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教学设计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学案诸城市繁华中学于永珍【学习目标】掌握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降低阅读课外文言文的难度。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请根据提示的推断方法及熟悉的例子,推断课外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从字形结构进行推断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中的云雾气。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脚3、生而眇.者不识日:4、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二、从读音入手进行推断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见项王:4、或至涂.而反.:三、从语法入手进行推断1、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活用作动词,犯过错。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3、吾闻汝善树.人:4、是夜,天大雨,烈风雷电,先生起,衣冠..而坐:四、从结构位置入手进行推断1、(益州)民殷.国富:富足。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平民百姓。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强化训练】推断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的含义。
1、欧阳公二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而教之:2、居一岁,入觐.,卒于京:3、中山先生主唱.三民主义:4、命李佑、李忠帅.兵三千为先锋:5、平原三月花.者,深山中四月花.: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7、世事混乱,以致忠不被用,贤不被以.:8、通五经,贯.六艺:【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郑板桥开仓济民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我任.之()(2)去.任之日()(3)上有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含义。
3.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学会推断。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文言文阅读材料。
2. 课件:教学PPT。
3. 练习题:设计一些含有未知实词含义的文言文句子,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已学的文言实词知识1.2 提问:在学习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2. 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方法2.1 方法一:语境分析法2.1.1 解释:根据句子中的其他词语和语境来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2.1.2 例句: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方法。
2.2 方法二:词性分析法2.2.1 解释:根据实词的词性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来推断其含义。
2.2.2 例句: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方法。
2.3 方法三:语法分析法2.3.1 解释: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来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2.3.2 例句: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方法。
2.4 方法四:成语印证法2.4.1 解释:利用成语中的实词含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含义。
2.4.2 例句: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方法。
2.5 方法五:课文迁移法2.5.1 解释:利用已学过的课文中的实词含义来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2.5.2 例句: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方法。
3. 课堂练习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2 提醒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善于运用这些方法来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4.3 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推断技巧,如:对称推断法、联想推断法、对比推断法等。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实词推断方法。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词的含义。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相关案例。
2. 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的重要性。
2. 讲解实词推断方法:a. 语境分析法:根据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推断实词意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实词意义。
c. 邻字帮助法:通过邻近字的含义来推断实词意义。
d. 成语联想法:运用成语中的实词意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意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答练习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词推断方法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语境、语法、邻字和成语的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词推断方法、分析实例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词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加强练习,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古代文化知识:讲解古代职官、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实词。
2. 介绍古代诗词:通过学习古代诗词,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素养。
七、教学实践1. 安排文言文阅读课:让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文言文,运用所学实词推断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积累实词。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猜一猜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二、话说实词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一)课文求义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经典例句1——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
提示:(《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口技》中的“曳屋许许声”及《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弃甲曳兵而走”等句就可解为“拖、拉”的意思。
经典例句2——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
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提示:(《六国论》)先根据语境“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说明郑氏家族不可能是获罪了,那么此处的“完”就不应该是结束,完蛋之类了,再联想教材《六国论》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是“保全”的意思,正与语境相合。
(二)成语印证法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经典例句3——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
