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条件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说明: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三个部分: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各等级景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细则二细则三5A 950分90分90分4A 850分85分85分3A 750分75分75分2A 600分60分60分1A 500分50分50分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40分;游览210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5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55分。

2、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

细则一计分总表项目单位分值情况负责人签字评定日期自检计分推荐单位计分评定单位计分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0 栏为打分点,所有 10 分值总和为1000分。

序号评定项目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大项分值栏分项分值栏次分项分值栏小项分值栏自检计分栏推荐单位计分栏评定单位计分栏1 旅游交通1301.1 可进入性701.1.1 外部交通工具抵达景区的便捷程度201.1.1.1 直达机场距景区距离直达机场系指直达依托城市(镇)的民用机场,包括军民两用机场,但不包括可提供包机服务的军用机场1030公里以内1060公里以内 6100公里以内 2 1.1.1.2 高速公路进、出口距景区距离 410公里以内 420公里以内 2 1.1.1.3 客运火车站距景区距离 310公里以内 3 20公里以内1 1.1.1.4 客用航运码头距景区距离310公里以内 320公里以内11.1.2 依托城市(镇)抵达旅游景区的便捷程度依托城市(镇)系指旅游景区直接的主要客源集散城市(镇)。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下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在冬季,滑雪成为了一种极为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然而,在选择滑雪场时,人们常常被各种等级标准所迷惑。

那么,到底什么是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这些等级又有什么不同?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解答。

一、初级滑雪场初级滑雪场也称“开放式滑雪场”,通常面积较小,是供初学者练习滑雪技术的场地。

这种滑雪场地形相对较平坦,雪道宽敞,接近水平的坡度,缆车速度较慢,对于滑雪技术要求较低,是学习滑雪的最佳场所。

初级滑雪场的冬季运营时间通常从12月初至3月底。

二、中级滑雪场中级滑雪场是指在初级滑雪场的基础上,对场地所拥有的坡度和难度进行了一定的提升。

中级滑雪场的运营时间比初级滑雪场略长,通常会在11月底就开始4月底才结束。

这种场地相对初级滑雪场技术难度要高一些,缆车速度也会适当加快,对于一个有一定滑雪经验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滑雪场。

三、高级滑雪场高级滑雪场是指在中级滑雪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困难程度的滑雪场。

这种滑雪场往往位于海拔高的山区,气温低、坡道陡峭,对于滑雪技术要求非常高。

高级滑雪场往往也是滑雪竞赛所用场地,是各类高水平滑雪运动员的首选。

四、大规模滑雪度假村大规模滑雪度假村是指一个包括多个不同等级滑雪场的滑雪区,除了滑雪场之外,还配备有周边设施,如餐馆、酒店、购物中心等,以便游客在滑雪之余享受更多的休闲娱乐。

这种滑雪场经济效益往往非常高,也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以上就是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的介绍,虽然等级标准各有特色,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所有滑雪场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服务质量标准。

如果您想要滑雪,选择一个符合标准的滑雪场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希望这种等级标准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 (2)2术语 (3)3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4)4生态环境 (6)4.1控制项 (6)4.2评分项 (6)Ⅰ生态保护 (6)Ⅱ环境保护 (7)5资源节约 (9)5.1控制项 (9)5.2评分项 (9)Ⅰ节能与能源利用 (9)Ⅱ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2)Ⅲ材料资源利用 (13)6健康与人文 (14)6.1控制项 (14)6.2评分项 (14)I 经济社会影响 (14)Ⅱ健康舒适 (14)Ⅲ公共服务设施 (16)7管理与创新 (17)7.1管理 (17)7.2创新 (19)本标准用词说明 (21)引用标准名录 (22)1.0.1 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冰雪运动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雪上运动场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雪上运动场馆绿色性能的评价。

