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内实验
短学期实验安排

2010级学生短学期电路分析实验通知各位学生:2011年6月短学期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电路分析实验安排如下,望相关同学相互转告。
开课时间和地点:6月23日-7月6日,第二教研楼中209;213;227;229实验项目:共22学时,开设8个实验,分6次完成,另有1次考试。
具体如下:第一次:常用实验设备及仪表使用第二次: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的应用第三次:受控源电路设计与研究第四次:一阶动态电路及其响应第五次:正弦稳态电路相量研究、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第六次:RLC串联谐振电路研究第七次:考试具体时间段:说明:(1)本次参加短学期的学生人数为478人,分成6个大批次进行,每个批次分4个小班,每班20人,对应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有具体名单)。
每个大批次即上表中的批次号(①②③④⑤⑥),各批次对应的学生名单见附件。
(2)轮到的学生一天做两次实验,然后剩下的两天写报告和作好下次的预习。
请同学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实验要求:1 实验前应充分预习,并写好实验预习报告;2 上实验课带齐上次的实验总结报告纸、笔等必备文具;3 实验中独自完成实验测试内容,并由教师检查认可的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必须整理好实验设备和器件,关闭使用过的电源。
5 实验后根据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和测试的数据,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结论。
6 实验要遵守操作规则,并注意安全。
实验总结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实验报告要求:见实验模板,由指导教师提供。
实验说明和注意事项:1 若因请假,实验未能按时做的同学应及时补做实验,在考试前必须做完所有实验;2实验中有部分室强电实验,一定要使用强电实验用的连接导线,若发现导线有金属外露的请及时上交并更换导线。
其他未尽事宜,请及时联系吕伟锋老师:lvwf@ 86915094附件:下一页第五批(即通知上的⑤)以下4小班第六批(即通知上的⑥)以下478人。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操作系统任课教师:沈超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第一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Process[numberschedul].order=tempcounter;}程序结果截图:二、银行家算法(网上借鉴)银行家算法,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首先检查该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量是否超过其最大需求量及系统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进程需要。
若超过,则报错,若不能满足,则让该进程等待;否则进一步检查把资源分给该进程后系统能否出于安全状态,若安全,则分配,否则置该进程为等待资源状态。
算法实现过程:设进程i 提出请求REQUEST [j] ,则银行家算法按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1) 如果REQUEST [i] [j]<= NEED[i][j] ,则转(2) ;否则,出错。
(2) 如果REQUEST [i] [j]<= A V AILABLE[i][j] ,则转(3) ;否则,出错。
(3) 系统试探分配资源,修改相关数据:A V AILABLE[j]-=REQUEST[i][j];ALLOCATION[i][j]+=REQUEST[i][j];NEED[i][j]-=REQUEST[i][j];(4) 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如安全,则分配成立;否则试探险性分配作废,系统恢复原状,进程等待。
Check()关键代码:{int k, f, no=0;int work[M],a[M];char finish[M];anquan=1;for(i=0;i<n; i++) finish[i]='F';for(j=0;j<m; j++) work[j]=available[j]; k=n;do{ for (i=0;i<n; i++){if (finish[i]=='F'){ f=1;for (j=0;j<m; j++)if (need[i][j]>work[j]) printf("处于安全状态.");printf("安全序列号:");for (i=0;i<n;i++) printf ("%d ",a[i]); printf("\n");printf("进程");printf(" ");printf(" Max ");rintf(" ");rintf("allocation");printf(" ");printf("need");printf(" ");f=0;if (f==1)//找到还没完成的且需求数小于可提供进程继续运行的{ finish[i]='T';a[no++]=i;//记录安全序列号for (j=0;j<m; j++)work[j]=work[j]+allocation[i][j];//释放该进程已分配的资源available[j] =work[j];}}}k--; }while(k>0);f=1;for (i=0;i<n; i++)//判断有没有进程没完成{ if (finish[i]=='F'){f=0;break; }} if (f==0) {printf("不安全状态!