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案例分析
美特斯邦威案例分析

敢问路在何方——解读美特斯邦威三大创新品牌重新定位团队:队员:指导老师:目录敢问路在何方自选案例三 (4)一、美特斯邦威公司的简介 (5)(一)美特斯邦威的发展简介 (5)(二)公司创始人周成建的简介 (6)不走寻常路二、美特斯邦威连锁经营管理特色 (9)(一)虚拟经营 (9)1、外包经营 (9)2、特许连锁 (9)3、品牌文化 (10)(二)人力资源管理 (11)1、用人论 (11)2、控制系统及价值链管理 (12)3、品质质量管理 (12)4、组织文化分析 (12)路在脚下三、对美邦公司的360度全面分析 (15)(一)美特斯邦威战略管理外部环境 (15)(二)美特斯邦威战略管理微观环境分析 (17)1、产业竞争者分析 (17)2、购买者 (18)(三)美特斯邦威战略管理内部环境 (18)1、美特斯邦威的优势(S) (18)2、美特斯邦威的劣势(W) (18)3、美特斯邦威的机会(O) (19)4、美特斯邦威的威胁(T) (19)自选案例三美特斯邦威三大创新品牌重新定位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把目光放在于产品和店铺上,努力做好产品升级和终端店铺管理工作。
通过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供应链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来完善商品管理、店铺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为其品牌未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特斯邦威服饰重新梳理品牌定位,年龄定位更为清晰和延伸,MB整体定位在16-25岁,Tagline都市系列定位大致在25-30岁,MC定位商务时尚在30-40岁左右,整个品牌系列将呈现出更宽、更丰富鲜明的梯度结构。
其中,美特斯邦威旗下ME&CITY品牌2012上半年在上海、北京各举行了两场媒体预览会,邀请上海、北京200余家时尚媒体参与,除了《ELLE》《VOGUE》《BAZAAR》等国际一线大刊之外,还包括《周末画报》《红秀GRAZIA》《COSMO》《伊周Femina》等极具影响力的潮流周刊对品牌的春季、夏季产品进行推,每个月覆盖的读者约为1000万人次。
创新职能案例

创新职能案例管理职能——创新案例一:美特斯邦威:温州的虚拟企业在肯尼思·普瑞斯、罗杰·内格尔等美国学者于1991年最早提出“虚拟企业”概念仅仅7年后,美特斯邦威就运用“虚拟经营”之道,成功地打破了温州家族式民营企业通常发展至5亿元左右年营业规模就徘徊不前的“温州宿命”。
2002年8月23日,一个专家组来到美特斯邦威集团,考察其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
在这里已经看不到一台缝纫机,初步具备了虚拟品牌运营商概念的美特斯邦威集团,竟然自行研究开发了包括ERP在内的全部信息系统!专家组认为,在目前的国内企业中,美特斯邦威在信息技术运用上已处于领先地位,真正把信息技术成功运用到了生产、管理、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
这其中,一个20岁出头时还在千岛湖山村砍柴的年轻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从零开始创建美特斯邦威IT部门的集团副总经理王泉庚。
从公司底层做起的王泉庚用了8年时间来诠释颇具中国特色的CIO(Communication,Integration,Organization)的新定义。
一、沟通(Communication)资金有限、老板的关注有限、业务部门的支持有限。
这三点几乎是民营企业信息化致命的制约因素。
而策动信息化革命来变革传统运营模式的第一要务必然是沟通。
对从本小利薄的小生意起家的民营企业来说,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IT 价值给学历通常都不高的老板们说清楚,更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策略性的任务。
王泉庚坚信,“做好这份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心,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做的事情对企业是有价值的,做不成功的原因只是在于方法不到位而已。
”1995年,3年来一边在温州读夜大一边做家教的王泉庚在毕业后不久应聘到了刚刚开始创业的美特斯邦威公司,担任营销部统计员。
工作三天后,王泉庚就向老板提交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开明的老板马上成立了市场信息部,让他来负责,主要工作是搜集公司销售部门和服装市场的各种信息。
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案例分析

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案例分析案例在外来休闲服装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美特斯邦威冲破层层阻力一举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休闲品牌之一,目前在全国已设有1800多家专卖店,2006年销售额达40亿元,创下了每两秒销售一件衣服的惊人速度。
这不能不算是中国服装品牌的神话。
正如它的广告词“不走寻常路”一样,美邦率先走出了一条“虚拟经营”的道路——把产品交给了劳动力价格,成本更低,更利于运输与营销的服装企业制造,把产品销售交给了加盟美邦的各地经销商,自己则将全部精力用于设计产品和开拓市场。
美邦在坚持“虚拟经营”的业务模式基础上,全面启动品质质量管理工程。
在品牌形象提升上,公司相继高薪聘请郭富城,周杰伦,作为形象代言人,并冠名赞助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以此提升知名度。
同时耗资数千万元筹建了美邦服饰博物馆,展出了从各地民间服饰收藏者手中征集的服饰和藏品。
在产品设计开发上,它建立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师队伍与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的知名设计师开展长期合作,每年设计服装新款式3000多种;在生产采购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国内闲置的生产力,在广州、上海、江苏等地,300多家生产厂家为公司定牌生产,形成年产系列休闲服近5000万件的强大生产基地。