1.0.3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文化和体育项目等特点,对场馆全寿命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健康与人文关怀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雪上运动场馆snow sports venue进行与滑雪有关的训练、竞赛、健身、休闲等活动的场所,包括滑雪道及其永久或临时的配套建筑和设施。

2.0.2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green snow sports venue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雪上运动空间及设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雪上运动场馆。

2.0.3雪上运动场馆绿色性能green performance涉及雪上运动场馆生态环境、资源节约(节能、节水、节材)、健康与人文以及管理与创新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2.0.4 滑雪道skiing trail开展滑雪活动的专门区域。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说明: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三个部分: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各等级景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40分;游览210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5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55分.2、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分为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九项评价因子,总分100分。

其中资源吸引力为65分,市场吸引力为35分。

各评价因子分四个评价得分档次。

2、等级评定时,对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由评定组成员分别计分,最后进行算术平均求得总分。

3、“规模与丰度"评价因子中的“基本类型"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第9页附录A.4、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分。

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说明: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对游客意见的评分,以游客对该旅游景区的综合满意度为依据.2、游客综合满意度的考察,主要参考《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的得分情况。

3、《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由现场评定检查员在景区员工陪同下,直接向游客发放、回收并统计.4、在质量等级评定过程中,《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发放规模,应区分旅游景区的规模、范围和申报等级,一般为30~50份,采取即时发放、即时回收、最后汇总统计的方法。

滑雪场建设标准及规范

滑雪场建设标准及规范

滑雪场建设标准及规范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第一条竞技滑雪道与滑雪场地的要求竞技滑雪道、滑雪场地的规定须符合该项目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的要求。

第二条大众滑雪道及滑雪场地的最低要求1、高山滑雪道(或滑雪场地)的最低要求(1)至少有一条主要在自然山坡上修建的滑雪道,其面积大于6000平方米,有效长度不少于100米。

(2)至少有一处适于初学者用的初级滑雪的场地。

(3)滑雪道的停止区须开阔平缓,最短20米。

初级滑雪道能具备到滑行基本自然停止的条件。

(4)各种高山滑雪道的具体要求① 初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的角度大于135°;宽度大于20米;坡度小于8°。

② 中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的角度大于150°;宽度大于25米;坡度在9°~25°间。

③ 高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的角度大于160°;宽度大于30米;坡度在16°~30°间。

④ 高山滑雪道中的过渡雪道、引道、连接道最窄不少于2.5米。

⑤ “盘山”式的初级滑雪道多数地段的宽度须大于5米。

⑥ 大众滑雪道的坡度原则上应限制在30°之内。

2、单板滑雪道的最低要求(1)单板回转、大回转滑雪道单板回转、大回转滑雪道基本同高山滑雪道,有条件应更宽一些。

(2)大众单板滑雪U型场地① U型场地坡度不得大于15°。

② U型场地双侧不能形成“陡壁”。

③ U型场地周围5米之内不得有障碍物。

④ U型场地终止区要广阔、安全。

3、越野滑雪道的最低要求(1)越野滑雪道应修建在起伏的地形区域,平地、上坡、下坡各约占三分之一。

下坡的坡度应小于8°,转弯处的雪道角度大于135°。

(2)越野滑雪道的宽度一般应大于2.5米,并开劈传统技术滑行雪辙。

滑雪场建设标准及规范

滑雪场建设标准及规范

第一条竞技滑雪道及滑雪场地要求竞技滑雪道、滑雪场地规定须符合该项目《竞赛规则》、《竞赛规程》要求。

第二条大众滑雪道及滑雪场地最低要求1、高山滑雪道(或滑雪场地)最低要求(1)至少有一条主要在自然山坡上修建滑雪道,其面积大于6000平方米,有效长度不少于100米。

(2)至少有一处适于初学者用初级滑雪场地。

(3)滑雪道停止区须开阔平缓,最短20米。

初级滑雪道能具备到滑行基本自然停止条件。

(4)各种高山滑雪道具体要求①初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及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角度大于135°;宽度大于20米;坡度小于8°。

