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涉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资料
2014年初中物理所有物理科学家及所作的贡献

初中物理所有物理科学家及所作的贡献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2、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建立了相对论。
3、牛顿(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一定律”。
4、胡克: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和其所受的拉长成正比。
5、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实验。
6、托里拆利: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值,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约为1.013×105pa。
7、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8、德漠克里特:原子。
9、阿伏加德罗:证明物质由分子组成。
10、汤姆孙:发现电(枣糕模型)。
1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发现质子,预言中子存在。
12、托勒玫:地心说。
13、安培:电流、 14、伏特:电压
15、欧姆:电阻、欧姆定律。
16、焦耳:功 W=FS / W=GH Q=W=UIt(焦耳定律)
17、瓦特:功率 P=W/t P=FV
18、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19、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物理学中的伟大科学家与实验

物理学中的伟大科学家与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实验家为这门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研究与实验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几位物理学中的伟大科学家和实验家,以及他们的重要实验。
首先要提到的是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
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方法和实验精神的奠基人之一。
伽利略的实验主要集中在天文学与力学领域。
他通过自制望远镜观察太阳、月亮和行星等天体,发现了众多新的天文现象,如月球的山脉和火星上的沟壑。
此外,他还进行了许多力学实验,例如在斜面上滚动球体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力学观念的错误之处,为后来的牛顿力学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是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他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并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为了验证这些理论,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比如探究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凸透镜进行光学实验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实验之一是“苹果实验”。
据传,牛顿坐在树下,看到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突然想到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不会向上飞。
这个瞬间的灵感激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思考,并最终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除了牛顿外,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位伟大实验家。
他的实验在电磁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法拉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发现了电磁感应的本质规律。
他还发明了电磁旋转器、电磁感应器等实验装置,为现代电磁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他的实验成果对于电力的发电、输送以及电磁感应的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家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他的理论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里程碑,对整个科学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思考始于对光的性质的研究,他通过实验和思考,提出了相对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光速不变性、等效原理等。
物理学家的贡献

初中物理基础——物理学家附录一世界大物理学家一览表泰勒斯(希腊,约前624—前546)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
毕达哥拉斯(希腊,前580—前500)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希腊,前384—前322)主要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等。
欧几里德(希腊,前330—前275)主要著作有《光学之书》、《反射光学之书》等。
阿基米德(希腊,前287—前212)发现了浮力定律,总结出了杠杆定律,利用和发明了滑轮和螺旋器。
托勒密(希腊,90—168)提出过“在给定的介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成正比”的光学定律。
罗吉尔·培根(英,1214—1292)对光学研究极深,制造出望远镜,显微镜和眼镜等,且证明了虹是太阳光照射空气中水球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并非上帝所造。
哥白尼(波兰,1473—1543)著名著作为《天体运行论》。
吉尔伯特(英,1540—1603)所著《磁石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关于磁性质的论著。
伽利略(意,1564—1642)建立摆的定律、惯性定律、落体运动定律以及对抛体运动的研究和相对性原理,建立了动力学的主要基础。
刻卜勒(德,1571—1630)对光学贡献卓著,发表了《拆光学》。
费马(法,1601—1665)确立了几何光学原理,命名为费马原理。
格里凯(德,1602—1686)是最早获得真空的科学家,他发现了强大空气压力对真空容器的作用,并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意,1608—1647)做了托里拆利实验,制成了第一具水银气压计。
马略特(法,1620—1684)对气体压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马略特定律。
帕斯卡(法,1623—1662)致力于真空和流体静力学的研究,提出了帕斯卡定律。
波义耳(英,1627—1691)发现了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之间关系的定律。
惠更斯(荷兰,1629—1695)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贡献。
胡克(英,1635—1703)对力学、光学等都有重大贡献。
牛顿(英,1642—1727)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通过实验,他总结了万有引力。
2014年初中物理所有物理科学家及所作的贡献

