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_图文.ppt

合集下载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文本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文本

91.................................................................................................................. 造塑色特市城 节六第
02................................................................................................. 制控度强发开地用设建 节七第


2
55.................................................................................................................................. 热供 节五第 45.................................................................................................................................. 气燃 节四第 35.................................................................................................................................. 电供 节三第 25.................................................................................................................................. 水排 节二第 15.................................................................................................................................. 水供 节一第

南京总体规划

南京总体规划

南京总体规划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苏省的首府,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市。

南京市总面积为6587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
900万。

为了保护和发展南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南京制定了
总体规划,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南京的总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如夫子庙、明孝陵、中山陵等。

总体规划要求对这些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持其原始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同时,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提供更好的参观和保护方式,提高遗产的价值和知名度。

二、改善交通设施。

南京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但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总体规划要求加大投入,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包括扩建地铁线路、完善公交和停车设施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

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南京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用于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

这包括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绿地和休闲设施,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南京还将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南京市总体规划要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加强
社会福利等。

南京还计划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空气和水污染,提供更好的环境质量。

总体来说,南京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城市交通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序的发展,南京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又符合现代城市的要求。

南京绿地系统分析 PPT

南京绿地系统分析 PPT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特色
绿地系统主体结构是以“山水相依,城 林交融,环圈围绕,点面结合,大小配置, 绿廊联系”等方法,构成“节点——星 座——网络”状布局结构。
整个城市绿地形成中心增绿,外围拓展, 绿楔插入,南引北阻,路林结合,兰、绿 交融,城乡一体,内外环抱的多功能、多 效益、完整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特色
规划内容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主城区绿地系统和主城区外绿地系统两部分组成。
一、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是南京绿地系统规划的核心,是直接反映城市居民生 活质量和现代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体,以雨花、石城、燕子矶— —幕府山风景区为依托,以明城墙风光带和秦淮风光带为纽带,以园林路 和景观街为骨架,以纵横分布的道路、河滨和外围环抱的长江绿轴和绕城 公路为网络,网络内的公共绿地,附属绿地,各种绿色空间合理布置,组 成一个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点、带、网、片互相关联的城市绿地系 统。
2、城市历史文化
六朝都城建康,金迷纸醉, 佛寺穷极宏丽。这里的健康即 为南京,南京在历史上有金陵、 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 淮、天京等名称,被誉为六朝 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 开明之城和钟山风雨帝王城。 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2、城市历史文化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 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 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 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 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 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 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 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 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 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 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 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 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 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南京市板桥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板桥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
行政办公用地:板桥新城地区级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分布 于国际关系学院周边。
商业金融用地:在莲花湖北侧建立新城商业中心。 文化娱乐用地:在莲花湖东侧结合莲花湖设置板桥地区 级文化中心。 体育用地:结合莲花湖设置地区级体育中心。 医疗卫生用地:保留原有梅山医院,结合新城中心规划 建设一所二级综合医院。 教育科研用地:保留现状国际关系学院。新建软件大学。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结合莲花湖南社区中心规划新建一 座地区级养老福利中心。
>>绿地系统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
“一带、两廊、两横两纵、两隔、两块” 一带:长江及江心洲、湿地和两侧带状绿地。 两廊:以秦淮新河、板桥河两边的景观带。 两横两纵:沿宁芜公路、宁马高速绿化隔离带;沿梅钢隔 离带东延绿化带;沿小河北路绿化带。 两隔:板桥新城与主城、板桥新城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 隔离绿地。 两块:莲花湖中心、工农河公园中心.
本次规划依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与《雨花台区总体规划 (2010-2030)》确定的发展目标、定位、规模和布局,挖掘与梳理板桥新城的 核心资源和潜在优势,明确板桥新城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 建设等重点内容,指导板桥新城城市建设与规划编制。
2012年4月10日,该规划通过了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 2013年12月25日获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
近期重点完善地区:板桥街道片区 通过对板桥街道的
建设板桥产业服务港区。
整体提升,整治地区环境与旧区,完善设施,改善地区环境。

