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赏析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加赏析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加赏析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通过语言形式的变化、语义的扭曲、感情的渲染等,以达到修饰语言、丰富表达的目的。
本文将从七个案例入手,以分别分析如何运用口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语言质量。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物事间的类比,将主题与意象相联系营造出意境,创造出美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爱情就像天上的流星,璀璨而短暂。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性格特征,以表现更深刻、更抽象的感情与形象,从而赋予作品以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特性。
例如:秋天拂过橙黄的林间,仿佛在忧伤地哭泣。
3. 对比对比是将同一属性、同一事物不同面向相互彼映,从而加强语言的对比效果。
例如:这个小姑娘半岁了,体重只有他的拳头,她的父母笑着说她是世界上最小的体操选手。
4. 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修辞手法中重要的一种,通过问题和答案的对照,达到事实陈述和思想论证的作用。
例如:你喜欢哪种颜色呢?我喜欢秋季枫叶的红色,因为它鲜艳却不刺眼。
5. 接近排比接近排比是指用语句相似的方式,表达一组意思,具有节奏感,能增强语言条理、韵律和意境的美感效果。
例如:她的微笑像草地上盛开的蒲公英,她的语调如同林中清晨的鸟鸣,她的气息如同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6. 重复重复是加强语言效果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通过再次使用同一词汇、同一结构等方法强调某个意思,为语言的连续性、韵律感和重音提供动力。
例如:太阳升起时,并非为点亮黑夜,而是照亮白天,照亮我们的心房,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7. 典故典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效果,通过描写某些具有历史或文化背景的故事、事件或人物,达到意境的衬托和丰富。
例如:等待的过程就像是拉格朗日点,我们在两个中间,期待着大家一起欣赏那场绚丽多彩的夜空。
以上这些修辞手法,可以深度地将语言艺术化,使它们不再只是干涩的文字,而具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甜美的诗意,升华为一种新颖而新鲜的文学艺术,使我们的口才在表达时更加恰当、生动、贴切。
修辞手法及赏析(终审稿)

修辞手法及赏析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修辞手法及赏析(一)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着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阅读理解技巧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区别比喻句与非比喻句
表示说明 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
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
拟人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 事物以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地强 调了向日葵美丽/积极向上的特点,发 人深省,语气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引用答题格式: 这句话引用了……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 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表达了作者 xx 的思想感情。
古人也曾为向日葵对太阳的喜爱咏叹过“更无柳絮因风 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这句话引用了古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 倾”,既形象地描绘了向日葵向阳而生的特点,又使文 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向日葵 的喜爱之情。
阅读理解之 修辞手法的作用
目录
content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三、常见题型 四、例题讲解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设问
反问
反复
引用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就是打比方。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如:甲像乙。 暗喻:只出现本体、喻体。喻词以隐晦的形式出现, 如“是、成、成为、变为”等。 如:甲是乙。 借喻:只出现喻体。但是通过句意理解能分析出本体。
拟人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xx 拟人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xx 的 xx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xx 的xx 之情。
向日葵尽情地舒展着她婀娜的腰肢,笑意盈盈地看着太阳, 拼命地展现自己刚穿上的金黄色衣裳。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向日葵拟人化,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向日葵的 外形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向日葵的喜爱之情。
初一语文修辞手法辨析及赏析

修辞手法一、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1)概念: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①要求: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②作用:生动形象地体现本体的特点。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分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他顶着一头蓬草走进了教室。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里,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亮、感受等角度,抓住明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荷花的美。
)2.比拟(1)概念: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体当作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地名)唱来柳林铺(地名)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修辞手法的赏析和作用

修辞手法的赏析和作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通过对语言的运用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形式,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本文将从修辞手法的赏析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修辞手法的赏析。
修辞手法可以分为各种各样的类型,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等。
其中,比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是通过对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从而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化。
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贾宝玉的内心世界,将宝玉的矛盾心理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另外,拟人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其更加生动、形象化。
比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拟人形象,使得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动物或者神仙,而是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形象。
这种拟人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增强了读者的共鸣感。
除了比喻和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排比通过对一系列事物进行并列,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对偶则是通过对称的语言结构,使得作品更加平衡、优美。
这些修辞手法的赏析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审美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形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在《水浒传》中,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描写更加生动、具体。
这样一来,读者在阅读时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其次,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带修辞手法的好句子摘抄大全加赏析

