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新闻翻译策略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一.确定主语英语的句子中,大多数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
那么汉英翻译,只要我们能把汉语转变成为准确通顺的英语,就需要搭建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等句式结构。
而英语本身语法非常严谨,逻辑非常严密的特点,所以,在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和谓语的选择就是成功构建英语句式结构的关键,也是保证英语译文和汉语原文功能对等的关键。
1. 使用原文主语1) 把汉语原文中的主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充当译文的主语,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对应方法,也是我们做汉英翻译“定主语”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方法。
如:例1.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自冷战结束以后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experiencing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changes since the end of Cold War.例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两大课题。
Peace and development are still the two subjects confronted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以上两个例子中,汉语句子的主语是名词,由于名词在英语句子中可以直接充当主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对应下来,确定这个名词为译文的主语。
2) 汉语和英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代词可以充当主语,所以,我们当然还可以直接选用汉语原文中的代词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如:例3.我们正努力教育公民不要像西方国家那样过度消费,比如使用过多的空调、私人汽车、以及随意处理的产品。
We are managing to educate citizens to avoid the behavior of over-consumption, such as the excessive use of air conditioners, private cars and disposable products at will.例4.如今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除传统的家常菜以外,还有营养保健配餐和方便可口的快餐食品。
跨文化视域下新闻汉译英技巧探析--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为例

跨文化视域下新闻汉译英技巧探析--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为例[摘要]本文选取“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中英文新闻文本,从跨文化视角研究《中国日报》新闻的汉译英方法。
本文在分析新闻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比《中国日报》中英文新闻语言表达,提出新闻翻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译者需要有跨文化思维,合理运用直译、意译、创译等多种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对源语进行“再构思”、“再表达”和“重构”。
[关键词]《中国日报》;跨文化;新闻翻译一.前言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化,也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符号之间的转化。
从本质而言,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属性尤为凸显。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承担着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客观了解中国的任务,能够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良好舆论氛围的营造奠定坚实基础,尽量避免因话语权问题产生国际争端,为广泛赢取国际支持创造基础条件[1]。
语言是传播的第一手段,也是国家软实力之一,对外宣传离不开翻译,因此《中国日报》的英译尤为重要。
二.新闻跨文化翻译的难点1.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2] (Nida,2001) 。
世界各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及独特的历史进程造就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
“语言蕴含着文化特色,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3](廖七一,2000:232-233)。
新闻往往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内涵,新闻中使用的汉语成语、俗语、谚语对中国读者而言通常是不言而喻的,但可能会让译语受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不仅要精确理解中文新闻,还要创造性地将其转换为英语。
因此,译者除了对英汉两种语言有较高驾驭能力之外,还必须对其对应的文化背景,尤其是文化差异做深入了解,填补新闻中的文化缺省,促进各国之间有效的文化交流。
新媒体环境下硬新闻汉译英的问题及优化

新媒体环境下硬新闻汉译英的问题及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硬新闻的汉译英经常面临一些问题。
硬新闻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文字密集,但汉语和英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或信息冗余的问题。
新闻报道通常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但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翻译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延迟或失真。
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速度使得翻译工作更加紧迫和挑战性。
硬新闻的翻译需要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以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理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翻译人员可以加强对硬新闻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新闻中的核心信息和关键词汇。
翻译人员可以使用专业的翻译软件和辅助工具,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翻译人员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及时了解新媒体的发展动态和相关词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新闻内容。
翻译人员还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优化硬新闻的汉译英。
可以采用简化和概括的方式表达硬新闻内容,以减少信息冗余和提高受众的阅读效果。
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尽量避免长句和复杂的词汇,以提高受众的理解和接受度。
还可以考虑使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辅助新闻报道,以提高受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翻译人员还应该注重本土化的翻译策略,即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来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可以采用当地的习语、俗语和特定表达方式,以更好地传达新闻内容,并符合受众的理解和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硬新闻的汉译英需要解决信息丢失、信息延迟和受众理解等问题。
通过加强对新闻背景知识的学习,使用专业的翻译工具,积极获取新媒体的发展动态,采用简化和概括的方式表达新闻内容,以及注重本土化的翻译策略,可以优化硬新闻的汉译英。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1. 引言1.1 什么是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是指将英文新闻标题翻译成汉语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由于英文和汉语在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英文新闻标题时,通常可以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结合法。
直译法是指直接将英文新闻标题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逐字翻译成汉语,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
意译法是指根据整体语境和意义对英文新闻标题进行整体翻译,不拘泥于单词字面意思。
而结合法则是将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既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又考虑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错误,比如字面翻译、不符合语境和生硬的表达等。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应该注重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并考虑读者的理解需求。
在进行翻译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如尊重原文作者的风格和用词,保持翻译的简洁明了,避免过度解释和添加个人色彩。
翻译英文新闻标题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和表达方式等因素,以确保翻译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直译法直译法是将英文新闻标题中的每个词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保持原文的简洁和直接性,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翻译不准确或不通顺。