公路:2条高速公路(绕越公路、宁马高速公路),1条干
近期重点改造地区:中国软件谷升级跨越区 推进“退

线公路(205国道)。
二进三”,大力建设雨花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特区,完善建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东吴建业城图
2.2 “明朝应天府城”规划格局
明朝的南京城初步奠定了今天南京城 市的格局。明朝的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 置形制,有宫城、皇城、都城及外郭四 道城垣,可分为6大功能区; 都城以外——3功能区,东部以孝陵 卫核心的陵墓区;南部为厩牧寺庙区; 西部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市区的外延区;
明朝南京都城图
都市圈总体规划图(1991版)
市域城镇布局规划图(1991版) 主城总体规划图(1991版)
该规划成为九十年代全国城市总体规划的范例
2.6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1991-2010)》
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 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规划范围:市域——都市发展区—— 主城三个层次。
市域城镇体系: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强 调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 指导思想,提出了“+”字型发展轴的构 想,即长江两岸沿江束状交通走廊是市 域城镇的主发展轴,市域南北向德交通 干线为城镇的次发展轴。 市域城镇形成主城——新市区(3 个)——新城(7个)——重点镇(13 个)——一般镇(41个)五个等级结构, 发挥各级城镇不同区域服务中心的作用。
加强南京机场、铁路枢纽与周边城市高快速路网的衔接:扬州、镇江、句容方向:S243高速/城际 轨道Z1线;滁州、天长方向:宁滁、宁连-高速三环;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线/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合 肥、巢湖方向:宁合、宁巢+联三高速;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线/城际轨道+城市轨道;芜湖、马鞍山、 宣城、溧阳方向:宁马、宁宣+联三高速、宁杭;快轨/城际轨道+城市轨道。
一城三区扩张示意图
都市发展区2010年规划图
2.6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1991-2010)》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 1310022班 131002217 唐劼南京是我国具有优秀规划传统的城市,六朝古都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

近代,南京曾普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

建国至07版总规南京编制过七轮规划,尤其是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一、规划期限、范围及总目标规划期限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本着与国家层面规划和省里有关规划要求相衔接的原则,本次规划修编的期限近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30年和远景进行规划展望。

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作为南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及溧水柘塘地区,总面积约4388平方千米,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承载区,也是南京城乡空间一体化高品质地区。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建设用地规模约693平方千米。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目标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发展规模三、市域布局现状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发展现状1.城乡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全市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2.国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城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南京已进入了城乡发展新阶段07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6.8%,南京未来城市化重点将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城市发展由“以城为重点”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型。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总体城市规划指导思想: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规划围和期限: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现行总体规划围分为市域—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

市域以及主城围也没有改变,仅对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城市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市位于北纬33゜31′,东经118゜47′,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

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

境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

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二、城市性质是著名古都,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的规划和建设要继承古都历史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

是省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保证省级管理职能的顺利行使,并形成省最发达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对外交往中心。

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优势,增强跨省域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

三、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 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1000万人口预留,城镇人口2010年为520万左右,远景按870万左右预留。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首都大计划》
1929年12

《首都计划》
1930年- 《首都计划的调整计
1949年以来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1954 年 《城市分区计划初步规划草案》
1957 年 《南京城市初步规划草(初稿)》
1960 年 《南京地区区域规划》
1975 年 《南京市规划》
1980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81-

2000)》
2.1 “东吴建邺城规划格局”
➢ 东吴建邺城是南京都城规划之源。 ➢ 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9 月迁都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地 区建都。 ➢ 都城位于鸡笼山之南,东凭钟山,西连 石头城,北依后湖,南近秦淮,城周20里 19步。 ➢ 都城形制虽受《周礼影响》,但融合山 丘环保,河湖萦绕散步的地形,表现出礼 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 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规划范围:市域——都市发展区—— 主城三个层次。
规划目标:把南京建设成为文明、洁净、 美丽的园林化城市;
定位:两个中心——江苏省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在科技、文化上成为国 际活动中心之一;
三个基地——以电子仪表、石油化工、 汽车制造和建筑材料工业为主的现代化 工业基地,科研教育基地及外贸出口基 地。
市区总体规划图 (1980版)
圈层式城镇群体
海狼体系基础培训(规划与发展) ——南京篇
目录
一、 南京概况 二、 南京规划简史 三、 南京现行规划 四、 三副城规划 五、 南京房地产板块分析
一、南京概况
1、区位 2、历史 3、地形 4、气候 5、行政区划 6、交通
一、南京概况
历史 ➢南京历史源远流长,原始村落在6000年前就逐步形成; ➢有“十朝之都”的美誉; ➢与长安、洛阳、燕京合称 “中国四大古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