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评课记录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用简朴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汇报交流。

谈话导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有什么发现?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生答自己的发现。

(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尽可能的都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引导)二、设置疑问,大胆预测师: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的根。

教师板书课题。

师出示在课文《高粱情》里也看过对高粱根的描述:高粱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粱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板书: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修改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修改及反思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较深入、细致的观察探究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材料设计实验方案、会做根吸收水分的对比实验。

2、知道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3、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认真态度和热爱保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根的固定作用和吸收作用。

三、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量筒、清水、植物、植物油、棉花、滴管等。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演示材料、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和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植物,你知道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吗?(播放课件:六大器官)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想不想知道植物身体上每个部分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根》。

[板书课题:植物的根](播放课件:树根图片)(二)探究活动1、观察实验:根的固定作用(1)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植物的根对植物有什么意义?(2)出示实物草根:想不想知道真正的根是什么样子的?组长拿出材料:学生观察、汇报。

(3)理解根的资料:同学们,大自然中根的形状各式各样,大小不同,长短也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看一棵普通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有多长?(播放课件:根的资料)刚才,大家认真观察了植物的根,也了解了根的相关资料。

那么,你对植物的根想提出哪些问题呢?(4)观察视频,归纳结论:下面,老师奖励给大家一段视频,同学们喜不喜欢?(播放课件---暴风视频)狂风如此猛烈,大树为什么能稳稳地站在哪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板书:根固定(植物的身体)]同学们想一想:根除了固定植物外,还能固定什么?正因为根可以固定土壤,所以也能防止水土流失。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植物呢?小结: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播放课件:观察结论)2、对比实验:根的吸收作用(1)介绍实验材料刚才,有的同学们还提出了根有吸水作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

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两种植物的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等。

学生准备:准备葱、菠菜、香菜、萝卜、土豆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生活问题导入1、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校为了绿化我们的校园,打算移植一批植物幼苗,为了让幼苗更容易存活,你觉得应怎样处理?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使植物的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这样植物就不会枯死,容易存活。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为了使树从根部获得营养。

3、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本课学习目标,齐读。

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1、观察植物的特点(1)认识观察工具放大镜、镊子、直尺(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和小根的数量生,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3)部分小组代表汇报记录表的统计情况(4)点评2、植物的分类教师播放PPT,根据根的特点进行分类 (板书:1、根的分类)①须根系,如葱、水稻②直根系如:香菜、菠菜如萝卜、甘薯(变态根、贮藏根)三、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1、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根的固定作用。

板书:(2、根的作用)(1)教师过渡引入: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根的特点,那么根有什么作用呢?(2)教师播放动画:狂风吹大树,树却没有被吹倒。

学生观察、讨论,研究根的作用。

(3)教师小结: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植物的根》课堂评价

《植物的根》课堂评价

2.植物的根
1.我的观察记录。

2
(1)像大树的脚,大树是靠它稳稳地站立在地上的。

(2)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和、的作用。

(3)根在吸收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也吸收了。

3.当好小法官
(1)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就是根。

()(2)我们吃藕的时候主要吃植物的根。

()
(3)植物的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
(4)变态根上不长毛。

()
4.我来选一选
(1)不是植物的根。

A.萝卜 B.大蒜C.白薯
(2)是植物的根。

A.洋葱 B.姜C.人参
5.科学探究:观察根对两棵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准备】两粒种子、两个花盆、水、尺子。

【实验步骤】
(1)将两粒饱满的种子种入花盆里。

(2)几天后,种子长成幼苗,将其中一棵幼苗连根取出。

(3)用水把根冲洗干净。

(4)数一数有多少个侧根。

(5)量一量根的长度。

(6)拔掉大部分侧根,再种在另一个花盆里。

(7)过一段时间,观察两棵幼苗的生长情况。

6.有人浇花,每天浇一点水,土壤只有表层是湿润的,而下层却一直得不到水。

也有人浇花是在土壤比较干燥时浇足水。

哪种方法对根系的发育有利?
参考答案
1.略。

2.(1)根
(2)固定吸收水分和养分
(3)水分养分
3.(1)×(2)×(3)×(4)√
4.(1)C (2)C
5.略。

6.后一种对根系发育有利。

原因:略。

【观评记录】_植物的根_科学_小学_王莎莎_3706821402

【观评记录】_植物的根_科学_小学_王莎莎_3706821402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2《植物的根》观评记录
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小学王莎莎
时间:2015年4月11日
地点: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
中心议题:观课,评议。

主持人:赵德
参加人员:赵德、王莎莎、董秀英、咸志明、赵春凤
活动过程:
一、介绍本次研讨活动的目的及安排。

1.王莎莎老师执教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植物的根》
2.科学教研组教师随堂观课,并作好观课记录。

3.教研组教师共同评议本节课堂教学情况。

二、王莎莎老师执教《植物的根》。

(课堂实录略)
参入听课教师认真观课,做好观课记录。

三、课后研讨意见汇总。

王老师的《植物的根》,充分体现了观察为主的学习方法。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探究为主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

