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方法在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要点

合集下载

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执行

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执行

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执行在医药领域中,临床试验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和验证新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个良好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是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临床试验设计与执行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1.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临床试验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1 研究问题和目标明确在开始设计临床试验之前,研究人员需要明确试验的目标和研究问题,这有助于确定试验的主要指标和终点,以及样本量的确定。

1.2 选择适当的试验设计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

常见的试验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单盲试验和双盲试验等。

1.3 确定样本量样本量的确定对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进行统计学计算,根据试验的目标和主要指标,确定合理的样本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

2.试验执行试验执行是临床试验中的实际操作过程,具体的执行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试验设计方案,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2.1 选择合适的受试者根据试验设计和入选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参与试验。

受试者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一般化。

2.2 充分的试验前准备工作在试验正式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试验前准备工作,包括试验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准备、试验流程的制定和培训,并进行预试验以验证试验流程的可行性。

2.3 遵循严格的试验操作规范在试验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循试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和流程进行操作,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指标。

2.4 数据收集和管理试验期间,及时准确地收集试验数据,并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

在数据采集前,对数据采集表格进行清晰的定义和培训,以减少数据采集中的误差和漏报。

2.5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试验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包括定期监察和审核试验过程、数据清洗和核查。

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学术中的运用

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学术中的运用

标题: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学术中的运用摘要:本文将探讨定性和定量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运用,并深入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在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解释等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我们将阐述如何将这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研究质量。

一、引言定性和定量研究是两种常见的学术研究方法,它们在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解释等方面各有优势。

然而,在学术研究中,如何合理运用这两种方法,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定性和定量研究在学术中的运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定性研究的运用定性研究是一种以探究现象和问题本质为主的研究方法,通常采用深入访谈、观察、参与式和案头研究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性研究强调理解事物内在机制和人们的行为动机,为社会科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定性研究在学术中的应用广泛,尤其是在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传承方面。

例如,在社会学中,定性研究通过对社区、家庭、人际关系等深入观察和访谈,揭示了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管理学中,定性研究通过对组织内部互动、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分析,揭示了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三、定量研究的运用定量研究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现象进行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强调对事物数量、规模、频率等方面的测量和比较,为自然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定量研究在学术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经济、金融、健康等领域。

例如,在经济学中,定量研究通过对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市场机制、政策干预对经济的影响。

在金融学中,定量研究通过对股价、交易量、投资者情绪等数据的统计分析,预测了市场走势和风险程度。

四、两种研究的结合运用尽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方法和应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事实上,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见解。

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需要结合两种方法,以实现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解释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定性研究的综合方法概述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定性研究的综合方法概述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定性研究的综合方法概述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刘雪寒鲁春丽郑偌祥刘建平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20期摘要定性研究的综合(Qualitative Evidence Synthesis,QES)是以纳入某一主题领域的定性研究为主,处理叙述性资料的系统综述。

在医学领域内,QES可以为政策和指导方针的制定提供证据,可以描述卫生保健参与者的经验,可以探索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群体如何评价不同的结果,也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

现对QES的定义、优缺点、常用方法、更新、与定量综合之间的关系以及定性证据综合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现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定性研究;证据合成;医学领域;Meta-民族志;应用;概述;系统综述;扎根理论Abstract Qualitative evidence synthesis(QES) mainly include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 certain subject area.It 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cessing narrative data.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ommon methods,updating,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ative evidence synthesis and quantitative evidence synthesis,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QES in medical field.In the field of medicine,QE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and guidelines,describe the experiences of health care participants,explore how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nd groups evaluate different outcomes,and assess the acce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erventions.Keyw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Evidence synthesis; Medical field; Meta-ethnography; Application; Overview; Systematic review; Grounded theory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20.024现行的医疗保健和卫生政策制定需要以医学证据为基础,这些证据不仅仅需要来源于定量研究的数据,在很多维度还需要来自定性研究的资料。

报告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选择与应用

报告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选择与应用

报告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选择与应用引言: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通过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

定量研究方法则是依托统计学原理,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探讨报告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解释特定问题。

在选择定性研究方法前,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是否需要深入的描述和解释。

2. 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定性研究方法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有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的需求。

3. 进行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现实情境的深入了解,因此需要进行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例如访谈研究对象、观察他们的行为和环境等。

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二、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量化分析和验证假设。

在选择定量研究方法前,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是否需要对现象进行量化测量和统计分析。

2. 设计问卷或实验定量研究方法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有问卷调查和实验。

在设计问卷或实验时,需要考虑变量的选择、测量方式的确定和样本的确定等。

3. 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方法强调对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统计分析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

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对比1. 研究目的的不同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现象的深入描绘和解释,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和理论构建;定量研究方法注重对现象的量化和验证,适用于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