带修辞手法的好句子摘抄大全加赏析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和语言魅力,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为你介绍几个带有修辞手法的好句子,并进行赏析。
1. 喜从天降,悲自人生。
——出自《红楼梦》这句话用了反转的修辞手法,用喜和悲做过渡,深入地反映了人生变幻无常的道理,极具思考性。
2. 春风十里,不如你。
——出自《夜曲》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和人物做了一个对比,用的是见物思人的方法,更加深刻地写出了人物的美丽动人。
3. 星如漫天,瑰丽无比。
——出自《西游记》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描写得非常华美,让人感到无限遐想,从而更容易掌握句子的主旨。
4. 久别重逢,一见如故。
——出自《红楼梦》这句话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久别重逢变成了一见如故,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人戏剧化的情感。
5. 景行维艰,以这样的生命犹如少年。
——出自《红楼梦》这句话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将语法顺序颠倒,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人物奋斗的场景,同时体现出文章的凝练和深远思考。
6. 我愿成为一颗流星,沉淀在你的哀愁里。
——出自《流星雨》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星形象化,用爱情的语言表达出了一种浪漫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 你是我的月亮,当夜幕降临,我怀念你的光芒。
——出自《长大》这句话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将对象与理念相结合,以丰富的想象和比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情感。
总结: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文字更加优美、感人,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对文章的亲密感。
以上七个例子都是带修辞手法的好句子,每一个例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
在写作时,不妨多加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强化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让自己的文章更加鲜活动人。
因此,学习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以上七个例句中的修辞手法。
第一种修辞手法为反转,即将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相提并论。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辞手法是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其中一种特定的含义或者
感受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使写作更加生动
有趣。
同时,比喻还可以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
二、拟人
三、夸张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表现来达到其中一种表达目的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有趣,增加语境的紧张感或戏剧性,从而引起读者
的注意和共鸣。
四、反问
五、排比
排比是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结构的语句来强调相似或对比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给予读者一种鲜明的对比或并列感。
六、借代
七、反复
反复是将同一词句反复使用的修辞手法。
反复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节奏
感和韵律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八、夸张与略缩
夸张和略缩是通过夸大或者简化表达来达到其中一种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略缩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50个赏析修辞方法

1.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用“踊跃的铁的兽脊”来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看社戏途中的奇特感受。
2.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②把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人格化,③生动形象地将延安人民的欢迎场面展现出来了。
3. 整个老城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①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②把整个老城热的程度夸张地说成“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③更好地突出了天气热的程度。
4.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③把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热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5.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①句子中“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小草嫩绿的特点;②句子的意思是说“春草破土而出”;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春草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出的惊喜的感觉。
6.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①“睡着”“唤醒”是拟人修辞,将“老城”人格化;②句子的意思是:“老城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③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7.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8. 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9.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运用反语,这些语言表面是在写“清国留学生”的“柔情绰态”,实际是具有讽刺意义。
10.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及赏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
④人名代着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
⑥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4)夸张:
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格。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过度夸张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
(5)双关:?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和…双关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
例如:⑴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⑵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②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
例如:
⑴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
‘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
⑵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
的路。
句子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蕴含双重含义,表面上离开故乡,坐船走水路,同时也指“我”正在人生道路上走自己的路。
(6)通感:
叙事状物时运通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修辞格叫通感,也叫“移觉”。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的具体内容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对比:
对比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相同事物中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修辞格。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和…强烈对比②突出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8)对偶:(要求不用记住小类,小类只需理解。
)
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是对偶。
①正对:由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
②反对。
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③串对。
也叫流水对,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连贯、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等复合关系。
例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课后作业,赏析下面句子,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
1.于是它舒展身子,最先羞答答地朝太阳伸出一枝天真可爱的
嫩苗。
2.“你真是种奇怪的动物,”最后他说,“细得像根手
指……”
3.小王子眼看着它绽出一个很大很大的花蕾,心想这花蕾里一
定会出现奇妙的景象,可是这朵花儿待在绿色的花萼里面,
磨磨蹭蹭地打扮个没完。
4.“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5.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
栓缩小了一半。
8.可是,那条蛇听见我的声音,就像一条水柱骤然跌落下来,
缓缓渗入沙地。
9.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
10.“红领巾,真是谢谢你给我让座。
”老爷爷笑着对我
说。
11.他这个人真是滴水不漏!
12.老虎拉车——谁赶(敢)?
1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
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14.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15.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