在市场方面,它采用了连锁经营,特许专卖的营销模式。
美邦的连锁店分为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其中加盟店是主要管理对象。
公司通过一整套的考察,评审和培训制度对想加盟美邦的团体进行考核。
一旦成为加盟店,公司便与其结成“利益共同体”,对其实施每日,每周,每月的督导。
在人员管理上美邦曾经先后出现了六次大的人事震荡。
2002年底,包括财务总监、商务总监在内的19位高管离开;04年底,销售、企划及IT部门的五位高管再度辞职。
一位离职人员称“我们不是因为企业出了什么问题不看好企业发展前景而是跟周成建没法沟通,他态度生硬,乱骂人”。
在一次次的人事震荡后,美邦董事长周成建不断的反省自己:提出“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的用人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完整的培训制度,并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
快时尚品牌盈利模式分析--以美特斯邦威为例

快时尚品牌盈利模式分析--以美特斯邦威为例2019年6月摘要本文旨在结合快时尚品牌企业管理和盈利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本文以美特斯邦威为例,企业创立时间悠久,经过多年的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和规模和实力,衍生品牌多,有一定的客户基础。
根据目前我国快时尚服装市场的行业情况,确定美特斯邦威的品牌定位,解决企业的库存问题,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周转率。
借助公司本身已有的先进加工能力和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努力扭转美特斯邦威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AbstractThis article aims to combine the theories of fast fashion brand mana 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This article takes Metersbonwe as an example. The company has a long history of establishment. After years of develop ment, it has a certain scale and strength. Derivatives have a certain custo mer base.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enterpri se brand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dustry situation of China&a pos;s fast fashion clothing market, determine the brand positioning of M etersbonwe, solve the inventory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 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Increase the turnover ra te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company's own advanced processing ca pacity and certain market influence, you strive to circulate the stereotyp e of the Metersbonwe brand in people's minds, thereby improving its Dad's business ability.关键字:美特斯邦威;快时尚品牌;财务风险;盈利模式Keyword:Metersbonwe; fast fashion brand; Financial risk profit model目录摘要 (2)1绪论 (5)1.1研究背景 (5)1.2研究目的 (5)1.3研究意义 (6)1.4研究内容 (6)1.5研究方法 (6)2文献综述 (7)盈利模式 (7)财务风险及财务评价的定义 (8)3 美特斯邦威市场服饰公司概况和财务状况分析 (8)3.1美特斯邦威公司概况 (8)3.2美邦服饰企业商业模式 (9)3.3美邦服饰财务情况 (9)4美邦服饰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及结果分析 (11)4.1 SWOT分析:美特斯邦威Swot分析 (11)4.2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11)4.1.1政治法律环境 (12)4.1.2经济环境 (12)4.1.3社会文化环境 (13)4.1. 4技术环境 (13)4.3 内微观环境分析 (13)4.3.1广告宣传 (14)4.3.2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文化 (14)4.3.3美特斯邦威的机会 (14)5美邦服饰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14)5.1稳定货源防止利润下滑 (15)5.2公司费用上升较多,减少门店高度扩张 (15)5.3增加品牌认知度,捆绑销售 (15)5.4取得税收优惠,减少外部竞争压力 (16)5.5扩大业务方位,提高账款货存周转率 (16)5.6美特斯邦威的社会调查报告 (16)6研究结论与展望 (17)参考文献 (17)快时尚品牌盈利模式分析--以美特斯邦威为例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和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国品牌纷纷进入我国抢占市场,本土服装品牌亦不断涌现,我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购品牌服装,并通过时装来表达自我品位和个性,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用于服装的消费在不断增长。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虚拟经营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虚拟经营*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始建于1994年,主要研发、采购和营销自主创立的“Meters/bonwe”和“ME&CITY”两大品牌时尚休闲服饰。
