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

合集下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散道路交通设施完善研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散道路交通设施完善研究

通讯 失 败率

极 低
节 点错 误 的影 导致 整 个 网 无 任何 影 响 无 任何 影 响

络的瘫痪
航站 楼 。铁 路客 站 距虹桥 机场 现状 跑 道 l 0 左右 ,磁 0 7 m 水平 布线 不能 浮 客站 设置 在铁 路客 站 以东 。
超 过 9 0m,链 可达 1 m 路总 长 度不能 0k
参 考文献
【】 D J 810 —05 1 G —1120 ,城 市轨 道交 通 自动 售检 票 系统通 用技 术 0
规范 【 ] S.
收稿 日期 :2 1- 5 02 0—1 9
作者 简 介 : 丽玉 (92 ) 女 , 海人 , 学本科 , 级工程 师 , 秦 16 一 , 上 大 高

G1 交通运行状况也在可以接 受的范围内基本没有 出行 5
拥 堵 状 况 。嘉 闵高 架 由于 没 有 全 线 建成 , 因此 其 交 通 的
连 通性 不 强交 通功 能有 限 ,服 务水 平较 高 。
3. .4 2 4条 高架 衔接 段 中仅 虹渝 高架 略 有拥 堵 虹 渝 高 架连 接 虹 桥 枢 纽 与 G 0沪 渝 高 速 ,是 中心 城 5
以太 网 低廉 高 冗 余环 网 更高
O 引言
自2 1 00年 3月 1 6日虹桥 枢纽正式运行 以来,经过
两 年 多 不 断磨 合与 完 善 ,虹 桥 枢 纽 内外 各种 交 通 设施 总 体 较 快 实 现 了平 稳 有 序 运 行 ,显 著 提 高 了上 海 对 外 交通 服 务 水 平 。但 是 枢 纽 的 集 疏 运体 系 ,尤 其 道 路 系 统 也 暴
主 要研 究方 向 :交通 组织 、 交通 设施 设 计审 核 与 管理 。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1)建设枢纽专用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将地区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修编后的变化:Changes after amendment: 压缩跑道间距,腾出西侧用地。
To compress the interval distance between runways

为枢纽的开发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
to give more land use in the west side
2、枢纽规划的定位与特征
2.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b’s planning
3、枢纽的规划范围与用地布局
3.Planning scope and land use arrangement of the Hub
4、枢纽综合体的构成
position of the Hub complex
上海市“十一五”计划中城市交通 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The key project of Shanghai’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in urba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城市交通 问题解决提案的重点实施环节。
虹桥综合枢纽是高铁枢纽、磁浮枢纽、航空枢纽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 Shanghai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is a necessary outcome to integrate high-speed train hub, meg-lev train hub and airport hub into one complex
高铁 高铁 城际铁 虹桥 机场间磁浮 磁浮沪杭 高速巴士 高速公路 城市交通 1000-2000 2000-3000 7000-8000 1000-2000 500-1000 6000-7000 65000-66000 3000-4000 7000-8000 400-1000 500-1000 1000-2000 68000-69000 2000-3000 400-1000 3000-4000 7000-8000 34000-35000 0 1000-2000 0 1000-2000 1000-2000 24000-25000 0 3000-4000 0 城际铁 1000-2000 虹桥 2000-3000 3000-4000 机场间磁浮 7000-8000 7000-8000 2000-3000 磁浮沪杭 1000-2000 400-1000 400-1000 0 高速巴士 500-1000 500-1000 3000-4000 1000-2000 1000-2000 高速公路 6000-7000 1000-2000 7000-8000 0 1000-2000 0 24000-25000 3000-4000 0 城市交通 65000-66000 68000-69000 34000-35000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4.结合地下开敞式空间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枢纽消防安全
综上所述,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大规模地下空间,其消防和 安全问题往往成为制约方案的控制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设置适当的 下沉广场,有利于丰富空间效果,明晰功能界面,更可提高消防及安全性能。
4.结合地下开敞式空间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枢纽消防安全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 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客流、商流、经济贸易的重要汇 集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以枢纽为依托的城市商务区或城 市副中心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其中大型、超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城 市乃至区域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由枢纽引发的新一轮城市建设成效日 益显著。
虹桥枢纽
4.枢纽要素与布局
因此,如何理顺上述各大交通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布局成为枢纽设计的重点。 高速铁路与虹桥机场同样是服务于国内的中长途旅客,故之间的换乘关系并 不是很密切,但高铁与虹桥机场旅客绝对数量很大,发生的换乘量为中等水平; 磁浮车站则担负着浦东国际机场“前厅”的功能,与高铁的城际部分、虹桥机场 均有着重要的换乘关系。
枢纽内交通设施规模呈现不断扩大化趋势,大量的社会车、出租车,公交 车辆停泊,对枢纽内部空间,对城市土地的需求加大,地面的土地资源已不能 满足这种扩大化的需求,特别在城市中心区的枢纽改造工程,面临土地更为紧 张的困境。向地下发展,实施交通设施立体化可以有效解决土地与规模之间的 矛盾,地下空间在枢纽建设中的大量开发使用充分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
虹桥枢纽剖面示意图
虹桥枢纽
4.枢纽要素与布局
由此可见,磁浮车站在换乘关系中处于比较关键的位置,它应该与高速
铁路、虹桥机场取得便捷的换乘关系。 由此形成了如下的场站空间关系: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度总控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度总控

