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监狱 据王志亮《中国监狱史》
第一部分中国监狱制度

第一部分中国监狱制度第一章中国监狱史概述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国度,中华文明内容丰富、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中国法制文明的历史,至少是从公元前的夏朝开始的,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持续发展过程,以沿革脉络清晰、内容博大丰富、影响深刻久远、特点鲜明突出而被举世公认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
在中国法制文明的历史框架内,与国家同步发展着法律、审判、监狱等诸多系列制度,从中可梳理出中国监狱史的内容。
第一节中国监狱史的研究对象一.监狱的概念二.中国监狱史的研究对象第二节中国监狱历史发展简况一.中国监狱历史发展的划分标准二.中国监狱历史发展简况第三节学习中国监狱史的目的和意义一.学习中国监狱史的目的二.学习中国监狱史的意义第四节学习中国监狱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一.学习中国监狱史的指导思想二.学习中国监狱史的方法第二章原始社会监狱的孕育在中国大约仅二百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向源头方向追溯,经历了大约五十万年的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里,基于生活,中华民族的先民有诸多发明和发现。
这些发明和发现,是从原始思想幼苗中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累进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孕育了监狱的胚胎。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习俗一.原始社会的地理环境二.神州大地的古代居民三.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第二节原始社会的监狱雏形一.原始社会的战争二.原始社会的监狱雏形第三章奴隶制社会的监狱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制向奴隶制的过渡,进人了国家形成的历史新阶段,夏禹传位于夏启,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此后,又有商、周两代相继承接,延至前476年东周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600多年。
据史籍记载,“三王始有狱”,三王即指夏禹、商汤、周文王,这时期的“狱”就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监狱。
第一节夏朝的监狱一.国家的形成二.监狱的诞生三.夏朝的监狱第二节商朝的监狱一.商朝的刑罚1。
漫谈中国古代监狱建筑

漫谈中国古代监狱建筑(图片来源:互联网)如果说是为现代监狱作个素描,不外乎巍然耸立的高墙、紧紧关闭的牢门、危险恐怖的电网、森严的守卫!那么,古代中国监狱建筑是什么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穿过千年历史的隧道,看看监狱自诞生以来,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皋陶是监狱行业的祖师爷,他创制的监狱是什么样的呢?据《广韵》彭氏注:“皋陶作狱,其制为圜,象斗,墙曰圜墙,扉曰圜扉,名曰圜土。
”一是筑土为墙,围成圆形的土城,一是向下掘地形成地穴。
自皋陶祖师爷开创了监狱的样板模式后,一代又一代的典狱官吏、能工巧匠都在监狱建筑中倾注了匠心和智慧,时有独创之举,完善丰富了监狱的建筑理念。
因为古代国家行政机关体制在设置上,审判和执行是集于一身的。
为提审和管理的方便,断狱的审判机关和监狱一般是紧邻的,按照建筑风水和中国传统阴阳学说,衙门一般要坐北朝南,监狱位于坤位,属阴,因此,我们常见的监狱坐落方位是,处于衙门大堂的右角,是西南方位。
牢门是一个监狱的标志和眼睛,牢门要牢。
大门一般以黑色为主色调,无论铁质还是木质,追求的都是厚重、简朴、凝重、威严。
牢门隔开阴阳,在罪犯心理上凝固成了此与彼、自由与桎梏、守法与违法的界限。
罪犯从此门走过,既是申诫,也是提醒,更是司法威严的象征!监狱牢门及其他部位的常见饰物有“狴犴”,面目狰狞、恐怖。
传说,龙生九子,狴犴好打抱不平,且能断狱,因此监狱大门有狴犴把守,有勿枉勿纵之意。
除狴犴外,还有獬豸,獬豸据说是“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也是公正的象征。
这些饰物已经成为凝固在监狱建筑里的静态的执法思想语言。
监狱一般都有外监、内监和女监之分。
外监关轻刑犯,内监关重刑犯。
监狱的院落都有“狱厅”,是管监狱的牢头和禁卒的起居之所,多建有狱亭,高大耸立,便于了望,类似于今天监狱的民警值班室。
(图片来源:互联网)监狱的建筑平面格局在旧时,多为封闭的圆形(如圜土)和方形的四合院式,后来到晚清监狱改良运动后,开始吸收国外监狱建筑思想,有放射形式、庭院式、校园式、串式等。
中国监狱史发展历程

中国监狱史发展历程
中国监狱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社会中,监狱的主要目的是拘禁犯人,而非进行惩罚或改造。
古代监狱的形式多样,包括地牢、囚笼或者藩篱。
这些监狱通常建在城市的角落或者城墙的内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监狱体系逐渐演变和发展。
