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ongjiUniversity

合集下载

国内土木工程专业10强大学排名

国内土木工程专业10强大学排名

国内土木工程专业10强大学排名国内土木工程专业10强大学排名一、同济大学同济大学(Tongji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一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lnstituteofTechnology),简称哈匸大,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九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首批“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为中管副部级建制,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

学校溯源于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初衷为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而后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等多个阶段,学校在1938年1 月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三、清华大学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北京酋北郊清华园得名,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 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木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Fe-6.5%Si高硅钢的性能及制备技术

Fe-6.5%Si高硅钢的性能及制备技术
· 392 ·
材料导报
2012 年 5 月 第 26 卷 专 辑 19
Fe-6.5%Si高硅钢的性能及制备技术*
郑 鑫 ,严 彪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
摘要 Fe-6.5%Si高硅钢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低 矫 顽 力 和 低 铁 损 等 优 异 软 磁 性 能 的 合 金 ,但 是 其 室 温 脆 性 和低的热加工性能严重影响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综 述 了 Fe-6.5%Si高 硅 钢 的 性 能,评 述 了 合 金 的 改 性 法、特 殊 轧 制 法 、快 速 凝 固 法 、沉 积 扩 散 法 、粉 末 冶 金 法 等 制 备 工 艺 。
关 键 词 Fe-6.5%Si高硅钢 磁性能 制备技术
Properties and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f Fe-6.5%Si HighN Biao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D&A for Metal-Functional Materials,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
数值 7.48 8.2×10-9 535 11.6 18.9 973 0.6×10-6 395
480
0.2
表2为 Fe-6.5%Si高硅钢的 磁 性 能 。 [4,5] 从 表 2中 可 以
* 国 家 973 项 目 子 课 题 (2007CB613900);上 海 市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基 金 (08DZ2201300);上 海 市 纳 米 专 项 (0752nm 004) 郑鑫:女,1986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 E-mail:shzxcindy@126.com 严 彪:通 讯 作 者,教 授,博 士 生 导 师 E-mail:yanbiao@vip.sina.com

同济大学拟录博士公示

同济大学拟录博士公示

曹培会 曹祥 曹雨奇 曹湛 曾辰 曾繁兴 曾劲涛 曾鹏 曾诗扬 常生龙 常西银 晁岳栋 陈常艳 陈晨 陈法安 陈海波 陈涵子 陈鸿 陈佳琛 陈洁 陈进晓 陈菊香 陈娟 陈军宇 陈俊驰 陈开明 陈林松 陈明 陈明宽 陈南南
录取院 系所码
录取院系所名称
090 外国语学院
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020 土木工程学院
成骏峰 程池浩 程飞 程进 程凯扬 程宽 程立雪 程蓉 程天成 仇丽莎 褚莹莉 啜国晖 崔纪鹏 戴晨阳 戴霞 单曙兵 邓凯 邓师健 邓文哲 狄婉茵 丁凡 丁甲宇 丁陶 丁新宇 丁雪 定静 董冰 董爽 董文雅 董亚萍
录取院 系所码
录取院系所名称
0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20 土木工程学院
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070206 声学
010100 哲学
0802Z1 工业工程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初试 成绩 135 145
165 143
141
122 134
166
155 155
156
163
151 163 149
160 133
复试 成绩 310 325 193 277 345 合格 208 276 226 284 357 238 258 217 合格 合格 275 338 233 337 合格 323 206 287 334 346 229 合格 340 274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81400 土木工程
100201 内科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70300 化学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77700 生物医学工程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0200 机械工程

