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合集下载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现蓝图

磁 悬 浮 、 速 铁 路 、 机 、 铁 、 际 巴 高 飞 地 城 士 到 任何 你 想 去 的 地 方 。 这 就 是 传 闻 中 的“ 级 车 站 ” 超 的便 利 之 处 。 上海 市 政 府 正 式 发 布 《 海 市 综 上 合客运 交通 枢纽 布 局规 划 》其 中称 : , 规 划 中 的虹 桥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是 包 括 城 际铁 路 、 速 铁 路 、 道 交 通 、 途 客 高 轨 长 运 、 内 公 交 等 多 种 换 乘 方 式 于 一 体 市 的交 通 “ 无 霸 ” 近 2 m 的 占地 面 巨 , 7k 积 也 使 之 成 为 将 来 上 海 最 大 的 铁 路 客
白 云 国 际会 议 中 心 地 上 部 分 主 体
建 筑 由 A、 、 D、 共 5栋 富 有 曲折 B c、 E 变 化 的 长 形 立 方 体 组 成 , 筑 外 墙 材 建
高 层 民 用 钢 结 构 工 程 , 获 奖 标 志 着 其
工 安 分 公 司 在 超 高层 钢 结 构 建 筑 领 域 取 得 了 重 大 突 破 , 为 宝 冶 钢 结 构 产 将 业 的发 展 产 生 深 远 影 响 。
地板 、 子表 决系 统 、 移 动调 音 台 。 电 可
上 海 虹 桥 综 合 交通 枢 纽现 蓝 图
号 称 世 界 上 最 复 杂 的 交 通 枢 纽 工 程 — — 上 海 虹 桥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初 现 蓝 图 ( 1 。它 有 点 像 欧 洲 交 运 流 量 最 图 ) 大 的法 兰 克 福 机 场 , 者 芝 加 哥 的 奥 或 海 尔 国 际机 场 , 像 是 东 京 新宿 、 又 池 袋 、 谷 的总 和 。 涉
舞 台 宽 2 n 在 全 国名 列 前 3位 , 个 3r, 这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1)建设枢纽专用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将地区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梳理

建筑容量控制
在上述2507.9公顷的城市建设用地上,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开发规模为1096
建筑用途 居住 公共建筑 交通建筑 其他建筑 合计 总规模万㎡ 七莘路以西万㎡ 247 485 302 62 1096 152 374 37(物流仓储) 644 七莘路以东万㎡ 95 111 25(军事特殊建筑) 452
对外交通规划
3)沪杭客运专线
铁路
专线全长160公里,设计时速达350公里,建成后沪杭之间半小时可直达。全线设臵虹桥站、松 江南站、枫泾南站、嘉善南站、嘉兴南站、桐乡站、海宁西站、余杭南站和杭州东站等9个站点,并
在闵行春申地区引出联络线至上海南站。
沪杭客运专线于2009年2月正式开工,预计2011年底建成通车。据测算,其年旅客发送量将达 6273万(2020年)~8000万(2030年)人次。 4)沪杭城际铁路 沪杭城际铁路在上海境内大致沿已有沪昆铁路北侧行进,与沪杭客运专线类似,也在上海分为 两支,一支进入虹桥枢纽,另一支进入上海南站。 沪杭城际铁路的规划走向和站点安排均与沪杭客运专线不同,但媒体报道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目前关于沪杭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时间,还没有明确说法。 根据规划,未来虹桥站主要负责高速铁路旅客的出行,而上海站、上海南站则主要为普速列车 旅客提供服务
公共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绿化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独立市政用地 其他
256.3
1076.1 404.3 417 47.4 108.2
10.2%
42.9% 16.1% 16.6% 1.9% 4.4%
本报告提示 从用地性质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仅占总用地面 积的18.1%。
能使用的番号是22号线。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细规划

服务设施规划
服务设施规模
根据枢纽的客流量和需求,规划不同规模的服务设施,包括酒店、 会议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
服务设施布局
根据枢纽的交通流线和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服务设施的位置和分 布,确保服务设施与交通流线有机结合。
服务设施经营管理
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优质服务商和运营商,提高服务设施 的品质和效益。
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线路规划