明朝时期,监狱系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组织,监狱开始变得更加规模化。
清朝时期,监狱制度进一步改革,实施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惩罚和改造方法。
到了现代,中国监狱系统经历了更多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监狱法规,对监狱的管理和运作进行了规范。
中华民国时期,监狱的改造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禁闭转向了帮助犯人恢复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向。
1949年以后,中国的监狱系统经历了重大改革。
在新中国成
立后不久,监狱开始加重对政治犯的打压和迫害。
文化大革命期间,监狱成为了迫害政治异见人士的地方。
在这个时期,监狱成为了劳动改造和思想转化的场所。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监狱制度再次发生
了变革。
监狱开始更加注重对犯人的人权保护和再教育。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监狱系统加大了监管力度,努力推进监狱建设,提高犯人的待遇和改造效果。
总之,中国监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
革。
从简单的拘禁到现代化的改造和教育,中国监狱系统不断发展,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改造服务。
古代系囚、悯囚制度演化史对现代监狱治理的启示

古代系囚①、悯囚②制度演化史对现代监狱治理的启示——以汉、唐、宋、明、清③为例四岔河监狱潘敏刘剑【内容摘要】我国古代监狱管理制度经历了由简单向充实,由杂乱向规范不断演变。
这些演变的过程,逐步发展成我国一部独特的监狱史。
本文以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他们系囚、悯囚等管理制度发展历史,总结出了他们的发展脉络,最终提出了其对现代监狱治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监狱史现代监狱借鉴意义我国古代监狱从奴隶社会的夏朝再到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这当中经历长期的发展,监狱管理制度也逐渐由简单向充实,由杂乱向规范不断演变。
这些演变的过程,逐步发展成我国一部独特的监狱史。
封建社会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繁荣发达的过程,监狱制度作为封建司法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作为统治者的暴力工具,我们对古代监狱形成了黑暗、肮脏、腐朽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让我们几乎否定了古代监狱的一切。
但正与封建制度本身一样,古代监狱也有着许多人性化的制度,也存在着许多朴素的人权思想。
通过研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制度和思想中的很大部分仍为我们今天所沿用。
同时,封建社会做为儒家思想统治的社会,儒家思想的许多重要内容,也深入到监狱制度的各个部位。
古代统治者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明德慎罚、以德治国、以礼为本”狱政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儒家特色的“系囚、悯囚、录囚④”等制度。
①系囚制度,指为对囚犯实行管理而实行的制度,包括门卫制度、桎梏制度和点视制度。
因现代监狱管理中,涉及到桎梏制度的内容较少,在这里本文不再做研究。
②悯囚制度,即对狱犯实施宽宥,并保障其基本生活待遇的制度。
③本文以这些朝代为研究对象,因为他们存在着的历史较长,历史资料比较完善,并且所处时期社会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我国古代经历的封建王朝众多,各个王朝在狱政制度方面又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如果从纵向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制度从封建社会本身来讲是一个渐进完善,渐进繁荣,渐进规范的过程。
中国古代监狱演变——据王志亮《中国监狱史》整理

据北宋时期《广韵》彭氏注:“皋陶作狱,其制为圜,象斗,墙曰圜墙,扉曰圜扉,名曰圜土。
”《易·坎卦·上六》:“系用徽继,置于丛棘”《竹书纪年》:“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史记·夏本纪》:“召汤而囚之夏台”《风俗通》:“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殷曰里......”/《史记·殷本纪》:“纣囚伯于里”张华《博物志》:“夏曰念室,殷曰动止,周曰稽留,三代之异名也”《山西通志》和《山西太原府志》:“三角城,太原县治西北,一名‘徒人城’”且“旧志云:赵襄所筑,以处徒刑,其城三面,故名三角城”据史籍记载,吴越地区也建有狱城。
主要有:第一类为囚禁皇族与将相大臣的监狱,主要有太子家令狱、內宫狱、左右都司空狱、若卢狱、郡邸狱;第二类为囚禁后妃和宫内女性的监狱,主要有掖庭狱(永巷)、暴室(宫中监狱薄室)。
以上两座由宦官管理。