同济大学拟录博士公示

同济大学拟录博士公示

曹培会 曹祥 曹雨奇 曹湛 曾辰 曾繁兴 曾劲涛 曾鹏 曾诗扬 常生龙 常西银 晁岳栋 陈常艳 陈晨 陈法安 陈海波 陈涵子 陈鸿 陈佳琛 陈洁 陈进晓 陈菊香 陈娟 陈军宇 陈俊驰 陈开明 陈林松 陈明 陈明宽 陈南南
录取院 系所码
录取院系所名称
090 外国语学院
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020 土木工程学院
陈宁 陈鹏 陈鹏 陈清勇 陈嵘 陈世培 陈帅 陈思敏 陈天懿 陈伟 陈晓东 陈晓兰 陈笑建 陈鑫 陈星 陈旭 陈尧东 陈义波 陈异凡 陈应军 陈渊文 陈蕴谷 陈志炜 陈志霞 陈钟宇 陈洲泉 陈竹书 谌衡 成国庆 成嘉琪
录取院 系所码
录取院系所名称
0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0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0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100210 外科学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085271 电子与信息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100 力学
120200 工商管理
081400 土木工程
070700 海洋科学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70700 海洋科学
附:2014年博士生拟录取名单(按姓名拼音排序)
考生编号
姓名
102474100009101 102474100002978 102474100009001 102474100002258 102474100001722 102474100000858 102474100009182 102474100002970 102474100009089 102474100009122 102474100000990 102474100002850 102474100002449 102474200000042 102474100001241 102474100002441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821材料科学基础大纲详解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821材料科学基础大纲详解

821材料科学基础大纲详解本课程主要考察考生对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将考察考生对常规材料表征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查的知识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及材料科学的含义:材料及材料的基本要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材料的结构层次及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材料选择的基本原理;(2)材料的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间的键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与远程结构:(3)固体材料结构基础:晶体的基本特性、晶体的结构特征(空间点阵和晶胞、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金属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结构、高分子凝聚态结构(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结构)、非晶态的形成及结构特征、固体材料能带结构的基础知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及与性能之间的关系;(4)晶体的结构缺陷:缺陷分类、点缺陷的形成、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晶体结构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5)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变:相的定义、相结构、固溶体的概念及特点、相变的定义、相变的分类(按结构分类、按热力学分类、按相变方式分类、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结晶的基本规律与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成核-长大机理);(6)高分子材料中的分子链运动:高分子链的内旋转及柔顺性的本质和影响因素,高分子材料的三种力学状态(玻璃态、高弹态及粘流态)、玻璃化转变温度;(7)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分析;(8)常规材料表征技术及应用:XRD、TEM、SEM、IR、DSC的工作原理、影响这些表征技术的主要因素及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考试题型: 专业术语或基本概念的解释、简答题、论述或辨析题、综合分析题等。

同济大学章程-TongjiUniversity

同济大学章程-TongjiUniversity

同济大学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适用本章程。

学校章程是学校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的依据。

第三条学校名称为同济大学,英文译名为Tongji University,德文译名为Tongji-Universität。

学校简称为同济,英文和德文译名为Tongji。

第四条学校注册地址为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学校根据需要,经举办者及主管部门同意,可以设立或调整校区及校址。

第五条学校由国家举办,是国务院确定由教育部管理,并由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大学。

第六条学校是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七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在招生、学科与专业设置、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财产管理与使用等方面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行使办学自主权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本章程以及学校相应规章制度的规定,基于程序透明、信息公开、民主决策、多方监督的原则制定严格和明确的权利行使制度,接受举办者、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校内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

第八条学校的使命是: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交往世界与贡献智慧。

第九条学校的愿景是: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第十条学校的校训是:同舟共济;校风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第十一条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同济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十二条学校实施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适当开展继续教育等其他类型的教育。

学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之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同济大学中外含境外联合培养双学位研究生项目汇总