优化和完善交通枢纽周边的公交线路网络,提高公共 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出行。
轨道交通规划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合理规划轨道交 通线路和站点,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出租车服务区规划
合理规划出租车服务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提高交 通枢纽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停车设施规划
可持续性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 能源等资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适应性原则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合理规划交通枢纽 的规模和设施配置,确保规划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弹性。
前瞻性原则
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将创新理念和技术融 入规划中,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实施计划
项目组织与协调
成立专门的规划实施小组,负责协调 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任 务和完成时间,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预算与资金筹措
进行项目预算分析,确定资金来源, 积极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与支持。
技术方案与实施
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 包括交通设施、建筑结构、环保节能 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建设虹桥枢纽 服务区域经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运营

簿{ 呻
l l
KEYW O RDS:t a p t h r ns or ub;d v l m e e e op nt
po a r g mm ig arr i c o dn td ta s o ; ia t r r n ; i a l o r i a e n p r d s se - r t p e e t npa nn rv ni ln ig o
赵海波
董润润
刘武君
Z- ̄ Ha o D NG R nu ; I Wuu I O i ,O b b u rn LU jn
【 要 】 全 面介 绍 了虹 桥 综 合 交通 枢 纽 项 目的 由 摘
来 、 功 能 定位 、 开 发 策 划 、 规 划 设 计 、道 路 交通
机场线连接起来 。 同 时 ,高铁 上 海 站 选 在 了七 宝 。该 站 址 恰 在 虹 桥 国 际 机 场 跑 道 的 端 净 空 内 ,对 跑 道 的 运 行 影 响 非 常 大 需 要 重 新 论 证 选 址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上 海 机 场 集 团完 成 了 ” 海 上 航 空 枢 纽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提 出 了 超 越 航 空 、超
建 设虹桥枢纽
— —
服 务 区域 经济
E 海虹桥综合 交通枢纽规划 与运 营
CONSTRUC NG TI HoNGQI AO HUB AND SER NG Vl REGl oNAL E CO NoMY: A PL NNI NG AND 0PE TI RA ON OF HONGQI AO I NTE GRA D T TE RANSP R O T HUB
规 划 的 一 次 吃 螃 蟹 ” ,有 必 要 从 不 同 角度 对划 虹桥 综 合交 通枢 纽 时 浦东国际机场的 1 号航站楼 之间的一体化 、2
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典范——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评估 ( ) 塌’
3 2交通枢 纽客流铡
交通 需求预 测 是确定 虹桥 枢纽综 台空 通 抛划 的基奉 依据之 ‘但 由 虹桥 枢纽涉 及到 . 于
多种 童通方 式的衔接 与 换乘 , 因此 其交通衙 求 预测 的本身 就是 _ 个相当复 杂的问题 ( ) 阿2
能服 务等请 方面起 到核心 城市的车 射作 朋 按 醯
酱 海波
—
’a i o lnnng M de
. . . . . —
Dic s i nO s u so 1
摘 要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舶高遗变通中心, 长三角厨结蛾市彤戚舯关键性与战路性舶节点。 作为集空港、 高逮铁路、
盘 厮铗 踣、 悬 浮、 } 磁 蔫逮 公路等 多种 耍逋 方 芷于 一体 的罚 代 化大型 综 台的交 通 枢纽 , 分析其 建 设机适 、 略 及功 麓定 位的 基础 在 战 上. 累统 分析 其集 疏敬 系统 舶关 键问 题并 确定 集疏运 交 通模 式 . 针列枢 纽 外围 快速 集疏 运逋 道 、 体配 套变 通设 麓及 枢纽 交通 并 本 组 织方集 进 行研究 , 以后 类似大 型交 通枢 纽的 规划 设计 料立 新的典 范 。 为