第三类为囚禁官署吏卒的监狱,主要有上林狱、都船狱、寺互狱、共工狱、未央厩狱。
《晋书·高光传》:“是时武帝置黄沙狱,以典诏囚。
以光历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
” 陈垣《史讳举例》:“ 晋太始四年,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一人。
”京兆、河南府治所的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四县称为京县参见《宋史·刑法制》殿前马步军司、左右军巡院和四排岸司的监狱在《宋史·刑法志》中记载了设置在京畿的监狱种类,嘉泰四年,京师各官司的监狱为:在开封,有府司、左右军巡院;在诸司,有殿前、马步军司及四排岸。
上述监狱的设置,大都与一些军国大事有关。
殿前马步军是皇家禁军,宋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禁卫军体系,“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
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其次总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司、骐骥院。
余皆以守京师、备征伐。
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
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虽曰增损旧制,而规模宏远矣”[27]殿前马步军司狱大抵拘押禁军中的违法官兵。
中国监狱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监狱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题)1. 中国最早的监狱制度形成于哪个朝代?A. 春秋战国时期B. 唐代C. 宋代D. 清代答案:A. 春秋战国时期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监狱制度的基本原则?A. 人道主义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集中管理原则D. 重教育改造原则答案:C. 集中管理原则3. 中国第一部监狱管理法规是哪一部?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4. 中国著名诗人李白曾被监禁在哪座城市的监狱中?A. 长沙B. 扬州C. 成都D. 仙游答案:B. 扬州5. 以下哪个地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古代私人监狱?A. 酒泉B. 庐江C. 恭城D. 乌鲁木齐答案:C. 恭城6. 下列哪位皇帝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A. 唐太宗李世民B. 明太祖朱元璋C. 清高宗弘历D. 民国临时政府主席孙中山答案:B. 明太祖朱元璋7. 以下哪个省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流放地?A. 贵州B. 海南C. 新疆D. 内蒙古答案:A. 贵州8.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中的"挂剑法"是指什么?A. 在监狱内设置监狱长的官职B. 对囚犯实行鞭刑C. 运用刀剑进行施刑D. 监狱工作人员佩戴剑装饰答案:A. 在监狱内设置监狱长的官职9. 以下哪种刑罚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中使用较多?A. 酷刑B. 死刑C. 编户口D. 罚金答案:C. 编户口10. 以下哪位著名政治人物曾被监禁于重庆市渣滓洞监狱?A. 周恩来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蒋介石答案:D. 蒋介石11.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A. 提升劳动力产出B. 提高罪犯的人道待遇C. 加强国家统治D. 减少司法成本答案:C. 加强国家统治12. 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国现行监狱管理制度中的基本原则?A. 债务主义原则B. 重教育改造原则C. 犯罪预防原则D. 单独关押原则答案:B. 重教育改造原则13. 中国古代的庙社监狱是用来对待什么样的犯罪行为的?A. 盗窃B. 杀人C. 反动言论D. 贪污答案:C. 反动言论14.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中的"青楼"指的是什么?A. 学校B. 妓院C. 金银行D. 法庭答案:B. 妓院15. 以下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曾在监狱中写下了著名的《世说新语》?A. 曹操B. 司马迁C. 王安石D. 陆游答案:A. 曹操16. 中国现行监狱制度中的执行官是由谁任命?A. 中央政府B. 城市市政府C. 监狱局长D. 监狱职员答案:A. 中央政府17. 以下哪所监狱被誉为中国最严的监狱?A. 内蒙古呼和浩特监狱B. 湖南岳阳监狱C. 北京第一监狱D. 广东南海监狱答案:C. 北京第一监狱18. 中国现行监狱制度最高管理职位是什么?A. 监狱长B. 技术员C. 保安员D. 监狱局长答案:D. 监狱局长19. 以下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曾被囚禁于湖南岳阳楼?A. 杜甫B. 陆小凤C. 纪晓岚D. 范仲淹答案:D. 范仲淹20.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中的"公堂"指的是什么?A. 监狱内的总控制室B. 监狱的法庭C. 监狱建筑内的聚会场所D. 监狱内的食堂答案:B. 监狱的法庭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特点及演变过程。