2014/10/31
20
项目总控思想
抓重点、重集成
抓重点:过程控制方法体现了抓重点、重关键问题的思想
重集成:界面控制方法体现了重综合、重整体的思想
过程和界面控制的思想既抓住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 能够掌握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有利于问题考虑 前后一致,综合各个方面因素,作出正确决策。
2014/10/31
上海久事公司
上海机场(集团)
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
上海申虹投资发展 有限公司
土地投入
铁路的项目公司
枢纽设施
2014/10/31
土地开发 市政配套
铁路 车站
13
治理结构(续)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领导小组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申虹公司作为日常办公机构)
闵行、长宁区
上海机场建设 指挥部
2014/10/31
16
三大进度目标要求
2006年底
进度控制任务重!
2009年底 2010年5月
实质性 开工
目标1
工程基 本完工
目标2
投入 使用
目标3
两大挑战 能否编制出被指挥部认可、各参建单位可执行的计划? 计划执行过程中指挥部需要获得哪些必须的进度信息,以便
协调和决策?
2014/10/31
21
建设工程管理组织存在的缺陷
工程监理不能对整个项目提出 综合咨询意见。
长城 途市 客公
运交
配套系统
快 速 集 散 系 统
市 政 道

长 途 蓄 车

公 交 蓄 车

出 租 车 蓄 车 场
停 车 场
消 防
邮 政

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典范——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典范——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评估 ( ) 塌’
3 2交通枢 纽客流铡
交通 需求预 测 是确定 虹桥 枢纽综 台空 通 抛划 的基奉 依据之 ‘但 由 虹桥 枢纽涉 及到 . 于
多种 童通方 式的衔接 与 换乘 , 因此 其交通衙 求 预测 的本身 就是 _ 个相当复 杂的问题 ( ) 阿2
能服 务等请 方面起 到核心 城市的车 射作 朋 按 醯
酱 海波

’a i o lnnng M de
. . . . . —
Dic s i nO s u so 1
摘 要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舶高遗变通中心, 长三角厨结蛾市彤戚舯关键性与战路性舶节点。 作为集空港、 高逮铁路、
盘 厮铗 踣、 悬 浮、 } 磁 蔫逮 公路等 多种 耍逋 方 芷于 一体 的罚 代 化大型 综 台的交 通 枢纽 , 分析其 建 设机适 、 略 及功 麓定 位的 基础 在 战 上. 累统 分析 其集 疏敬 系统 舶关 键问 题并 确定 集疏运 交 通模 式 . 针列枢 纽 外围 快速 集疏 运逋 道 、 体配 套变 通设 麓及 枢纽 交通 并 本 组 织方集 进 行研究 , 以后 类似大 型交 通枢 纽的 规划 设计 料立 新的典 范 。 为
2 2 年 枢纽 一 般高 峰 日的寨 敞量 为1 o i 00 1)人
西倒 , 建成集 搿建铁路 、 浮列车、 际轨道 空 破 城 通, 市轨道 交通 面公共 交通、 城 地 出租车及 航 空港干一 体的国 蹙喧
成是需 要培育 一些关健 性的 点的 。 虹桥枢纽 可能 是长 三角 M络城 市形 成的燕 键性 战 略
A s rc H n q oh bwlb c m erpdt n icne f a gz i rD g d tna d t o n ̄ t e n t t i b t t a a g i u i e o et a i r s e t o n t Rv ea l i i n ec u t h k ya dsr e c a l h a t r Y e e a ao h e a g

虹桥枢纽概述

虹桥枢纽概述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述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构造2005年3月7日上海市领导提出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2009年底工程竣工。

规划范围动气外环线(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北青公路,南至沪渝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机场、铁路客站、长途巴士客站、磁悬浮客站、轨道交通五大部分。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前占地面积26.4平方千米,拥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条。