2 2 年 枢纽 一 般高 峰 日的寨 敞量 为1 o i 00 1)人
西倒 , 建成集 搿建铁路 、 浮列车、 际轨道 空 破 城 通, 市轨道 交通 面公共 交通、 城 地 出租车及 航 空港干一 体的国 蹙喧
成是需 要培育 一些关健 性的 点的 。 虹桥枢纽 可能 是长 三角 M络城 市形 成的燕 键性 战 略
A s rc H n q oh bwlb c m erpdt n icne f a gz i rD g d tna d t o n ̄ t e n t t i b t t a a g i u i e o et a i r s e t o n t Rv ea l i i n ec u t h k ya dsr e c a l h a t r Y e e a ao h e a g
3 2交通枢 纽客流铡
交通 需求预 测 是确定 虹桥 枢纽综 台空 通 抛划 的基奉 依据之 ‘但 由 虹桥 枢纽涉 及到 . 于
多种 童通方 式的衔接 与 换乘 , 因此 其交通衙 求 预测 的本身 就是 _ 个相当复 杂的问题 ( ) 阿2
能服 务等请 方面起 到核心 城市的车 射作 朋 按 醯
酱 海波
—
’a i o lnnng M de
. . . . . —
Dic s i nO s u so 1
摘 要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舶高遗变通中心, 长三角厨结蛾市彤戚舯关键性与战路性舶节点。 作为集空港、 高逮铁路、
盘 厮铗 踣、 悬 浮、 } 磁 蔫逮 公路等 多种 耍逋 方 芷于 一体 的罚 代 化大型 综 台的交 通 枢纽 , 分析其 建 设机适 、 略 及功 麓定 位的 基础 在 战 上. 累统 分析 其集 疏敬 系统 舶关 键问 题并 确定 集疏运 交 通模 式 . 针列枢 纽 外围 快速 集疏 运逋 道 、 体配 套变 通设 麓及 枢纽 交通 并 本 组 织方集 进 行研究 , 以后 类似大 型交 通枢 纽的 规划 设计 料立 新的典 范 。 为
2 2 年 枢纽 一 般高 峰 日的寨 敞量 为1 o i 00 1)人
西倒 , 建成集 搿建铁路 、 浮列车、 际轨道 空 破 城 通, 市轨道 交通 面公共 交通、 城 地 出租车及 航 空港干一 体的国 蹙喧
成是需 要培育 一些关健 性的 点的 。 虹桥枢纽 可能 是长 三角 M络城 市形 成的燕 键性 战 略
A s rc H n q oh bwlb c m erpdt n icne f a gz i rD g d tna d t o n ̄ t e n t t i b t t a a g i u i e o et a i r s e t o n t Rv ea l i i n ec u t h k ya dsr e c a l h a t r Y e e a ao h e a g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与实现
以上海虹桥枢纽 为例
口 王 桦
209) 0 0 2 ( 海市政 工程设计研 究总院 ,上海 上
摘
要 :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枢 纽的特 点,提出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
管理系统的定位和系统架构 ,描述 了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主要包括 了交通管理 中心、道路
ma a e n y tm ou in o ec mp e e sv rn p r u , n ld n e fn t n ftetaf n g me t e tr te n g me ts se s lt ft o rh n i t s o h b icu ig t u ci so f cma a e n n e, o h e a t h o h r i c h r a r f c ma a e n u s se , h u l r n p r n a e n u s se a d te oh rc mp n nsa dt etc n c l o d taf n g me ts b y tm t ep b i ta s o ma g me ts b y tm n t e o o e t n h e h ia i c t h me n oa h e et eef n to s Th ee r hwok o i p p rC rv d ee e c n e h ia u p r r r moigt e a st c iv s u cin . er s ac r ft s a e a p o ierfr n ea dtc nc l p o t o o t h h n s f p n h c n tu t no r ec mp e e sv a s ot u . o sr ci f l g o rh n i etn p r b o aa r h
以上海虹桥枢纽 为例
口 王 桦
209) 0 0 2 ( 海市政 工程设计研 究总院 ,上海 上
摘
要 :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枢 纽的特 点,提出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
管理系统的定位和系统架构 ,描述 了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主要包括 了交通管理 中心、道路