1995年4月公司开设第一家“美特斯·邦威”专卖店,在国内服装行业率先采取“虚拟经营”模式,首创生产外包,直营销售和特许加盟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公司与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的300多家生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全国设有专卖店近3000家,其中近90%为加盟店,2008年全系统销售额达70亿元,位居中国市场的本土和国际休闲服品牌之首。
2008年8月,美特斯邦威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创始人周成建家族财富劲增,进入中国财富排行榜前五,成就一段服装行业不朽创奇,也成为了复旦大学、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知名院校“虚拟经营”的成功案例。
何为“虚拟经营”虚拟经营源自于“虚拟企业”的概念。
1991年美国学者肯尼斯•普瑞斯等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随后世界范围内挂起了一场虚拟化经营的浪潮。
虚拟经营是199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罗杰•内格尔首先提出来的。
虚拟化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体内却没有完整地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
就是说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职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外力进行整合互补,其目的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一般认为,交易费用理论、价值链分析理论和供应链理论是现代企业虚拟化经营的理论基石。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受到“管理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该重新选择通过市场来完成资源的配置。
所以虚拟经营一方面满足这种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有协议或联盟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
从企业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角度考察,虚拟经营的精髓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虚拟经营模式分析——以美特斯邦威为例

的提 出者 波特认为 : 企业 所有的互不 相 同但 又相互 联系 的生
关键 词 : 虚拟 经 营;价值链 ;核 心竞 争力
自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 O O 随着信 息技 术及 知 识经 济 的发 展, 越来 越多 的企业 管理者 认识 到 由于环境 的变 化必 须对 企 业传统 的经 营模式 进行变 革 。竞 争 对手 的不断 涌 入 、 客户 需
资 源共享 和 网络化 管理 。
其产业链条上 、 下游厂商的紧密联合, 共同开拓市场 , 把蛋糕 做大。因此传统企业 的一对一竞争模式 已经更多 的演变为 价值链和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竞争。
虚 拟 经 营 ( i ul ngmet是 企 业 在 组 织上 突 破 Vr a Maae n) t 有 形 的界 限 , 仅保 留企业 中最关 键 的功 能 , 知识 、 术 等 , 如 技 而 将其 他 的功 能虚 拟 化 。虚拟 经 营是 企 业 为 了实 现 将外部经营资源与本企业经 营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经营。其主 要表现模式有生产外包 , 如耐克 、 戴尔等把生产环节放在劳 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 销售外包 , 又可分为代理制及特许经 营; 研发外包 , 企业没有专属 自己的研发 中心 , 也能通过虚拟
早在1998年它就在上海专门成立了设计中心培育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师队伍调研流行趋势和消费走势并与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的知名设计师开展长期合作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形成了设计师消费者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每年设计服装新款式达3000多种
经营与管理
基 于 价 值 链 视 角 的 虚 拟 经 营 模 式 分 析
美特斯邦威案例分析

美特斯邦威案例1.企业信息与企业战略怎样的关系?2.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方法?3.美邦在获取信息系统时采用的什么方式?企业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战略意识、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能力。
美特斯邦威抓住现代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得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能力,构建信息平台,变原来的传统组织为现在的虚拟组织,进行虚拟经营,使得企业赢得了信息化时代的生存权。
