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

同样湿的衣服放在阳光下和 在树阴下,哪种情况干得快?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同样湿的衣服,揉成一团和 把衣服展开,哪种情况干得快?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 地方与挂在没有风的地方下比, 哪种情况干得快?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 越快,蒸发得快。
3 探究“火洲”坎儿井
⑴坎儿井:
是一个地下灌溉工程, 输水过程中可以减少水 的蒸发和渗漏 。
⑵你认为坎儿井的哪些结构特 点能达到上述目的。 ①②————地与地——表空表——下气下——基的的——本接温——上触度——不面低——通积——风小 ③——管—道—输—水—结—构——— ④——————————
6、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 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
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 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更液体的( )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 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 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___。
T
T
T
T
A t B t Ct Dt
2、说出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
汽 不同点 1
2
3
化方式
蒸发 在任何 在液体 缓慢的
温度下 表面
汽化
沸腾 在一定 在液体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剧烈的 的温度下表面和内部 汽化
思考题
3、当甲中的水沸腾时,乙中的水是 否沸腾?为什么?
乙
甲
你对这些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了解多少?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汽化的方式之二:
沸腾
汽化和液化

(1)可能实验地点的气压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
(2)可能水中含有杂质。 液体的沸点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就越低。
解疑:纸锅烧水
“纸锅”为什么遇到火不燃烧呢?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时 100℃。纸的着火点是183℃。水烧开 后它的温度保持沸点不变,纸锅的温度 大约与水的温度相等不会达到纸的着火 点,所以可以用“纸火锅”不会燃烧。
时间/ 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96 4 98 5 98 6 97 7 98
6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__min 记录的 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 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8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 小于 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__1 标准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阶段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观察要求
气泡 温度
由大变小
由小到大
逐渐升高 保持不变 大
声音
小
温度变化情况:
105 温度/℃ B
C
100
95
A 90 0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分析与论证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时的特点:
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 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继续吸热,但只能不 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不断吸热(或继续加热)
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知识点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3、蒸发吸热,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5、蒸发与沸腾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缓慢、平和剧烈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沸点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6、水沸腾的实验:*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给烧杯加盖、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用量二、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4、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2)、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打火机中,压缩后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课后检测一、选择题(每空20 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露珠C.秋天,雨后的路面被风吹干了 D.冬天,空中大雪纷飞二、填空题(20 分)3、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摖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就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0分,共40分)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中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1)你认为图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2)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有效的操作建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2,其中能正确反映“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物质的温度达到其沸点时,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克服,分子能够克服表面张力逃离液体表面并进入气体相,形成蒸气。
汽化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产生气泡并迅速升到液体表面,并且整个液体都处于沸腾状态。
蒸发是指在液体表面,部分液体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表面张力独立于液体形成气体。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的温度降低到其沸点以下,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克服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液化是由于降低温度的同时增加压力,使得分子更加接近、相互作用力加强而导致的。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引起的物态转变。
汽化和液化完整版

喷灌
精品课件
滴灌
精品课件
喷灌是指把经过水泵加压的水用管 道送到田间,由喷头射到空中,变 成雨点洒落到地面进行灌溉。滴灌 是指用滴灌带或滴头把水一滴一滴 地渗入土壤,形象地说是给作物 “挂盐水”。传统农业灌溉模式又 称大漫水灌溉,水分蒸发面积大, 渠道渗漏损失大。滴灌和喷灌与传 统的灌水方式相比省水60-70%。
精品课件
干手器
精品课件
3. 某些宾馆的洗手间装有热风 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很快把手 烘干,请说说利用哪几种方法 来加快水分的蒸发?
热风干手器利用了提高液体的温
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这
两点来加快蒸发的。如果将手展开,
还利用了增大液体表面积的方法来加
快蒸发。
精品课件
减缓液体蒸发的措施: 1. 降低液体的温度; 2. 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3. 减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min
温度/℃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8
97
96
95
94
93
精品课件
0123456789
•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总结出液体沸腾 必须具备那两个条件:
• (1)_温_度_达_到_沸_点_(2)_继_续_加_热
• 5、你还能总结出液体沸腾有哪些现象: • (1)_沸_腾_前_后_的_响_度_不_同____ • (2)_沸_腾_前_后_气_泡_的_大_小_变_化_不_同 • (3)_沸_腾_过_程_中_温_度_保_持_不_变__ • (4)_沸_点_随_液_面_气_压_的_改_变_而_改_变_
精品课件
夏天,用电风扇对 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 爽的感觉?