\n");anquan=0;} else {printf("available");printf("\n");for (i=0;i<n; i++){ printf("%2d",i);printf(" ");for(j=0;j<m; j++)printf("%2d",max[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allocation[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need[i][j]);printf(" ");for(j=0;j<m; j++){if(i>0)break;printf("%2d",available[j]);}printf("\n");}}}程序结果截图:三、实验总结:这次上机模拟了进程调度过程和解决了死锁问题,让我对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银行家算法有了比在课堂上更深刻的认识。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内实验报告(第1-2次)

第一次实验内容:调查表编码与输入电脑上机时间:2014年5月13日一、SPSS软件的安装1.将SPSS安装压缩包和SPSS破解补丁压缩包均复制到C盘目录下。
2.双击SPSS statistics,完成解压,打开后系统自动提示安装SPSS软件。
3.按照系统默认提示安装,单击下一步,创建副本,并未自己的电脑创建用户名。
4.按照系统盘安装,点击“安装”按钮,系统完成安装5.成功安装SPSS后,在许可证授权界面,取消注册方框内√号,单击“确定”按钮。
6.授权许可界面,选择“取消”,在提示框中选择“是”,退出许可向导。
7.双击SPSS19.0破解补丁,完成解压,按照系统默认盘,选择安装。
8.在弹出的“确认文件替换”对话框中,选择“全部选是”,弹出SPSS软件编辑界面,安装成功。
二、介绍SPSS软件的主要界面介绍SPSS软件中的“文件”“编辑”“视窗”“数据”“分析”“制图”等窗口,以及主要功能。
三、SPSS中调查表编码方法1.点击“变量”窗口,熟悉“变量”窗口中变量名、类型、变量宽度、小数点位数、标签,标签值等命令窗口;2.“变量名的命名”一般采用英文或拼音,最好和问卷对应的变量名称一致;3.“变量类型”要根据问卷中变量的类型设置不同的变量,主要有类别、定距、定序、定比变量。
4.“变量宽度”和“小数点位数”要明确和问卷调查数据的宽度和小数点一致。
5.“变量标签”要明确采用汉字表示,主要用于提示数据录入者变量所代表的含义。
6.“变量标签值”主要用于识别变量的类型,一般采用不同的数值来代替对应的变量类型。
7.根据调查表在SPSS中的以上编码方法,建立数据输入窗口。
四、调查数据在SPSS中输入方法将教材P175-177中案例的所展示的调查问卷,将其变量类型输入SPSS软件,建立数据输入窗口。
第二次实验内容:四种不同变量输入SPSS软件的方法上机时间:2014年5月20日一、进一步完成和检查第一次实验的内容先将第一次实验第四步未完成内容完成,建立数据输入窗口。
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调控规律的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我们开展了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对本次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内容1. 蛋白质鉴定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蛋白质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鉴定。
(3)实验步骤:①制备蛋白质样品;②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③加入Folin-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④计算蛋白质含量。
2. 酶活性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过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以评估酶的活性。
(3)实验步骤:①制备酶反应体系;②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③计算酶活性。
3. 核酸提取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核酸提取的方法,了解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将核酸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3)实验步骤:①破碎细胞;②提取核酸;③检测核酸。
4. 脂质分离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脂质分离的方法,了解脂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脂质具有不同的极性,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其分离。
(3)实验步骤:①制备脂质样品;②加入氯仿,观察分层现象;③分离脂质。