其中跑道长3400米、宽57.6米停机坪达51万平方米。

有停机位66个,其中有13个登机桥位,48个远机位,2个专机位,2个货机位,可满足各类飞机的起降要求。

机场1号航站楼(T1)由A、B两座候机楼紧密相连,面积达8.2万平方米(A楼5万平方米,B楼3.2万平方米)。

共有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和15条行李传输系统。

每日平均起落航班达540架左右,高峰小时起落飞机达85架次,年运送旅客量超过1488.92万人次,已开通了到达91个国内国际城市的航班。

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一座36.26万平方米的2号航站楼(T2),1条3300米、宽60米的平行报道和3条平行滑行道,以及站坪、货运站、业务用房、能源中心、市政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

上海虹桥站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客运车站,现为亚洲超大型铁路综合枢纽。

上海虹桥站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站房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其中铁路站房约10万平方米。

北端引接京沪高铁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南端与沪昆高速铁路接轨。

车站设16站台30线,全部为到发线,站台包括14个岛式站台和2个侧式站台。

站房建筑面积为145000平方米。

站房采用先上高架候车结构,包括东西两个站房和高架站房,并在两侧设置站前高架和落客平台。

上海虹桥客运西站位于虹桥枢纽地下B1层,长途客运西站为一级客运站,主要是法网浙江、江苏和部分安徽方向的班线。

该站为地下两层结构,候车室有两层,面积达5200平方米。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 设计理念
#" $