2. 数据的不同定性研究方法采用的是非结构化和主观性的数据;定量研究方法采用的是结构化和客观性的数据。

3. 结果的不同定性研究方法的结果是描述性和解释性的,强调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定量研究方法的结果是统计分析和数值化的,强调对现象的量化和验证。

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分析

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分析

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就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分析展开讨论。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全面的、详细的描述和解释,从而获取研究对象的内在含义、意义和复杂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较于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解读。

定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应用在现实世界的真实场景:定性研究通常在现实世界的特定环境下进行,通过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2. 强调研究的主观性:研究者主体的角色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背景、经验、价值观等能够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3. 研究过程中数据收集具有灵活性:定性研究中往往没有提前预设的调查问卷或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根据研究的需要与发展动态调整。

4. 研究结果是多样的:定性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得出的研究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5. 研究的目的是理解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对象,了解其背后的现象和内在规律。

二、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教育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常用于深入理解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态度和观念。

通过访谈教师和学生,研究者可以获得关于教育实践的深入理解。

2. 心理学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常用于揭示个体的主观体验、情感和动机等。

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者可以了解个体背后的心理过程和情感。

3. 社会学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了解社会现象和结构。

通过田野观察、深入访谈等方式,研究者可以深入探索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因素。

4. 人类学研究:对于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现象的人类学学科来说,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研究者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现象进行深入理解。

论文中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论文中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论文中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学术研究领域,研究者常常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

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探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问题。

一、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数据,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事物进行客观测量和准确统计,追求数据的可信度和普遍性。

在很多研究领域,定量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1 研究对象符合计量性要求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对象可以被计量和量化的情况。

例如,测量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数量、人们对某一产品的态度等都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1.2 研究需要大样本量定量研究方法需要使用大样本量进行统计推断。

只有通过大样本的研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误差,提高推广性和概括性。

1.3 需要客观、准确的数据分析定量研究方法在数据分析上更强调客观性和准确性。

通过数值分析,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并得到可信的统计结果。

二、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描述和理解,重点关注各种差异、细节和背后的原因及意义。

它注重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追求数据的丰富性和深度。

2.1 研究对象需要深入理解和描述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对象需要深入理解和描述的情况。

例如,研究人们对某一文化现象的态度、某一社会群体的行为等都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2.2 研究需关注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定性研究方法注重个体差异的研究,关注各种环境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通过深层次的访谈和观察,可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3 数据分析需要更加主观和综合定性研究方法在数据分析上更注重主观性和综合性。

研究者需要通过对丰富的描述进行整理和概括,从而得出对研究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三、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应用在很多情况下,研究者需要同时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方法与应用

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方法与应用

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方法与应用科学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探索方法,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其中,定量研究方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某些领域,定性分析方法也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定性分析方法的定义与特点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使用人类主观判断和观察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以描述和解释为目标,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理解。

相对于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非结构化:定性分析方法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数据结构或量化方法,研究者能够基于直观的观察和个人经验进行自由的分析和解释。

2. 深度理解:定性分析方法能够对研究对象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从而获得更加细致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3. 多样性:定性分析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和技术。

二、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定性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针对几个典型领域进行讨论。

1.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方法常被用于对个体行为、社会互动和文化现象等进行深度理解和解释。

比如,对个体叙述、社交网络和文化代表性事件的定性分析可以揭示出背后的动机、影响因素和内在关系。

2. 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方法常用于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方式、态度和行为。

通过对教室观察、教师访谈和学生作品的定性分析,可以揭示出教育过程中的效果、问题和改进方向。

3. 人文学科:在人文学科领域,定性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文学作品、艺术品和历史事件等的解读。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揭示出作品背后的情感、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而提供深刻的人文思考和理解。

三、定性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案例1.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个别案例的深度观察和分析,揭示出案例中的特定现象和机制。

比如,一名研究者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调查和访谈,从而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度理解和解释。

毕业论文中的定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毕业论文中的定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毕业论文中的定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定性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它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一定的步骤和技巧,本文将重点介绍毕业论文中的定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一、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在进行定性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表明了为什么需要进行这项研究,而问题则指出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向。

在设计阶段,研究者应该仔细思考并确保目的和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选取研究对象和采集数据定性研究的核心是对人或组织的观察,因此研究者需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

在确定研究对象后,研究者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例如面谈、观察、文献分析等。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采集过程中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完成数据采集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一步骤包括文本的整理、编码和分类等工作。

研究者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可分析的形式,并通过合适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解读和理解。

四、结果的解释和呈现完成数据分析后,研究者需要解释研究结果,并将其呈现给读者。

在解释结果时,研究者应该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和相关理论支持,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呈现结果的方式可以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五、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研究的局限性是定性研究中不可避免的,研究者需要坦诚地提出研究过程中的限制和不足之处。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便读者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研究。

