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品管

合集下载

制程品管资料

制程品管资料

• 生产工程的变异因素——产品品质越不稳定, • IPQC的巡回时间间隔越要缩短。 • 顾客的要求——顾客对制程审核的要求是 • IPQC的工作重点。 • 最高治理者要求——最高治理者的要求是 • IPQC的工作方向。 • 其他方面的要求——环境爱护要求如波峰 • 炉的焊锡渣排放等又如超声波焊接。 • 2.1.2 IPQC设置方法 • 设置IPQC三要素:
检查数量: 不良数量: 不良率:
不良品产生时段记录
NO. 检验不良工程
合计
123456
备注
各时段代表的 时间分别是:
1=8:00~10:00 2=10:00~12:00 3=13:30~15:30 4=15:30~17:30 5=18:30~20:30 6=20:30~22:30
总计 检验事项记录: 检验员:
觉察不良事项
觉察不良品
要求订正特殊 严峻时关机 剔除不良品、放行合格品
2 高效的制程巡回检查
制程巡回检查:指的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用巡 回的方式定时检查和确认各制程参数、作业变更、使 用的标准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状态和加以掌握的 检验作业方法。
IPQC是制程巡回检查常用的叫法,它的英文意 思是:——IN PROCESS QUALITY CHECK ,简 称IPQC。 巡回检查:指定时的按工程别轮番检查。 制程:指的是产品的制造过程。 制程巡回检查方式的特点是:治理工程多、使用、人员 少,效果明显,所以效率高。
IPQC
巡回间隔时间 检验工程数量 检验工程难度
每2小时 检查1次 行不行
哗,差不多 有28个工
程啊
有的工程难度 较大,需要检查
7~8分钟
● IPQC巡回检查图:
• 规定检查的间隔时间: 检查的间隔时间:2小时 设置时间:9:00 11:00 14:30 16:30 19:30 中休时间:12:00~13:30 晚饭时间:17:30~18:30

IPQC的工作职责

IPQC的工作职责

IPQC的工作职责IPQC职责与权限篇一制程品管员工作职责与权限文件编号:1.0目的:为了有效控制生产制程零部件产品的质量,防止不良品的发生,以满足预期的转序及使用效果。

特制定本规定。

2.0范围:本工作职责与权限仅适用于公司制程品管员日常生产过程的质量管制工作。

3.0职责:3.1在公司部门主管的领导下,负责开展所有产品制程的首件确认检验、制程巡回检验、工序最终检验的质量管制工作。

3.2负责实现执行公司及本部门下达的质量目标,完成每日的质量任务,遵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3.3负责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工序,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图纸、作业指导书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过程质量异常的及时性负责。

3.4负责对所有制程工序产品遵循:外观、尺寸、特性、功能试装、检验方法、检验重点、各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行抽检、巡检及全检工作,保证生产质量无异常。

3.5负责所有入仓或转序制品的质量检验、确认、判定及结果处理,对检验相关数据结果做好原始记录、检验状态标识、不良品的隔离及呈报工作。

3.6负责对制程质量异常现象的描述、不良原因分析、不良率的统计,并开具《制程异常报告》向相关部门进行呈报、处理、跟踪及改善效果的确认工作。

3.7负责监督制程产品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严格执行检验标准,负责把关未经检验或未验证合格的工序产品不得转序及使用,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提高为生产服务的工作质量,确保过程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8做好自己工作台面的5S工作,团结同事、宣传品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使自己的品管技能不断娴熟,推进公司全面质量管理。

3.9负责对自己使用的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3.10向部门主管提交当日的检验记录和报表,汇报过程产品的质量状况和纠正预防措施的改进效果。

4.0权限:4.1有权对检验过的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并提出处理建议。

4.2有权拒绝执行任何降低检验标准的口令,坚决按程序办事。

4.3有权制止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制程产品未经相关程序处理就转序和使用。

IPQC(制程控制)巡检工作流程

IPQC(制程控制)巡检工作流程

IPQC(制程控制)巡检工作流程做IPQC(制程品管)的那些日子里,或许谁都经历过小小的风雨,都曾哭过、笑过、犯过错、挨过教训......今天小编分享一篇好文,我们一起梳理下IPQC的基础知识、工作要点及岗位职责,不足或失误之处,敬请列位看官提出宝贵意见。

