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礼仪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形体礼仪(一)》课程标准

《形体礼仪(一)》课程标准

《形体礼仪一》课程标准学时数:36学时 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一适用专业:茶艺与茶营销一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美的意识,使其养成注重形体美的习惯;通过合理、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美的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控制及表现能力,矫正不良姿势,练就健美形体,达到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专业训练,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养成姿态优雅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认识形体与礼仪(1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形体训练 (4学时) 第二节:认识礼仪 (4学时) 第三节:服务礼仪的要求 (4学时) 第四节:服务礼仪修养 (4学时) (二)基本要求:通过研究礼仪的起源于发展,认识东西方礼仪的异同,了解礼仪的内涵、特性与功能,进而树立起学习礼仪知识的信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礼仪的涵义、现代礼仪的特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

第二章 拥有良好的形体身体素质 (10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2学时) 第二节:芭蕾把杆上练习 (4学时) 第三节:地面控制练习 (4学时)1 .掌握表情训练基本要求;2 .掌握手形、手腕、手臂的训练方法;3 .掌握脚形、脚位、脚背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手形、手腕、手臂的训练方法;掌握脚形、第三章 优美舞姿的培养(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节:藏族舞蹈练习第三节:蒙古族舞蹈练习 第四节:芭蕾舞姿练习 (2学时)脚位、脚背的训练方法(10学时) ∖17 \7 \17时时时学学学4 2 2(二)基本要求:了解舞蹈基本功练习(手位操、波浪操、徒手操、华尔兹操)。

大型形体礼仪课程设计

大型形体礼仪课程设计

大型形体礼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型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站姿、坐姿、走姿等,并了解在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2. 使学生了解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认识到遵守礼仪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优雅的站、坐、走等基本礼仪动作,提高学生的形体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运用合适的礼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国家的情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型形体礼仪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用性。

学生特点: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知识学习:包括礼仪的定义、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大型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如会议、庆典、接待等场合的礼仪要求。

教材章节:第一章 礼仪概述,第二章 礼仪的分类与作用。

2. 形体训练:基本站姿、坐姿、走姿的训练,以及在不同场合的礼仪动作练习。

教材章节:第三章 形体礼仪基本动作,第四章 形体礼仪训练方法。

3.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场景演练,如接待客人、参加庆典等,提高学生在实际场合的礼仪运用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礼仪实践演练,第六章 案例分析。

4.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讨论、分享、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形体礼仪课程大纲书

形体礼仪课程大纲书

形体礼仪课程大纲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提升形体礼仪技巧,培养端庄大方的仪态表现,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提高姿势端正的能力。

2. 研究正确使用手势和眼神交流,增强沟通能力。

3. 培养良好的行走和动作惯,塑造优雅的形体形象。

4. 研究社交场合的礼仪规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5. 掌握正确的服装搭配和妆容技巧,展现个人风采。

三、课程内容1. 形体调整与塑造- 站姿和坐姿的正确姿势- 脊柱伸展与身体放松- 掌握自信的身体语言2. 手势与眼神交流- 手势的基本姿势和使用技巧- 眼神交流的重要性和技巧3. 步态与姿势- 正确行走的姿势和步伐- 姿势的美化和塑造4. 礼仪规范- 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规范- 餐桌礼仪和面对面交流技巧- 礼仪在工作场合的应用5. 服装与妆容- 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搭配技巧- 妆容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介绍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演练:组织学员进行练,包括站姿、坐姿、手势、眼神交流、行走和礼仪动作等。

3. 视频分析:观看学员实践过程的录像,并针对改进点进行分析和指导。

4. 个性辅导:根据学员的特点和进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辅导。

五、考核与评估1. 课堂表现:学员的积极程度、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实践能力:学员在实际练中的能力表现。

3. 作业考核: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并进行评估。

六、参考教材- 《形体与礼仪》- 《形体美学》以上为形体礼仪课程大纲书,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形体与礼仪教学大纲

形体与礼仪教学大纲

形体与礼仪教学大纲【引言】形体和礼仪作为一种社交艺术,对个人形象的塑造和社会交往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形体与礼仪教学旨在帮助学员提升自身形象和修养,使其在各种场合都能展现出得体、自信的态度。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为形体与礼仪教学制定一个大纲。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形体与礼仪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2. 提高学员的外在形象,并帮助其理解合适的穿着、化妆等与自身形象相符的技巧;3. 培养学员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品质,提高其公共场合的社会交往和礼仪技巧;4. 培养学员正确的站立、走路、坐姿等基本动作,调整体态,树立自信形象;5. 培养学员对于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的理解和应对能力,提高其在社会交往中的自身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形体教学内容:a) 姿势与体态:正确站立姿势、行走姿势、坐姿、握手、拥抱等;b) 姿势训练:通过模仿和练习,调整体态,树立良好形象;c) 姿势修正:分析学员各种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正和调整。

