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2020年 太阳能电池组件硅胶检验标准 A-2规程-工艺部-三级文件-安全作业管理

2020年 太阳能电池组件硅胶检验标准 A-2规程-工艺部-三级文件-安全作业管理

文件制修/ 订记录表1 目的明确硅胶检验标准.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太阳能组件所用硅胶的来料检验标准。

3 定义无4 相关文件无5 职责5.1 质量部:依照标准制定相应检验指导书。

5.2 采购部:将标准传递至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

6 安全无7 职工健康若不慎溅入眼睛,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求医治疗。

避免让未固化的胶长时间的接触皮肤。

8 管理内容8.1 可赛新1527太阳能电池专用密封剂检验标准8.1.1 产品描述白色,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脱肟型,低气味,不含溶剂。

8.1.2 固化前胶液性能固化深度mm/24h ≥2表干时间(min)3~158.1.3 固化后性能硬度(邵A)(ISO7619,GB/T531) 38~48断裂伸长率(%)(ISO37,GB/528)200~350拉伸强度(MPa)(ISO37,GB/528)≥2.2剪切强度(MPa,阳极氧化铝)(ISO4587,GB7124)≥1.28.1.4310ml/筒 400ml/软包8.2 可赛新 1521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灌封胶8.2.1 产品描述1521是双组分,室温固化有机硅灌封胶。

固化物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A胶理化特性B胶理化特性蒸气压: 5mm Hg,21℃蒸气压: 5mm Hg,21℃气味: 轻微气味: 轻微蒸气密度: 比空气重蒸气密度: 比空气重密度: 1.46±0.03密度: 1.00±0.05外观:白色流体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8.2.2基础原料有机硅颜色混合物(白色)A组分粘度(mPa·s).≦8000B组分粘度(mPa·s).≦100A组分密度(g/cm3) 1.46B组分密度(g/cm3)0.98混合后密度(g/cm3) 1.40表干时间(min)≧8全固时间(h)248.2.3 固化后性能样片厚度约为2mm,在(23±2)℃湿度(50±5)%条件下,固化7天,测试温度为23±2℃使用温度范围(℃)–50-150拉伸强度(MPa) (ISO37,GB/528) ≧0.8硬度(ShoreA) (ISO7619,GB/T531) 45±5断裂伸长率(%)(ISO37,GB/528) ≧80导热系数(W/m.K)(ASTM C177)≧0.2体积电阻率(Ω.cm)( IEC60093,GB/T1692) ≧1.0×1015击穿电压(KV/mm)(IEC 60243-1,GB/T1695 ≧208.3 道康宁PV-804中性密封胶8.3.1 产品描述道康宁® PV-804 中性密封胶旨在提供持久的粘结和保护,起到防潮、抗环境腐蚀,抗机械冲击、热冲击、以及振动等作用。

灌封胶使用说明书

灌封胶使用说明书

灌封胶使用说明书型号:一、产品简介及用途本产品是一种双组份液体硅胶。

产品固化过程无小分子副产物放出,固化前后收缩率小。

产品流动性好,耐黄变,对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使用时,两组份按照A:B=100:100(重量比)混匀即可使用,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无腐蚀性,可内外深层次同时固化。

二、产品技术参数三、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施胶前需保持基材及模具的干燥、清洁、无刮痕或缺陷,以免影响固化后性能。

●使用前分别将A/B组分搅拌均匀,然后AB组份按比例称好,在干净容器中充分混合均匀(有条件可将混合后产品抽真空消除气泡)后即可使用。

●施胶时,注意施胶方式,避免产生气泡和溢胶;烘烤固化前,检查胶水的充盈度和结合面有无瑕疵;烘烤时,根据实际状况合理调节温度或烘烤时间,保证胶水固化完全。

●本品使用时,操作时间仅仅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越高,允许操作时间越短,反之,允许操作时间较长。

●本品易被含P、S、N的有机物“毒化”而影响固化效果,使用时注意清洁,防止杂质混入。

●本品切忌与不或加入硫化剂的缩合型硅橡胶、加入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相混可接触。

四、包装、储存、运输●本品分A、B两组份,分别包装于10kg/桶或20kg/桶的塑料桶中,或按用户需求协商指定包装。

●本品在贮存及运输时,应密闭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止雨淋。

贮存期6个月,建议储存温度在0~40℃。

●本品按非危险品储存和运输。

五、安全与环保1、本产品属非危险化学品,可按照非危险品贮存和运输,使用时,对人体和环境没有毒害和污染。

2、使用后的包装物,请按照相关的环保规定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乱丢弃。

注:●我公司只对产品是否符合规格给予保证,由于客户的使用条件差异和产品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不受本公司控制,客户在使用时,一定要先进行测试,以确认适合您使用目的产品。