将枢纽核心区集散交通与枢纽开发区内的交通 分离。 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站本体 ( 建筑综合体 ) 一 体化布局, 以垂直换乘为主。 建设枢纽站本体专用高 架快速集散道路系统, 以满足枢纽交通核心区车辆 快速集散要求。 车道边及停车库等旅客换乘设施就 近在枢纽站本体附近立体化集中布置, 机动车停、 蓄 车场等静态停车设施则尽可能利用枢纽的高铁、 磁 浮等站场的夹心地进行集约化布局。 虹桥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理念如下: 功能整合 的立体化枢纽空间; 公共交通为主的层次化交通系 统; 人车分离的人性化交通环境; 分块集散的简捷化
・上海建设科技
#$$% 年
第 & 期・
换, - 个立交节点分别是青虹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徐泾中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七莘路 ! 北翟路立交 和七莘路 ! 沪青平 + . / , 立交。 + # , 高架衔接段。 作为提供枢纽旅客集散的专用 快速通道, 主要采用全封闭的快速路形式, 并分别通 过青虹路、 徐泾中路、 七莘路的 - 条高架衔接道路与 外围快速路网的 - 个立交节点直接相连, 为进、 离场 的车辆提供快速通道, 并体现南进南出、 北进北出、 西进西出等的交通组织要求。 + " , 高架循环圈。 车辆进出枢纽通过同一节点的 行驶需求与习惯进行设计, 将循环高架分为南北两 个循环圈; 此外, 为了均衡进出高铁、 磁浮与机场的 交通流量, 又将循环高架分为高铁循环圈与磁浮、 机 场循环圈, 由此共形成 - 个单向运行的高架循环圈。 每一条循环高架线路均有其特定的功能, 且采用单 向、 分离的运行方式。 + - , 车道边。 见第 -0 - 节 + & , 落地匝道。 系统通过匝道实现高架、 地面道 路、 地道之间的连接, 实现各道路层面之间连接。 + 1 , 地面循环路。 在核心区范围, 高铁西侧地面 磁浮与航站 () " 路与 () - 路形成单向循环道路, 楼之间的 () 1 路与七莘路形成单向循环路, 方便两 处交通中心进出车流的交通组织。 $" #" # 高架循环圈形态设计 高架循环圈形态基于南北分块的原则, 为了均 衡车流量、 减少车辆交织及绕行距离、 提高交通运行 效率等, 经综合考虑后, 最终推荐高架循环圈并采用 均匀分块循环的方式 + 见图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形成新的航空物流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区域内几条最重要的沪宁、沪杭、沪清平高速 公路、京沪间高速公路、航空以及市内交通的交汇点和转折点,具备发 展现代化物流产业的优越条件。随着国内货运航空公司的发展,国内航 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这里建设一个航空货物为主的物 流集散中心,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功。这对上海建设枢纽中心城市也会 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1)两圈——基于城市轨道网的内、外两层换乘交通圈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自身大交通客流集散规模已很大,虹桥枢纽如果承 担大量的城市日常换乘客流,不仅将极大恶化虹桥枢纽本体的换乘环境, 而且大量城市日常换乘客流将造成枢纽道路、停车等集疏运系统快速趋于 交通拥挤。然而,根据预测未来虹桥枢纽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每日能够吸 引高达40多万人次的城市日常轨道换乘客流。
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西部,建设京沪高 速铁路、城际铁路的综合枢纽,有利于加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 化,缓解未来城际和国家高速铁路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促进以沪宁、沪杭交通线为轴的都市带的形成。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设施构成
3.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为集散综合铁路枢纽和机场两方面的客流,在综合铁路枢纽和航 站综合体之间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该枢纽作为铁路和机场的 集散设施,将磁浮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线路公交巴士、出 租车,以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长途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汇聚在一 起,形成一个快捷、方便、舒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 通枢纽。
在虹桥枢纽大交通与各种城市集疏运系统的换乘客流中,轨道比重最高, 达30%—40%。其中,高铁、城际铁路的城市轨道换乘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大 交通,占虹桥枢纽轨道交通换乘客流量的70%左右。
(二)枢纽交通流总体组织规划
根据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客流等特征,交通功能规划提出了 “两圈一廊一线”交通流总体组织规划。
为此,交通功能规划提出了要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为专门对外的 大交通枢纽。为了分流、减少枢纽本体承担的城市日常轨道换乘需求,需 要基于城市轨道网络,以虹桥枢纽为中心形成内、外两层换乘交通圈。 “内圈”为虹桥枢纽本体交通圈,以服务枢纽自身集散交通为主,“外圈” 为虹桥枢纽外围城市换乘枢纽圈,以服务周边城区日常换乘交通为主。
“一体化”的交通枢纽换乘
——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为例
大纲
第一部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第二部分: “一体化”的枢纽换乘设施规划设想
第一部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与概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以西约13公里的虹桥机场西侧,总规 划面积26.26平方公里,是包括城际铁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市 内公交等多种换乘方式于一体的交通“巨无霸”,是将来上海最大的交通枢纽站。 它以现有虹桥机场为基础,拓展成集铁路、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及换乘广场于 一身的大型换乘枢纽,设计的综合性堪称空前。新枢纽站将成为京沪铁路的终点 站,铁路吞吐量相当于上海新客站与上海南站的总和,同时, 6条轨道交通线路 将被引入虹桥站,包括5号线、2号线、17号线、10号线、低速磁悬浮线和高速磁 悬浮线。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设施构成
1. 虹桥机场新航站楼综合体
虹桥机场已有设施基本维持现状,即每年旅客1000万人次、货 邮50万t的规模,通过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西部扩建一条 近距平行跑道、一座新航站楼和新的货运区。达到一年旅客吞 吐量2000—3000万人次、货物100万t的能力。
2. 高铁、城际交通枢纽
(2)一廊——南北交通走廊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临近上海中心城,枢纽集疏运交通不可避免与日益 拥挤的城市交通系统形成冲突。为了保障枢纽旅客的快速集散,交通功 能规划提出了要形成南北向“专用交通走廊”。
4. 枢纽配套开发用地
枢纽配套的开发用地除了有虹桥机场的用地以外,主要有“航空 物流园区用地”、“配套公共设施、上午办公设施用地”、“物业 开发用地”和“居民搬迁基地”四类。
大纲
第一部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第二部分: “一体化”的枢纽换乘设施规划设想
第二部分:“一体化”的枢纽换乘设施规划设想
另一方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中 了连接长三角的多种交通方式,特别是 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这将使新航站楼综合体的功能大大提高, 进一步增强上海机场的辐射能力,实质 性的促进上海航空枢纽的形成。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
3. 为世博会提供完善的交通服务保障
世博会期间日余额由40万人来沪,这些人在沪至少长生日均80万 人的交通量,而且集中产生在早晚两个高峰时期。主要有三种交通方式: 飞机、铁路、高速公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机场快线可以让从飞机、 铁路、高速公路来参加世博会的旅客都能非常便捷的使用机场快线去世 博会场。从而根本上缓解世博会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同时,长 三角地区的参观者可以当日往返;非长三角地区的参观者也可以“住在 苏杭,当日往返”。这会大大减轻上海旅店、交通、服务业的压力,使 世博会正真办成长三角的盛会。
(一)枢纽集疏运交通模式
借鉴国内外大型机场、铁路枢纽的集疏运方式,基于虹桥枢纽距离中心 区较远、虹桥机场现有交通方式影响以及作为一个高端客流对外枢纽等多方 考虑,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功能规划最终选择了以“多方式均衡模式”作 为虹桥枢纽集疏运系统发展模式。
根据多方式均衡模式,远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公交等可持续公共 交通集疏运比重至少达50%以上,城市轨道、公交客流量分别达20万人次/日、 5万人次/日左右。小客车、出租车等个体机动车辆集疏运比重不超过50%, 出租车、小汽车客流量均达12.5万人次/日左右,枢纽本体产生的集散车流量 达20万pcu/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
2. 实现虹桥、浦东两个机场的快速联结
上海机场在其“枢纽发展策略”的 实施过程中,采取以浦东机场为主,虹 桥机场为辅的模式。建设虹桥综合交通 枢纽,并在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之间以 磁悬浮交通衔接,可以实现虹桥、浦东 两个机场的快速、紧密衔接,还可以充 分整合两场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空运 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