②中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及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角度大于150°;宽度大于25米;坡度在9°~25°间。

③高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及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角度大于160°;宽度大于30米;坡度在16°~30°间。

④高山滑雪道中过渡雪道、引道、连接道最窄不少于2.5米。

⑤ “盘山”式初级滑雪道多数地段宽度须大于5米。

⑥大众滑雪道坡度原则上应限制在30°之内。

2、单板滑雪道最低要求(1)单板回转、大回转滑雪道单板回转、大回转滑雪道基本同高山滑雪道,有条件应更宽一些。

(2)大众单板滑雪U型场地① U型场地坡度不得大于15°。

② U型场地双侧不能形成“陡壁”。

③ U型场地周围5米之内不得有障碍物。

④ U型场地终止区要广阔、安全。

3、越野滑雪道最低要求(1)越野滑雪道应修建在起伏地形区域,平地、上坡、下坡各约占三分之一。

下坡坡度应小于8°,转弯处雪道角度大于135°。

(2)越野滑雪道宽度一般应大于2.5米,并开劈传统技术滑行雪辙。

滑雪道可修成往返式或环状,顺时针滑行。

(3)越野滑雪区域应在滑雪场所有效管理范围内。

4、其他项目滑雪场地修建滑雪场内简易飞跃跳台、简易雪上技巧(雪包)场地、简易空中技巧跳台等,应持谨慎态度,须修在宽阔无障碍地段,着陆坡度要达到15°以上,并有足够停止区域。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滑雪场所的行业管理机构各类滑雪场所的行业管理由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实施。

第二条制定本文的目的及依据为了加强对滑雪场所开发及其经营的指导、监督、管理,强化对滑雪者人身安全的保障,促使滑雪运动及其场所健康、有序、持久发展为目的,根据下列文件精神,结合中国滑雪运动及滑雪场所目前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趋势,特制定本《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中国滑雪协会章程》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9079体育场所开发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4.《国际滑雪竞赛规则》5.《中国滑雪竞赛规则》6.国际雪联颁布的《滑雪者行为守则》7.国际雪联颁布的《滑雪者安全守则》第三条滑雪场所适宜开展的大众滑雪项目现代滑雪运动的项目有高山滑雪、北欧滑雪(含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滑雪三个大项)、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滑雪、登山滑雪、定向滑雪等。

每个大项目中又包括诸多小项。

有些项目局限于专业竞技,如标准的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中的空中技巧等项目,这些项目属专业竞技滑雪项目。

有些项目适宜于在大众中广泛普及,如高山滑雪中的回转与大回转、单板滑雪中的大回转、基本跳跃、U型场地技术,越野滑雪各单项等项目,这些项目适于大众休闲、娱乐滑雪。

普通滑雪场所开展哪些项目,要从实际出发,自行决定。

第四条本文所用的滑雪术语1、滑雪运动人们基本呈站立姿态,双脚各踏一只滑雪板(或双脚同踏一只较宽阔的滑雪板),双手各持一只滑雪杖(或双手不持滑雪杖),在雪面上滑行(有的项目须加进跳跃)的雪上运动,“立”、“板”、“雪”、“滑”是其基本要素。

2、滑雪场所向社会开放的,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滑雪训练、竞赛、健身娱乐等活动并有管理的场所,简称滑雪场所。

滑雪场的范围可能很大,容纳多项目多种滑雪道,也可能很小,只有一条滑雪道。

3、滑雪器材滑雪者为满足滑雪要求而必备的器具。

其中基本器材包括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辅助器材有滑雪服、滑雪帽、滑雪镜、滑雪手套、滑雪头盔、保护用具等。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说明: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三个部分: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各等级景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40分;游览210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5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55分。

2、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

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分为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九项评价因子,总分100分。

其中资源吸引力为65分,市场吸引力为35分。

各评价因子分四个评价得分档次。

2、等级评定时,对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由评定组成员分别计分,最后进行算术平均求得总分。