IPQC(InPut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制程中质量控制的英文简称,也叫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由于IPQC采用的检验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之间巡回检查,所以又称为巡检。

IPQC一般采用的方式为抽检,检查内容一般分为对各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对各工序的操作人员的作业方式和方法进行检查、对控制计划中的内容进行点检。

IPQC目的产品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的系统,由不同的工序构成,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物流又有信息流,要想使输出满足客户要求就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保证输入质量机器设备稳定,有充分的能力,人员严格按标准作业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各关键参数(CTQ)处于稳定受控状态信息准确、完整、及时,能发挥指导作用有效的工序监控机制,能及时发现过程的异常向前反馈机制使过程能及时对异常进行修正向后反馈机制能有效防止不良流失产品初末件审核,提供班次质量保证工序接口顺畅,防止资源浪费以上各方面的执行有赖于IPQC的持续努力,而正是有了以上的支持,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证输出质量的过程。

所以IPQC的工作实现了流程向过程的过渡,使输出不再是输入的简单相加,而是数量和质量上增值。

IPQC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方法:依审核清单执行过程审核——过程基本状况,不依产品而变;工序作业检查——物料、工具、辅料、方法、人员确认;首件确认检查——依产品而有别,工艺、设备、软件、参数检查;记录——真实、清楚、及时;各工序间反馈机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预警机制起作用;不合格品控制——标识、隔离、区分放置、统计分析;物料投入——将正确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投入到正确的产品,并及时准确记录以方便追溯;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功能要求;各工序输出抽样检查——确认工序稳定,有充分能力产品合格。

品管IQCIPQC,PQC,FQC,OQC的意思

品管IQCIPQC,PQC,FQC,OQC的意思

品管IQC,IPQC,PQC,FQC,OQC 的意思
IQC、IPQC、PQC、FQC、OQC,五种的意义
1.? IQC进料检验(In comi ng Quality Co ntrol 供应商品保部).主要是控制来料的品质管控
2.?IPQCS制程品管(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Section)针对制程上的品质管控(某些公司的IPQC会握有稽核的权力)?
3.? PQC 半成品检验Process Quality Control
4.? FQC终检(Final Quality Control 成品检验)在产品岀货之前需做最後检验才可岀货
5.OQC岀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岀货品保课)针对成品要岀货的物品品质管控
QC 一般分为三段:IQC/IPQC/OQC
一间公司生产线原材问题多不多要看IQC
一间公司生产线制程品质问题要看IPQC
一间公司客诉、客退问题多不多要看OQC。

统计制程品管(SPC)

统计制程品管(SPC)
顾客需求 售后服务
制程管制的概念
制程管制所包括的范圉应为制程中之各种事务,其 主要者有三:一为质量、一为产量、一为成本。但 目前强调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因此整个企业界的 制程管制就以制程品管为主。
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掌握影响品质的有关因素加以 管制,使结果在管制状态谓之。 管制≠检查,品质是于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若制程 能力不足,无法做好品质保证。
● 当找出造成制程不稳定之原因后,我们必 须规划一些改善的措施,使得相同之问题不再 发生。回馈管制系统之最后一个步骤是依据规 划之改善措施,调整制程之可控制因素。上述 步骤需重复进行,以持续改善制程。统计制程 管制牵涉到产品和制程之控制,但其重点是在 质量数据之分析,只有在质量数据显示制程不 稳定时,我们才考虑调整制程之参数。
●管制界限通常设在当制程为管制状态 时,几乎所有点都可落在管制界限内。只 要点都在管制界限内,则制程可视为在统
计管制内,对制程不须采取任何行动。但
只要一点在管制界限外,则代表制程有变
异,此时我们必须找出造成此种变立包含下列步骤:
(1).选择质量特性 (2).决定管制图之种类 (3).决定样本大小、抽样频率和抽样方式 (4).收集数据
成品装配
1.报废 2.返工 3.让步出货 品质判定
NO