美特斯邦威通过一系列信息系统的实施和成功运用,降低了运作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运作速度,实现了仓库、所有专卖店标准化的业务运作。
美特斯邦威与其供应商、销售商等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组织,转变了传统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组织能力,增强了美特斯邦威在同类企业中的竞争能力。
美特斯邦威信息管理思想构建企业虚拟组织,所谓的虚拟企业是指,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如知识、技术等,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以最大效率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优势,进而创造企业的优势。
美特斯邦威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下企业业务数据统计混乱且对仓库的管理很粗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特斯邦威集团副总裁王泉庚在业余时间开始设计规划业务流程和数据信息化标准,将美特斯邦威的所有商品和进销存用统一的标准管理起来。
在王泉庚的这种标准化信息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公司开始试行推广库存管理系统,后来公司又选择了自主设计、经营品牌,将生产和销售渠道外包出去的发展战略。
就这样,美特斯邦威一步步的变传统的组织结构为新型的虚拟组织结构,与供应链上下游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供应流程。
美特斯邦威在新型的虚拟组织的基础上开始了“虚拟经营”之道。
美特斯邦威专注市场能力、自主设计和品牌意识,而将不擅长的生产和渠道建设外包出去。
信息管控则成为定海神针,令企业在价值网络中拥有足够强势的控制力。
所以,尽管美特斯邦威外包了很多环节,但公司却熟知服装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流程,这令美特斯邦威抵御了外包管理的不确定性。
从核心能力的角度看虚拟经营在中国民营企业的运用——以美特斯邦威为例

1 核心 能 力 企 业 核心 能 力又 称 核心 竞 争 力 (oe cmpt s)最 初 由 C cr o ee e . n
K P hl 和 Gr H m I 19 年在 哈佛商业评论》提出。他 种合作它才能得到额外利润。其二是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就是 因为 r a d a a a y a e于 0 9
究 南 开 大 学刘 骏 民 教 授进 行 了教 育部 重 大 项 目 “ 代信 用经 济 大 的 资 产 。 它是 企 业 把 产 品 向 消 费 者 转 移 的过 程 中所 经 过 的 路 现
与虚拟经济研究 ” ,主要研究内容集 中在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方 径。对企业来说 ,销售渠道起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
能力能实现顾客所特 别看重 的价值 .一项能 力之所以是核心 的 ,
了企业要 实行虚拟经 营必须要能够对其合作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控
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应该是关键的:最后 .核心能力是企业异 制 ,即按照权力依赖性的观点 其他企业都要依赖于 它,它是整 于竞争对手的原 因,也是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原 因。因此 个供应链 中的权力企业。这种依赖性越大 ,则权力企业的优势地 核I F 力对企业 、顾客具有独特 的价值 对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 位和领导地位就越强 .从而就容易实行虚拟经营。所 以,我们得 Lj … ̄ , ' 优 势具 有 特 殊 的 贡献 。 到第一个假设 :
2 虚拟 经 营 .
假设一: 实行虚拟经营是基于企业在供应链 中处于权利企业 。
那 么 ,在 供 应 链企 业 中 ,权 力又 是 从 何而 来 呢 7从社 会 学 的
19 年 , 1 虚拟经营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我们知道“虚拟经营”一词来源于“虚拟企业”,那么为什么说美特斯·邦威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虚拟企业呢?1、美特斯·邦威的经营模式首先,美特斯·邦威进行生产虚拟化。
美特斯·邦威作为一家具有平均年销售量1000多万件(套)的服装生产公司,并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生产服装的厂房、设备以及生产工人,而是通过与广东、江苏等地的2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进行定牌生产。
如果这些企业都由美特斯·邦威投资的话,则需2亿—3亿元。
其次,美特斯·邦威进行销售虚拟化。
在销售方面,该公司采用的是特许经营模式,即美特斯·邦威通过契约的方式,将特许权转让给加盟店,加盟店根据区域不同分别向美特斯·邦威交纳5万—35万元的特许费,目前,美特斯·邦威已拥有600多家专卖店,除了20%是直营店外,其余都是特许连锁专卖店。
如果这么多家专卖店都由美特斯·邦威自己来投资的话,则需要1.5亿至2亿元。
通过对销售网络的虚拟化,公司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和市场开拓成本,聚集了一大笔无息发展资金,使其有更充裕的资金投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借此网罗了大批的营销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特斯·邦威的经营模式是生产虚拟化和销售虚拟化,因为美特斯·邦威既没有专属自己的服装生产车间,也没有专属自己的销售渠道的公司,如果从传统企业的角度来讲,那么就是企业的两大核心功能美特斯·邦威个都不具有,这就是虚拟企业与传统的实体企业的不同之处,实体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但五脏俱全,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虚拟企业正是抓住了这点,将企业的重点着放在企业的核心技术上,将企业不擅长或者不具备的技术交给其他擅长的企业去做。