3、“规模与丰度”评价因子中的“基本类型”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第9页附录A。

4、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分。

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说明: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对游客意见的评分,以游客对该旅游景区的综合满意度为依据。

2、游客综合满意度的考察,主要参考《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的得分情况。

3、《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由现场评定检查员在景区员工陪同下,直接向游客发放、回收并统计。

4、在质量等级评定过程中,《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发放规模,应区分旅游景区的规模、范围和申报等级,一般为30~50份,采取即时发放、即时回收、最后汇总统计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条件1 SSSSS级1.1 雪场设备及设施基本条件1.1.1 雪道a) 总长度应大于25000m(含越野雪道);b) 高山有两条长度达到2000m以上的高级雪道,平均坡度达到10度~17度;c) 有两条长度达到2000m的中级滑雪道,平均坡度达到15度~20度;d) 初级滑雪道宽度不小于60m;e) 滑雪道总条数达到12条以上;f) 平均坡度10度~15度;g) 具有不同类型的高、中、初、儿童、单板雪道;h) 滑雪道平整无障碍物;i) 初级滑雪道的停止区长度不小于60M;j) 滑雪道压实后雪量厚度不少于30CCM 。

1.1.2 滑雪具a) 数量大于5000套,品牌滑雪板占有量达到80%以上,不得使用二手滑雪板;b) 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1.1.3 索道a) 至少有两条脱挂式箱式索道;b) 高、中级滑雪道有吊椅索道;c) 具有两条摩毯式索道;d) 有脱牵索道;e) 索道配置合理,运输能力充分满足需要;f) 索道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应符合GB 123的要求。

1.1.4 造雪系统a) 具有造雪供水系统;b) 具有15台以上造雪机;c) 性能良好,保证使用;d) 有足够的水源;e) 有人工增雪系统。

1.1.5 压雪机a) 具有4台以上压雪机;b) 性能良好,保证使用。

1.1.6 雪道照明设备a) 有灯光滑雪场;b) 照明设备先进,灯光柔和;c) 亮度应满足夜间滑雪需求。

1.1.7 滑雪场救护a) 有6台以上专用雪地救护摩托、对讲机和雪地救护托船,有救护直升机及设施;b) 有专职救护医生和救护车辆;c) 有医院和救护站;d) 有必需的救护药品和设备;e) 有雪道安全巡逻人员。

1.1.8 滑雪场安全防护a) 滑雪场危险地段应设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网、垫;b) 危险区域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1.1.9 滑雪技术指导员a) 有不同级别的滑雪技术指导员,并持有国家有关资格证书上岗;b) 设置滑雪技术指导员专区并公示滑雪技术指导员相关信息;c) 滑雪技术指导员统一着装,标识明显;d) 设有外语滑雪技术指导员;e) 滑雪技术指导员人数满足需要。

1.1.10 滑雪具维护及存放a) 有滑雪板修理设备和场所,有专业修理人员;b) 有滑雪鞋烘干设备;c) 有专设的滑雪板存放设备及区域;d) 有滑雪板临时存放架;e) 有滑雪板清雪设备。

1.1.11 雪道养护a) 有专职滑雪道养护人员;b) 每天定时对滑雪道压雪养护;c) 滑雪道有养护措施。

1.2 旅游交通a) 进出便捷,抵达公路全部为水泥或沥青路面;b) 有铁路抵达,有公交专线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c) 有专用停车场,面积不低于20000M2,布局合理,场地平整;d) 停车场有专人值守,大小车辆分类存放;e) 冬季对道路、停车场应及时清雪;f) 内部交通布局合理。

1.3 游览a) 各种标识、标志美观醒目;b) 文字准确规范,有中英文对照,符合GB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规定;c) 有外语滑雪宣传资料(如画册、音像制品、滑雪须知、科普读物等)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制作精美;d) 设有外语咨询、投诉服务等多功能的滑雪接待中心或雪具大厅;e) 具有12种以上娱雪活动项目;f) 有较大型的游乐场;g) 有不小于8M2的滑雪场全景图。