YES
完工抽样 1.检验规范 2.检验量具 3.抽样计划
入库或出货
SPC概念
1.概论

一个产品如果以它对顾客的符合度做为评断
的标准,则它必须是由一个稳定而可重复运作 的制程所生产的,亦即制程必须具有在生产目 标值的些微变动内的生产能力。统计制程管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乃是一 些使制程稳定和经由降低变异性以改善制程能 力的强力工具的集合。

制程品管知识

制程品管知识
2.流水线生产作业中要确 保QC位的检验时间与工位 平均作业时间相当,否则 就要分解工位,让两个或 更多的人共同完成,以确 保QC位不会形成卡脖子的 关口。
3.FQC(QC)作业一般是全 检,但下列情况会有些不 同:(见右图)
高自 动 化 水 平
过度区域
抽检
全检
产品生产
简单 产品
抽样 检验
机器自动化 人员做抽检 抽检率自定 品质要保证
1. 使用未经检验的物料或配件 2. 错误使用物料或配件 3. 物料、配件的品质变异 4. 使用让步接受的物料或配件 5. 使用代替物料,而事先无精确验证
制程品管知识
制程检验
• 什么是制程检验? • 制程检验的目的 • 制程检验的形式 • 制程巡回检查方式的特点
2


分类

方式

内容
要求


目的

措施
制程品管
IPQC
QC
FQC
巡回检验
过程参数 工作指标
定点检验 工序品质 产品品质
专职且有资格的人员担当
检查、检验作业
发现不良事项 发现不良品
要求纠正特别 剔除不良品、放行合格品 严重时关机
16:30等
6
IPQC的权责有多大?
• IPQC在实施制程巡回检查时既要发现问题,也需处理问题,因此, 要赋予其足够的权力,以便保持工作地热情和效果。
• IPQC的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权力
IPQC

制程

异常
立即停止制程 要求立即改正 要求限期改正
发行 CAR
通报 反馈
警告
追踪
效果
7
活用查核表

品管部职责与岗位说明书

品管部职责与岗位说明书
6.负责所检车间或工序不合格品的跟进、处理;
7.负责物料上线生产前的品质检查、核对工作;
8.负责进行产品的首件确认,填写《首检记录表》;
9.参加品质例会和专题会议;
10.负责对重点工序进行重要项目的巡查工作;
11.承办上级临时交付的其他工作。
主要
权限
1.对所管范围内的产品巡检执行权;
2.巡检过程中产品品质异常及不合格产品的反馈、跟进、处理权;
2.成品品质异常及不合格成品的反馈、跟进、处理权;
3.品质会议的参与权;
4对违反品质管理制度的制止权、处罚申报权;
5有权要求各部门配合进行与本岗位工作职责有关的工作;
6对本职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映权和改进的建议权:
7对上级不合理处罚的申诉权;
8.上级特别授权的有关权限。
编制
审核
批准
岗位
名称
巡检品管员
所属部门
3.品质会议的参与权;
4.对违反品质管理制度的制止权、处罚申报权;
5.有权要求各部门配合进行与本岗位工作职责有关的工作;
6.对本职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映权和改进的建议权;
7.对上级不合理处罚的申诉权;
8.上级特别授权的有关权限。
编制
审核
批准
合计
21人
岗位
名称
品管部经理
所属部门
品管部
部门编号
OD一10
直接
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进料、制程、成品品管员
所辖人数
20人
职务
性质
管理人员
岗位编制
1人
岗位
职责
1负责建立与完善品质管理体系,制定、组织实施品质目标;
2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年度品质审核计划;

制程品管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制程品管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制程品管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制程品管是在生产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制程品管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品质管理品质管理是制程品管的核心职责之一。

制程品管需要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这包括对原材料和成品的检验、监控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指标,并根据数据分析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流程控制制程品管还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控制和优化。