这就是虚拟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在服装行业里,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品牌、设计环节上,美特斯·邦威将生产和销售两大任务外包出去,可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品牌和设计上。
2、美特斯·邦威的核心价值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特斯·邦威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品牌经营与产品设计环节上,始终坚持设计是服装的灵魂。
美特斯·邦威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了设计中心,并与法国、意大利的知名设计师开展长期合作,把握流行趋势,形成了“设计师+消费者”的独特设计理念。
公司要求领导和设计人员每年都有1个—3个月时间搞市场调查,每年两次召集各地代理商征求对产品开发的意见。
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每年开发出新款式约1000个,其中50%正式投产上市。
公司还利用广东中山等5家分公司的跟踪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组合,强化了品牌的整体形象,在抓住了设计这一重要环节后没美特斯·邦威还不惜重金打造强势品牌,美特斯·邦威自创立开始,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品牌战略,采取创意致胜的思路,将目标顾客群年龄锁在18岁—25岁的青年人身上,而且公司不惜重金聘请明星偶像担任品牌代言人,借助明星的魅力进行“攻心战”,同时采用媒体广告、办内部报纸、参加各种服装展示会和商品交易会等进行宣传。
二、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虚拟经营?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传统企业的有形界限,虽有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体内却没有完整地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
企业仅留其中层关键的功能,即把企业的核心技术,如企业专利、专有技术等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实力不够或没有优势的其它部分分化出去,也就是把其它功能虚拟化——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达到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劣势的目的。
虚拟经营的核心是突出并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将非核心功能进行虚拟化。
虚拟经营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急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状况, 采取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灵活组合, 以企业战略联盟体形式共同应对市场挑战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
虚拟经营正是采用一种动态的企业经营策略和理念, 以内外部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善用为宗旨、以内部机构的精简和外部协作的强化为目标的新型企业管理方式。
2、美特斯·邦威给我们的启示:1)虚拟企业的出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机会通过了解美特斯·邦威,给我的第一个启示是要想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创业,创办实体企业难度很大,风险也很大,而创办虚拟企业风险相对来说小一些,因为创办实体企业,要有足够的资金去建立厂房,购买设备,投入较大,而且资金的回收期较长,风险也很大,不适合于大学生创业。
并且虚拟企业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也是未来发展的新潮流。
2)确定虚拟方向,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虚拟企业成功的关键是看他是否有自身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虚拟经营实质上是一组相关的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任何一个虚拟企业要想成功,都必须尽可能培养并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不要盲目多元化,把一些非主导业务剥离出去,而本企业则集中内部资源强化主要业务的竞争优势,即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具备合作方所需要的能力。
突出主业并对之强化,放弃非相关业务,这就是虚拟经营的核心价值。
美特斯·邦威就是紧紧抓住自己的核心优势——品牌战略和设计团队,不惜重金聘请明星做代言,为自己的品牌做广告,扩大品牌知名度,同时不断强化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与时俱进,引领时尚潮流。
如果美特斯·邦威将自己的品牌战略和设计团队进行虚拟经营,不仅达不到企业扩张的目的,甚至会使整个企业“虚脱”。
虚拟企业之所以能实现联合,是因为彼此核心能力的互补和共享。
虚拟企业要着力培育自身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并重点予以保护。
这种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它可以是企业拥有的品牌、技术、销售网络、人才等。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快速发展促进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在整个产品上拥有垄断优势,成员企业具有能够协调互补的核心能力是构建虚拟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其成败的首要因素。
