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5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蹩、撵”,小学语文5年下《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读读记记“刻薄、熔岩、窘况、阔佬、撵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代表作?3、谁读过这篇小说?你能介绍一下这篇小说的内容吗?师:好,请你先介绍到这里,给没读过这篇小说的同学留下一点悬念,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那么这个贫穷的年轻人,在得到这一百万英镑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4、刚才录像片中那个吃饭的人就是小说《百万英镑》的主人公。
从这段录像片中你看懂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个衣着寒酸却身揣百万英镑的主人公从饭店走出来后,又来到了裁缝店,那么在裁缝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面就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讲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情?在读的过程中呢,请同学们注意本课的字、词。
2、如果有读错的字音,教师将适时地纠正。
3、谁能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的走进文本。
请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快速的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2)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对托德和老板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中汇报。
《金钱的魔力》公开课教案设计

《金钱的魔力》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金钱的魔力》公开课的主题和目标。
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金钱的理解和管理的认识。
1.2 金钱的定义和作用讨论金钱的定义和来源。
探讨金钱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章:金钱的诱惑与挑战2.1 金钱的诱惑分析金钱对人们的诱惑力,包括购物、消费和攀比等。
引导学生思考金钱对个人价值观和生活目标的影响。
2.2 金钱的挑战探讨金钱带来的挑战,包括贪婪、物质主义和金钱至上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金钱的挑战,保持健康的金钱观。
第三章:金钱的管理与规划3.1 金钱管理的基本原则介绍金钱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预算、储蓄和投资等。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金钱管理计划。
3.2 金钱规划的步骤讲解金钱规划的步骤,包括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金钱规划。
第四章:金钱与幸福的关系4.1 金钱与幸福的关联探讨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讨论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对幸福感的贡献。
4.2 金钱与价值观的关系分析金钱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探讨金钱是否可以买到真正的幸福。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金钱和价值观,找到真正的幸福。
第五章:金钱的道德与责任5.1 金钱的道德问题讨论金钱的道德问题,包括贪婪、腐败和非法行为等。
5.2 金钱的社会责任强调金钱的社会责任,包括慈善事业、回馈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在金钱管理中的社会责任,并鼓励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第六章:金钱与消费观念6.1 消费观念的养成讲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分析不同消费观念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6.2 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引导学生识别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节省开支。
第七章:金钱与债务管理7.1 债务的种类与影响介绍不同类型的债务,以及过度负债可能带来的影响。
《金钱的魔力》公开课教学设计

《金钱的魔力》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金钱的魔力》。
本文讲述了作者马克·吐温童年时的一次经历,通过讲述主人公托德先生对待金钱的态度,揭示了金钱的魔力以及人们对金钱的贪婪本性。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描述了主人公托德先生的外貌特征和对待金钱的态度;第二部分(411自然段)讲述了托德先生为了得到金钱而付出的努力;第三部分(12自然段以后)描述了托德先生最终得到了金钱,但却失去了其他珍贵的东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认识到金钱并不是万能的,要学会珍惜其他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如友谊、亲情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托德先生的形象特点。
难点:分析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学会珍惜其他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位穿着破旧衣服的男孩,他手里拿着一把硬币,脸上流露出贪婪的表情。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猜这个男孩的故事。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金钱的课文,课文名叫《金钱的魔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以及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4. 讲解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主人公托德先生的形象特点,以及课文主题。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5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5篇《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课文“钞”“熔”等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3、指导学生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你认为金钱有什么魔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金钱还能让有些人在顷刻之间改变对人的态度。
不信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
3、本文节选自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知道那一张大钞是多少吗?可是一百万英镑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很长,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把全文朗读一遍。
2、了解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借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
他们选择了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
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3、读完课文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托德和老板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三、突出重点内容,品味精彩描写1、读托德。
(1)在接待作者这位顾客的过程中表情和语言有多次的变化,请你用直线画出描写托德表情、语言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① 那个家伙摆出一幅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只会带大票子的。