三、实践总结1.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掌握了蛋白质、酶、核酸和脂质的鉴定、提取和分离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和记录实验数据,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3.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调控规律,增强了我们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践反思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实验原理掌握不牢固,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第四章(第二次课) 两相流动局部压降

v l
另一组曲线示于图4-6, 用于修正其它质量流速 下的值,的插值公式与 压降梯度计算式分别为
2 dp f dz ln G 2 G
2
ln G 2 G 1
1
2
G 2 l0 l0 2Dl TP
假定两相流通过突扩接头时空泡份额保持不
变,即,我们就得到Romie公式,
G 1 1
2
p 2 p1
1 x 2
1
l
l x2 v
另外从能量转化角度也可以推导出压降计算
2
对于分相模型
d W vuv Wlul dp dz TP dz A G
2 2 1 x u l d x uv dz 1 2
x 2uv 1 x u l dA A 1 dz G
n
B 55 G
0 .5
B 520 G B 15000
0 .5
G
2
0 .5
(3)
Friedel经验式 Friedel在约25000个数据的实验数据库的基 础上,比较现有经验式后,提出了下述关系 式: 对于垂直向上与水平流动
2 l0
E
3 . 24 F H Fr
p
f
p f
1 5 . 3Y Y
l
2
三通与阀门
对于三通、阀门等其它管件研究甚少,可按
均相模型计算三通与阀门,即
1 2l G
2
p f
vv 1 x v l
基础实验B第二次课(LU)

实验步骤
一、直接测量
按图1接线,先不接电源。 1,2端用短路线 连接。用万用表欧姆档适当量程测3,4端电阻 Ro (只适用于无源或能令独立源置零的情况。) ,填 入表1。
实验步骤
一、直接测量
实验步骤
二、加压定流
按图2接线(实验板上接线不变,3,4端接上 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流
电压值。 (注意:此时稳压电源被限流为:0.05A。)
实 验 步 骤:
1、测发光二极管伏安特性
• (1)按图5.1.4(a)电路 接线,按表5.1.1给定的 电流值测量发光二极管 的正向特性,电压值记 录于表5.1.1中。 表 5.1.1
Id(mA) 0 1 3 正向 连接 Vd(V) 0
图5.1.4(a) 正向测量电路
图5.1.5(b)反向测量电路
Vd(V) 0 -3 -5
反向
连接 Id(uA) 0
-1 -5
-10 -15
提问:电压表的读数与稳压管上的 电压是否一致。
回答:是不一致的。原因是电流表上有内 阻=0.25V/25mA=10Ω,有一定的分压作用。 但是,由于稳压管的反向导通电阻很大只 有几百K或几MΩ,R电表内阻<<R稳压管反向内阻其分压 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 计。这时,可认为 电压表的读数与稳 压管上的电压基本上 是一致的。
V --
图3 实验接线图二
实验步骤
表1
步
骤
1
2
3
4
5
参数
V
Voca
Vocb Isca
Ro
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图
图1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实验接线图
13 No 24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学》第二次课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康爱君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 清楚,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 用于科学实验、教学、检定及药品、生物制 品生产的动物。
experimental animal
2015/12/18
2
实验动物按遗传特点分类
近交系(Inbred
2015/12/18 16
近交系动物命名实例
DBA/1fC57BL/6J DBA: 小鼠品系名 1 :亚系名 f :表示代乳 C57BL: 代乳母鼠品系名称 6:亚系名 J:亚系名
17
2015/12/18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和应用
1、基因位点的纯合性 近交系动物中任何 一个基因位点上纯合 概率高达99%,因而 能繁殖出完全一致的 纯合子,品系内个体 相互交配不会出现性 状分离。
2015/12/18 40
封闭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C3H/HeH是由Hanwell(H)保存的Heston(He) 亚系。
2015/12/18 13
亚系(Substrain)命名
作为以上命名方法的例外情况是一些建立 及命名较早,并为人们所熟知的近交系, 亚系名称可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 BALB/c、C57BR/cd等
2015/12/18
14
常用亚系符号
12
2015/12/18
亚系(Substrain)命名
