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余热,重塑领导干部形象
退居二线干部 管理制度

退居二线干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促进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针对退居二线干部的特殊情况和要求,我们特制定了本管理制度。
二、退居二线干部的权利与义务1. 退居二线干部享有任职期间所具备的各项权利,其人身权利应得到依法保护。
不得侵犯其人身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
2. 退休二线干部有权对组织进行批评和建议,但应当遵守组织议事规则,不得损害组织形象和利益。
3. 退居二线干部有义务支持组织工作,积极参与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协助组织完成各项任务。
4. 退居二线干部有义务遵守有关干部退休管理的各项规定,保持党的纪律性,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议事规则。
三、退居二线干部的管理1. 退居二线干部管理采取分类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特级退休干部、一级退休干部、二级退休干部和三级退休干部等级。
2. 特级退休干部是在工作和着积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干部,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一级退休干部是表现突出,退休后仍对组织工作做出贡献的干部,享受相对优厚的待遇;二级退休干部是一般的退休干部,享受正常的待遇;三级退休干部是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管理的退休干部,享受一般的待遇。
3. 组织应当根据退休干部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他们的活动,并适时对其进行指导和管理。
四、退居二线干部的福利待遇1. 特级退休干部享受比一般退休干部更为优渥的福利待遇,例如免费医疗、定期体检等。
2. 一级退休干部享有一定的福利待遇,包括免费旅游、文娱活动等。
3. 二级和三级退休干部享有一般的福利待遇,但也应当得到组织的关怀和帮助。
五、退居二线干部的文娱活动1. 组织应当定期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如养生健身、文艺表演、参观游览等,丰富退休干部的业余生活。
2. 组织应当建立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他们感到温馨和快乐。
六、退居二线干部的关爱和帮助1. 对于生活困难的退休干部,组织应当及时给予帮助,确保其基本生活。
2. 对于生病的退休干部,组织应当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及时提供医疗帮助。
退居二线表态发言(共3篇)

退居二线表态发言(共3篇)退居二线表态发言(共3篇)第1篇:退居二线改善年轻领导干部与"退居二线"领导之间的沟通(-04-2214:56:44)唐德荣(中共荣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随着干部年轻化进程的加快,各级党政组织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一大批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又因不到退休年龄,而继续在原单位"服役"。
为此,有的年轻领导干部与"退居二线"老领导之间,因种种原因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有的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轻则影响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和老同志发挥余热,重则影响工作甚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那么,年轻领导干部应如何与老领导之间改善沟通呢?本文就此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注重方法,畅通渠道。
注重方法,畅通渠道,是年轻干部与老同志的直接沟通,展示的是年轻干部运用单位条件和职位权限进行沟通的能力和水平。
要注重方法,就是在沟通中注意研究运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沟通是传递某些信息而使他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影响行为的工具,也是改变行为的杠杆。
年轻干部要想提高与老领导之间的沟通效果,必须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
正如毛泽东所说:"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
"同样,不注重沟通的方法,沟通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
因此,年轻领导干部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沟通渠道效率,增大沟通渠道容量,加快沟通渠道速度,改善沟通渠道质量。
这几个方面要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其他各方,带来沟通的低效和失实。
沟通中既可以采取正式沟通方法,也可以采取非正式沟通方法,尤其要注意创造适宜的沟通气候,坚持让老同志参与管理和决策,减少沟通语言符号的含糊性,表述适合老同志的水平和心理,沟通及时准确,沟通风格亲切可信,沟通方法统一工整,沟通内容具有弹性,沟通形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沟通技术现代化等等。
关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和思考-推荐下载

关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和思考时间:2014-9-22 16:50:38 作者:齐文强胥勤刚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一些科级领导干部因年龄、身体等原因相继退出领导岗位转任非领导职务(以下简称“退二线干部”),这些干部大多数年富力强、经历丰富,是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
如何加强对退二线干部的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安心岗位,发挥“余热”,关系着干部队伍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也是当前组织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近期,陈仓区组织力量,对镇街、区级部门的科级退二线干部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开展了专项调研。