精品课件
汽化与液化(OU)

3、沸点: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2)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3)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4)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 酒精的沸点是78 ℃ (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5)低沸点物质的特殊用途: 医学冷冻治疗 (如:液氨.氯乙烷)
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0C,酒 精的沸点是780C,谁先汽化。 2.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的沸点-183℃, 液态氮的沸点-196℃,将液态空气进行蒸 发,氮气和氧气,谁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 出来。
蒸发快慢
蒸发快
②蒸发快慢 与液体的温 度高低有关
液体表面空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气流动情况 温度高 相同 相同
蒸发快慢
蒸发快
③蒸发快慢 与液体表面 空气流动快 慢有关
液体表面空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蒸发快慢 气流动情况 相同 相同 空气流动快 蒸发快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二、蒸发: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二、蒸发: 三、沸腾:
1、沸腾现象: 2、沸腾的特点: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才能进行 (2)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3)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吸热但液 体温度保持不变)
三、沸腾: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1、沸腾现象: 2、沸腾的特点:
②将要沸腾时,水中的气泡有特点? 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水温度是否变化? ④水沸腾时,水中出现的现象? ⑤水沸腾后,停止加热,在温度计示数还没下降时,
水是否沸腾?
不会沸腾,因为没有吸热!
二、描点画图、分析归纳
a.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才能沸腾 b.沸腾时要继续吸热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小结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蒸发越快
生活中还有哪些加快蒸发的例子?
怎样保证蔬菜、水果不蔫呢?
怎样保证蔬菜、水果不蔫呢?
讲授新课
思考: 1.水在零摄氏度时会不会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2.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酒精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
通过这些现象,你能说出液化的条件吗?
讲授新课
使气体液化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温度。
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
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讲授新课
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压缩体积。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气体经压缩便于运输、贮
存和使用。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讲授新课
小结
时气泡变大。
2.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 时声音变小。
3.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
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
时间
腾,பைடு நூலகம்温度保持不变。
4.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实验现象: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前,水温上升;水中气泡上升变小。
沸腾时,水温不变;水中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 出水蒸气 。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放热
课堂小结
1. 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 3.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制冷作用。 4.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汽化和液化(基础)知识讲解
汽化和液化(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要点诠释:1、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如下图所示: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
如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沸腾。
要点二、沸腾1.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4)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要点诠释: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时间采取的措施有:可在烧杯口加盖,防止热量损失,沸腾后再拿掉,防止气压对沸点的影响;还可以直加热热水,水量选择适当。
要点三、蒸发1.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
要点诠释:1、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2要点四、液化1、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2)压缩体积2、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
汽化,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汽化过程需要吸热,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需要放热。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或者是由化学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
世界上,我们周围所有的客观存在都是物质。
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元素呈游离态时为单质,呈化合态时则形成化合物。
气体是物质的一个态。
气体与液体一样是流体,它可以流动,可变形。
与液体不同的是气体可以被压缩。
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
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动能比较高。
液态与气态不同,它有一定的体积。
液态又与固态不同,它有流动性,因而没有固定的形状。
除液晶外,液态与非晶态固体一样均呈各向同性,这些都是液态的主要宏观特征。
汽化和液化内容
汽化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
前者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后者是当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发生在液体体内的汽化现象。
液化
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
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临界温度是气体能液化的最高温度。
由于通常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变成原来的几千分之一,便于贮藏和运输,所以现实中通常对一些气体(如氨气、天然气)进行液化处理,由于这两种气体临界点较高,所以在常温下加压就可以变成液体,而另外一些气体如氢、氮的临界点很低,在加压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度冷却,就叫液化。
物理中汽化和液化的区别
1、两者的物质形态变化过程不同
(1)汽化过程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液化过程是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
2、两者需要的热量不同
(1)液化是放热过程,因此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2)汽化是吸热过程,因此汽化过程会吸收热量。
3、两者实现的方式不同
(1)液化的两种方式为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汽化的两种形式为蒸发和沸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教师:学生:日期: 年月日星期:时段:课题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1课时)【课前预习】1. 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出它们的状态.雨______,露_____,雾______,霜_____,雪______,冰雹_______.2. 把冰块放入烧杯中加热直到完全烧干,先后经过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物质的状态有固态,如:、、;液态,如:、、;气态:如、、;物态变化有、、、、、4.在酒精灯的使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物体时,物体放在内焰加热最好B.有时可以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C.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D.燃烧的酒精洒出后,应用湿抹布扑盖【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通过自主阅读P30页信息快递,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二、活动2.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问题1:加热冰的过程中,观察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2:它们的形状、体积有何特点。
问题3:列举生活出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三、补充活动:加热碘锤结论:物质的状态与_________有关〖要点归纳〗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态的变化与_______有关。