同济大学中外含境外联合培养双学位研究生项目汇总
意大利Italy
硕士Master
2005
双向bilateral
10
10
已有协议,但因各种原因未实施,以后将重点实施该项目。
材料学院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英国拉夫堡大学
Management or Economy Major(外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中方)
Euromed Marseille Ecole de Management法国马赛商学院
法国France
同济学士+外方硕士(3+2)
Tongji bachelor+foreign master
2007
双向bilateral
航力学院
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llied Mechanics
飞行器制造工程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ofFlight Vehicle
法国高等矿业学校集团(GEM)
法国France
硕士Master
2009
双向bilateral
层次level
启动时间start year
双向/单向bilateral/unilateral
协议规模(人/年)number ( persons/year)
项目基本情况brief introduction
派出dispatch
接收accept
电信学院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浅谈我院专业方向课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浅谈我院专业方向课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41卷第2期2013年1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1No.2January.2013浅谈我院专业方向课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李岩,徐小燕(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804)摘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内容之一,课程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在2005年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该体系的运行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了培养的人才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精神,结合本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课程建设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我院专业方向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我院课程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建设;质量;保障;评估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677(2013)02-0163-03Establishment of Course Construction QualityAssurance System in Tongji UniversityLI Yan,XU Xiao-ya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China)Abstract:Course construction was one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basic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quality of course construction direct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teaching and personality education.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as built in2005,by which the whole education course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was controlled and the education target was guaranteed.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horoughly,the course constr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as set up,which 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tie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our school.The establishment of course constr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ould accelera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urse construction in our school.Key words:course construction;quality;assurance;evaluation1我院材料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建设的现状及本项目提出的目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下设五个专业方向:建筑材料方向、高分子材料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方向和复合材料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材[2019]8号
关于印发《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
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经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望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
评审办法
根据《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励管理办法》(同济学[2018]58号)和《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细则》(同济学[2018]60号)中关于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的若干要求和规定,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一、奖励对象
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我校在读研究生。

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为以下各类研究生: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非定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非定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以及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

在规定学制内的研究生,因国家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仍具备研究生奖学金参评资格;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未在校学习的,在此期间原则上不具备研究生奖学金参评资格。

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再具备申请研究生奖学金资格。

超出学制的研究生,除2018级之前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可在原学制后适当延长一年参评外,其他超学制学生原则上不再具备研究生奖学金参评资格。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之前,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申请;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后,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申请;直博生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当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新生身份参与评定。

二、评奖条件
1、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和各种有益活动。

2、限制条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研究生,不得参加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评审:
(1)上一学年内出现过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
(2)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过程中提供虚假或内容不符材料,在校期间剽窃、伪造试验数据或伪造证书等违背学术道德者;
(3)无正当事由未按规定注册者;
(4)参评学年学籍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5)处于违纪处分期内者;
(6)其他经学校、学院认定的不符合参与评奖规定的情况。

3、其他条件
(1)申请优秀博士生奖学金、优秀硕士生奖学金者,要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绩明显,发展潜力突出。

学术型研究生要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原则上要有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2)申请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者要求积极参与组织各种有益活动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且表现突出。

在校(院)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研究生挂职锻炼及其他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服务对象、实践部门好评;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校(院)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党团组织、班级或其他组织担任一定职务,工作认真踏实,热心为集体和他人服务,友爱同学,乐于助人;
(3)申请各类校外捐赠冠名奖学金除应满足规定的评奖条件外,还应满足各自的具体条件。

三、评审组织
学院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和各系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统筹领导、协调、监督评审工作,裁决研究生对评审结果的申诉。

组长:院长、书记
副组长:分管学生工作领导
成员:纪委书记、党政联席会主要成员、各系主任、各系教师代表、分管研究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
[注]: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的评审委员会由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班主任代表、学生工作办公室代表以及由各年级班级、各研究生学生支部、历届研究生会民主推举产生的学生代表组成。

四、评审内容
上一年度的9月1日至本年度8月31日的课程成绩、发表论文、专利以及获奖(科技)四部分(除课程成绩外,提供的成果项数≤3),原则以系为单位从高→低予以确定,奖学金名额和金额根据各系人数适当分配与调整。

具体包括:(1)课程加权平均成绩(百分制):按公共课、学位课(不含公共课)、非学位课成绩分别加权平均,然后按照公共课占60%、学位课占30%、非学位课占10%计算得出;
(2)论文、专利和获奖(科技),见附件1;
[注1]: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将以上两项的成绩相加所得的总分值作为评定的标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在课程成绩全部及格的基础上,以论文、专利和获奖等科研成果的总评成绩作为评定标准;
[注2]: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的评定以答辩形式进行,综合考虑平时的工作、学习、活动表现等。