一、基本情况在历次机构改革、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和区级部门领导班子调整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科级领导干部到达规定的年龄界线,相继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
从调研情况看,该区退二线干部队伍思想状况良好,整体上比较稳定。
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坚定,关心国家大事。
受党教育培养几十年,见证并亲身经历了自60年代以来的风雨历程,尤其对改革开放有深切体会,对建设新农村有深刻的理解。
思想基础好,政治觉悟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比较牢,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
二是处事老到,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这些同志大多从基层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较丰富的领导经验,处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较强。
他们长期工作在领导岗位,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对工作过的单位有感情,关心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的发展变化,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
许多同志曾长期在乡镇、街道一线工作,在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过实际问题,与群众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退二线后身处群众之中,能够深刻了解并关心群众疾苦。
四是大局观念强,心态比较平和。
大部分干部认识到,自己因年龄原因离开领导岗位退居二线,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必然结果,能识大体、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愉快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节,能够正视现实,保持平衡心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
退二线领导工作总结5篇

退二线领导工作总结5篇篇1一、背景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作为单位的一名领导,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随着工作进展,本人逐渐从一线工作转向二线支持岗位,为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退居二线期间的工作成果、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团队建设与指导在退居二线后,本人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座谈会,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针对年轻干部,开展了导师制度,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 项目管理与监督虽然退居二线,但本人依然参与重要项目的策划与管理。
通过定期审查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组织会议研究解决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沟通协调与决策支持作为资深领导,本人在沟通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参与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为高层决策提供建议和支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工作创新与改进在退二线期间,本人鼓励团队进行工作创新和改进。
通过引入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耗时。
三、经验教训1. 平衡心态,适应角色转变从一线到二线,角色的转变带来心态上的调整。
本人深刻体会到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接受并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和角色。
2. 持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作为领导,持续学习是必备的素质。
本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领导力。
3. 团队建设是关键一个好的团队是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
本人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团队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展望未来1. 深化团队建设与指导未来,本人将继续深化团队建设和指导,培养更多的优秀干部,为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加强项目管理与监督对于重要的项目,本人将继续参与管理与监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本人将继续鼓励团队进行工作创新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和思考时间:2014-9-22 16:50:38 作者:齐文强胥勤刚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一些科级领导干部因年龄、身体等原因相继退出领导岗位转任非领导职务(以下简称“退二线干部”),这些干部大多数年富力强、经历丰富,是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
如何加强对退二线干部的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安心岗位,发挥“余热”,关系着干部队伍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也是当前组织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近期,陈仓区组织力量,对镇街、区级部门的科级退二线干部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开展了专项调研。
一、基本情况在历次机构改革、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和区级部门领导班子调整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科级领导干部到达规定的年龄界线,相继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