在使用直译法翻译英文新闻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准确理解每个英文词语的含义。
有时候英文词语会有多重含义或隐义,如果不理解清楚就直接翻译成汉语,可能会导致意思的偏差。
2. 保持句子的结构简洁明了。
直译法翻译的句子往往比较直接,需要注意保持句子结构的清晰和简练,避免出现翻译成汉语后语序混乱或不通顺的情况。
3. 注意词语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有些英文词语在搭配上有特定的习惯用法,直译成汉语可能会显得生硬或不自然,需要注意在翻译时进行合适的调整。
2.2 意译法In essence, the goal of using the free translation method is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ed headline captures the essence an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English headline while still being culturally relevant and engaging for Chinese readers. This can often involve rephrasing the headline, using idiomaticexpressions, or finding equivalent phrases that convey the same concept in a more natural way in Chinese.2.3 结合法结合法是指在汉译英文新闻标题时,不仅仅是直译或意译,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保持原文标题的意思和用词的特点,同时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汉译英翻译十大技巧

译文: A good chef is always trying to seek balance among cereal, meat and vegetable.
解析:仔细分析发现,句中有两个动词,分别是“努力”和“取得”,而“取得”是“努力”的目的,故把“努力”处理为谓语动词,“取得…”作目的状语。整句的主干为“厨师努力去取得”,译作…chef is trying to seek
2.汉语多短句,英语多长句。汉语侧重语义,多用短句、分句来表达;英语多用长句及复合句,其结构通过时态、标点符号及关联词来表达。因此,汉译英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合译、增补词汇等。
3.汉语多重复,英语多替代。汉语由于结构较松散,常对名词进行重复,使语义更加清晰,对动词进行重复起增强语气的作用:而英语常使用代词、名词及do,do so或so do,so,as或其他词组来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
3.用解释的方式。中文的习惯用语和四字成语是令大家头痛的难点,汉译英时,可分两步走:先用浅显易懂的中文对其进行解释,然后再将其转化为英文。
4.根据上下文中的某个表达翻译某些难译的词。四级考试所考查的段落翻译是就某个话题展开的,所以有时可以借用上下文一些相关的表达来译出一些难以直译的词。
【例9】他为人太过圆滑,所以没人喜欢他
【例11】历史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常被忽视和否定。尽管如此,对社会发展来说,小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In history, novel, as a form of literature,
was often ignored and denied. In spite of these,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vel has an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6篇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6篇第1篇示例: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在阅读英文新闻时,经常会遇到需要将英文标题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正确翻译标题对于理解新闻的主题和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直译法直译法是最简单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将英文标题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汉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标题,尤其是涉及到具体名词或术语的标题。
例如:英文标题:China's Economic Growth Continues to Accelerate直译法: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加速在直译法中,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逻辑顺序,尽量避免对原文内容进行太多的增减或解释。
意译法是将英文标题的含义和精神翻译出来的方法,通常会对原文的表达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汉语的语境和习惯。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义比较抽象或者难以直译的标题。
例如:3. 拆词法在拆词法中,需要注意保持原文单词和短语的搭配和语义关系,避免对原文内容进行混淆或失真。
正确翻译英文新闻标题对于理解新闻内容非常重要。
在选择翻译方法时,可以根据标题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来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和拆词法等不同的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关于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篇示例: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在翻译界被称为头条翻译,是一种要求精准、简洁、有力的翻译技巧。
头条翻译是新闻编辑、翻译人员在翻译新闻标题时采用的一种快速、直接、传神的翻译方式,旨在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读懂新闻的主要内容。
好的头条翻译不仅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兴趣。
头条翻译的要点有几个:精准、简洁、有力。
首先要做到精准,即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避免歧义和误解。
其次是简洁,要尽量保持简洁,避免冗长繁复的表达,力求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新闻标题的核心内容。
最后是有力,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力度地表达出新闻的重要信息,吸引读者的眼球。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摘要】汉译英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论入手,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语言转换技巧以及如何处理文化差异。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的汉译英实践,加深了读者对于翻译工作的理解。
结论部分强调了汉译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策略和方法的价值所在。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技巧,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和支持。
【关键词】汉译英,策略,方法,语言转换,文化差异,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文章背景研究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汉译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论,以及如何处理语言转换技巧和文化差异,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实际操作的过程和技巧,最终旨在探讨汉译英的重要性、策略和方法的价值,并展望未来汉译英研究的发展方向。
1.2 目的和意义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into English are multifaceted. Firstly, effective transl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acilita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y accurately convey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nuances of Chinese texts into English, translators can bridge 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help reader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access valuable information.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指进行汉译英工作的翻译人员或学生。
英汉语言对比及互译策略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其语言的使用和表达,其文化渗透于日常用 语之中,如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等。Culturally loaded words 1)I’m feeling blue today. 2) That man who makes the air blue is capable of anything. 3) He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4) She began to cry when the black tidings reached her. 5) The young man is a green hand in doing this work. 6) The thief was caught red-handed. 7) When we started to criticize her work, she saw red. Green-eyed chicken-hearted,
[译文]他的诗形象生动,独具一格,而且气 势磅礴,这是显而易见的。
[例2]A conferen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icher industrialized states was held in Washington attempting to identify priorities for improving life among poor areas of the world.