〖当堂反馈〗1、在常温下,下列各物质状态与水银相同的是()A.液化煤气B.食盐C.氧气 D 二氧化碳2、自然界中出现的“雾”,是属于水状态中的()A.固态B.液态C.气态 D 气、液混合态3、常温下煤油的特征是()A.有固定体积和形状B. 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C. 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 D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4、下列物质中,属于固态的有,属于液态的有,属于气态的有(填序号)(1)露(2)雪(3)铁水(4)干冰(5)水蒸气(6)霜(7)雾(8)盐(9)碘蒸汽(10)玻璃【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14-15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2课时)【课前预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1、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_。
2、人体正常的温度_______,开水的温度________。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
3、℃是的符号,读作,-16℃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而言,普通人洗澡时的适宜水温是()A.20℃B. 40℃C. 60℃D.80℃【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观察温度计的外观和结构,对照实物阅读课本P31页“液体温度计说明书”及课本P32页“信息快递”。
完成下列问题:①简述温度计的构造。
②测温原理什么?③你所观察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④读数时注意什么问题?⑤温度计刻度单位是什么?⑥你还有什么问题?完成P32页,学生议一议,学生做一做,对物体温度进行估测二、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温室效应”和“热导效应”三、介绍体温计。
阅读P34页www中第3题,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特点,量程和分度值〖要点归纳〗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单位叫____________ ,单位符号是_____。
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_________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0以下的温度可以读作“零下”或“负”。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体温计:(1)测温物质是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当堂反馈〗1、请指出温度计使用过程中的错误:(1);(2)。
2、人体的正常温度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
3、在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不要碰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相平。
4、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A.用自来水冲洗B.在沸水中煮C.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D用酒精棉球擦【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15-17二、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课前预习】1、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和_______。
2、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酒精由______态变成_____态,这种状态变化叫蒸发;将烧杯中的水烧开后继续加热直至水烧干,此时的水由____态变成___态叫沸腾。
3、回忆:在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擦皮肤时,会感到,你猜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开水时,要想水能继续沸腾,必需不断的给水_____。
5、在家中自己烧一壶水,观察烧开水的全过程,看气泡大小和听声音高低有什么变化?【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汽化概念在手背涂上酒精,通过这个活动得出汽化定义。
二、引入蒸发和沸腾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沸水,思考两杯水过一段时间会怎样?归纳小结:这两杯水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
物理中称第一种为蒸发,第二种为沸腾三、观察蒸发现象通过观察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知道蒸发需要__________。
蒸发的特点:四、观察水的沸腾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记录数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温度/℃90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① 在烧水的整个过程中,观察水沸腾前声音_______,沸腾时声音________ 。
水沸腾前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
②从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沸腾。
说明沸腾需要________③由上述实验可知:沸腾时水由液态变为 ________,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______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描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连线要用平滑的曲线。
⑤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蒸发 沸腾 共同点 区别沸腾的特点和条件 特点: 条件:阅读P 38页“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汽轮机和蒸汽轮机〖要点归纳〗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需要_________,蒸发有__________作用。
3、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_______.4、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
5、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 〖当堂反馈〗1、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能使牛奶延缓变质,是因为蒸发________2、 和_______ 是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如图,甲、 乙表示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 其中__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可知:水加热记录的初温是 实验时水的沸点 是 ,沸腾前共加热了 min 。
沸腾时观察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 。
4、当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会观察到温度计内液面( )时间/min温度/℃A.不断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不断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18-19二、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课前预习】1、叫液化,此过程是(填“吸热”或“放热”)。
2、做一做:向手背吹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夏天从冰箱内拿出冷冻食品时,会看到食品周围有 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5、了解日常生活中“白气”、“露水”、“雾”是怎么回事.【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如图a所示,在锥形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干燥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出现________。
“白雾”是小水滴。
“白雾”和蒸发皿底部出现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透明的)遇_______(冷/ 热)凝结成的小水滴。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2)如图b所示,若在蒸发皿中倒一些热水,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是否会出现小水珠?用手摸蒸发皿的上方,有什么感觉?要使水蒸气液化温度必须足够低,水蒸气遇_____(冷/ 热)液化,液化时气体______ (吸热/放热)。
问题1:上述实验中“白雾”和小水珠形成的原因?问题2:为什么生活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伤得厉害?问题3:请学生举例生活中一些液化现象。
问题4: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
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
(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进一些液态的乙醚,用橡皮塞堵住孔,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向内推压活塞时(压缩体积),注射器内壁又出现了什么?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
小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举出些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例子。
〖要点归纳〗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液化。
液化______ (吸热/放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当堂反馈〗1、夏天从冰箱内拿冷冻食物时,打开冰箱门,会看见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由_______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的灰尘上所形成的;而取出的冷冻食品周围有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卫生间里有人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开门通风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清晰明亮,其间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情况是()A. 先液化后汽化B. 只有液化C.先汽化后液化D.只有汽化3、烧饭的锅盖掀开后,盖内有大量水珠,这是通过方式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