ma a e n y tm ou in o ec mp e e sv rn p r u , n ld n e fn t n ftetaf n g me t e tr te n g me ts se s lt ft o rh n i t s o h b icu ig t u ci so f cma a e n n e, o h e a t h o h r i c h r a r f c ma a e n u s se , h u l r n p r n a e n u s se a d te oh rc mp n nsa dt etc n c l o d taf n g me ts b y tm t ep b i ta s o ma g me ts b y tm n t e o o e t n h e h ia i c t h me n oa h e et eef n to s Th ee r hwok o i p p rC rv d ee e c n e h ia u p r r r moigt e a st c iv s u cin . er s ac r ft s a e a p o ierfr n ea dtc nc l p o t o o t h h n s f p n h c n tu t no r ec mp e e sv a s ot u . o sr ci f l g o rh n i etn p r b o aa r h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 设计理念
#" $
将枢纽核心区集散交通与枢纽开发区内的交通 分离。 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站本体 ( 建筑综合体 ) 一 体化布局, 以垂直换乘为主。 建设枢纽站本体专用高 架快速集散道路系统, 以满足枢纽交通核心区车辆 快速集散要求。 车道边及停车库等旅客换乘设施就 近在枢纽站本体附近立体化集中布置, 机动车停、 蓄 车场等静态停车设施则尽可能利用枢纽的高铁、 磁 浮等站场的夹心地进行集约化布局。 虹桥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理念如下: 功能整合 的立体化枢纽空间; 公共交通为主的层次化交通系 统; 人车分离的人性化交通环境; 分块集散的简捷化
・上海建设科技
#$$% 年
第 & 期・
换, - 个立交节点分别是青虹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徐泾中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七莘路 ! 北翟路立交 和七莘路 ! 沪青平 + . / , 立交。 + # , 高架衔接段。 作为提供枢纽旅客集散的专用 快速通道, 主要采用全封闭的快速路形式, 并分别通 过青虹路、 徐泾中路、 七莘路的 - 条高架衔接道路与 外围快速路网的 - 个立交节点直接相连, 为进、 离场 的车辆提供快速通道, 并体现南进南出、 北进北出、 西进西出等的交通组织要求。 + " , 高架循环圈。 车辆进出枢纽通过同一节点的 行驶需求与习惯进行设计, 将循环高架分为南北两 个循环圈; 此外, 为了均衡进出高铁、 磁浮与机场的 交通流量, 又将循环高架分为高铁循环圈与磁浮、 机 场循环圈, 由此共形成 - 个单向运行的高架循环圈。 每一条循环高架线路均有其特定的功能, 且采用单 向、 分离的运行方式。 + - , 车道边。 见第 -0 - 节 + & , 落地匝道。 系统通过匝道实现高架、 地面道 路、 地道之间的连接, 实现各道路层面之间连接。 + 1 , 地面循环路。 在核心区范围, 高铁西侧地面 磁浮与航站 () " 路与 () - 路形成单向循环道路, 楼之间的 () 1 路与七莘路形成单向循环路, 方便两 处交通中心进出车流的交通组织。 $" #" # 高架循环圈形态设计 高架循环圈形态基于南北分块的原则, 为了均 衡车流量、 减少车辆交织及绕行距离、 提高交通运行 效率等, 经综合考虑后, 最终推荐高架循环圈并采用 均匀分块循环的方式 + 见图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枢 纽 建 筑 综 合 考 虑 五 大 功 能 模 块,
机场控制线 铁路控制线 磁悬浮控制线 轨道交通控制线 道路红线 绿化隔离带 高架及匝道 地道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机场工作区 保留改造用地 综合储备用地 仓储物流用地 动迁用地 停车场库用地
4 枢纽功能布局水平示意
统一设计人流到发及换乘组织,最终交
在以上三大契机的基础上,为了促 进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
作者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200041) 收稿日期:2010-04-13
建筑学报 2010.5 ARCHITECTURAL JOURNAL
开发用地
沪青平公路 A9 沪青高速
1 虹桥机场总平面规划
20
铁路枢纽 城市交通枢纽
西航站楼
2010 年 3 月 16 日,上海虹桥综合 交通枢纽西航站楼正式启用,标志着我 国交通史上最大规模集“轨、路、空” 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成功运行。这座主 体 建 筑 总 面 积 超 过 120 万 m2, 包 括 了 航站楼、高铁、磁悬浮以及东、西交通 中心的 5 条地铁线。交通枢纽以 64 种 连接方式、56 种换乘模式,实现发送 旅 客 110 万 人 次 / 日。 航 站 楼 规 划 至 2015 年满足旅客吞吐量 4000 万人次 / 年,飞机起降 30 万架次 / 年。高铁及 城际铁设计了 16 个站台 30 条到发线, 规 划 至 2020 年 旅 客 发 送 量 达 到 5272 人次 / 年、2030 年达到 7838 万人次 / 年。