中国监狱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监狱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监狱出现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秦朝答案:B2. 下列哪部法律文献中首次规定了监狱的设置和管理制度?A. 《唐律疏议》B. 《大清律例》C. 《明史》D. 《宋刑统》答案:A3. 清朝时期,负责全国监狱管理的机构是?A. 刑部B. 都察院C. 督察院D. 理藩院答案:A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古代监狱制度有重大改革?A. 王安石B. 张居正C. 范仲淹D. 包拯答案:B5. 中国古代监狱中,被称为“天牢”的是?A. 京城监狱B. 地方监狱C. 军事监狱D. 特殊政治犯监狱答案:A6. 在中国古代,监狱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惩罚和改造罪犯B. 维护社会稳定C. 保护皇权D. 教育和感化罪犯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监狱的特点?A. 重视狱政管理B. 强调狱吏的廉洁C. 刑罚残酷,注重肉体惩罚D. 监狱条件普遍较好答案:D8. 中国古代监狱中,对罪犯实施的“杖责”通常由谁来执行?A. 狱吏B. 刽子手C. 法官D. 罪犯本人答案:A9. 中国近代监狱制度的改革开始于哪个时期?A. 鸦片战争后B. 辛亥革命后C. 洋务运动期间D. 五四运动后答案:C10. 新中国成立后,监狱制度改革的重要法律文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监狱的类型?A. 天牢B. 地牢C. 水牢D. 木牢答案:A, B, C12. 中国古代监狱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包括哪些?A. 杖责B. 流放C. 徒刑D. 死刑答案:A, B, C, D13. 清朝末期监狱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监狱管理体制的改革B. 监狱建筑的改善C. 罪犯待遇的提高D. 刑罚种类的增加答案:A, B, C14. 新中国成立初期,监狱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惩罚和改造罪犯B. 维护社会治安C. 教育和感化罪犯D. 恢复和发展经济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监狱管理的现代化水平?A.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B. 加强狱警培训C. 提高监狱建筑标准D. 增加罪犯的劳动强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国古代的监狱主要用于关押政治犯。
古代监狱

追根溯源,中国的监狱起源于夏代的丛棘,亦称“棘丛”。
棘,植物名,亦称“酸枣树”,多生于山中和野外,开绿色小花,叶呈椭圆形,茎上多尖刺,秋后枝干老化,尖刺更加坚硬锐利。
为了惩罚战俘和奴隶,奴隶主就到山上砍来山枣树,编成围墙,将囚犯困人丝棘之中,“系用徽墨,(置)于丛棘。
”到了商代监狱逐渐发展为“牢”。
《说文解字》译为“牢,闲养牛马圈也”,也就是为了防止奴隶脱身,奴隶主将奴隶用绳索捆绑起来,圈于“牢”内,不使脱逃,后又发展为“画地为牢”。
意为画地为圈,坐圈为牢。
传说周文王会推算八卦,犯人不能越圈。
这只适用普通罪犯,对重要人物,则另行关押。
周文王就是被囚禁于河南汤阴姜里城的,现已成为旅游区。
周代的监狱多称作“圜土”,“筑土表墙,其形圜也”。
也作囹圄,意为令囚犯闭门思过,改恶为善。
春秋战国时代将监狱称之为“狴犴”。
“狴”、“犴”是两种传说中的兽名,因在牢门上常画它们的形状,故将监狱称之为“狴犴”。
其实,“狴犴”是牢狱一种,且多为石室。
越王勾践就是被囚于吴国的狴犴——石室。
秦代的监狱逐步分为中央狱和地方狱,李斯和赵高均囚于成阳狱。
经过风雨的洗涤,岁月的锤炼,历史的演义,监狱到了汉代逐步炼成,也就是说将囚禁罪犯的场所逐渐称之为“狱”,是从汉代开始的;把囚犯细化、分类是从汉代开始的;把监狱的设置、管理,以及对囚犯的惩罚和劳作提到议事日程是从汉代开始的。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郡县普遍设狱,且名目繁多,全国约有两千所监狱,仅京城直属监狱就达26座,主要囚禁将相大臣、郡县主官、宫中嫔妃、无赖、凶犯、强盗等。
除了监狱规格、体制、管理在汉代得到了发展之外,汉代的治狱策略也逐步成形,如“优礼长吏”,即狱卒不得辱骂、殴打有罪官员;“颂系”,意宽容,即对老年犯和孕妇犯不得上刑;“呼囚录囚”,即囚犯感觉冤枉可以上述;还有“病给医药”、“听妻入狱”、“纵囚归家”、“孕妇缓刑”等,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监狱的基础。
廷尉监狱——囚禁政治犯监狱“廷,平也,治狱贵干,古以为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监狱演变
1据北宋时期《广韵》彭氏注:“皋陶作狱,其制为圜,象斗,墙曰圜墙,扉曰圜扉,名曰圜土。
”
2《易·坎卦·上六》:“系用徽继,置于丛棘”