c) 当一个保持者保持的一个近交系具有两个 以上的亚系时,可在数字后再加保持者的缩写 英文名称来表示亚系。如:C57BL/6J, C57BL/10J分别表示由Jackson保持的C57BL 近交系的两个亚系。 d) 一个亚系在其他机构保种,形成了新的群 体,在原亚系后加注机构缩写。如:
B2B课内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
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至年度第学期
步骤三:选择一家生产企业
步骤五:查看工作任务扫描,准备开始实验操作
步骤六:到EDI中心注册企业信息
步骤七:到银行申请企业账号
步骤十四:生成采购帐
步骤十五:到银行付款(即在线转账)
步骤十六:确认付款
步骤十七:生成财务帐
步骤十八:查看工作任务扫描,检查确定实验完成并退出
(二)扮演物流公司管理员角色
步骤一:登录畅想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进入课堂练习模式实验
步骤三:查看工作任务扫描,了解实验流程
步骤五:到网上银行申请企业支付账号
步骤七:生成送货通知单
步骤八:发送提货通知单
步骤九:办理提货手续
步骤十:生成到货通知
步骤十四:查看工作任务扫描,检查确定实验完成并退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郭长文1009290117 及学号:胡志强1009290118张学林1009290138 学院: 理学院班级: 信计101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题目:单链表的基本操作指导教师郭新辰教授姓名及职称:胡建平副教授刘力实验师2011年 10月 1 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内容 (1)三、实验要点及说明 (1)四、实现方法 (2)五、实验结果 (3)六、源程序清单 (4)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链表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概念;2. 理解单链表的存储结构;3. 掌握单链表的基本操作算法。
二、实验内容建立单链表,完成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逆转、输出、销毁, 置空表、求表长、求前驱、求后继、查找元素、判线性表是否为空。
三、实验要点及说明对问题的描述,即对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问题描述:编一个程序,作用是建立一个顺序表,且能完成顺序表的如下基本操作:1.建表。
建一个非空的单链表;2.插入。
根据单链表结点的位置在单链表里插入数据;3.查找。
根据顺序表结点的位置查找单链表中的数据;4.删除。
根据单链表结点的位置在单链表里删除数据;5.查找前驱。
按值查找,输出顺序表里的数据的前驱;6.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判断头结点是否非空即可7.输出。
将顺序表里的数据全部输出;8.求表长。
返回其数据元素个数;9.置空表。
将链表初始化。
10.逆转。
将单链表里的元素逆序。
11.销毁。
释放链表的储存空间。
四、实现方法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算法分析: 函数名称 功能 InitList初始化链表 AddHead建立链表GetNode查找元素 InsertList 在单链表中插入元素 DeleteList 删除单链表中元素 DestroyList销毁单链表 PriorList 求前驱 ListLength 求表长 ListEmpty判断表是否为空 ClearList 置空表 InversionList逆转PrintList输出表类型 变量或常量typedef struct { DataType*data; int length;int listsize;}SeqList;结构体 变量字符型常量LIST_INIT_SIZE LISTINCREMENT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InsertList 主函数 ClearList DestroyList PrintList InversionList ListEmptyPriorListListLength AddHead GetNode InitList DeleteList五、实验结果六、源程序清单#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malloc.h>#define flag 0typedef struct node /*定义结构体类型的结点*/{int data;struct node *next;}LinkList;void InitList(LinkList *&head) /*初始化单链表*/ {head=(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if(!head)exit(-1);head->next=NULL;}LinkList *AddHead(LinkList *head) /*头插入法建表*/ {LinkList *p;int x;printf(" 请输入元素(输入0结束):");while(x!=flag){p=(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scanf("%d",&x);if(x!=0){p->data=x;p->next=head->next;head->next=p;}}printf("\t\t创建完成!