从调研情况看,该区退二线干部队伍思想状况良好,整体上比较稳定。
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坚定,关心国家大事。
受党教育培养几十年,见证并亲身经历了自60年代以来的风雨历程,尤其对改革开放有深切体会,对建设新农村有深刻的理解。
思想基础好,政治觉悟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比较牢,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
二是处事老到,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这些同志大多从基层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较丰富的领导经验,处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较强。
他们长期工作在领导岗位,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对工作过的单位有感情,关心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的发展变化,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
许多同志曾长期在乡镇、街道一线工作,在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过实际问题,与群众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退二线后身处群众之中,能够深刻了解并关心群众疾苦。
四是大局观念强,心态比较平和。
大部分干部认识到,自己因年龄原因离开领导岗位退居二线,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必然结果,能识大体、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愉快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节,能够正视现实,保持平衡心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
用好退居二线干部

民主2010·6然而,近年来在对待群众意见的态度上,也出现了“零存整取”的现象。
有的地方,听了意见没有下文的情况还相当普遍,有的干部接待群众时又是记录又是整理,过后却搁在一边,群众跑了几次腿还未作答复。
对此,群众很不满意。
可以说,这种“零存整取”群众意见的做法悖于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也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符。
“零存整取”群众意见的最直接后果是,“意见”越积越多,小事拖成大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溃于蚁穴”,平时不及时回复群众意见,不及时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问题,日积月累,小问题会演变成大问题,甚至酿成大乱子。
历史证明如此,现实生活也证明如此。
对群众意见“零存整取”的做法十分有害,应作为一种积弊予以革除。
我们各级领导的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对整体而言可能只是小事,但对每个群众和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
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小事之中有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当作执政用权的第一信号,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切实把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办实、办成、办好。
□韩玉玲用好退居二线干部据2010年5月24日《浙江日报》报道,为有效发挥退居二线干部的余热,浙江省永康市搭建“重点工作督查员”、“助企指导员”、“党建特派员”等“十大员”工作平台,让退居二线干部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作用。
目前,在180名退出现职的领导干部中,在“十大员”岗位上发挥作用的有177人。
让退居二线的干部有岗有为,继续发挥有效作用。
此举值得称道。
如今,很多地方让年满52周岁的领导干部要退居二线,应当说,这是干部年轻化的需要。
然而,有些地方的退居二线却成了退而不管,退而不用的“提前退休”,既不给退居二线的干部安排适合的工作,也不按照干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使得退居二线的干部完全成了不管事、不干事的“闲人”。
防止“隐性减员”充分调动退居“二线”干部工作积极性

防止“隐性减员”充分调动退居“二线”干部工作积极性作者:陈先彪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8期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进程的加快,国网公司对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国网系统退居二线的同志也越来越多。
他(她)们刚刚五十出头,资历深,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如何防止“隐性减员”,充分调动他(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安心岗位,发挥“余热”,为国网事业再建新功,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1 现状──岗位一退思想跟着退随着国网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国网系统领导干部全面实施竞争上岗,正副职退居“二线”的干部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这些同志中,有的年事虽长,但身强力壮;有的社会接触面广、协调能力强;有的在国网系统内外有较强号召力和影响力;当然也有身体有病,家庭困难较大的。
这些同志退居二线后,平时精神面貌如何、工作积极性如何,对国网系统的全面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积极因素发挥得好,可以为年轻同志树好榜样带好头,促进本单位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反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工作陷入被动。
2 原因──多方因素困扰二线干部(一)心态问题一是失落感。
部分同志对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不适应。
过去,他们在领导岗位上,教育部属,安排工作,习以为常;而今不像从前,受人教育,听命别人,总觉得低人一等。
因而神情忧郁,闷闷不乐。
二是空虚感。
多数退居二线的同志目前处于闲置状态,而这种状态使他们产生错觉,认为50多岁的人就老了、不行了,反正是吃闲饭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回事,内心空虚,当闲差,混日子。
三是挫折感。