流,以期减少旅客换乘距离,就近快速 平直、庄重”建筑造型的 6 字原则,最
疏解旅客,提高车道边使用效率。
终以航站楼“城”的方案与铁道部批准
2.2 建筑造型比选
的方案结合,建筑主要以横向线条表达
庞大的建筑体量,不同的使用功能 交通的速度感 ;立面采取分段处理避免
横向线条过长带来的呆板感 ;人流入口 的重点处理强调了引导的作用。 2.3 商业开发 2.3.1 巨大的换乘人流带来多元化的功 能需求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上海市 的西大门—现状虹桥机场西侧,规划 范围东起外环线,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 北起北翟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 用地约 26.26km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 :东部 为现有虹桥机场用地,中部为综合交通 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部为相 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 图 3)。
2 综合体建筑设计 2.1 “功能性即是其标志性”的设计理 念
建筑三合一的目标是集约高效,方 便快捷。然而,它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结 果是庞大的体量,复杂的功能。“轨、路、
3 虹桥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意
空”三位一体的虹桥枢纽,作为单体建 筑 而 言, 45m 高,300m 宽,1000m 长, 建 筑 规 模 超 120 万 m2, 须 解 决 处 理 各 种交通工具之间 64 种可能的连接,56 种换乘模式,日容纳旅客量 110 万人次。
2,800m 3,300m
东航站楼
航空公司、驻场单位发展用地
A20 外环线
GSE 飞行保障区 生活区 绿地 货运区
停车库 航空公司基地 航站楼 综合管理区 航站区
既有上海磁浮示范线 上海磁悬浮延伸线
2 磁悬浮轨道交通规划
展,增强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和带动作 用,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建设 “虹桥综合 交通枢纽”的设想,将建成涵盖航空港, 高速、城际铁路,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 公交、长途、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等多种 交通方式的交通枢纽中心。 1.2 总体布局与目标定位
至高铁候车大厅,中间串起东交广场、
磁悬浮车站。通道外侧是二者的值机区
域和候车厅,内侧是带状商业街区 ( 图 5)。
2) 6m 到达换乘廊道层
机场和磁悬浮的到达层面均与东交
的 6m 层 换 乘 中 心 由 坡 道 和 廊 桥 连 接,
到达旅客可由此换乘至东交广场的公交
与社会车库 ( 图 6)。
3) 0m 为地面层
五大块设施分别由七莘路、S N6 路、
S N5 路、S N4 路 等 4 条 南 北 向 市 政 道
路明确切分。机场的行李厅和迎客厅 ;
高铁、磁悬浮的轨道及站台,东交广场
的巴士东站及停车区 ;西交广场的地面
广场及停车区均在该层 ( 图 7)。
4) -9m 地下换乘大通道
为另一重要的换乘层面,两条换乘
5 12m 标高平面
6 6m 标高平面
7 0m 标高平面
12m 出发层 6m 到达换乘层 -9m 换乘大通道
9 三大换乘层面示意 建筑学报 2010.5 ARCHITECTURAL JOURNAL
设计把复杂的功能模块化,把错综 的流程简单化。最终形成了虹桥枢纽综 合 体 清 晰 明 了 的 水 平 向“ 五 大 功 能 模 块”;垂直向“五大主要功能层面,其 中三大换乘层面”的枢纽格局。 2.1.1 水平向—“五大功能模块”
枢纽建筑综合体水平向由东至西分 别是虹桥机场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 磁悬浮车站、高铁车站、西交通广场 ( 图 4)。东交通广场集地铁、公交和社会车 库,服务于机场与磁悬浮。西交通广场 组织地铁、公交、长途和社会车库,服 务于高铁。各模块之间携手并肩,贴临 布局,可分可合—功能流程可合,产 权界面可分。 2.1.2 垂直向—“五大主要功能层面, 其中三大换乘层面”
部 56 种换乘模式的交通换乘使命 ( 图 还 有 限 高 45m 的 要 求, 给 建 筑 师 带 来
9)。如此搭建起了性即是标志性”的原
3 大主要换乘层面提供了 6 条换乘 则。建筑的造型满足功能的需求且不作
通道以满足不同交通设施到发分层、上 多余形式上的装饰为原则,我们从航站
“ 有 人 流 就 有 商 机! 有 人 流 就 有 市 场!”市场的大小决定于人流的多少。 商业的价值亦体现于此。作为日旅客吞 吐 量 在 110 万 人 次 的 虹 桥 综 合 交 通 枢 纽,对商家而言俨然就是一个巨大的市 场,在此商机无限。换乘人流的物质需 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 复合化的特征。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 旅游观光、休息住宿等。因此商业综合 配套对交通功能起到了有利补充作用, 两者互为支撑和促进。交通为商业 搭建