2014年初中物理所有物理科学家及所作的贡献第一篇:2014年初中物理所有物理科学家及所作的贡献初中物理所有物理科学家及所作的贡献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2、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建立了相对论。
3、牛顿(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一定律”。
4、胡克: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和其所受的拉长成正比。
5、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实验。
6、托里拆利: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值,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约为1.013×105pa。
7、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8、德漠克里特:原子。
9、阿伏加德罗:证明物质由分子组成。
10、汤姆孙:发现电(枣糕模型)。
1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发现质子,预言中子存在。
12、托勒玫:地心说。
13、安培:电流、14、伏特:电压15、欧姆:电阻、欧姆定律。
16、焦耳:功W=FS/W=GHQ=W=UIt(焦耳定律)17、瓦特:功率P=W/tP=FV18、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19、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篇:初中物理所有实验初中物理所有实验汇总实验名称实验项目分类所用仪器和材料演示分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音叉(一个)、真空罩(一大套)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耳朵模型、音叉质量★ 学生天平声音的特性★ 杠杆、钢尺测量物体的密度★ 圆柱体组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演示器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演示器长度★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玻璃砖、三棱镜牛顿第一定律★ 条形磁铁、斜面小车及配件二力平衡★ 小车、钩码凸透镜成像实验★ 光具座(一套)、蜡烛弹力,弹簧测力计,重力★平板测力计、弹簧温度计★ 体温计、寒暑表、实验室用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萘的熔化演示器凝固摩擦力★ 摩擦力演示器杠杆平衡条件★ 钩码、醋杆、铁架台简单机械★ 滑轮组(一套)沸腾★ 铁架台、实验室用温度计升华和凝华★ 碘升华凝华演示器电荷★ 验电器、橡胶棒、玻璃棒压强★ 压力压强演示器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演示器电流和电路★ 微小压强计串联和并联中电流规律★ 千电池开关、电流表、灯泡、导线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实验演示器、马德堡半球浮力★ 弹簧称、烧杯家庭电路★ 电能表第三篇:2014初中物理所有版本最新目录人教8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征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8年级(下)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人教9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北师8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功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四、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能否省功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六、直流电动机七、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二、乐意三、噪声与环保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光的折射五.物体的颜色北师8年级物理(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三、生活中的透镜四、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弹力力的测量三、重力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五.、二力平衡六、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七、牛顿第一定律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压强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物体的浮沉条件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二、滑轮,北师9物理(全一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二、内能三、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三、电荷四、电流五、电压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八、变阻器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能和电功二、电功率三、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流的热效应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磁现象一、简单磁现象二、磁场三、电流的磁场四、电磁铁及其应用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电磁波二、广播和电视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瀚的宇宙三、能源:危机与希望沪科8物理(上)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合并)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快与慢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二节平面镜成像第三节光的折射第四节光的色散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一节质量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沪科8物理(下)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力的合成第三节力的平衡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三节空气的“力量”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浮力第一节认识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第三节做功了吗第四节做功的快慢第五节机械效率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第三节探索宇宙沪科9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四节升华与凝华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第二节让电灯发光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测量电压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第五节家庭用电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一节电流做功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三节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沪粤8物理(上)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第三章光和眼睛3.1 光世界巡行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地球变暖谈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的应用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沪粤8物理(下)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3 重力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第七章运动和力7.1 怎样描述运动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第八章神奇的压强8.1 认识压强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1 认识浮力9.2 探阿基米德原理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4 神奇的升力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1 认识分子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0.3 “解剖”原子10.4 飞出地球10.5 宇宙深处沪粤9物理(上)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11.1 怎样才叫做功11.2 比较做功的快慢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第十二章内能和热机 12.1 认识内能12.2 热量与热值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13.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13.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14.1 怎样认识电阻 14.2 探究欧姆定律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五章电能与电功率 15.1 电能与电功15.2 认识电功率15.3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15.4 探究焦耳定律沪粤9物理(下)第十六章16.1 从永磁体谈起16.2 奥斯特的发现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第十七章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17.2 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8.1 家庭用电 18.2怎样用电才安全 18.3电能与社会发展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19.1 最快的“信使” 19.2 广播电视与通信 19.3 走进互联网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20.1 能源和能源危机 20.2 开发新能源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科8物理(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3.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 2.运动的描述 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能量第三章声1.认识声现象 2.乐音的三个特征 3.噪声4.声与现代科技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源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神奇的眼睛7.通过透镜看世界8.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与温度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2.物质的密度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科8物理(下)第七章力 1.力 2.力的描述 3.弹力力的测量 4.重力 5.摩擦力第八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力的平衡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九章压强 1.压强 2.液体的压强 3.连通器4.大气压强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1.在流体中运动 2.认识浮力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4.沉与浮第十一章机械与功 1.杠杆 2.滑轮 3.功功率 4.机械效率 5.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机械能 1.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 3.水能与风能教科9物理(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2.内能和热量 3.比热容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 2.内燃机 3.热机效率第三章认识电路 1.电现象 2.电路 3.电路的连接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章探究电流 1.电流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五章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测量电阻 3.等效电路第六章电功率 1.电功 2.电功率 3.焦耳定律 4.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磁与电 1.磁现象 2.电流的磁场 3.电磁铁 4.电磁继电器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1.电磁感应现象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电话和传感器教科9物理(下)第九章家庭用电 1.家用电器 2.家庭电路 3.安全用电与保护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神奇的电磁波 2.电磁波的应用 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1.能量守恒守定律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3.能源4.核能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鲁科八年级上走进物理第一节有趣有用的物理第二节走进实验室第三节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运动和静止第二节运动的快慢第三节测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三节声的利用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第六节看不见的光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第二节密度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鲁科八年级下第六章力和运动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三节重力第四节摩擦力第五节二力平衡第六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七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第三节连通器第四节大气压强第五节流体压强第八章浮力第一节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浮力的利用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节滑轮第三节功第四节功率第五节功的原理第六节机械效率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一节动能第二节势能第三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四节水能和风能鲁科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二章电压和电阻第一节电压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三节电阻第四节变阻器第十三章欧姆定律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三节测量电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第十四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第二节电功第三节电功率第四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五节焦耳定律第十五章安全用电第一节家庭电路第二节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三节防止触电鲁科九年级下第十六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磁现象第二节电生磁第三节电磁铁第四节电动机第五节磁生电第六节发电机第十七章电磁波第一节电话第二节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第三节无线电通信第四节现代通信第十八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第十九章热和能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第二节分子热运动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第四节比热容第五节热机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第二节核能第三节太阳能第四节能源革命第五节能源与环境第四篇:物理科学家名人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初中物理历史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

