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3】晨读材料
晨读材料

序言晨诵晚读,滋养有智慧的孩子人们经常说:读书使人聪明。
确实,智慧是阅读的密码。
人的启蒙、人的发展就是用钥匙去打开自己的心智大门,邀请智慧来到生活,来到语文学习场,让它生长、开花、结果。
诵读经典,就是利用孩子记忆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与发酵,最后会化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
晨诵开慧,晚读启智。
晨诵,是声音与黎明的共舞,是经典与美感的穿越。
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有可感性,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
在晨诵中,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
朱自清先生认为,晨诵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
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同学们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晚读,是宁静欣赏与理性思考,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智慧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能力在语感实践中训练与提升。
晚读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感知、表达方式的领悟、自我判断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
晚读,积累了敏锐的语感、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这些养分在学生的头脑中积淀下来,就成为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文化底蕴的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萌芽。
读,善其身;读,行天下。
智慧是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生长儿童的智慧要让智慧与培养儿童的美德同行。
我们的诵读也指向发展儿童的道德,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让学生学会感激,追求崇高,让学生充溢幸福感和责任感。
晨诵,我们除了名家经典的专题外,主要确立了自然、生命、平等、感恩、敬畏、游戏、艺术与爱等重大主题,反复吟诵,提供语言的养料。
部编版初中语文早读课晨读材料

部编版初中语文早读课晨读材料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
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
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不论未来的命运若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总有一些时辰属于自己佚名一家饭店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
那次晚饭后看到这副对联,我心中长期淤积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
我们常常感慨自已活得很苦,过得很累,因为眼睛总是紧紧盯着上面,常常以物质的丰足、名利的高低来衡量幸福。
可是有了名利后并不一定能真正幸福快乐,我们仍然不断地忙碌、奔波、劳动。
而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当下那份实实在在的拥有,比如忙中偷闲的一杯茶,苦中作乐的两壶酒。
一位朋友风趣地给我讲过这样一件小事。
高三早读材料17

高三早读材料(17)【读准字音】稽qǐ首戕qiāng害洽qià谈罪愆qiān悭qiān吝自古迄qì今掮qián客收讫qì襁qiáng褓潜qián质讥诮qiào镶xiāng嵌qiàn 翘qiáo首憔qiáo悴cuì纤qiàn绳戕qiāng害胆怯qiè惬qiè意【认准字形】评头论足气喘吁吁千钧一发前倨后恭前仆后继强弩之末乔装打扮轻歌曼舞清澈见底载歌载舞穷兵黩武情不自禁沁人心脾曲高和寡敲诈勒索切肤之痛勤能补拙曲突徙薪【识别成语】171.自怨自艾(yì):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
艾,治理,改正。
172.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173.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74.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175.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176.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177.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178.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179.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80.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高考必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初中语文晨读(早读)材料三

晨读材料(三)一、心香一瓣:1.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
——著名作家刘亚洲在给14岁儿子的信中写到。
2.“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出自《老人与海》(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中篇小说)。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他内心激荡的这句话是激励无数英雄强者在逆境中奋斗搏击的座右铭。
)3.10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的密度来衡量的。
4. 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
5.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6. 有的人生活得富有充实,是因为他具有驾驭生活的能力;有的人生活得平庸无奇,是因为他缺乏战胜生活的勇气。
7. 我不是最美丽,但我可以最可爱;我不是最聪明,但我可以最勤奋;我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最有情趣;我不是最健壮,但我可以最乐观。
8. 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恰恰是由曲线构成的。
曲线的美在于自然。
雄伟的山峦是曲线,滔滔的大江是曲线,皎洁的明月是曲线,人类的历史是曲线。
9.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让在生活中失去最多的强者,也收获最多。
10.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
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的喧哗终于消隐。
11.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
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12.无知的人最骄傲,正如不开的水最响一样。
13.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语文早读资料

语文早读资料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1、论语第一则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第二则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三则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则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第五则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第六则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第七则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第八则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第九则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第十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晨读(材料)范文

晨读(材料)范文晨读资料一、名句默写《孔子语录》(《论语》)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中,谈论孔子的治学方法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文言实词察①v.仔细看;观察。
普高第四册苏轼《石钟山记》:徐而~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v.看清楚。
必修二《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品类之盛。
③v.考察。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
【察纳】明察采纳,察纳雅言。
④adj.清楚;明白。
初中左丘明《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必以情。
⑤v.考察举荐;选拔。
初中诸葛亮《陈情表》: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
三、文化常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参军,官职名,东汉末有“参军事”,简称“参军”;晋以后始置为官员;沿至隋唐,兼为郡官;明清称经略为参军。
B.光禄官,光禄寺所属官员,如光禄寺卿、少卿、丞、主簿。
南北朝时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
C.洪武,年号,明朝以后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D.丙戌.此处指中国历法上白古以来一直使用的干支纪年法。
“丙”为天干,“戌”为地支。
前一位是乙酉,后一位是丁亥。
“是月丙戌崩”,此处指干支纪日法。
“干支”可以用于记年月日时,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七年级上册早读材料【最终】