不良的社会风气伤害了退居二线干部的心,从以前的热情相迎到而今的冷眼相待,社会温度变化的巨大反差,让退居二线的干部心理严重失衡。
(二)处置失当基层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缺乏严格的标准和条件。
基本采用的都是简单化的处置方式:一是按年龄一刀切。
激发退二线领导干部作用发挥的对策与思考

激发退二线领导干部作用发挥的对策与思考作者:姚军苏加兵徐红芳谭勇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第17期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9-000-01摘要领导干部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任非领导干部,其被称之为“退二线”干部。
二线干部大部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是企业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何加强管理,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合理的激励措施尤为关键。
关键词退二线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笔者所在单位部分中层干部因年龄原因相继退出领导岗位,转任“退二线”干部,这些干部大部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是企业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何加强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安心岗位,发挥作用,是人事部门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退二线”领导干部基本情况目前安徽省电力公司下属各地市公司科级干部执行退二线政策一般为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截至到2016年6月,仅淮北、蚌埠、阜阳、亳州四地市供电公司“退二线”干部多达60余人,未来二至三年,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高。
由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的职责定位和工作安排在全省公司系统也没有统一的标尺和量化的标准,在管理方式上各不相同,尤其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各地市对退二线干部管理尺度不同,有的严格,有的松散。
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县公司股级干部退二线年龄还存在执行不同政策,也就是说相同年龄的股级干部,在有的县公司已经退居二线,有些县公司还在领导岗位上,相比较难免心中有些不平衡,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在干部队伍中造成不稳定隐患。
自2016年起,国网公司系统已经对股级退二线年龄进行了明确,一律执行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
二、“退二线”领导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1.日常管理不规范。
领导干部到点退居二线,尽管组织上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关系仍在原单位或挂靠在相关部门,并提出了发挥余热的希望,原则上要求退二线干部参加各种会议和政治学习,按时上下班,并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但事实上一些退二线干部即使在原单位工作,单位领导碍于情面,出于尊重等也不会大量分配任务,对退二线干部不能像对在职干部一样从严要求,来与不来一个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余热,
重塑领导干部形象
民建会员:石丽杰
几年来退二线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而且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退二线的人影的晃动。
有时在大街上看到年过50岁的人就问:“退了没有?”甚至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退二线的人员主要是科股级以上,有一定职务的人员。
对于退二线的人员来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掌实权的一把手非常反感又无可奈何,因为退二线就意味着权力的失去,而失去权力也就失去了地位;在那些专制一把手的单位里,副职们没有一个不愿意退居二线的,他们仅仅享有一个职务名分,没有任何实质权力可言,所以他们早就盼着退二线;但对于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副职,他们的态度则是无所谓,让退就退,不让退就再干几年。
社会上对退二线的看法是什么样子呢?有的说,50多岁就退居二线,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让这部分人退下来是人才的极大浪费;有的说,现在不正之风这么严重,人家年轻人跑了找了送了,领导不让你这个年龄段的人退下来腾了位置,按不了人家职务,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有的说,退下来也好,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不用看领导颜色行事,时间自由安排,干事随着性子,睡觉睡到自然醒,多惬意、多自在呀!
实际上,最有意见的当属那些普普通通的员工。
他们说,你们这些退
下来的人当过官,有过权,有的还可能捞了钱,你们再提前退下来,不用上班,不少领钱,而且还可以再干些什么挣份钱,都成你们的了!最可怜的是我们这些员工,虽然也50多岁了,但还得天天上班,天天点名,起早贪黑,我们一分钱不多领,一项工作不少干,甚至还要挨批评......。
老天真是太不公啦!组织精心培养的这些科局级干部反而成了一个光拿工资不干活的闲人,没有责任,没有压力,没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一年还要花费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如何不叫群众和纳税人心寒。
领导干部退二线后,尽管组织上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关系在原单位,并提出了希望发挥余热的要求,可是,这些还活蹦乱跳的领导干部退二线后做些啥呢?继续安排在单位的某个岗位上吗?不合适。
事实上已没有什么分工了,不管是他上头还是下头,谁也不敢领导老上司;让他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吗?又怕影响了单位形象;要是碰上神头不灵清的,说不定还会在单位里指指点点,反而影响了工作。
一般的单位领导对这样的干部都会睁一眼,闭一眼,你愿意来就来,不来,也没人问起,落得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一般这些退二线的干部都会主动寻求第二职业,作为自己退职后的新岗位,几乎没有一个还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的。