1.4 安全与保险a) 消防、防盗等设施齐全、完好、有效;b)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保卫机关的规定;c) 建立滑雪场电子监控系统,对滑雪道及主要服务区域实施全程监控;d) 滑雪场实行功能区划分,并设有明显的隔离标志;e) 突发事件处理及时妥当,记录档案准确齐全;f) 应对每位旅游滑雪者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g) 在醒目位置设立“滑雪人员须知”、“滑雪者安全守则”、“雪道条件及适应技术等级”等标志。

1.5 卫生a) 环境整洁;b) 公共场所应符合国家GB 9664的要求;c) 有水冲或生态厕所,数量能满足需要,建筑造型、色彩及格调与环境协调;d) 垃圾箱、桶数量充足、标识明显、位置得当、造型美观、与环境相协调,垃圾及时清扫;e) 餐饮服务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规定,配备消毒设备;f) 对出租雪服定期消毒,对出租雪具提供一次性卫生袜子;g)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1.6 通讯a) 出入口及游人集中场所设有公用电话,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b) 能接收手提电话,信号清晰;c) 在滑雪道及游人集中区域设有广播。

1.7 购物a) 有两处较大的购物场所;b) 提供生活用品、体育用品和本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明码标价,无欺诈行为;c) 商场管理有序,经营者佩戴胸卡,无尾随兜售或强买强卖等行为。

1.8 综合管理与服务a) 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人员统一着装,挂牌服务;b) 交通、卫生、环保、旅游服务、旅游质量、旅游安全、旅游统计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备、有效;c) 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和质量形象,良好的视觉形象和文明的员工形象,有企业标识并广泛运用;d) 有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建设项目符合基本建设程序;e) 交通安全、保卫、环保等各项业务培训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实施,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f) 设有外语受理投诉的人员、电话和信箱,游客投诉处理及时,有完整的记录;g)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 10001.1和国际雪联(ISO)的规定,设置规范、醒目,位置合理;h) 提供休息设施,位置合理,数量充足;i) 提供热饮区域和服务;j) 为特定人群“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相关的特殊服务;k) 提供雪服、雪具、护具出租服务;l) 提供上网服务;m) 提供当日天气预报;n) 公布咨询、投诉、救援电话;o) 在醒目位置设置各种雪道、索道分布图;p) 提供手机充电服务;q) 提供存车服务;r) 提供会员、团队、散客分别使用的通道;s) 提供住宿服务;t) 对出租雪具、雪服进行洗涤和消毒;u) 提供VIP 服务;w)山上设置休息设施。

1.9 接待设施a) 滑雪场应有五星级以上酒店或功能齐全的度假酒店;b) 具有其他接待设施。

1.10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a) 空气质量应达到GB 3095中规定的一级标准;b) 噪声质量应达到GB 3096中规定的0类标准;c) 地面水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838中的规定;d) 有环境保护规划,建设项目经过环评;e) 雪场周边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f) 雪场建筑布局合理, 建筑造型与环境协调,有效维护景观氛围;g) 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1.11 社会效益a) 带动当地人员就业;b) 对当地经济有带动作用。

1.11 接待规模a)一个雪季接待旅游滑雪者人次在15万以上。

2 SSSS级2.1 旅游雪场设备及设施基本条件2.1.1 雪道a) 总长度应大于18000m(含越野雪道);b) 高山单道长度至少一条大于2000m;c) 滑雪道总条数达到10条以上;d) 初级滑雪道宽度不小于60m;e) 平均坡度8度~12度;f) 具有不同类型的高、中、初、儿童、单板雪道;g) 滑雪道平整无障碍物;h) 初级滑雪道的停止区长度不小于60M;i) 滑雪道压实后雪量厚度不少于30CM。