1 规划历程 1.1 “三大契机”—虹桥枢纽的由来
2005 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 确了在现有跑道西侧规划 1 条平行跑道, 并明确了建立两条跑道的间距为 365m。 同时扩建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 图 1)。
高铁上海站原选址在闽行区七宝 镇,由于周边用地结构、产业状况及交 通条件的限制,为充分发挥多种交通模 式的规模优势、集聚效应,集约土地资 源,最终高铁上海站选址于虹桥地区。
201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 PAPERS FOR ASC ANNUAL ACADEMIC CONVENTION 2010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曹嘉明 郭建祥 郭炜 方健
摘要 / 介绍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规划 及设计历程,以及该工程“功能性既是其标 志性”的设计理念、垂直向及水平向的功能 模块和换乘格局、运用的商业开发及节能设 计和人性化设计等手法,指出该工程的建成 将促进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及长三角密集城 市群的形成。 关键词 /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轨、路、 空”三位一体 枢纽规划 换乘格局 商业策 划 人性化设计 ABSTRACT/ In the sight of the cours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Hub in Shanghai, and the design concept—“function is a mark”,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gives introduction to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unction module, the pattern of interchange, the technique for commercial development, energy-saving and humanized design. It thinks th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Hub projec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angzi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 and the formation of dense urban agglomeration. KEY WORDS/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hub in Shanghai, the trinity of “raic road and air”, hub planning, interchange lagout, commercial programming, humanistic design
通 功 能 控 制 在 24m 以 下, 共 设 计 了 五
大主要功能层面,从上至下分别为 12m
高架道路出发层,6m 到达换乘廊道层,
0m 为地面层,-9m 地下换乘大通道层,
-16m 地铁轨道及站台层。
2.1.3 五大功能层面
1) 12m 高架道路出发层
该层也是重要的换乘层面,南北两
条换乘大通道东起航站楼办票大厅,西
设计的定位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以 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关怀就是最大的成 功。
设计从布局入手,本着换乘量“近 大远小”的原则水平布局 3 大设施 ;从 经济合理的角度按“上轻下重” 的原则 垂直布局,轨道、高架车道、及人行通 道的上下叠合关系 ;然后以换乘流线直 接、短捷为宗旨,综合协调机场、磁浮、 高铁各自的到发流程,在多方案比选、 优化过程中始终强调勾勒清晰简单的换 乘格局。
下叠合的功能安排,避免大流量旅客换 楼“虹”、“桥”、“廊”、“城”、“飞燕”、
机场控制线 铁路控制线 磁悬浮控制线 轨道交通控制线 道路红线 绿化隔离带 高架及匝道 地道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机场工作区 保留改造用地 综合储备用地 仓储物流用地 动迁用地 停车场库用地
4 枢纽功能布局水平示意
统一设计人流到发及换乘组织,最终交
在以上三大契机的基础上,为了促 进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
作者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200041) 收稿日期:2010-04-13
建筑学报 2010.5 ARCHITECTURAL JOURNAL