[例2]The man who is above his business may one day find his business above him. [译文]不屑于干自己工作的人,终有一天发现自己 不配干那份工作
[例3]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放下正在 批改的作业,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身材 矮小的老太太。她满脸皱纹,慈祥地微笑 着。 [译文]Somebody tapped me on the shoulder and I looked up from the exercise books of my young pupils, which I was correcting, into the lined, kind and smiling face of a little old wom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新闻翻译策略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认为: “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从中可以看出新闻的根本特点:新闻是对信息的报道, 新闻的时效性很强, 客观性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
标题高度概况了整条新闻的主要内容, 被喻为“新闻的眼睛”, 是信息量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
新闻标题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 把最精彩的内容揭示给读者, 用最短的文字阐明内容主旨, 以特殊方式表达报纸的倾向性, 凭借特殊强势吸引读者, 选择让人震撼的语句激励读者。
导语简要交代整条新闻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等要素, 通常称为5W, 这些有时甚至用一句话表达。
正文则体现前重后轻的做法, 先提供重要的信息, 再补充必要的背景报道,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纽马克认为,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三个因素:文本类型(type of text) 、读者身份(nature of thereadership) 和翻译目的(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
具体而言,译者可以打破新闻原文的形式上的束缚,在标题、词汇和句法结构上进行改写(rewriting) 。
在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优先考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翻译”(奈达) ,而像译者用目的语写作的产物。
交际翻译法的实质是意译、归化、适度再创造。
1.标题改写新闻标题的功能是提炼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郜书锴,2002) 。
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点(刘宓庆,1998 :82) 。
标题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篇新闻翻译的交际效果和读者的兴趣。
纽马克认为:“Normally, as a translator, you are entitled to …change‟ the title of your text . ”(2001 : 156) 因此,除了极少数采用语义翻译外,译者都在标题翻译上下了很大功夫用交际翻译法处理。
标题翻译应积极地揭示新闻内容, 兼顾中英文标题的差异性和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 可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其一, 如果标题含义明白、直接而且信息功能强烈, 译成目标语后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 例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Olymp 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奥运会隆重开幕泳将夺首枚金牌”, 但中英文采用通栏标题或对仗式标题, 不完全一致。
其二, 标题译成目标语能保留原文的重要信息和审美价值, 又不至于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例如: “A V ow to Zip his Lips (夸张) ——誓要守口如瓶”; “So lar System Search from Space (头韵) ——从太空对太阳系进行探索”。
“Zip”和“守口如瓶”并不对应, 但译文和原文对接受者的作用和接受者的反应达到了功能对等。
其三, 如果原文标题借助于修辞手段, 这些手段翻译成目标语时又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甚至会导致原文重要信息的丧失, 则应灵活处理: 一是语音因素。
英文报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押头韵, 但中文押尾韵的较多。
翻译时如果顾及音韵悦耳, 就会有损意义, 顾此失彼; 只能译其主要含义, 不得不舍弃其次要的附加含义。
例如: “After the Boom Years, Everything is Gloom——繁荣过后尽是萧条”; “Severe Depression Depresses Immunity——严重抑郁症降低人体免疫力”; “Uneart hing the Earth‟s History——揭示地球历史”。
二是主题因素。
有些新闻标题没有叙述的主题, 直译会使读者感到意义不明确, 如“不找市长找市场”。
采用两种方式可以补救, 一是另拟标题, 二是添加注释性词语, 后者见之于“Lure of Lira——巨额里拉利诱明星脚底抹油”; “Young Whealer, Big Deal er———驾驶摩托车的青年们成了保险公司的大主顾”。