整个教学设计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课堂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观察到根的特点,联系实际正确区分植物的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给予了学生自由的探究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植物的根。

课堂上学生获得知识的那份欣喜,都给观课者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的评价功能,不断给学生以肯定、表扬、激励。

使学生不断收获满足,更加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课堂双边活动好,气氛融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只有不断激发其疑问,保护其好奇,培养其兴趣,才能在探究中积累知识,积淀科学素养。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教案2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教案2

《9 植物的根》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

2、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与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二、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根的作用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烧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镜直尺镊子橡皮泥等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藕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景,解决生活问题导入谈话:有一座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绿化面积,需要从乡村移植大量的植物幼苗,为了让这些移植的树苗更容存活,你觉得应怎样处理这些植物幼苗?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看来植物的根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根”(板书课题)新课讲解:1、观察根的特点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植物的根,下面就比一比、看一看各种根的形状、数一数小根的数量,量一量根的长度,并做好观察记录。

(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根的种类不同,并比较观察直根与须根。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有些植物的根系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这种根叫做直根系(如芫荽);有些植物的根像老人的胡须,各条根的粗细差不多,这样的根叫做须根系(如葱)。

除了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根外,在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到很多根毛。

那么我们平时吃的地瓜和萝卜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呢?展示地瓜和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展现根逐渐膨大、变粗的过程。

介绍贮藏根(萝卜和地瓜上也长有许多小根,这些小根比较细小,也是一些侧根,所以它们应该属于直根类,它是一种变态根,因为根部贮藏着丰富的养料,所以也叫贮藏根。

)。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我们主要食用它的根部?(目的是增强对贮藏根的认知)2、研究根的作用。

小学科学_植物的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植物的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教学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两种植物的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植物油、尺子、镊子等。

学生准备:1、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体验根的作用),要求不要晃动刚栽的小树,以免影响其生长。

2、材料准备:葱、香菜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两种植物:我手里拿得是什么植物?提出问题: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1、认识直根和须根。

(1)师出示芫荽和葱两种植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芫荽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我的观察记录第小组年月日(3)学生小组汇报。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我的观察记录”,按照记录内容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①直根:芫荽的根中间比较粗壮,周围比较细,这样的根叫做直根。

同时板书:1、根的分类:直根。

②课件出示直根的特点:直根的主要特点是主根明显比侧根粗而长,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

指名读一读。

③须根:像葱这样各条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像一把胡须,我们称它为须根。

(板书:须根)④课件出示须根的特点:须根的特点是根有些像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指名读一读。

2、依据根的特点给植物分类。

2021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

2021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

2021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7f55201c-6ea2-11ec-85a3-7cb59b590d7d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教学目标】1.学习植物根系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征。

2.了解植物根系的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3.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验证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的三种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棉花、放大镜等。

学生准备:洋葱、菠菜、萝卜、红薯等常见植物,并对其根系进行初步观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学生们,我们在第八课学习了植物的身体。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张照片。

谁能说出植物的每一部分?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诞生了。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植物的根介绍新课,并在黑板上写下主题“植物的根”。

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

1、认识直根和须根。

(1)老师展示菠菜和葱。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并问:菠菜根和葱根有什么区别?(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

提示学生观察的时候可使用放大镜。

(3)学生小组报告。

(4)教师小结:① Taproot:菠菜的根在中间是厚的,周围是薄的。

这种根叫做直根。

同时,黑板书写:(根的分类:直根。

)②课件播放直根的短片。

③ 须根:就像洋葱一样,每个根的厚度都是一样的,就像胡子一样。

我们称之为须根。

(黑板书写:须根)④课件播放须根的短片。

2、依据根的特点给植物分类。

(1)提出活动要求:观察学生分组采集的各种植物的根系。

根据直根和须根对植物进行分类。

(2)小组观察、讨论、分类。

(3)组织小组汇报。

(4)老师补充说:老师为你收集了一些植物根系的照片。

请把它们分类。

①课件出示教学短片:萝卜、水仙、青草、水稻。

指生说出根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根》评课记录
《植物的根》这节课,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整个课堂教学准备充分,讲授比较恰当完备,这节课教学内容仅仅是认识植物的根,教师既要求学生认识植物根的外形特征,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准备充分。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带根的植物,同时教师自己也准备了葱、萝卜、甘薯等带根的植物和课件。

课前准备充分是讲好这节课的前提。

二、新课导入自然、新颖,到实地采集各种植物的根,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通过自己到试验田里亲身选择材料,感受根的力量并且亲身设计实验,做实验。

通过学生在自己的试验田里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观察,并进行实验,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幸福。

如:课前老师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根,现在正值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学校的试验田里采集各种植物的根,观察采集来的根的形状,和不同植物的根的特点。

三、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老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交流、总结,进而了解不同植物的根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发现中学到知识。

并且自己设计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

四、让学生感受科学无处不在。

课后延伸,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将分享学生的体会,探究的过程,结果预测,设计实验,实验的结论,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坚定不移地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观察植物根的特点、形状,认识各种各样的根--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设计试验--试验验证--得出结论--课后延伸探究。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