他们需要分析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制程品管需要和工程师、生产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通过优化流程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数据分析制程品管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

他们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生产参数、产品质量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规律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数据分析是制程品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生产过程,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故障分析与改进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制程品管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他们需要通过分析数据和生产过程,找出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故障分析和改进是制程品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质量改善制程品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

他们需要不断地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工艺,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实现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

质量改善是制程品管工作的核心目标,只有保持不断改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制程品管的岗位职责包括品质管理、流程控制、数据分析、故障分析与改进以及质量改善等多个方面,他们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改进,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程品 管
作業系 統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一.目的
各生產制程能在有效的管制狀態下執 行,使產品品質獲穩定的品質水準
二.范圍
公司生產單位之所有制程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三.職責
(一).制造事業處主管
a.協調各部門以達成生產目標 b.督促各部門依据正確的制造流程及產品品質 計划來生產 c.確保各制程作業符合品質標准 d.品質變異的追蹤,研討及防止 e.選出人員接受適當的教育訓練
1.任何在制品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或凌亂散置 在非指定存放位置
2.電鍍處理后有金屬的在制品,任何人不得以手 直接接觸,應使用適當工具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五.產品標示與追溯性
在制品及成品的標示與追溯性,
應依据“產品標示與追溯性管制作業系統”規 定執行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六.工程異常及不合格品管制
(一).模(治)具異常處理作業
九.異常回餽處理
品保根据月報統計, 針對品質特殊異常, 要求責任單位進行原因分析及改善對策, 以預防其再發生, 并追蹤至改善完成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十.人員教育訓練及考核
一般或特殊制程管制所須的教育訓練, 依產品特性,生產制程的需求 辦理教育訓練課程規划及訓練,驗証, 各項計划及記錄必須加以保存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2.單位主管應定期確認作業人員的設備點檢作業 是否確實
3.生產設備及模(治)具必須制定維護與保養計划 ,并依計划執行維護保養并記錄
4.無法按時維護保養時,必須特采生產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八.檢驗資料管理
1.品保每月依檢驗相關品質資訊作成報表,呈事 業處主管
2.品質資料的管理
3.品質資料中使用統計技朮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確認所使用規范,規格是否正確? 作業內容是否相符?如有不符應即時反應,并取得正 確的文件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二).制程自主品管作業系統
1.初件檢查 a.人員:制造單位作業人員,主管或品檢人員 b.時机:每日(批)開机,修模,設備維修或換料 c.抽樣:抽取首件在制品實施初件檢查 d.檢查結果記錄:初件制程檢驗記錄或制程自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三).制程條件確認作業系統
2.初件檢查 a.人員:制造單位作業人員 b.依据:作業規范 c.時机:每日開机,修模,設備維修或換料生產前 d.執行:確認設備條件,用料與模(治)具 e.檢查結果記錄:制程自主檢查表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三).制程條件確認作業系統
