倒金字塔形式的新闻导语一般重点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将新闻结论与高潮至于导语之中,而后在主体新闻环节中依据事实的分级重要性循序渐进的进行补充与说明。评论式新闻导语对报道新闻事实进行精辟、简洁的具体评论,进而充分揭示其中的意义与价值,广泛吸引受众的全面重视。实际上,新闻导语并没有创作的固定模式,实践中应科学依据其事件新闻本身进行科学的提炼与构思,将核心部分予以良好的展示,而关键问题则在于如何准确的抓住受众,令其产生强烈的内心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令新闻创作真正吸引受众,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2新闻导语创作科学技巧策略 2.1确保新闻导语的真实客观、突出良好的时效性 新闻导语的创作应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应注重事实的记录,而非主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评说与下结论。因此表达导语应力求准确、具体、避免大量应用抽象概念,应做到不存在歧义、表意清晰,避免引入具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各类词语。新闻创作的核心精髓在于新,而导语则是新闻的开端,应将受众广泛关心的最核心价值新闻事实采用最贴切、精炼的文字语言进行科学的表述。新闻导语中的新应具体体现出两层面因素,即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以及赋予新意、与众不同的全新创作方式。只有做到导语新颖、充满新意,方能激发广大受众开始了解全貌新闻的兴趣。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相关新闻中其核心生命力则在于充满时效性,一旦脱离了时效则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则旧闻。 2.2新闻导语创作应充满新意 新闻导语的创作应体现新意,形成良好的画面感,这样不仅可增加新闻的生动形象性,同时还可广泛调动社会受众的情绪与想象力,令其仿佛至于新闻现场,充满身临其境之感。新闻导语创作中还应科学使用引语或对话,现场精彩的对话胜过大量的新闻语言陈述,而引用事件人物的实际语言则能良好贴切的揭示报道新闻事件的主题,令其凸显真实感。成功的新闻导语创作还离不开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适应性应用,修辞技巧的恰当应用不仅提升了导语自身的趣味性,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