某地针对从领导岗位“退二线”的干部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退二线”干部的工作状态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电熨斗型”:好比电熨斗断电之后还保持高温一样,这类领导干部“退二线”以后,内心依然蓬勃着工作激情,能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计名利得失,积极参与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努力发挥参谋助手
作用,贡献经验和智慧,做到职务“退二线”,工作在一线。
“触摸屏型”:能坚持基本的工作制度,上班点卯,开会签到,按部就班,不吵不闹。
工作你不“点击”他不动,安排任务也干,不安排任务就看,遇到问题就“待机”,碰到困难就“黑屏”,被动应付,敷衍塞责,工作如同一杯温吞水。
“温度计型”:以单位领导与自己的感情基础和尊重程度决定工作态度,凭个人感情做事,瞅着福利补助做事,认为不干是本分,干点儿是情分,工作忽冷忽热、时起时落。
“翘翘板型”: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就处于失衡状态,一头占着人员编制,一头悬空工作位子,讲资历、摆架子、搞特殊,或在外兼职帮办,或在家自己单干,或休养赋闲,常常游离于组织活动之外,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把“退二线”当成了退休。
显而易见,以上种种表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毫无疑问,群众欢迎、尊重、敬佩的是第一种类型的“退二线”干部。
尽管他们现在不在领导岗位上了,但他们的思想素质、精神状态、工作标准、自我要求没有因职务位移而移位,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一名领导干部的风格和气度。
在群众眼里,他们表里如一,在台上和台下一样,做官和做人一样,能从容面对进退留转的考验,在名利地位面前坚守着应有的成熟、理智与淡定,没有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因为职务“退二线”而褪色。
相比之下,其他几种类型的干部就显得相形见绌、黯然逊色了。
“退二线”前后的明显反差使他们在群众心中判若两人,群众不由得对他们
“刮目相看”,打心眼里瞧不起这样的干部。
因为,过去他们也是说在人前、走在人前、教育别人的人,也曾掷地有声地要求别人淡泊名利,正确对待职位调整;现在自己职务调整了却患得患失,放松自身要求,不仅丢了领导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也丢了自己的人,人品贬值、信誉掉价、口碑降级,而且还使得一些群众对领导干部失去信任,弱化了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形成了反向示范,给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软伤害。
退二线,通俗的说是为年轻人让路。
基层官位少,优秀人才多,年龄大了不退位,年轻干部就得不到培养。
但提倡干部年轻化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干部退二线的问题。
此类问题虽是沉疴难治,但非治不可,因为它已给共产党执政带来负面影响,为群众和纳税人所深恶痛绝:凭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养那些“闲人”。
因此,必须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管理,不能放任自流。
要么允许办理早退手续;要么定岗定责,让他们上班,真正体现能上能下的干部作风,为党的事业贡献余热。
我国现在已经是法制社会,应该是依法行政,无论是政党还是政府,都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
对退二线在法律条文没有明确的前提下,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退二线干部管理机制。
让这些干部各尽其职,站好最后一班岗,扭转领导干部在民众中吃闲饭的形象。
退二线的设定确实埋没了一些人才的发挥,给事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要建立、出台关于加强“退二线”干部管理的制度,约束那些不想“管事”的“退二线”干部,让那些想“管事”的“退二线”干部也有依靠!“退二线”干部还是可以发挥很多作用的,比如可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以及
本单位中心工作的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单位建言献计;可参加人大执法评议、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干部人事工作监督、行政效能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监督等工作;可承担“关心下一代”有关工作,担任中小学德育辅导员,或发挥传帮带功能,培养年轻干部成长;还可担任农村社区工作指导员、助企指导员、政策理论宣讲员,党建特派员,或担任窗口顾问或咨询工作等等。
在制度制订上,应该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给“退二线”干部管事的权利。
也就是要明确各级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配职责、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职责,及“退二线”干部的岗位职责。
要实行领导责任制,促使各单位一把手重视“二线”干部的管理使用工作,使“二线”干部真正有人管、管得好。
让“退二线”有事管,有地方管。
二是要对善“管事”的退二线干部进行奖励,也就是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年终“二线”干部与单位干部一同考核,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在评优评先中,保留“二线”干部一定的份额,对坚持上下班制度、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开展工作、作出一定贡献的退出领导岗位干部,要进行表彰。
对不服从分配和管理、搞不正当活动、表现较差的,要及时进行告诫提醒。
对群众反映强烈、诫勉无效的,予以降职、降级处理。
三是要多关心“退二线”干部的个人私利。
也就是要确保“退二线”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安排他们阅看有关文件;聘请他们为决策顾问,在进行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
时,主动征求这些同志的意见或建议,事后适时向他们通报有关情况。
针对有些领导干部身体条件较差的现实状况,单位领导要主动上门看望,并对一些“二线”干部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在福利待遇上,要明确“退二线”干部的奖金系数和有关补贴发放的标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他们个人或家庭出现困难,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