3.制程巡迴檢查 a.人員:品管檢驗員 b.依据:產品品質計划 c.執行:每日針對制程設備,治工具及用料確認 制程條件及維修保養記錄 d.檢查結果記錄:制程巡迴(自主)檢查表或設備 保養檢查表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四).在制品的運搬儲存包裝作業管制
在制品在搬運,儲存及包裝以不損傷在制品為原 則
1.品管人員執行制程檢驗確認品質不良屬于設 備時,檢覆檢測數据要求停机,并填寫制程異常連絡 單知會生產設備之責任主管調整或故障排除
2.作業人員發現生產設備不順時,應停机并通知 生產設備之責任主管調整或故障排除
3.設備維修后,須確實填寫設備維修記錄表
4.對設修后須實施初件檢查及生產條件確認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六.工程異常及不合格品管制
(三).制程異常處理作業
1.裝配(零件)生產單位于制程中發現不合格品( 物料)時,填寫制程異常連絡單知會品保確認,第一 聯標示在不合格品上,第三聯交由責任單位改善
2.制程檢驗時發現異常時,由品管填寫制程異常連 絡單通知生產單位改善
3.對所發現的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處理方式辦理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二).制程自主:品管檢驗員 b.依据:產品品質計划及作業規范 c.對象:每日針對重要制程的在制品檢驗其品
質是否符合規格 d.檢查結果記錄:制程巡迴檢查表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二).制程自主品管作業系統
4.入庫檢驗 a.人員:品檢人員 b.時机: c.抽樣:依 c=0 或 MIL-STD-105E抽樣計划 d.檢查結果記錄:入庫單,品質經歷表
十一.附 表
1.初件制程檢驗檢驗記錄 2.自主檢查表 3.樣品收集單 4.制程巡迴檢查表 5.制程異常連絡單 6.設備每日保養檢查表
Thank You Very Much!
(三).各基層主管,線組長
a.教導操作程序及講解,使作業人員了解品質 標准
b.反應生產中的相關事宜 c.自主檢查及初件檢驗的確認,核對是否依標 准條件生產 d.各表單的分發及收集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三.職責
(四).品保單位
a.制作產品品質計划表及檢驗規范,檢驗規格
b.確保生產單位的制程條件及其生產的產品滿 足產品品質計划及客戶需求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七.設備維護,保養與校正
(一).檢測設備的校正與維護
公司的量具,儀器使用單位應定期將檢測設備 送校驗單位校驗
使用前需先確認校驗是否過期或設備功能是否 正常,確認符合后方可使用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七.設備維護,保養與校正
(二).生產設備及模(治)具維護與保養
1.生產設備在使用時,作業人員應每日實施日常 點檢
c.作業規范制定 制工配合 IE,內容包括使用 材料,使用設備,作業條件,作業步驟及作業自主檢 查等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一).產品品質計划制定及應用
d.檢驗規范制定 品保制定,內容包括抽樣.檢 驗方法,檢驗規格,檢驗設備,檢驗表格,判定標准及 管制措施等
e.應用管制 確保生產使用為最新版本;
主檢查表或條件設定,變更記錄表格內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二).制程自主品管作業系統
2.制程自主檢查 a.人員:制造單位作業人員 b.依据:產品品質計划及作業規范 c.對象:制程所使用的設備與治具,在制品及作
業條件,尺寸……管制項目 d.檢查結果記錄:制程自主檢查表,樣品收集單 e.主管應不定期查核作業人員是否依要求執行
c.發現制程異常時,應及時遏止生產及不合格品 管制,并于改善后進行效果確認
d.規划各制程人員應接受的訓練課程,并確認訓 練效果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一).產品品質計划制定及應用
a.產品品質計划的架構 產品品質計划.檢驗規 范(規格),制造作業規范等文件
b.產品品質計划表制定 品保主導,內容包括流 程,制造管理,品質管理,責任者及記錄表單等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三).制程條件確認作業系統
制程管制過程中若發現作業條件不符合 規范或規格需求時,
發現該異常人員應立即停机重新設定或 停線確認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四.制程管理
(三).制程條件確認作業系統
1.生產制程確認
a.人員:制造單位主管 b.依据:生管(企划)單位提供的生產計划表
c.執行:排配生產工站,物料,規范文件并確認 均為正確且工作條件均符合規范(規格)后始可投入 生產
1.模具不良導致零件,產品與規格不符時,若加 工單位無法排除時通知模修單位處理,視需要停机, 換模或下模修理
2.在模(治)具維修記錄表或自主檢查表內詳實填 寫模(治)具發生不良事項
3.對模修后的生產品質實施初件檢查及生產條件 確認,要符合規范或規格的要求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六.工程異常及不合格品管制
(二).設備不良處理作業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三.職責
(二).各制造單位主管
a.教導,講解生產設備的使用及維修
b.處理生產過程中的一切相關事宜,稽核現況 與規定是否吻合
c.經試模或試作選擇最佳生產條件為作業標准 d.主導品質變異的追蹤及防止對策,督導相關 表單的建立及落實執行 e.選出人員接受適當的教育訓練
制程品管作業系統
三.職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