初中物理历史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初中物理历史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初中物理历史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物理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他们对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初中物理涉及到的物理学家及其成就

初中物理涉及到的物理学家及其成就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就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近。
年来中考物理频频出现一些关系物理学家和他们探寻真理历程的考题,例如08年中考,仅江苏省十三市中就有南通市、苏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等出现了该内容题目,另外在福建省、四川省、浙江省、河南省、广东省等许多省份也出现过、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学家;成就近年来中考物理频频出现一些关系物理学家和他们探寻真理历程的考题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另外它不仅重视结果还关注物理学家们发现真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2008年中考题中出现涉及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题目分析:一类是考查物理学家与其成就的对应情况,例如:1(广东省深圳市15.)在电和磁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欧姆B.法拉第C.奥斯特D.爱因斯坦。
2(江苏省苏州市2.)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奥斯特D.安培。
3(江苏省连云港市1.)建立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A.麦克斯韦B.牛顿C.赫兹D.伽利略。
4(江苏省泰州市1.)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的是A.牛顿——惯性定律B.帕斯卡——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值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面,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收集整理和识记。
另一类关注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如(浙江省衢州20.)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
初中物理课本涉及物理学家及主要贡献

希腊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的发现、杠杆原理
焦耳
英国
能量和功的单位“J”;焦耳定律
瓦特
英国
功率的单位“W”
沈括
中国
发现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
奥斯特
丹麦
电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磁效应
法拉第
英国
电磁感应
赫兹
德国
频率的单位“HZ”;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贝尔
美国
发明电话
帕斯卡
法国
压强的单位“pa“
奥托格里克
德国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
意大利
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值
初中物理课本涉及物理学家及主要贡献
初中物理学家及主要贡献
五中十八子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牛顿
英国
力的单位“N”;牛顿第一定律、万有引力、光的色散
汤姆孙
英国
发现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库仑
法国
电荷的单位“C“;
安培
法国
电流的单位“A”;安培定律、安培定则
伏特
意大利
电压的单位“V”;
欧姆
德国
电阻单位“Ω“;欧姆定律
中学教材中的物理学家(好材料!!!物理学史是教学的好资源!!)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他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 “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 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 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 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验。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 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 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 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 长条椭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 “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的影响;用两个 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 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 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 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 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 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 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 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 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30~40倍。1671年他将此 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顿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 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涉及的科学
家及其成就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初中物理涉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1、发现了地球磁偏角的中国人是:沈括。
2、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3、中国的墨翟首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研究。
4、牛顿(英国)的贡献是:创立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个试验运用了理想模
型,绝对光滑平面。(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也就是惯性)
5、伽利略(意大利)率先进行了物体不受力运动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并一直运动
下去。
6、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
5
帕。
7、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
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是:F浮=G排=ρ液gV排。
8、法拉第(英国)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实现了磁生电。
9、欧姆(德国)定律的内容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是:I=U/R。
10、焦耳(英国)定律的内容是: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平
方、导体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是:Q=I
2
Rt。
11、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库仑、安培、伏特、欧
姆、瓦特。
12、笛卡尔(法国)研究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不会改
变。
13、力、压强、功率、功、能、频率的单位分别是牛顿、帕斯卡、瓦特、焦
耳、焦耳、赫兹。
14、瑞典的摄尔修斯制定了摄氏温标。
15、热力学温标的创始人是英国的开尔文。
16、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量的单位分别是摄氏度、开尔文、焦耳。
1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
18、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9、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0、安培:①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
线管中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级;②磁场对电流
有力是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