开发用地
沪青平公路 A9 沪青高速
1 虹桥机场总平面规划
20
铁路枢纽 城市交通枢纽
西航站楼
2010 年 3 月 16 日,上海虹桥综合 交通枢纽西航站楼正式启用,标志着我 国交通史上最大规模集“轨、路、空” 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成功运行。这座主 体 建 筑 总 面 积 超 过 120 万 m2, 包 括 了 航站楼、高铁、磁悬浮以及东、西交通 中心的 5 条地铁线。交通枢纽以 64 种 连接方式、56 种换乘模式,实现发送 旅 客 110 万 人 次 / 日。 航 站 楼 规 划 至 2015 年满足旅客吞吐量 4000 万人次 / 年,飞机起降 30 万架次 / 年。高铁及 城际铁设计了 16 个站台 30 条到发线, 规 划 至 2020 年 旅 客 发 送 量 达 到 5272 人次 / 年、2030 年达到 7838 万人次 / 年。
流,以期减少旅客换乘距离,就近快速 平直、庄重”建筑造型的 6 字原则,最
疏解旅客,提高车道边使用效率。
终以航站楼“城”的方案与铁道部批准
2.2 建筑造型比选
的方案结合,建筑主要以横向线条表达
庞大的建筑体量,不同的使用功能 交通的速度感 ;立面采取分段处理避免
横向线条过长带来的呆板感 ;人流入口 的重点处理强调了引导的作用。 2.3 商业开发 2.3.1 巨大的换乘人流带来多元化的功 能需求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上海市 的西大门—现状虹桥机场西侧,规划 范围东起外环线,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 北起北翟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 用地约 26.26km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 :东部 为现有虹桥机场用地,中部为综合交通 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部为相 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 图 3)。
2 综合体建筑设计 2.1 “功能性即是其标志性”的设计理 念
建筑三合一的目标是集约高效,方 便快捷。然而,它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结 果是庞大的体量,复杂的功能。“轨、路、
3 虹桥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意
空”三位一体的虹桥枢纽,作为单体建 筑 而 言, 45m 高,300m 宽,1000m 长, 建 筑 规 模 超 120 万 m2, 须 解 决 处 理 各 种交通工具之间 64 种可能的连接,56 种换乘模式,日容纳旅客量 110 万人次。
2,800m 3,300m
东航站楼
航空公司、驻场单位发展用地
A20 外环线
GSE 飞行保障区 生活区 绿地 货运区
停车库 航空公司基地 航站楼 综合管理区 航站区
既有上海磁浮示范线 上海磁悬浮延伸线
2 磁悬浮轨道交通规划
展,增强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和带动作 用,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建设 “虹桥综合 交通枢纽”的设想,将建成涵盖航空港, 高速、城际铁路,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 公交、长途、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等多种 交通方式的交通枢纽中心。 1.2 总体布局与目标定位
至高铁候车大厅,中间串起东交广场、
磁悬浮车站。通道外侧是二者的值机区
域和候车厅,内侧是带状商业街区 ( 图 5)。
2) 6m 到达换乘廊道层
机场和磁悬浮的到达层面均与东交
的 6m 层 换 乘 中 心 由 坡 道 和 廊 桥 连 接,
到达旅客可由此换乘至东交广场的公交
与社会车库 ( 图 6)。
3) 0m 为地面层
五大块设施分别由七莘路、S N6 路、
S N5 路、S N4 路 等 4 条 南 北 向 市 政 道
路明确切分。机场的行李厅和迎客厅 ;
高铁、磁悬浮的轨道及站台,东交广场
的巴士东站及停车区 ;西交广场的地面
广场及停车区均在该层 ( 图 7)。
4) -9m 地下换乘大通道
为另一重要的换乘层面,两条换乘
5 12m 标高平面
6 6m 标高平面
7 0m 标高平面
12m 出发层 6m 到达换乘层 -9m 换乘大通道
9 三大换乘层面示意 建筑学报 2010.5 ARCHITECTURAL JOURNAL
设计把复杂的功能模块化,把错综 的流程简单化。最终形成了虹桥枢纽综 合 体 清 晰 明 了 的 水 平 向“ 五 大 功 能 模 块”;垂直向“五大主要功能层面,其 中三大换乘层面”的枢纽格局。 2.1.1 水平向—“五大功能模块”
枢纽建筑综合体水平向由东至西分 别是虹桥机场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 磁悬浮车站、高铁车站、西交通广场 ( 图 4)。东交通广场集地铁、公交和社会车 库,服务于机场与磁悬浮。西交通广场 组织地铁、公交、长途和社会车库,服 务于高铁。各模块之间携手并肩,贴临 布局,可分可合—功能流程可合,产 权界面可分。 2.1.2 垂直向—“五大主要功能层面, 其中三大换乘层面”