2.1.2 滑雪具a ) 数量大于2000套;品牌滑雪板占有量达到50%以上,不得使用二手滑雪板;b) 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2.1.3 索道a) 至少有一条脱挂式箱式索道;,b) 高、中级滑雪道有吊椅索道;c) 具有一条麽毯式索道;d) 有脱牵索道;e) 索道配置合理,运输能力充分满足需要;f) 索道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应符合国家GB 123的要求。

2.1.4 造雪系统a) 具有造雪供水系统;b) 具有10台以上造雪机;c) 性能良好,保证使用。

2.1.5 压雪机a) 具有3台以上压雪机;b) 性能良好,保证使用。

2.1.6 雪道照明设备a) 有灯光滑雪场;b) 照明设备先进,灯光柔和;c) 亮度应满足夜间滑雪需求。

2.1.7 滑雪场救护a) 有4台以上专用雪地救护摩托、对讲机和雪地救护拖船;b) 应专职救护医生和专用救护车辆;c) 有救护站;d) 有必需的救护药品和设备;e) 有滑雪道安全巡逻人员。

2.1.8 滑雪场安全防护a) 滑雪场危险地段应设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网、垫;b) 危险区域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2.1.9 滑雪技术指导员a) 有不同级别的滑雪技术指导员,并持有国家有关资格证书上岗;b) 设置滑雪技术指导员区并公示滑雪技术指导员相关信息;c) 滑雪技术指导员统一着装,标志明显;d) 设有外语滑雪技术指导员;e) 滑雪技术指导员人数满足需要。

2.1.10 滑雪具维护及存放a) 有滑雪板修理设备和场所,有专业修理人员;b) 有滑雪鞋烘干设备;c) 有专设的雪板存放设备及区域;d) 有滑雪板临时存放架;e) 有滑雪板清雪设备。

2.1.11 雪道养护a) 有滑雪道养护人员;b) 每天定时对滑雪道压雪养护;c) 滑雪道有养护措施。

2.2 旅游交通a) 进出便捷,抵达公路全部为水泥或沥青路面;b) 有公交专线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c) 有专用停车场,面积不低于10000M2,布局合理,场地平整;d) 停车场有专人值守,大小车辆分类存放;e) 冬季对道路、停车场应及时清雪。

2.3 游览a) 各种标识、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有中英文对照,符合GB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规定;b) 有滑雪宣传资料(如画册、音像制品、滑雪须知、科普读物等)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制作精美;c) 设有咨询、投诉、服务等多功能的滑雪接待中心或雪具大厅;d) 具有10种以上娱雪活动项目;e) 有不小于8M2的滑雪场全景图。

2.4 安全与保险a) 消防、防盗等设施齐全、完好、有效;b) 认真执行公安、交通等部门安全保卫相关规定,安全巡查定期、定时,能有效维护治安秩序;c) 建立滑雪场电子监控系统,对雪道及主要服务区域实施全程监控;d) 滑雪场实行功能区划分,并设有明显的隔离标志;e) 突发事件处理及时妥当,记录档案准确齐全;f) 应对每位旅游滑雪者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g) 在醒目位置设立“滑雪人员须知”、“滑雪者安全守则”、“滑雪道条件及适应技术等级”等标志。

2.5 卫生a) 环境整洁;b) 公共场所应达到GB 9664的要求;c) 有水冲或生态厕所,数量能满足需要,建筑造型、色彩及格调与环境协调;d) 垃圾箱、桶数量充足、标识明显、位置得当、造型美观、与环境相协调,垃圾及时清扫;e) 餐饮服务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规定,配备消毒设备;f) 对出租雪服定期消毒,对出租雪具提供一次性卫生袜子;g)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2.6 通讯a) 出入口及游人集中场所设有公用电话,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b) 能接收手提电话信号,信号清晰;c) 在滑雪道和游人集中区域有广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