3《竹书纪年》:“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
4《史记·夏本纪》:“召汤而囚之夏台”
5《风俗通》:“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殷曰里......”/《史记·殷本纪》:“纣囚伯于里”
6张华《博物志》:“夏曰念室,殷曰动止,周曰稽留,三代之异名也”
7《山西通志》和《山西太原府志》:“三角城,太原县治西北,一名‘徒人城’”且“旧志云:赵襄所筑,以处徒刑,其城三面,故名三角城”据史籍记载,吴越地区也建有狱城。
8主要有:第一类为囚禁皇族与将相大臣的监狱,主要有太子家令狱、内宫狱、左右都司空狱、若卢狱、郡邸狱;第二类为囚禁后妃和宫内女性的监狱,主要有掖庭狱(永巷)、暴室(宫中监狱薄室)。
以上两座由宦官管理。
第三类为囚禁官署吏卒的监狱,主要有上
林狱、都船狱、寺互狱、共工狱、未央厩狱。
9《晋书·高光传》:“是时武帝置黄沙狱,以典诏囚。
以光历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
”陈垣《史讳举例》:“晋太始四年,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一人。
”
10京兆、河南府治所的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四县称为京县
11参见《宋史·刑法制》
12殿前马步军司、左右军巡院和四排岸司的监狱
在《宋史·刑法志》中记载了设置在京畿的监狱种类,嘉泰四年,京师各官司的监狱为:在开封,有府司、左右军巡院;在诸司,有殿前、马步军司及四排岸。
上述监狱的设置,大都与一些军国大事有关。
殿前马步军是皇家禁军,宋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禁卫军体系,“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禁兵者,天子之
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
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其次总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司、骐骥院。
余皆以守京师、备征伐。
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
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虽曰增损旧制,而规模宏远矣”[27]殿前马步军司狱大抵拘押禁军中的违法官兵。
[28]京师还设置多所监狱,如于两京河南府与应天府设有左右军巡院狱,在承袭唐及五代狱制的基础上,又作了改变。
宋哲宗规定:开封府与左右巡院狱只羁押所属范围内的案犯,不许……互堪及地方探报,庶革互送嫌仇之弊。
[29]四排岸是宋朝维护水上治安的官署,违反水上治安的人一般先被羁押在四排岸狱,真宗咸平五年曾经专门对四排岸狱系囚的问题下诏书:“四排岸司系囚无亲属者,量给薪米,仍速裁断。
”
13宋朝对犯罪之人还实行配隶之制,这些罪人的囚禁之所即各地配所或牢城。
宋制:配隶重者沙门岛,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其次羁管,其次迁乡。
罪人贷死者,多配沙门岛。
景佑年间,因至沙门岛者多死。
诏当配沙门岛者,第配广南地牢城,广南罪人乃配岭北。
宋朝配役之人毕竟不同于一般囚犯,庆历三年,既疏理天下系囚,因诏诸路配役人皆释之。
[31]绍兴元年,诏:诸州编管、羁管人,在法止许月赴长吏呈验。
闻比来囚禁锁闭,甚于配隶,可令遵守成宪。
[32]各州每年开收编配羁管奴婢人及断过编配之数,各置籍。
显然,不少配隶之人就在配所定居了。
14《辽史·圣宗本纪》
15《辽史·刑法志》
16既是囚犯服劳役的场所,主要制造军器,又是羁押囚犯的监狱
17《金史》记载:金国末年,因为盗贼太多,“宗翰用大同尹高庆裔计,令窃盗赃一钱以上者皆死。
云中有一人拾遗钱于市,庆裔立斩之;萧庆知平阳府,有行人拔葱于蔬圃,亦斩之。
民知均死,由是窃盗少衰而劫盗日盛。
庆裔又请诸州郡置地牢,深三丈,分三隔,死囚居其下,徒流居其中,笞杖居其上,外起夹城,圜以重堑,宗翰从而行之。
18由于西夏史料的缺乏,仅从《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记载
19元朝兵马指挥使司之下,设置司狱司,附有三狱:一属大都路、一属大都北城兵司马,一属南城兵司马。
文天祥《正气歌》写于此,在《正气歌》序中写到兵马司狱囚舍的情况: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烂,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阵阵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由此可以推知元朝监舍的一半情形。
20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罢黜了大都督府,设立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地方则设立卫所和都指挥使司。
明朝对于刑事案件的审理,军户和民户截然分开。
军人案件的审理,有都指挥使司及卫所千户、百户负责,重要的要申报五军都督府,或由兵部奏报皇帝。
因而在明代在都指挥使司设有监狱,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
21各地名称不一样,如卡房、班馆、自新所、候质所、知过亭、支搁亭、中公所等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