”②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③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及反思(6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及反思(6篇)《金钱的魔力》篇一目标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揭题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2读题。
3“魔力”是什么意思?再读题。
4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里的金钱具体指的是——?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5金钱到底有什么魔力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读课文之前,我要说明的是,这是《百万英镑》这篇小说的一个选段,当时“我”其实是流落街头,机缘巧合之下拿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
在我进服装店买衣服时身上是衣衫褴褛,破破烂烂的。
二读文感知文意,感悟人物形象。
(一)指名逐段读:1指名读第1自然段。
随机交流:(1)什么是“蹩脚”?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2)师引读:就因为“我” 身上衣衫褴褛,破破烂烂,所以托德才——“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最蹩脚的给我。
”(3)继续读。
“颇”是什么意思?“胆怯”呢?2你关注的是托德的行动。
指名读第2自然段。
随机交流:(1)你关注的是他的表情。
“刻薄”是什么意思?(2)理解了“刻薄”的意思,人物的语言就很好理解了,继续读。
重点指导读好“啊”字。
(3)托德真的认为“我”是阔人,“我”只会带大票子吗?是的,这是反话。
(4)指导读第2自然段。
3你关注的是托德的行动。
指名读第3自然段。
随机交流:(1)“摆着架子”是什么意思?摆着架子说话的语气该怎么读?(2)“可能”是什么意思?这里与其说是一种猜测,还不如直接理解为认定“我”没带钱。
难怪会摆着架子说——(引读语言)4指名读第4自然段。
5小结,引读。
同学们,在托德见我衣衫褴褛时,你们看他那行动——那神情——那语言——说:托德啊,你真是一个的人!6继续指名读第5自然段。
7继续指名读第6自然段。
随机交流:(1)这里写了托德的——(笑)。
(2)是啊,我们的服务员终于笑了,是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那是什么原因?(3)同学们,有人说微笑是最美的,但皱纹让人看了却是——丑的,笑容里有皱纹,不仅有皱纹,还有——(折纹螺旋纹)这样的笑给你什么感觉?(4)还有更绝的呢!继续读。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初识魔力。
1、有一种东西是谁也离不开的,尤其是生活地城市里的人们,衣食住行,离开它寸步难行,这种东西就是……(钱),那么你们喜欢它吗?说说喜欢的原因。
2、看来同学们都比较喜欢钱,这节课我们更深一步地走近它,去感受感受它身上的一种力量。
(把题目补充完整)二、品读课文,感受魔力。
1、同学们都读过课文了吧,这篇文章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2、他们三个在金钱的魔力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填写:因为没有钱,我(),托德(),老板():因为有了钱,托德(),老板(),我()。
3、学生读书、填写、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
4、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表述出同样的答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知道这些感受是不会凭空得来的。
你们都是从哪些语段中得出的呢?(1)感受托德的性格特点a、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
(托德以衣取人,对“我”表现的漫不经心,十分怠慢,十分轻视。
)b、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从语言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托德的傲慢无礼,势力眼。
)c、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五年级语文下册24课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7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24课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7篇)课《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
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分析,把握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初步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刻画的方法。
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分析来把握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初步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刻画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看图谈话,初识马克·吐温请看大屏幕: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仔细观察,他们的身体特征有何不同?他是谁?马克·吐温是世界有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写作风格就是夸张。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金钱的魔力》。
请读课题,强调“魔力”两个字。
(二)浏览文章,理清脉络1.火眼金睛辨字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课文之前先读读文中的词语。
每个词读两遍,男生读第一个,女生读第二个,依次类推。
注意读准红色字体的词语。
2.课文内容我知道。
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走进课文,一边读文一边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都是什么身份?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3.教师随机板书:托德、老板。
这个“我”不是马克·吐温,那他到底是谁呢?请迅速浏览补充资料。
课文中托德、老板和“我”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上演了什么好戏呢?(三)走近托德语言、神态描写1.再次读文,走近托德。
中国有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
现在我们按人物的出场顺序在1~6自然段找一找,托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亚当斯没钱和有钱时托德的态度有何不同?马克·吐温是通过什么描写来体现托德的刻薄呢?2.体会托德语言之刻薄。
(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托德为什么把一件蹩脚的衣服给我?他心里是怎么想的?(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5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
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1、默读课文,思考:(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
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钞票、武断、熔岩、窘
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兴致勃勃、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
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了解作者
3.扫清字词障碍
4.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小组讨论)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
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发言人。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三、分析托德的形象
1.自读
2.交流反馈
3.重点:托德的笑
四、分析老板的形象
1.自读
2.概括老板语言的特点
3.分析老板的语言的技巧
五、提炼托德和老板的共同点
假设情景,得出结论。
六、小结:
推荐《百万英镑》,出示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