部 56 种换乘模式的交通换乘使命 ( 图 还 有 限 高 45m 的 要 求, 给 建 筑 师 带 来
9)。如此搭建起了性即是标志性”的原
3 大主要换乘层面提供了 6 条换乘 则。建筑的造型满足功能的需求且不作
通道以满足不同交通设施到发分层、上 多余形式上的装饰为原则,我们从航站
“ 有 人 流 就 有 商 机! 有 人 流 就 有 市 场!”市场的大小决定于人流的多少。 商业的价值亦体现于此。作为日旅客吞 吐 量 在 110 万 人 次 的 虹 桥 综 合 交 通 枢 纽,对商家而言俨然就是一个巨大的市 场,在此商机无限。换乘人流的物质需 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 复合化的特征。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 旅游观光、休息住宿等。因此商业综合 配套对交通功能起到了有利补充作用, 两者互为支撑和促进。交通为商业 搭建
1 规划历程 1.1 “三大契机”—虹桥枢纽的由来
2005 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 确了在现有跑道西侧规划 1 条平行跑道, 并明确了建立两条跑道的间距为 365m。 同时扩建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 图 1)。
高铁上海站原选址在闽行区七宝 镇,由于周边用地结构、产业状况及交 通条件的限制,为充分发挥多种交通模 式的规模优势、集聚效应,集约土地资 源,最终高铁上海站选址于虹桥地区。
201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 PAPERS FOR ASC ANNUAL ACADEMIC CONVENTION 2010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曹嘉明 郭建祥 郭炜 方健
摘要 / 介绍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规划 及设计历程,以及该工程“功能性既是其标 志性”的设计理念、垂直向及水平向的功能 模块和换乘格局、运用的商业开发及节能设 计和人性化设计等手法,指出该工程的建成 将促进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及长三角密集城 市群的形成。 关键词 /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轨、路、 空”三位一体 枢纽规划 换乘格局 商业策 划 人性化设计 ABSTRACT/ In the sight of the cours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Hub in Shanghai, and the design concept—“function is a mark”,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gives introduction to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unction module, the pattern of interchange, the technique for commercial development, energy-saving and humanized design. It thinks th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Hub projec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angzi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 and the formation of dense urban agglomeration. KEY WORDS/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hub in Shanghai, the trinity of “raic road and air”, hub planning, interchange lagout, commercial programming, humanistic design
通 功 能 控 制 在 24m 以 下, 共 设 计 了 五
大主要功能层面,从上至下分别为 12m
高架道路出发层,6m 到达换乘廊道层,
0m 为地面层,-9m 地下换乘大通道层,
-16m 地铁轨道及站台层。
2.1.3 五大功能层面
1) 12m 高架道路出发层
该层也是重要的换乘层面,南北两
条换乘大通道东起航站楼办票大厅,西
设计的定位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以 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关怀就是最大的成 功。
设计从布局入手,本着换乘量“近 大远小”的原则水平布局 3 大设施 ;从 经济合理的角度按“上轻下重” 的原则 垂直布局,轨道、高架车道、及人行通 道的上下叠合关系 ;然后以换乘流线直 接、短捷为宗旨,综合协调机场、磁浮、 高铁各自的到发流程,在多方案比选、 优化过程中始终强调勾勒清晰简单的换 乘格局。
下叠合的功能安排,避免大流量旅客换 楼“虹”、“桥”、“廊”、“城”、“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