\n\n");return head;}LinkList *GetNode(LinkList *head,int i) /*定位元素*/ {LinkList *p=head;int j=0;while(p->next&&j<i){j++;p=p->next;}if(j==i)return(p);else return NULL;}void InsertList(LinkList *head,int i,int x) /*插入元素*/ {LinkList *p,*q;p=(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p->data=x;q=GetNode(head,i-1);p->next=q->next;q->next=p;printf("\t\t插入成功!\n\n");}void DeleteElem(LinkList *head,int i) /*删除元素*/{LinkList *q,*h,*p=head;q=GetNode(p,i-1);h=q->next;q->next=q->next->next;free(h);printf("\t\t删除成功!\n\n");}void DestroyList(LinkList *&head) /*销毁单链表*/ {LinkList *p;while(head){p=head;head=head->next;free(p);}head=NULL;printf("\t\t销毁成功!\n\n");}LinkList *PriorList(LinkList *head,int i) /*求前驱*/{return GetNode(head,i-1);}int ListLength(LinkList *head) /*求表长*/{LinkList *p=head->next;int i;for(i=0;p!=NULL;i++){p=p->next;}return i;}void ListEmpty(LinkList *head) /*判断表是否为空*/ {if(head->next)printf("\t\t表不为空!\n\n");elseprintf("\t\t表为空!\n\n");}LinkList * ClearList(LinkList *head) /*置空表*/{head->next=NULL;printf("\t\t置空成功!\n\n");return head;}void InversionList(LinkList *head) /*逆转*/{LinkList *p,*q,*r;q=head->next->next;head->next->next=NULL;r=head->next;while(q){head->next=q;p=q;q=q->next;p->next=r;r=p;}printf("\t\t已逆转!\n\n");}void PrintList(LinkList *head) /*输出表*/{LinkList *p=head->next;printf("\t\t");while(p){printf("%d ",p->data);p=p->next;}printf("\n\n");}void main(){LinkList *a,*q,*L;int i,x,c;while(1){printf("\t\t~~~~~~~~~~~~~~~~~~~~~~~~~~~~~~~~~~~~~~~~~~\n""\t\t1. 初始化\t\t2. 创建单链表\n""\t\t3. 插入元素\t\t4. 删除元素\n""\t\t5. 逆转\t\t\t6. 输出\n""\t\t7. 求链表长度\t\t8. 查找元素前驱和后继\n ""\t\t9. 查找元素\t\t10.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n ""\t\t11.置空表\t\t12. 销毁\n""\t\t0. 退出\n""\t\t~~~~~~~~~~~~~~~~~~~~~~~~~~~~~~~~~~~~~~~~~~\n");printf("\t\t请选择操作序号:");scanf("%d",&c);if(c==0){printf("\n\t\t\t感谢使用!\n\n");break;}switch(c){case 1: InitList(L);printf("\t\t初始化成功!\n\n");break;case 2: AddHead(L);break;case 3:{printf("\t\t请输入插入元素的位置:");scanf("%d",&i);printf("\t\t请输入要插入的元素:");scanf("%d",&x);InsertList(L,i,x);}break;case 4:{printf("\t\t请输入要删除元素的位置:");scanf("%d",&i);DeleteElem(L, i);}break;case 5: InversionList(L);break;case 6: PrintList(L);break;case 7: printf("\t\t表长为:%d\n\n",ListLength(L));break;case 8:{printf("\t\t请输入要求前驱和后继元素的位置:");scanf("%d",&i);a=PriorList(L,i);if(a!=L)printf("\t\t第%d个元素的前驱为%d;",i,a->data);elseprintf("\t\t该位置无前驱!\n\n");if(a->next->next!=NULL)printf("后继为%d\n\n",a->next->next->data);elseprintf("\t\t该位置无后继!\n\n");}break;case 9:{printf("\t\t请输入要查找的位置:");scanf("%d",&x);q=GetNode(L,x);printf("\t\t第%d个位置的元素为:%d\n",x,q->data);}break;case 10:ListEmpty(L);break;case 11:ClearList(L);break;case 12:DestroyList(L);break;}}}七、思考及总结编程方面还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