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合集下载

马克思-2020年上半年阶段测评1-4

马克思-2020年上半年阶段测评1-4

马克思阶段测评1-11.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B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该题考查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不平衡的,其中一方面是主要的或主导的。

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B )A、细胞学说B、系统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该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B )A、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是否承认发展变化观点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该题考查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地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且只有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只能坚持孤立和静止的观点。

1.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B )A、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该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主要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即事物的存在、发展主要呈现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一、辨析题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1)这个观点正确。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3)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4)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5)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2、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1)这个观点正确。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没有反作用答:(1)这个观点错误。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毫无关系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

5、当代资本主义没有新变化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当代资本主义有以下新变化: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1)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指出了事物发展中存在的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规律。

这一原理最早由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思想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

这个规律贯穿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

从哲学角度来看,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的双方组成,这种对立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统一,然后又产生新的对立,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对立的统一不是简单的平衡或折中,而是在矛盾的斗争中实现的动态平衡和统一。

这一理论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从自然界来看,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自然界万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

例如,光与暗、热与冷、阳与阴等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这些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

从社会生活来看,对立统一规律表现为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阶级斗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意识形态的矛盾等都是社会生活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

只有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揭示了事物发展中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规律。

这一原理贯穿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简/ 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引言: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引言:
•形式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 形式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 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 自相冲突。它是主观的, 自相冲突。它是主观的,是人的思维违反 逻辑规则而造成的。 逻辑规则而造成的。 •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它揭 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 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的运动 过程。 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 方向、形式等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 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 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 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 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 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 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 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 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通俗一点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例如,工业和农业的矛盾双方, 例如,工业和农业的矛盾双方,工业中 的矛盾双方 包含农业的成分,如粮食、原料等等, 包含农业的成分,如粮食、原料等等,农业 中包含工业的成分,如农业机械设备、 中包含工业的成分,如农业机械设备、化肥 等等。 等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 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 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 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 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 旧矛盾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 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三大规律五对范畴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原因和结果: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
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 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特 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特殊性是相对的,而矛盾发展的不平 衡性则是绝对的。
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
$number {01}
目 录
• 对立统一规律的概述 • 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 对立统一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
01
对立统一规律的概述
对立统一规律的定义
0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 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特殊性
01
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 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02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03
同一事物中的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着事物的特 殊本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 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 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
02
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 的矛盾双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 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1 2
3
矛盾的普遍性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 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