●产品的部分性能参数均可根据客户的要求作专门调整,客户可与我公司联系。

●本公司的有机硅产品是面向一般电子工业用途而开发。

灌封硅胶和硅胶散油详细介绍

灌封硅胶和硅胶散油详细介绍

灌封硅胶和硅胶散油详细介绍1、灌封硅胶灌封硅胶又叫双组分有机硅加成型导热灌封胶,属于硅胶制品。

由两种调料配在一起,合成橡胶。

那么它有哪些自身的特性呢?一、具有阻燃性,等级为UL94-HB级。

二、低粘度、流动性、自排泡性较方便的灌封复杂的电子部件,可浇注到细微之处。

三、具有可拆性密封后的元器件可取出进行修理和更换,然后用本灌封胶进行修补可不留痕迹。

四、胶料在常温条件下混合后存放时间较长,但在加热条件下可快速固化,利于自动生产线上的使用。

五、固化过程中不收缩,具有更优的防水防潮和抗老化性能。

灌封胶特性不仅如此,而本身所具备的硅胶特性也能够在生产生活中使用。

如它的耐酸碱性能好、耐大气老化、绝缘,抗压,防潮防震等。

根据以上的它的种种特性才能够使它很好的在背光板,高电压模块,转换线圈汽车HID灯模块电源汽车点火系统模块电源、网络变压器、通讯元件、家用电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变压器及电子元件上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根据生产需要,使用本产品时应该注意在大量使用前,请先小量适用,掌握产品的使用技巧,以免差错。

在使用固化剂的时候应适当的减少其调配比例,可使产品延长操作时间,以便固化时间相延长。

接下来的要做的就是灌封胶的储藏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硅胶特性,而不会干扰它对其他对金属及LED产生腐蚀,良好的深层固化能力,可有效的减少漏胶现象。

在一般的储藏中你需要做的就应该使本品通风,阴凉,干燥。

而本身固化剂具有易挥发特性,应该把它密封保存,如果过期经实验合格,那么保质期为两年。

以下注意:1、本品属无毒,难燃,按非危险品运输2、符合UL-94-HB防火规格3、包装规格为5公斤/桶和20公斤/桶4、典型技术指标5、完全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2、硅胶散油一、定义:硅胶散油又称“导热硅油”,属于硅胶制品。

是由导热性和绝缘性良好的金属化物与邮寄矽氧烷复合而成,是一种无味、无嗅、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理惰性,对皮肤无刺激和伤害的膏状物。

有机硅灌封胶TDS

有机硅灌封胶TDS

以上固化前性能数据均在25℃,相对湿度55%条件下所测,机械性能及电性能数据均在试样完全固化后所测。

本公司对测试条件不同或产品改进造成的数据不同不承担相关责任。

四、使用工艺1、混合前:首先把A组分和B组分在各自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

2、混合时:应遵守A组分:B组分=1:1的重量比,并搅拌均匀。

3、排泡:胶料混合后应真空排泡1-3分钟。

4、灌封:混合好的胶料应尽快灌注到被灌产品中,以免后期胶料增稠而流动性不好5、固化:加温固化。

温度越高,固化速度越快。

五、注意事项1、胶料应在干燥室温环境下密封贮存,混合好的胶料应尽快用完,避免造成浪费。

2、本品属非危险品,但勿入口和眼。

3、本品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理惰性,对皮肤无刺激和伤害。

产品不含有易燃易爆成份,不会引发火灾及爆炸事故,对运输无特殊要求。

4、存放一段时间后,胶会有所分层。

请搅拌均匀后使用,不影响性能。

5、以下物质可能会阻碍本产品的固化,或发生不固化现象,所以,最好在进行简易实验验证后应用,必要时需要清洗应用部位。

a、不完全固化的缩合型硅酮胶。

b、胺固化型环氧树脂。

c、白蜡焊接处或松香焊点。

六、包装规格及贮存及运输1、A剂 25kg/桶;B剂 25kg/桶。

2、本产品的贮存期为1年(25℃以下),超过保存期限的产品应确认无异常后方可使用。

3、此类产品属于非危险品,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七、建议和声明建议用户在正式使用本产品之前先做适用性试验。

由于实际应用的多样性,我公司不担保特定条件下使用我司产品出现的问题,不承担任何直接、间接或意外损失的责任,用户在使用过程遇到什么问题,可联系我公司售后服务部,我们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有机硅导热灌封胶