2. 礼仪教学内容:a) 礼貌与待人接物: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b) 礼仪习惯:公共场合、私人场合等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c) 礼仪技巧:如面对面交流、社交应酬、宴会礼仪、笔墨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员传授形体与礼仪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其了解其重要性;2. 演示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演示示范,展示正确的形体与礼仪动作,并引导学员跟随练习;3. 视频教学: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视频讲解、模拟演示等方式,增强学员对形体与礼仪的理解;4. 互动练习:教师引导学员进行双人或小组练习,通过互相观察、评估和讨论,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5.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员身临其境地参与不同场合的社交活动,锻炼其社交能力和礼仪技巧。

【四、评价方式】1. 通过理论知识测试,考察学员对形体与礼仪知识掌握的程度;2. 观察学员在实际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形体与礼仪的改进程度;3. 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互动以及教师的评价,对学员的社交技巧和礼仪修养进行评估和指导;4. 定期开展形体与礼仪展示活动,为学员提供展示自身成果的机会,通过观众的评价,鼓励学员继续努力提升。

形体礼仪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形体礼仪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形体礼仪培训课程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知识,提高个人形象和气质。

2. 培养学员在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规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增强学员的自信心,使其在职场、社交等场合更加得体、优雅。

三、课程对象1. 企业员工2. 大学生3. 社会各界人士四、课程时长共计10课时,每课时60分钟。

五、课程内容第一课时:形体礼仪概述1. 形体礼仪的定义及重要性2. 形体礼仪的基本原则3. 形体礼仪与个人形象的关系第二课时:站姿、坐姿、走姿训练1. 站姿:头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等部位的正确姿势2. 坐姿:正确坐姿、椅子的摆放、腿部摆放等3. 走姿:步伐、手臂摆动、头部姿态等第三课时:眼神、微笑、表情训练1. 眼神交流:眼神的运用、眼神的传达等2. 微笑:微笑的类型、微笑的技巧等3. 表情:面部表情的运用、情绪的传达等第四课时:握手、拥抱、鞠躬等礼仪1. 握手:握手的时间、力度、姿势等2. 拥抱:拥抱的类型、拥抱的技巧等3. 鞠躬:鞠躬的姿势、鞠躬的场合等第五课时:商务礼仪1. 商务宴请:座次安排、点菜礼仪、敬酒礼仪等2. 商务谈判:开场白、沟通技巧、结束技巧等3. 商务会议:会议准备、会议流程、会议礼仪等第六课时:职场礼仪1. 职场着装:职业装的选择、搭配技巧等2. 职场沟通:职场语言、职场关系等3. 职场礼仪:职场晋升、职场竞争等第七课时:社交礼仪1. 问候与介绍:问候的方式、介绍的方式等2. 餐桌礼仪:餐桌座次、餐具使用、饮酒礼仪等3. 社交场合:着装、言谈举止等第八课时:形象塑造1. 仪容仪表:化妆、发型、服饰搭配等2. 形体训练:瑜伽、舞蹈、健身等3. 修养提升:阅读、旅行、人际交往等第九课时:案例分析1. 分析不同场合下的形体礼仪问题2. 学员分享实际案例,共同探讨解决方法3. 老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第十课时:课程总结与考核1. 课程回顾,总结所学知识2. 举行形体礼仪展示,检验学习成果3. 颁发结业证书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原则和技巧。

最新形体礼仪规范标准

最新形体礼仪规范标准

最新形体礼仪规范标准在当今社会,形体礼仪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体礼仪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形体礼仪规范标准的内容:开头:形体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无声语言,它能够传递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社交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形体礼仪的标准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一、着装礼仪- 着装应符合场合要求,正式场合应穿着得体,休闲场合则可相对随意。

- 服装应保持整洁,无明显污渍或破损。

- 颜色搭配要和谐,避免过于花哨或不协调。

- 穿着应考虑个人身材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

二、仪态礼仪- 站立时应保持身体直立,避免歪斜或倚靠。

- 行走时应步伐稳健,避免拖拉或跳跃。

- 坐姿应端庄,避免过于懒散或不雅。

- 手势应自然,避免过度夸张或不礼貌的动作。

三、言谈礼仪- 言谈应礼貌,避免使用粗俗或攻击性语言。

- 与他人交谈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于靠近或远离。

- 倾听他人讲话时,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 表达观点时,应清晰、有条理,避免语无伦次。