另外实例如下:(1) 苏州纺织业——重围中求生Suzhou‟s Textile Industry: Besieged, yet Fighting Hard对比原文和译文,最明显的是中文的破折号改成了冒号,这是符合英文标题习惯写法的。
英文标题分成两部分,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构成修饰或主谓关系时,通常用冒号加以隔开。
如胡壮麟等编写的《语言学教程》的英文是Linguistics : A Course Book。
显然,译者是熟悉中英文标题之间这个重要差别的,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受汉语干扰而忽视这一点。
(2) 苏州迎来轻轨时代Suzhou Ready to Build Its First Light Rail Line原文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翻译成英文时用了省略句。
这符合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非谓语动词的特征。
另外,英文中摈弃汉语中“轻轨时代”过分夸张的说法,代之以“Build Its First Light Rail Line”,这符合英语平实的风格。
(3) 1 ,000 万客流考验苏州春运10 Million Passengers: An Ordeal for Suzhou‟s Spring Festival Transportation译文不仅用了冒号,而且将动词“考验”译成了名词“ordeal”,从而把原文的一个完整句子改写成了典型的二分结构的英语标题。
(4) 交通出行须注意Travel Information Update译文中并没有用“attention”或“notice”之类的词,而是用了英语新闻中常用的“update”,如美国CNBC频道中就有个栏目叫“NEWS UPDA TE”。
同时,这样选词非常切合该则新闻的语境,因为接下来的副标题道出了新闻的具体内容:沪宁高速开始大规模施工,上海两大机场航班调整。
其实通报道路和航空两方面的最新情况。
(5) 自己建房怎么样?Build It Yourself: To Be or Not To Be?译文套用了英语读者熟悉的Do It Yourself 和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名句,使译文在表达效果上超过了原文。
(6) 园区要建成中央商贸区CBD Coming Soon in SIP用缩写和口语化的译文标题同样符合英文标题的特点,显得简洁、亲切,呼之欲出。
(7) 一张照片一段故事Photos and Their Stories套用美国之音栏目标题Words and their Stories,显得巧妙地道。
(8) 要“水上游”, 不要“水上行”Enriched Canal Cruise through the “Oriental Venice”译文绕过不可译的文字游戏,译出主要意思。
(9) 中国民航大出手China Civil Aviation Placed Its Two Huge Orders对原文中的俗语作具体化处理(10) 我市发现2例流脑病例Two Confirmed Cases of Epidemic Encephalitis in Suzhou句子译成短语,结构改变,信息不变。
2.词汇变通汉英两种语言差别在词汇搭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纽马克说过:把本族语译成外语的人“每次出…毛病‟不在语法方面,他的语法可能比一个受过教育的本族人还要…好些‟; 也不在词汇方面,也许他掌握的词汇比本族人还要多些。
他的…毛病‟出在搭配上,他的搭配无法令人接受,难以成立。
”(He will be “caught”every time not by his grammar, which is probably suspiciously …better‟ than an edu cated native‟s, not by his vocabulary, which may well be wider,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 ”) (Newmark, 2001: 80) 汉英新闻翻译中,要提高语言对英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有时需要应用增词、减词或换词等手段加以变通。
2. 1 增词(1) 而在全国111 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大约有十几家与外方正在谈判。
译文:Meanwhile, about a dozen of their counterparts among the 111 nationwide CCBs are in the middle of negotiations with potential foreign investors.增加potential ,符合英文搭配习惯。
2. 2 减词(2) 据沪宁高速扩建工程指挥部的消息,时下沪宁高速改扩建工程已进入大规模路面施工,并争取在今年内实现双向八车道贯通,这将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所下降。
译文:According to the Command Office of the Nanjing-Shanghai Expressway Widening Project, the project has already kicked off its overall road surface construction, aiming at widening the expressway to eight lanes by the end of this year.双向八车道中的“双向”属冗余信息,翻译时删去。
(3) 据市博物馆副馆长张照根介绍,这些瓷器碎片都是没有用过的新瓷,估计是运输途中损坏后,在交易过程中发现随手抛弃在城根边的。
译文:According to Zhang Zhaogen, deputy curator of Suzhou Museum, the unearthed debris is believed to be fragments of unusedporcelain items which were thrown away near the wall by traders after transportation damage had been spotted.删掉“没有用过的新瓷”中的冗余信息,译成“unused porcelain items”。
2. 3 换词(4) 大量碎瓷和玉石料的发现,说明阊门瓮城不仅是战争时期的军事设施,在和平时期,城门还是进行商贸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