有机硅导热灌封胶

有机硅导热灌封胶一、产品特点及应用HCY5299是一种低粘度阻燃性双组分加成型有机硅导热灌封胶,可以室温固化,也可以加热固化,具有温度越高固化越快的特点。

本品在固化反应中不产生任何副产物,可以应用于PC(Poly-carbonate)、PP、ABS、PVC等材料及金属类的表面。

适用于电子配件导热、绝缘、防水及阻燃,其阻燃性可以达到UL94-V0级。

完全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

二、固化前后技术参数性能指标A组分B组分固化前外观深灰色流体白色流体粘度(cps)3300 3500操作性能A组分:B组分(重量比)1:1混合后黏度(cps)3000~4000 可操作时间(min)120固化时间(min)480固化时间(min,80℃)20固化后硬度(shore A) 60导热系数 [W(m·K)] 0.8介电强度(kV/mm)≥27介电常数(1.2MHz) 3.0~3.3 体积电阻率(Ω·cm)≥1.0×1016 线膨胀系数 [m/(m·K)] ≤2.2×10-4 阻燃性能94-V0以上性能数据均在25℃,相对湿度55%固化1天后所测。

本公司对测试条件不同或产品改进造成的数据不同不承担相关责任。

三、使用工艺1、混合前,首先把A组分和B组分在各自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

2、混合时,应遵守A组分: B组分 = 1:1的重量比。

3、一般而言,20mm以下的模压可以模压后自然脱泡,因为温度高造成固化速度加快或模压深度较深,所以可根据需要进行脱泡。

这时为了除去模压后表面和内部产生的气泡,应把混合液放入真空容器中,在0.08MPa下至少脱泡5分钟。

4、应在固化前后技术参数表中给出的温度之上,保持相应的固化时间,如果应用厚度较厚,固化时间可能会超过。

室温或加热固化均可。

胶的固化速度受固化温度的影响,在冬季需很长时间才能固化,建议采用加热方式固化,80~100℃下固化15分钟,室温条件下一般需8小时左右固化。

硅胶对比及检测处理方案

硅胶对比及检测处理方案

一.接线盒的粘接太阳电池组件封装完成以后,需要通过胶粘剂把接线盒与背板粘接在一起。

这就要求胶粘剂对各种背板及接线盒具有很好的粘接性能。

为了确保接线盒在局部受力的情况下,即使长期老化后也不会从背板上脱落,要求胶粘剂具有较好的抗撕裂性能及耐老化性能。

二.接线盒的灌封接线盒内元器件的绝缘性能要求很高,太阳电池组件在异常工作条件下会有大量电流通过旁路二极管并使其发热,为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性能及绝缘性能需要使用灌封胶,并达到防潮抗震的作用。

灌封胶应具备以下特点:良好的流动性,能够流到狭小的缝隙中;有一定的可操作时间和较快的凝胶时间;固化后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对汇流条没有腐蚀;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双组分有机硅灌封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导热性和耐老化性能,无腐蚀性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与接线盒的灌封。

三. IEC和UL标准对太阳电池组件用胶要求的解读目前关于太阳电池组件认证的标准主要有IEC61215[1]、IEC61730[2,3]和UL1703[4],下面是这几个标准对太阳电池组件用胶的要求。

1.IEC61215对太阳电池组件用胶的要求根据10.3条规定,太阳电池组件中的载流部分与边框或外部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400M (组件面积小于0.1m2)或40MΩ·m2(组件面积大于0.1m2),因此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根据10.3、10.10条规定,太阳电池组件需要进行室外曝露试验和紫外预处理试验,在测试试验以后要求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绝缘电阻同10.3的规定,因此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并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根据10.9和10.18条规定,太阳电池组件需要进行热斑耐久试验和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太阳电池组件会产生局部过热的现象,因此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及良好的导热性能。

根据10.11和10.12条规定,太阳电池组件需要进行-40℃~85℃的冷热循环试验和-40℃~85℃、85%RH的湿冻循环试验,因此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弹性来有效调节不同质材料间的热膨胀差异,并且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和湿冻老化性能来满足组件的粘接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CoolTherm SC-324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技术说明书

CoolTherm SC-324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技术说明书

CoolTherm® SC-324 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技术说明书CoolTherm® SC-324导热硅树脂密封剂是一种双组分产品,旨在为电气/电子封装应用提供优良的导热性,同时保留与硅树脂相关的所需特性。

特征和优点:应力低 – 材料在固化时具有低收缩和低应力。

耐久性好 – 由加成固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组成,在密闭空间中加热时不会解聚。