每个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会使整个虚拟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并且通过把自己处于弱势的职能虚拟化,借助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虚拟经营,人才是关键美特斯·邦威的创始人——周成建曾说过,虚拟企业,唯一不能进行虚拟经营的是人才,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靠人才带领这些企业跟进科技发展的步伐,战略人才、创新人才、设计研发人才、管理人才一个都不能少,正是战略人才对市场的精准定位,才能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文化,就如同美特斯·邦威,经目标消费群体定在,18~25岁的年轻人之间,他们时尚新潮、个性张扬,喜欢与众不同的时装风格,根据这一市场定位,美特斯·邦威在品牌代言人上选取一些为年轻人所喜爱的,能够音量时尚潮流的明星做代言,如潘玮柏、张韶涵、周杰伦等为大众所喜爱的明星。
同时还提出非常个性化的品牌口号“不走寻常路”,将企业的经营战略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设计人才上,美特斯·邦威更是不惜重金与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展开长期的合作,具备年设计3000款各类休闲服饰的设计能力。
如果说拥有顶尖的设计师是创业的基础,那么拥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就是守业的法宝,至今为止,美特斯·邦威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了大概1000多家的连锁店,为保证虚拟销售网络的平稳发展,美特斯·邦威必须为各加盟店提供统一的管理经营模式。
美特斯·邦威对所有加盟连锁店实行“复制式”管理,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形象、统一价格、统一宣传、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标准。
公司总部成立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加强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尽量减少专卖店库存风险。
还对加盟店进行包括货品管理、员工管理、服务管理、货场管理、资讯管理、形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使其经营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销售业绩显著上升。
由此可见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3、我的进一步建议:1)增加服装的主题元素,由单一主题元素“休闲式服装”增加为休闲装、时尚装、淑女装等系列。
我们知道美特斯·邦威的主要服装主题是“休闲式服装”,其口号为“不走寻常路”,这些主要是为满足现在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年轻人的另类需求,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美特斯·邦威的服装过于单一化,多半是运动类的服装,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眼球,虽然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很多,但是追求漂亮淑女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而且很多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往往是年轻人某个年龄段的一部分,比如说叛逆时期等等,一旦过了叛逆期便会追求时尚类的装束。
所以我建议美特斯·邦威应该可以将消费者进行分类,增加服装的主题元素,给消费者的可选择行。
2)企业虚实结合,更好的迎接市场的变化俗话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虚拟企业也如此,有它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弊端。
针对美特斯·邦威弊端,它的创始人周成建早已看出来了,不久前,周成建做出了一项令业界诧异的决定。
美特斯·邦威计划于2010年前开设100家大型直营旗舰店;在五年之内,将投资兴建一个核心工厂;还在上海浦东征地160亩,总投资1亿多元,建设2万多平米的物流中心和休闲产业设计村。
美特斯·邦威的这一举动很难猜想是完全进行实体经营,放弃虚拟经营还是进行虚实结合。
但是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虚实结合,这样可以增强企业存在的安全感,避免了所合作的公司一旦创立自己的品牌,抢占国内市场,对本公司的市场份额构成威胁。
案例:美特斯·邦威:虚拟经营获得超长规发展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始建于1994年,是以生产销售休闲系列服饰为主导产品的民营企业。
目前拥有美特斯·邦威上海、温州、北京、杭州、中山、重庆、成都、广州、沈阳、西安分公司,及祺格服饰有限公司。
1994年时,中国休闲服市场刚刚启动,靠加工夹克衫起家的温州商人周成建开始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美特斯·邦威。
1995年开始的时候,美特斯·邦威的做法在业界一直被怀疑,甚至被别人认为是“皮包公司”,生产、销售都拿给别人做,哪一天别人不和你合作怎么办?8年过去了,越作越“小”的美特斯·邦威总部只有200多人,却爆炸性的把规模做大了300倍,1995年创立的时候年营收500多万元,2002年的时候已经是15亿元。
集团旗下休闲服品牌“美特斯·邦威”威在全国设有专卖店900多家,集团在国内服装行业率先采取“虚拟经营”模式,走品牌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
2003年,“美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