六、总结定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层层把关。

在完成定性研究毕业论文时,研究者应该全面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并确保论文的整体连贯性和合理性。

通过合适的步骤和方法,定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能够为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的高血压治疗方案以及发
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及随访 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提示可以应用定性研究探讨影响患者 随访的原因,进而改进随访措施。
在Francis等旧u的案例中,深度访谈每人约20—30 min;访谈 提纲包括,被访者对研究的整体印象,对手册的印象和使用 情况,对在线培训的看法、干预措施对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的影响,以及被访者的看法进知情同意的依从性。
5.调查影响患者人组进度的原因:Kohara和Inoue 0191在 日本东京开展的一项抗肿瘤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中应用定 性研究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访谈,并对6次招募过程进行 观察,了解患者参加临床研究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决策的因 素。研究发现,患者的决策过程分为4个阶段:如果没有什 么好的方法就等着死亡到来;评估这项临床试验的价值;发 现决定性的影响决策的因素;得到相关人员“这是一个正确
评价,得出研究结果。 (四)资料分析和解释
包括极端案例、最大变异样本、临界样本及典型个案抽样等。
定性研究的样本量没有严格界定,通常采用动态原则和饱和 原则,即边收集资料边进行分析,当信息出现重复或饱和时, 就可以停止访谈或观察,很少超过印人。
(三)资料收集
医学研究领域常用的定性研究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 3种,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焦点小组访谈(focus
转录为文字用于资料分析。
7.临床研究过程评价:Francis等悼1。在一项评价使用互
动干预手册对减少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使用和复发的效果 研究中,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对20对父母和13名医师进行半 结构式访谈,了解医师和患者父母对干预措施的接受情况、 研究的组织实施以及影响干预效果的原因等。发现互动手 册对减少抗生素使用有效,医师和患者父母均有较好的接受 度,手册提供的信息增强了医师和患者父母的信心。研究者 还发现研究的组织实施过程未能完全依从研究方案,因此建 议研究成果推广时应加强与医师相关的干预措施的实施力 度。该研究提示,定性研究可用于研究组织实施过程的评 价,了解研究是否按照方案执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困难 和挑战,以便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诠释,为后续深入研究和 成果推广提供线索。 三、定性研究方法简介
一个不断补充和改进并逐步完善的过程。计算机软件可以
协助完成定性资料的储存、编码、检索和分析工作。常用的 定性资料分析计算机辅助软件(computer
analysis assisted qualitative
so,ware。CAQDAS)有Nvivo,Max-Qda和A7I队S.ti;
万方数据
生堡医堂盘查!!!§堡!!旦!!旦筮2§鲞筮12翅盟!!!丛趟』£b也!:盟唑!翌b竺!!,垫!§,y!!:2§:塑!:丝 (4)根据从资料中引出的假设和理论,不断对比、参照,形成 概念,进行推理和验证,最终形成理论和相应的解释。
DOI:10.3760/cma
j.issn.0376-2491.2016.42.017
角度归纳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定性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患者 对高血压及治疗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医患关系、经济 因素、社会支持、治疗管理方案的设计以及患者个体因素影 响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及随访依从性。据此研究者提 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高血压患
用相对广泛的方法,本文综述的多数案例采用主题框架法对
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主题框架法分析定性研究资料的过程主要如下:(1)将
录音资料逐字逐句地整理成文字,尽可能保持访谈内容的原 始性;(2)熟悉所有原始资料,根据原始资料建立基本的分 析框架;(3)编码,以关键词或主题词的形式表达。编码的
过程是将定性资料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由抽象上升到一般的
临床研究是在复杂的临床环境中开展简单的科学研究, 科学性与可行性之间矛盾突出,同时受到伦理限制,必须保 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研究方法角度获得理论、方法和 技术支持尤为重要。上述问题和矛盾更多地集中在研究设 计阶段和实施阶段,现有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仍 存在局限性,目前技术手段解决不好的问题需要引进新的研 究方法。为此,本文阐述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在临 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中应用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其用于改进临 床研究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现场观察、体验 或访谈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归纳 总结出理性概念,对事物加以合理解释的过程…。定性研究 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此后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在 流行病学、护理学、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等领域已 有定性研究报道。国内综述类文献报道了定性研究在流行 病学。2 J、肿瘤临床研究H…、药物安全性评价。5 o、全科医