四、餐桌礼仪- 用餐时应使用正确的餐具,避免使用手直接取食。

- 咀嚼时应闭嘴,避免发出过大的声音。

- 用餐过程中,应避免大声喧哗或干扰他人。

- 饮酒应适量,避免过量饮酒导致失态。

五、公共场合礼仪- 在公共场合应保持安静,避免大声说话或制造噪音。

- 使用公共设施时,应遵守秩序,不插队或占用他人空间。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应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

-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六、网络礼仪- 在线交流应保持尊重和礼貌,避免使用侮辱性或攻击性语言。

- 分享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传播谣言或不实信息。

- 在社交媒体上,应保护个人和他人的隐私,不随意公开他人信息。

- 参与网络讨论时,应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或极端化的言论。

结尾:形体礼仪规范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体礼仪课程教学内容

形体礼仪课程教学内容

形体礼仪课程教学内容
形体礼仪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站立、坐姿、行走、握手、鞠躬等基本礼仪动作,以及如何正确地穿着服装、化妆打扮等方面的知识。

在形体礼仪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站姿,包括双脚并拢、膝盖微屈、腰部挺直、肩部放松等要点。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正确的坐姿,包括双脚平放、膝盖微屈、背部挺直、肩部放松等要点。

在行走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迈步、踏地、摆臂、转身等要点,以及如何在行走中保持优雅的姿态。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握手,包括握手的力度、时间、姿态等要点。

在鞠躬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鞠躬,包括鞠躬的角度、时间、姿态等要点。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穿着服装,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如何搭配服装等方面的知识。

在化妆打扮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化妆、打扮,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如何正确地使用化妆品等要点。

形体礼仪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形象和气质,让学生在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得体。

中职形体与礼仪课程设计

中职形体与礼仪课程设计

中职形体与礼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形体礼仪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礼仪的含义、分类及其在职场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了解和描述中职生应具备的仪态、仪表要求,以及在不同场合的着装规范。

3. 学生能够认识并解释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展示站、坐、走的基本姿势,展现出良好的职业形象。

2. 学生能够在不同社交场合中运用合适的礼仪技巧,如问候、介绍、握手等,提升交际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仪表、仪态进行自我检查与调整,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价值观,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3.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实用性,结合课本内容,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形体与礼仪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人际沟通能力。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明确和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可衡量的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基本理论- 礼仪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分类及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中职生应具备的礼仪素养2. 仪态仪表训练- 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领与训练- 表情、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的运用- 中职生仪态仪表的要求及自我调整方法3. 社交礼仪技巧- 问候、介绍、握手等基本礼仪技巧- 沟通交谈中的礼貌用语与表达技巧- 不同场合的着装规范及饰品搭配4. 实践与应用- 社交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形体礼仪知识在职场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学生个人形象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课程教学大纲
(WZZB/K4101-2013,此为举例标准号)
0 概述
形体礼仪训练是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形体仪容训练基本知识,并对其进行基本功、健美、舞蹈等训练,使学生掌握形体仪容训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从而提高对形体美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将形体语言较为恰当的运用于实际工作
0.1 课程类别
(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0.2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业管理
本大纲适用旅游服务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0.3 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32标准学时,建议课程学分为2学分。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实用性、规范性、创新性、可操作性
课程作用:尊重作用、约束作用、教育作用、调节作用
1.2 相关课程
前导课程:礼貌礼仪服务礼仪
后续课程:旅行社、酒店及休闲农庄前厅接待服务
2 课程目标
2.1 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形体特点,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形体素质为主导,改善和塑造身体的形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改变学生形体动作不合理的原始状态,提高身体灵活性,培养良好的姿态和节奏感,增强可塑性和学生形体的
表现力,使学生掌握形体素质的基础训练和技巧方法,以达到良好的形体效果。

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2.1.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形体素质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掌握培养身体的形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的基本知识
2.1.2 能力目标
(1)使学生体态变的优雅、举止变的优雅、身体变的健美匀称,并在锻炼中塑造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自我。

(2)使学生全面掌握形体锻炼及保健知识和方法,建立现代健康观念,以提高自我控制生命活动的能力。

2.1.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信心和情操
(2)培养学生对自身的美好气质的信心和热爱
3 课程内容
3.1 课程设计思路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培训教学
3.2 课程内容结构
3.3 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概述(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述的形体仪容训练有关的概念以及形体美的理解和社会功能,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提高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

