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 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 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走近作者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 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 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 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 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 在《南唐二主词》中。
走近作者
《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 写,就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 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 其是在萧瑟的秋夜。
走近作者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 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 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 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 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 行新法的前奏。
品味名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寓论于景,用“不
情感提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 。”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 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 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 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 寻味。

李 煜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艺术提升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 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 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下片押 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 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 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 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 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八下的语文古诗

八下的语文古诗

八下的语文古诗
1.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3首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3首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3首(1)《满江红·杨柳青青江水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过南山·夕阳箫鼓怨,何事江南》黄叶飘下,垂柳斜影,青石落花,素砚古香。

箫鼓声中,夕阳尽收,何事江南比人愁!(3)《临江仙·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湘浦寒水汊,夜半钟声到客船。

潮平两岸阔,珠箔银屏迥。

沙头见竿渔,火笼影入洲。

(4)《春日》春日迟迟,今又到芳草尽。

春风吹金陵,太湖波浪低。

把酒话桑麻,五湖四海游。

(5)《行路难·其四》行行重行行,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唯有颜色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青莲剑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7)《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0)《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芳草碧连天。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1)《望洞庭》白露湿轩秋,清猿啼长啸。

吴山落照处,洞庭朝宗照。

(12)《古朗月行》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不知何处听萧萧,一片江天秋色连。

(13)《柳梢青》柳梢青青河边路,背着牛草锄头去。

离别长路迢迢千里,归来看花倚栏杆。

初二下学期必背目录古诗词

初二下学期必背目录古诗词

初二下学期必背目录古诗词
初二下学期必背的古诗词目录通常涵盖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目录,供参考:
1. 《诗经》选篇
- 《关雎》
- 《蒹葭》
2. 屈原《离骚》节选
3. 曹操《观沧海》
4. 陶渊明《饮酒》(其五)
5. 王之涣《登鹳雀楼》
6. 王勃《滕王阁序》节选
7. 李白《望庐山瀑布》
- 《望天门山》
8. 杜甫《春望》
- 《登高》
9.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10. 杜牧《秋夕》
11.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2. 苏轼《赤壁赋》节选
13.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4.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5.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6. 杨万里《小池》
17. 王安石《元日》
18.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19. 柳宗元《江雪》
20. 孟浩然《春晓》
这些古诗词作品涵盖了从先秦到宋代的各个时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和社会风貌。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同时,背诵这些诗词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八年级下册13首古诗

八年级下册13首古诗

八年级下册13首古诗古诗歌虽然写得简洁,但却有着很多文化底蕴和历史细节。

在古诗歌中,可以体验到作诗人关于爱国的热情,也可以感受到他们自然的情感。

下面就是八年级下册13首古诗欣赏: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江城子》:夜来南风起,江水泛赤壑。

3、《洛阳女儿》: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4、《会梦观瀑》:回廊百花风,观景看瀑布。

5、《出塞》:秦时汉月覆花笼,萧关路上笋抽丝。

6、《清平乐》:明眸皓齿宝贝儿,天下尽头是长安。

7、《草》:日照香炉生紫烟,月落乌啼霜满天。

8、《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春望》:梨园弟子白发新,乐此不疲惜春春。

10、《江畔独步寻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念奴娇》:慈母手中緜,游子身上衣。

12、《登科联合诗》:舟欲行梦断,梦断远方水。

13、《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每一首古诗都寄寓了作者的深情期望和祝福,让我们体会到时代文化的变化以及民族的风采。