我们可联想成语“绳之以法”而推出其为“约束、制裁”经典例句4——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3.能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正确理解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2.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3.文言实词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1.什么是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文言实词的特点文言实词的特点有以下几点:•词义稳定,不易改变;•用法规范,不易混淆;•语义丰富,含义深刻。
2.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从上下文推断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典故、典型、比喻等修辞手法,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例如:“夫人之相,与之俱出,入则安之,出则顾之,言则以之鼓之。
”(《论语·卫灵公》)其中,“夫人”指的是孔子的妻子,而“相”则是指“陪伴”的意思。
2.从词形推断文言实词的词形往往能够反映出其含义,需要通过词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例如:“夫人之躬,不为大妇人。
”(《论语·卫灵公》)其中,“躬”字的上面是“身”字,下面是“龙”字,表示“身体弯曲,像龙一样”,因此,“躬”字的含义是“谦恭、恭敬”。
3.从词义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词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例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里仁》)其中,“戒”字的含义是“警惕、提醒”,与现代汉语中的“戒烟、戒酒”等含义不同。
3. 文言实词的应用1.词义辨析文言实词的词义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推断来正确理解。
例如:“君子不器。
”(《论语·卫灵公》)其中,“器”字的含义是“器重、看重”,因此,“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不看重外表”。
2.语法分析文言实词的语法结构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推断来正确理解。
例如:“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学苑杯大赛教学设计课题《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授课人李进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常见形旁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掌握结合语境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领会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从字形结构入手推断分析字义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字形合理推断出字义教法与学法教法:1、学案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共同推进2、合作探究法学法:1、自主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导入新课上课前咱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大家猜猜这几个字什么意思?可以进行小组论,一会找同学上前面写一下猜测结果。
从字形角度分析下面字的含义(ppt)鑫:森:淼:焱:垚:掱:通过刚才的猜字义,大家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推断字义?字形,(板书:字形、字义)文言实词含义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字形推断法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学习文言文讲求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我们在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时候还要结合语境。
(板书:结合语境)在尝试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字形推断法?二、新课内容(一)字形推断法【方法简析】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字的本义。
【精要点拨】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去推断字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二)猜一猜我们先来看两个课内的例子,两个红色字体的字分别是什么意思?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目字旁大多和眼睛有关,再根据“眄”的对象“庭柯”我们推断它是“看”的意思。
(看院子里的树,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
眄:斜视,教学过例子4.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由是民得安其居业。
解析:我们来看这两个陌生的字,都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入一个出,下面都是米字,米可能与粮食有关,入米,出米,联系句义,可推出是买入粮食和卖出粮食。
请同学代回原文检验。
刚才我们通过字形推断了字义,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类推实例1: 隹(zhuī)----与鸟雀有关,请同学观看隹字的演变动画学生举例如:雕、雁、雀、雎鸠、雉鸡(像鸡的鸟)、雏(幼小的鸟)、2:目-----与眼睛有关,请同学观看目字的演变动画观看后请同学举例:盯、瞪、瞅、看、眨、虎视眈眈刚才我们是先分析的偏旁部首,后举的字的例字,现在我们反过来试一试,推测这两组字可能与什么有关。
《文言文专题之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名师教案1

词语可以翻译出来
播放PPT第一页
高考考点汇编导入
学习
新知
语境分析法
做笔记
播放PPT第七页
学习新知
巩固
练习
《越人穽鼠》
小组讨论解释
红色字词词义
播放PPT第八页
合作学习
学习
新知
字形推断法
小组讨论写出至少五个与对应偏旁相关的汉字,并解释该偏旁含义
播放PPT第十二页
学习新知
巩固
练习
字形推断法
解释句中的红色词语
高考题综合训练
板书设计
文言文专题之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1.语境分析法
2.字形推断法
3.知识迁移法
①课内知识推断法
②成语推断法
教学反思、总结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在第一部分语境分析法的环节,我设置了一个小组学习活动,即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解释《越人穽鼠》文段中的红色词语,组长负责记录,各组派代表发言。在这个环节,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踊跃。通过学生代表发言、点评、互评等活动,各小组凝聚力量,把整个故事的意思串联起来。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在句子翻译题型中仍经常丢分。文言句子翻译在语文考试当中始终是大多数同学没办法克服的一个难点,如何将课内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去,是很多同学都苦恼的问题。很多同学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本课是文言文专题复习课,如果单纯老师讲解或者单纯学生做练习,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课堂会比较枯燥。于是在授课过程中,我选择了《越人穽鼠》、冯梦龙《古今谭概》、《颜氏家训·教子篇》等文段,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推断其中一些实词的词义。这个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了方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实词推断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速度。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推断方法,自主解读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常见实词推断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3. 实词推断在阅读文言文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实词推断方法准确理解文言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词推断的定义、方法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实词推断方法:a.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