粘度低 – 与其他高导热材料相比,具有更低的粘度,便于元件的灌封。

环境耐受性好 – 具备优异的耐热冲击性和阻燃性。

UL 认证 – 具备优异的阻燃性;经 UL 94 V-0认证。

使用方法:混合 – 在混合树脂和固化剂之前,充分混合各个组分。

将CoolTherm SC-324树脂与CoolTherm SC-324硬化剂以1:1的比例(重量或体积比)混合。

大批量生产可采用自动计量/混合/注胶设备。

建议使用密闭机械混合器,否则在混合过程中或催化混合物时,空气可能被吸入到密封剂产品中。

将气泡和空隙降至最小,灌封胶的电气和导热特性才能最优。

因此,在极高电压或其他关键应用中,建议抽真空操作。

操作 – 使用手持式胶枪或自动计量/混合/涂敷设备涂覆有机硅灌封胶。

避免将灌封胶应用在含有固化抑制成分(如胺、硫或锡盐)的表面。

如果不确定粘合面是否有问题,请在一小块表面涂一层灌封胶进行试验,观察在常规固化条件下固化是否正常。

固化 – 通常灌封胶在室温(25°C)下24小时,或在125°C下60分钟可以完全固化。

此时间-温度曲线指材料在达到设定温度后,完全固化所需要的时间。

对烘箱升温速率、热质量大的部件和其他可能延迟灌封胶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应补偿时间。

保质期/储藏要求:在未开封的原装容器中储存,且储存温度5-30°C时,各组分的保质期为6个月。

CoolTherm SC-324密封剂会产生微量氢气。

请勿在不通风的容器中重新包装或存放材料。

工作区域应充分通风,防止气体积聚。

有机硅导热胶技术资料TDS

有机硅导热胶技术资料TDS

ZR340A/B有机硅导热灌封胶产品描述ZR340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是一种室温/加温固化的加成型有机硅材料。

这种双组分弹性硅胶设计用于灌封、保护处在严苛条件下的电子产品。

ZR340有机硅导热灌封胶使用了新型技术,无需加热就能很好地固化。

以1:1(重量比或体积比)彻底混和A组分和B组分后,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固化,形成弹性缓冲材料。

固化后的弹性体具有以下特性:抵抗湿气、污物和其它大气组分减轻机械、热冲击和震动引起的机械应力和张力容易修补高频电气性能好无溶剂,无固化副产物在-50-250℃间稳定的机械和电气性能优异的阻燃性常规性能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单位 A组分 B组分外 观 目 测 --- 黑色粘稠液体 白色粘稠液体 粘 度 GB/T 10247-2008mPa·s(25℃)2500-5000 2500-5000 密 度 GB/T 13354-92 g/cm3(25℃) 1.50±0.05 1.50±0.05操作工艺项 目 单位或条件 数值混合比例 重量比 100:100混合比例 体积比 100:100混合粘度 mPa·s(25℃) 2500-5000混合密度 g/cm3(25℃) 1.50±0.05 操作时间(1) hr(25℃) 0.5-1.5固化时间 ℃/hr 60/0.5或25/10 (1)操作时间是以配胶量100g来测试的。

将A、B两组分按比例取出配比、搅拌混合均匀,抽真空去除气泡,在操作期内浇注到需灌封产品上,如灌封产品太大,建议分次灌封,然后根据(60℃/30min或25℃/10hr)固化即可。

操作注意事项1、胶料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沉淀,建议在取用前请先将A、B组分各自搅拌均匀,取用后应注意密封保存。

2、搅拌时应注意同方向搅拌,否则会混入过多的气泡;容器边框和底部的胶料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出现由搅拌不均而引起局部不固化现象。

3、浇注到产品上再次抽真空去除气泡,可提高固化后产品综合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检验标准
链接:/tech/17133.html
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检验标准
1.功能介绍
双分组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是一种导热绝缘材料,要求固化时不放热,无腐蚀﹑收缩率小,适用与电子元器件
的各种导热密封,浇注,形成导热绝缘体系。

2.材料介绍
主要特点如下:
1)室温固化,加热可快速固化,易于使用;
2)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60℃-250℃)内保持橡胶弹性,电性能优异,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非常小,导热性较好; 3)防水防潮,耐化学介质,耐气候老化25年以上;
4)与大部分塑料,橡胶,尼龙及聚苯醚PPO等材料粘附性良好;
5)符合欧盟ROHS环保指令要求。

3.用途
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Junction Box),特别是对防水导热有要求的电子电器产品。

4.质量要求及来料检验:
1)固化前:检查外观,应为白色流体;A,B组粘度适宜,(A组5000~15000cps,B组粘度50~100cps)
2)操作性能:混合后黏度(cps),可操作时间20~60分钟,初步固化时间3~5 h,完全固化时间不超过24h;
3)固化后:硬度25~35(Shore A); 导热系数≥0.3[w(m k)];介电强度≥20kv/mm
;介电常数(1.2MHz)3.0~3.3;体积电阻率≥1.0×1016Ωcm;线膨胀系数≤2.2×10-4
m/(m k);阻燃性能94-VO。

5.注意事项
1)胶料应密封贮存。

混合好的胶料应一次用完,避免造成浪费。

2)产品属非危险品,但勿入口和眼,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6.检验规则
按厂家出厂批号进行样品抽检,第4章内容全检,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对该批号产品进行全检,如果仍有不符合
第4章2)3)相关检验要求的,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来料.
原文地址:/tech/17133.html
页面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