第一节形体仪容训练的目的、要求
第二节形体仪容美的概念
第三节形体仪容训练应遵守的原则
第四节形体仪容训练的社会功能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形体仪容训练有关的概念和形体仪容训练应遵守的原则
难点:形体仪容训练的原则
第二章形体基本素质训练(实训)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基本素质训练,有针对性地全面发展身体各主要部位的技能素质,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柔韧性和灵活性,让身体各部分关节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与能力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一种从静止到运动的、向上提升、线条优美的完美体态,为过渡到形体技能训练奠定基础。

第一节站立、热身、、地面练习、
第二节柔软度和开度、
第三节把杆练习
第四节组合练习
重点:全面发展身体各主要部位的技能素质,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柔韧性和灵活性。

难点: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柔韧性和灵活性。

第三章形体基本技能训练(实训)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通过节奏韵律专项训练,使学生增强内在乐感和外形艺术的表现力;结合节奏鲜明、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学生自觉地融入音乐和舞蹈的意境之中,感受和谐优美,从而改变人体自然形态,充分展示人体的运动美,陶冶情操,实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追求美的愿望。

经常参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纯洁高尚的品德,又可增进集体荣誉感和友谊。

第一节形体健身操
第二节摩登舞(华尔兹)
重点:节奏韵律专项训练,增强内在乐感和外形艺术的表现力;使学生自觉地融入音乐和舞蹈的意境之中,感受和谐优美,从而改变人体自然形态。

难点:自觉地融入音乐和舞蹈的意境之中,感受和谐优美,从而改变人体自然形态。

第四章服饰(理论和实训结合)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职业服饰的作用;结合工作的性质掌握如何选择、穿着和佩戴服饰;体现出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可信度,在服饰上表现出敬业乐业的精神。

第一节正装服饰规范
一、穿着制服的要求
二、西服制服的穿着规范
第二节个人饰品规范
一、区别种类
二、个人用品的选择
重点:了解职业服饰的作用;结合工作的性质掌握如何选择、穿着和佩戴服饰。

难点:如何选择、穿着和佩戴服饰。

第五章职业从业者的标准行为仪态(理论和实训结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通过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应该应用的主要姿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动作要领。

从而改变仪态行为中的不良习惯,完善个体形象,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第一节站姿要领及训练
第二节走姿要领及训练
第三节蹲姿要领及训练
第四节坐姿要领及训练
第五节手势要领及训练
第六节其他姿态要领及训练
重点:掌握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动作要领及技术动作。

难点: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技术动作。

第六章职业从业者的仪容规范(理论和实训结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仪容的规范要求,掌握仪容规范的技巧,将自己丽质容貌展现给客人,提高服务的质量。

第一节头发修饰
第二节化妆修饰
重点:了解仪容的规范要求,掌握仪容规范的技巧。

难点:掌握仪容规范的技巧。

4 课程资源标准
4.1 教学团队
4.2 实习实训条件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推荐选用教材:
《形体训练》,常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形体训练》,张岚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形体仪容训练》,靳梅媚主编
参考教材一:《形体训练》,向智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教材二:《形体训练(饭店服务类)第二版》,谢玉莲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参考教材三:《形体训练》冯兆军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四:《形体与形象塑造》樊莲香、阿理、汤海燕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4.4 其它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多媒体课件
2.网络课程资料
3.参加校外活动
5 课程考核
5.1 考核方式
检查、测试和评估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采取理论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形式。

成绩考核包括理论、技术、技能三部分,其中理论占10%,技术占30%,训练效果、实际应用练习等技能考核占60%。

5.2 考核内容
5.3 考核结论
1.技术部分:满分60分
A 优秀(50-60 分):熟练完成完整动作,动作连贯、幅度大、协调、舒展,有表现力,姿态优美,充分融合音乐节奏和旋律。

B 良好(40-50分):熟练完成完整动作,动作准确,有一定幅度,姿态较优美,合理配合音乐。

C中等(30-40分):较熟练完成完整动作,完成动作尚可,动作基本准确,音乐配合基本合理。

D 及格(20-30分):能基本独立完成动作,动作完成一般,有停顿,有明显错误。

E 不及格(20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动作,动作不准确,音乐不合拍。

2.身体素质:满分20分,按要求完成。

3.学习态度:10分,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4.出勤情况10分。

每缺勤一次扣2分,缺勤6次及6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6 课程实施建议
6.1 教学模式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
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项目训练的时间、
内容等。

6.2 教学方法
形体仪容训练主要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个别辅导、答疑等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充分运用实践训练的教学方法。

6.3 教学手段
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
机融合。

7 其它
注释:(WZZB/K4101-2013)中“WZ”望城职业中专,“ZB”代表专业标准,“K”代表课程,“4”代表专业代码(以学校排序),“1”代表专业课程,“01”代表课程序号,“2013”代表发布年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