c. 词义引申法:根据词的本义推断其在文中的引申义。
d. 词义推测法:根据常识、成语等推断词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实词推断在阅读文言文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解读一篇文言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实词推断方法的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2.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这个字大家很陌生,但它的偏旁贝字我们很熟悉,贝是古代的货币,所以帯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例如:赔 贷 财 购 贪 ,联系上下文,看这个字与钱财有关吗,履祥倾尽钱财,设法营救。推断合理,正确。赀在这里正是钱财的意思。
例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畴,田字旁,应该与田地有关。
再尝试两个课外的例子
例3.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解析:速什么之,这个字属于生僻字,大家没有学过,歹字旁,大家看图片,它像一个人的部分残骨,《说文解字》中说:“歹,列骨之残也”骨头残缺不全部,所以歹旁的字一般都与“死亡”,“坏”的意思有关。例如:死 葬 殡 残。那大家猜这个字什么意思呢?(请同学回答,结合语境。)(武皇帝:宋武帝刘裕)再看这个字所处的位置应是动词,由此推断出这个字应是杀死的意思。殛jí:杀死
(译文:有老朋友的儿子因事获罪,母子都被分配为奴隶,不相了解的情况有十年,金履祥倾尽家财,设法营救,最终赎买而完了事)13
教
学
过
程
解析:我们来看这两个陌生的字,都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入一个出,下面都是米字,米可能与粮食有关,入米,出米,联系句义,可推出是买入粮食和卖出粮食。请同学代回原文检验。
刚才我们通过字形推断了字义,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类推实例
二、新课内容
(一)字形推断法
【方法简析】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字的本义。
【精要点拨】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去推断字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二)猜一猜
我们先来看两个课内的例子,两个红色字体的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目字旁大多和眼睛有关,再根据“眄”的对象“庭柯”我们推断它是“看”的意思。(看院子里的树,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眄:斜视,在这里翻译成看即可)
2、合作探究法
学法:1、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咱们来做个猜字游
从字形角度分析下面字的含义(ppt)
鑫:
森:
淼:
焱:
垚:
掱:
通过刚才的猜字义,大家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推断字义?字形,(板书:字形、字义)文言实词含义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字形推断法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习文言文讲求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我们在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时候还要结合语境。(板书:结合语境)在尝试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字形推断法?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6天津卷)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
牧是会意字,一只手拿着鞭子正在赶一头牛,所以牧本意是放养牲畜,如果对象是人,自然可以引申为统治。所以b选项正确。
4.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解析:学生仍是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这两道题。
爨字的构形,正反映了烧火煮食的形象。上像两手持釜甑等灶具之形,中间 几 像灶门,下像两手持木柴添入火中,几个部件组合在一起,正是一幅烧火做饭的画
三、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文言实词的字形推断法,这种方
法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它适用于一些较为生僻的字,不是每个字都适用。因为汉字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特别是经过汉字简化后,很多汉字都整容了,通过字形无法推断其本义,比如说:你们看这个字念什么?進,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与"退"相对。但现在进是这样写的,进,里面一个井,如果用字形分析法,难道进是投井的意思?很显然不是。那在做文言文题时遇到不会的怎么办?首先,最好你认识,就不用猜了,所以大家平时应注重积累。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方法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一介绍给大家。
学苑杯大赛教学设计
课 题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
授课人
李进进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掌握常见形旁的含义
过程与
方法
掌握结合语境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领会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从字形结构入手推断分析字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字形合理推断出字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1、学案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共同推进
2.“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殍殣(piǎo jìn) :指饿死的人。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之后白板展示讨论结果。自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
(四)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我们来做几道高考题试一试
请看下面的例句,有牧人御众之才的牧是否可以解释为统治。
盕:
盄:
盋:
秠:
秫:
稰:
学生观看皿字底、禾字旁、演变动画进行推测
1用“皿”作偏旁的字大都与器具有关。
如:盆、盏、盘、盂、盒、
盕 盀 盃 盄盋(生僻)
2用“禾”作偏旁的字大都与五谷有关。
如:稻、秧 、穗、黍、秫(粘高粱)秠(一种黑黍,一壳二米))
那这组生僻的字可不可能分别与器皿和五谷有关呢?我们来看:(播放ppt)大家看,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推测一些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含义,但前提是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含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含义,大家把这些偏旁部首的含义记在积累本上。
1: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请同学观看隹字的演变动画
学生举例如:雕、雁、雀、雎鸠、雉鸡(像鸡的鸟)、雏(幼小的鸟)、
2:目-----与眼睛有关,请同学观看目字的演变动画
观看后请同学举例:盯、瞪、瞅、看、眨、虎视眈眈
刚才我们是先分析的偏旁部首,后举的字的例字,现在我们反过来试一试,推测这两组字可能与什么有关。
补充:
“宀”与房舍有关;寝室 宅 宇 宫 家
“钅”与金属有关;银 铁 铜 钢 钉 锄
“言”与说话有关;讨论 说话 诵读 讲议 诳 诌
“疒”与疾病有关;痢疾 疯 疮 (麻)疹 痱(子)
“心”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想 思念 忐忑 愤怒 怨恨
“纟”与丝织品或绳索有关;纱 绸 线 绢 绑 绣 (锦)缎
“月”与身体或肉有关;胳膊 腿(皮)肤 肥胖 腮 脏 肺 肝脏
在这里,我们只是举了几个常见的偏旁部首的例子,课下大家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自己继续整理,(什么偏旁部首,一般与什么有关,举几个例子,)课后写在积累本上。
教
学
过
程
(三)练一练
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1.对曰: 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
解析:这个字左边是“鼻”,右边是“刀”,根据上文“不久前曾说讨厌闻到大王身上的气味”,推测它可能是“割掉鼻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