七年级上册早读材料材料一:字词积累下面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以及课文注释的词语归纳,同学们要注意这些词的拼写以及词语的含义,广东中考语文考点“字词积累”与“词语语用”考查的就是这些词语,同学们要利用早读时间认真记背,词汇量大了,对仿写句子和写作的帮助作用也很大。
第1课《散步》拆散(chāisàn):使家庭、集体的成员分散。
各得其所(ɡèdéqísuǒ):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所,位置。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水的波浪清澈。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信服(xìnfú):相信并佩服。
霎时(shàshí):极短的时间,片刻。
委屈(wěiqū):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第2课《秋天的怀念》瘫痪(tān 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暴怒(bào nù):大怒。
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沉寂(chén jì):非常寂静。
捶打(chuí dǎ):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央求(yāng qiú):恳切的请求。
诀别(jué bié):不再相见的离别。
淡雅(dàn yǎ):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深沉(shēn chén):①形容程度深。
②声音低沉。
③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烂漫(làn màn):①颜色鲜艳而美丽。
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遇上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①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②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语文早读材料(23)

语文早读材料(二十三)【课外名句】5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水》)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得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
5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5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一起变黑。
5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
6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真理)。
6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的,即使让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6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不管多愚笨的人,在很多次的思考中,也一定会有收获。
6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与其站在河塘边急切地期盼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编好渔网。
6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淡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6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6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可插队”暴露出的真问题
“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
”7月14日,盐城市阜宁县交警大队违章处理中心窗口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与前来办理业务的男子争执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让视频中的“女主角”一时间成了“网红”。
事发后,阜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总支委会,对当事人焦爱芹予以辞退。
“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
”貌似是一句大实话,其背后暴露的真问题耐人寻味。
其一,暴露出“重官轻民”的意识还在一些办事人员身上存在着。
到政府服务窗口办事,理应本着先来后到的原则,无论是领导还是百姓都应当一视同仁。
可这位工作人员道出“领导就是有特权”,“排号就是针对老百姓的”的狂语,凸显出“权到底为谁所用”的本质问题。
即便百姓排队在先,办事却在领导之后,这种在服务对象上分轻重主次的办事方法,在权力归属上错乱了本末源流,说到底,其意识深处,还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
其二,暴露出在一些服务窗口,还存在“眼睛向上”的做派。
在政府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之所以把领导放在置顶的位子,是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掌握在领导手中。
曾有一位在基层政府服务窗口工作的人员坦言:“我的一切,从升迁到工资再到福利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不由得我们不为上级领导服务。
”尤其是那些聘用人员对于领导更是言听计从,唯恐服务不到位砸了自己的饭碗。
而对普通百姓前来办事时与领导办事发生冲突,自然是先领导后百姓。
其三,暴露出“权力私利”的观念还有一定的市场。
政治学上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权力源自哪里,就对哪里负责。
从根本上说,干部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所赋,也理当为民所用。
可问题是当领导与百姓的位置放在同一框架里时,是领导在先,还是百姓在先,考验着他们执政理念。
尽管平素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得山响,但一遇到具体问题时,百姓的权益就会被侵害。
“让领导先走”与“领导有特权,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如出一辙,击中了为民服务与为官服务位置颠倒的“靶心”。
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摄像机。
政府部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处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工作人员与群众口角的狂语一出就会通过网络传播到社会上,那些残存在某些人思想的旧观念在转眼之间就暴露无遗,倒逼为民服务者必须保持慎独慎微的状态,哪怕对百姓一点点不恭都会遭受到无情的谴责与问责,届时,只能落得个自砸饭碗、卷铺盖走人的结局。
(via人民网)
“领导有特权”提醒重构权力伦理
大家都在窗口排队办理业务,就像运动员比赛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样,作为裁判员的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就应该维护比赛规则的公平,按排队先后顺序办理业务。
然而该工作人员堂而皇之让人插队办业务,面对质疑,还“理直气壮地”说“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
”让人插队本来是理亏的事,还要大声说出来,激起众怒,其被网络口水淹没,被相关部门辞退,自是咎由自取。
但是心安理得接受插队特权服务的领导又岂能全身而退?
不过,把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该工作人员说话太离谱,态度太嚣张,被人拍下视频放到网上发酵,“领导有特权”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潜规则呢?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倡以民为本。
中央专门出台了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
而某些职能部门某些人依然“重官轻民”,唯权力马首是瞻,怎能不叫人心寒?怎能让民众树立对政府的信仰,对公务人员的信任?正像“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在那家街道办事处使用将近一年,没有一位领导提出异议一样。
“领导有特权”,实质上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作祟。
在某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为人民服务的的宗旨早已不复存在。
“为领导服务”成了官场潜规则。
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领导服务,一切工作围绕领导想法与政绩需要转,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感受与评价。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报告上、口头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没有生根发芽。
行政管理理论认为,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政府的根本属性。
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知易行难。
印有“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喝完水后进了垃圾桶;“领导有特权”的小插曲,网友围观一阵以后,也会逐渐淡出。
“为领导服务”之类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
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叫嚣“领导有特权”,忽视普通群众的感受,或许只是权力的“本能反应”。
但是这已经在民众心里划下了一道鸿沟。
如何填平官民之间的这道鸿沟,除了看官样文章、听官员辩解以外,关键要靠公仆们用行动证明,改变“重官轻民”的权力伦理。
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众对政府会产生更多的权利期待。
他们期待政府尊重民众权利与感受。
但是期待归期待,现实归现实,如果某些人坚持“权为领导所赐”、“为领导服务”的权力伦理,罔顾老百姓感受,怎么办?
在这方面,公共行政管理专家丁煌的建议值得听取:“改变单纯向上负责的行政工作模式,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政府绩效由服务对象、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评价,且评价的结果要公开化。
”如果民众对政府与官员的评价意见可以作为他们升迁、问责的依据,“领导有特权”的畸形权力伦理会慢慢改变。
如果不重构权力伦理,不改革绩效评价机制,即便民众不断吐槽、媒体不断曝光,依然改变不了唯领导马首是瞻的官场生态。
(via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