第一首《登高》,引人拟人化,言外之意,作者心舒畅,有着强烈的浪漫情怀。

《江城子》诗句轻巧,洋溢着江南之美,令人思绪万千,惬意舒畅。

《洛阳女儿》诗中传达的是咫尺之遥的思念,感受到了距离的远恨,唤起了故乡的家园情怀。

《会梦观瀑》中意境多情,表现出作者憧憬人生美景之心情,这种不禁豪情宁静之情画面,宛如一派美丽的丰碑。

《出塞》是一首追求平静的古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宁静自由的心情。

《清平乐》节奏明快,堪称古诗中最有力量和最受欢迎的民歌,唤起了人们为祖国浓浓的热爱。

《草》诗中挥洒的文字,令人体会到大自然的淳朴,体会到涓涓的沙河的渺小,领略。

初中八年级下古诗词必背

初中八年级下古诗词必背

初中八年级下古诗词必背初中八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学生需要背诵:1.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背诵这些诗词时,应注重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八年级下学期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八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目录:
1. 《滕王阁序》 - 王勃
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3.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4. 《出师表》 - 诸葛亮
5.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6. 《赤壁赋》 - 苏轼
7.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8. 《爱莲说》 - 周敦颐
9. 《陋室铭》 - 刘禹锡
10. 《滕王阁诗》 - 王勃
11. 《木兰诗》 - 李清照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14. 《将进酒》 - 李白
15. 《望岳》 - 杜甫
16. 《春望》 - 杜甫
17. 《登高》 - 杜甫
18. 《江雪》 - 柳宗元
19. 《渔家傲·秋思》 - 辛弃疾
20.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这些作品涵盖了不同的文学形式,包括赋、记、表、诗等,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
要意义。

在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不仅要背诵其内容,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八年级下册语文十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语文十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语文十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

下面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十首古诗词: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白日依山尽》 - 王荆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 《月下独酌》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古诗词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广泛使用,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学生能够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一、《赠从弟》(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sè)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1、 [主题] 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2、[理解题](1)《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主旨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赠从弟》中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4)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5)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象征手法(比兴)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情感]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2、[理解题](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李白面对友人汪伦折柳相赠,满怀激情地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很伤感,这时你可以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劝慰她;还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祝福朋友。

(6)表明不因离别二伤感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城阙辅三秦;虚写景物的句子是:风烟望五津。

三、《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

1、 [情感]指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2、[理解题](1)《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您是否同意说本文诗的风格是"沉郁悲壮"?为什么??答:同意。

因为通过作者登台所见所感,以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为背景,来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来抒发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深重感喟的,所以使全诗染上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3)此诗篇幅短小,但是内涵丰厚,请谈谈您的理解。

答: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能体现悠闲心境)偶然值林叟(sǒu),谈笑无还期。

1、 [情感]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2、[理解题](1)《终南别业》中极言心情之悠闲,从艺术上看,又是诗中有画,天然一幅山水画的两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终南别业》中写出作者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的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写出王维《终南别业》中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追求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你是如何理解颔联中的“独”字与“空”字内涵的?“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一个“空”字透露出来的不是消极、悲观、失望之情,而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

可谓“空”字不空、词“空”意丰。

(5)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

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诗句有随遇而安的理趣。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hān)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piān)舟。

1、 [情感]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速变化的感情。

2[理解题](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绵绵无尽愁情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3)《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4)《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

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6)写李白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的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关于文学典故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8)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的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生活信念。

(9)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说尽了“愁”之沉重。

寄》(10)人生难免不称意。

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

(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11)诗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诗中诗人心理变化的历程是什么?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13)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1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

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思想: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理解题](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作者发表看法,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观点的句子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表达诗人对早春喜爱之情的句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6)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然没有彩笔,却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

(7)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

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8)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

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9)“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一年之际在于春”的格言。

7、《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bìn)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全诗以一“别”字统领,抒发了无比深挚的相思离别之情。

2、[理解题](1)李商隐《无题》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离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东风无力百花残。

(2)李商隐《无题》中现在常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李商隐《无题》中比喻爱情坚贞、至死不渝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表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品质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丛飞把爱无私奉献给了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孩子,至死不渝,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用李商隐诗句填空)(6)《无题》中用双关表达思念之情,后被人用来表达对无私奉献的赞美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8、《相见欢》(五代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