虫堡医堂盘查!!!!生!!旦!!旦筮!鱼鲞筮堡翅盟坐!丛旦』垡!i塑,塑!!!坐!!i:!Q!!:!!!:堑:塑垒堡
・3427・
.讲座.
定性研究方法在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
褚红玲
曾琳李楠
陶立元张华石岩岩
王晓晓
朱雷赵一呜
进行个体生命质量评估量表(SEIQoL—DW)测量和访谈,结果 显示该问卷的有效性不能满足要求,最终放弃该问卷作为研 究的主要终点评价指标。提示定性研究有可能用于优化临
床研究指标体系,规避风险,突出重点,保证指标体系能够最
终满足回答科学问题的需要。 3.优化患者招募流程:Boxall等Ⅲ1通过对研究护士和 患者的定性访谈,发现影响患者招募的因素包括,疾病损害 程度(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急性期),招募时间窗过窄,研究 护士的家长式作风、认知水平比较低以及知情同意能力有限 等。该研究发现,提高人们对卒中的认识和护士知情同意的 能力,是优化卒中研究患者招募流程的有效手段。 4.改善患者知情同意的依从性:Penn和Evans【l副在南 非实施一项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使用抗病 毒药物治疗的研究,发现知情同意过程可能对患者理解和参 加研究产生影响,为此设计了一项定性研究。对13名研究 招募人员和19名学生分别实施了标准化的知情同意过程和 优化当地语言和背景文化的知情同意过程,通过研究者观察 和个人深度访谈,发现优化后的知情同意过程能减少焦虑, 降低参加研究的不确定性。提示定性研究可用于发现影响
究对象的行为资料。观察法适用于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真实 信息的场合或情形,有些行为常常包含一些人们难以觉察的 习惯性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观察法能比其他资料收集方法获 得更多的可靠信息。在Penn和Evans¨副的案例中。研究者 事先拟定观察指南,对13名研究招募人员和19名学生分别 使用标准化的知情同意过程和进行了语言和当地背景文化 优化的知情同意过程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指南填写观察笔 记。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深度访谈资料结合进行综合
的决定”的提醒。影响决策的因素包括,患者通过医师介绍 了解临床试验的详细程度、患者家属对临床试验的态度、患
者对过去抗癌治疗的经历以及患者对带癌生活的态度。因 此,研究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解释f临床试验,与患者讨论如 何度过余生,帮助患者做出一个患者满意的决定,是提高入 组率,加快人组进度的关键措施。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定性 研究可用于调查影响入组进度原因,进而改进实施方案。 6.改善患者随访的依从性:王伟等。201系统收集了有关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及随访依从性的定性研究文献,从需方
指南(包括“观察提纲”和“问题说明”)。收集社会现象和研
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中采
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 法分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语义 建构,获得解释型理解和说明。定性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 下步骤‘2
2|。
(一)研究目的或问题的提出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核心研究问题,是确定选用 定性研究方法和明确选择资料收集方法的必备条件。 (二)设计与抽样 定性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常用目的抽样法,抽样策略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ElJ(2013BAl09814) 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褚红玲、曾琳、李楠、陶立 元、张华、石岩岩、王晓晓、赵一鸣);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朱雷) 通信作者:赵一鸣,Email:yimingzhaoll5@163.tom
万方数据
・3428・
主堡匡堂盘查!Q!§生!!旦!§旦笠!§鲞筮丝塑盥堕!丛鲤』g!i塑:型!!!里!塑!!:垫!§,y吐.堑.。.塑!:堡 临床研究的各个环节,同时也用来做临床研究的过程评价。
四、展望 临床研究是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活动。计划的科学性来 源子对临床研究内在规律的认识,计划的可行性来源于对临
・3429・
3969/j.issn.1008-9993.2005.02.029. [12]吴雪红.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社NTJ生保健领域内的
2.焦点小组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Ⅲ1是针对某一特
定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12名被访者进行渐进的、引导 式的访谈。焦点组访谈通常持续2—3 h,由研究者主持会 议,研究者在访谈中激励被访者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通
过小组中被访者之间的启发和相互影响,更好更快地收集相 关资料。在Campbell等¨41的案例中,访谈的关节镜灌洗治 疗相关外科医师3组,共44人;麻醉医师2组,共13人;膝 关节炎患者59例。访谈内容主要包括:(1)从医师的角度 明确安慰剂的使用范围、可操作性及优缺点;(2)膝盖骨关 节炎患者对于参加该项研究的态度和想法;(3)患者对临床 研究的可接受性;(4)测试由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撰写的知 情告知文稿的可行性。访谈录音转录文字后,应用主题框架 法进行资料分析。 3.观察法:观察法Ⅲo指研究者通过感观或借助科学仪 器与装置,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取得研究资料的方 法。研究者将现场看到和听到的信息记录下来,或填写观察
group
定性研究资料的分析通常需要经过转录、熟悉原始资 料、建立框架、编码、构建理论和解释这几个步骤m1。目前 建构理论已有较为成熟的方法,医学领域常用主题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