五、评审原则与流程
1、在同一评审年度内,纳入统一评审范围的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之间不得兼得,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能兼得;
2、研究生期间,每篇论文只能申报一次,不可重复申报,一旦发现,取消本学年的评审资格;
3、符合规定条件的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申请,并递交纸质材料;申请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者应于参评学年在学校或学院学生组织担任一定的职务(附件3),积极参与组织校院内外各种活动(公益活动)且表现突出;
4、学院评审委员会以申请学生的综合成绩(课程、科研等)为基础,统筹年级与各系申报情况,开展初评并公示(不少于三个工作日)推荐学生名单;
5、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在公示阶段向评审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反馈学生。

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将公示后无异议的推荐名
单及有关材料报送学、研工部。

六、附则
1、本《办法》解释权属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
2、本《办法》即日起施行。

附件1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科研成绩计算方法在满足课程成绩及支撑材料截止时间段的要求下,以发表的论文、专利以及获奖(科技)三部分成果(提供的成果项数≤3),相加得出科研成绩。

(一)论文
符合论文发表截止时间要求,正式发表见刊,并且投稿单位为同济大学的论文均列入计算范围(署名单位必须含有且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单位)。

按不同类别分别计分,以《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为准。

1、已发表或收录的SCI和EI论文:
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没有SCI/EI收录号但已确定为SCI/EI收录源的情况下:
影响因子≤1或无影响因子的SCI收录论文,为15分;
影响因子>1的SCI收录论文,该论文的得分=15×影响因子。

仅有即时影响因子的论文,则论文得分=15×即时影响因子×0.8。

EI收录的论文为10分,EI收录的会议论文为5分。

EI和SCI均收录时以SCI为准,不重复计算。

2、非SCI/EI收录的论文
A类刊物:每篇论文为5分;
B类刊物:每篇论文为3分;
非A、B类的公开刊物:每篇论文为1分;
国际主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一篇,指国际学术团体连续定期召开、并按期出版会议论文集(必须有正式刊号)的学术会议,计5分;
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指正式编辑出版论文集(必须有正式刊号)的各种学术会议,其中,国外学术会议的论文计3分/篇,国内学术会议的论文计1分/篇。

[注1]:正式发表的论文是指见刊或未见刊但网络上已经发表在SCI/EI期刊上的论文。

1)见刊的论文需提供图书馆所开具的证明页面(若论文为SCI,需包含影响因子信息);
2)若论文未见刊但网络已发表,即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时间范围内published online的论文也可计分,需要提供DOI号、权威影响因子等证明页面(导师签字),以及书面说明(含论文题目、在线时间、作者排序等内容,导师签字);
3)录用通知/证明不计分。

(可作为参考,当出现其他成绩相同的情况,以录用通知多的同学优先。


[注2]: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必须以权威机构(如同济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证明为准。

[注3]:综述类论文至多计入1篇;
[注4]:若论文中有共同第一作者,排序物理第一:物理第二的作者权重比例为0.8:0.2,其他作者排序不计入(若导师为物理第一,学生为物理第二,则学生权重为1)。

(二)专利
已授权的专利为15分;未授权、但已获公开号(非申请号)的专利为5分。

专利发明人中的第一作者(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具备加分资格,需由指导老师签字确认(附件2)。

(三)获奖
获奖需要有证书复印件,各部门开据的证明无效。

获奖类别需与学科相关、与学科贡献度相关,教育部或权威学会主办,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荣誉加分。

其中获国际一等奖为20分、二等奖为15分、三等奖为10分,国家级一等奖15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不计分,省部级一等奖为10分,其余不计分。

获奖者中前两名具备加分资格,第一作者权重0.7,第二作者0.3,需由指导老师签字确认(附件2)。

附件2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利/获奖分数确认单
附件3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推荐表
学院办公室 2019年6月28日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