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韦凑字彦宗》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小学五年级阅读练习:《新唐书韦凑传》

2022小学五年级阅读练习:《新唐书韦凑传》

2022小学五年级阅读练习:《新唐书韦凑传》(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22小学五年级阅读练习:《新唐书韦凑传》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高二文言文训练三(教师版)

高二文言文训练三(教师版)

(九)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实词【试题解析】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断句【试题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卷)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广西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京兆府)万年(万年县)人。

永淳(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共计2年)初,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唐•陈子昂《麈尾赋》序:“甲申岁,天子在洛阳,余始解褐,守麟台正字。

”正字:北齐在秘书省始置,唐代沿称,其地位略次于校书郎,掌管校勘典籍之事)婺(wù)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chǎng)才(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之,表(上表举荐)于朝,迁杨州法曹(古代司法官署,亦指掌司法的官吏。

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现在我鲁肃如果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州人孟神爽罢(被罢免)仁寿令,豪纵(蛮横放纵,骄横跋扈),数犯法,交通(结交;勾结。

属于古今异义)贵戚,吏莫敢绳(追究,制裁),凑按(审讯)治(治罪),杖杀之,远近称伏(通“服”。

佩服,信服。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

”《三国演义》:“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

”肌栗:因恐惧或寒冷而肌肉战栗。

慑伏:因畏惧而屈服。

电天:古代对权位显赫者的敬称)。

入为相王(唐睿宗李旦的封号)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见识深远,文思周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违背,触犯)宗楚客(唐诗人,蒲州人,武则天的侄儿。

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

神功元年升任宰相),出(离开京城,到地方为官)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官名,即太府少卿),兼通事舍人(官名。

始置于东晋,是中国及朝鲜古代官制。

通事最早是管理外交之事务,东晋时置通事舍人,用于传达皇帝旨意。

唐朝时,通事舍人隶属中书省)。

景云(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3年)初,作金仙(金仙即“金刚不坏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称谓。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运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明显“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间或出现须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间或。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靠症”,就是这样栩栩如生。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定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定。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渐忘,却确定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予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协作之中。

这是汉字区分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缘由之一。

倘如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开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日的人们虽然间或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羡,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渐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连接”,这是好用主义的选择。

文言文阅读《新唐书 韦凑传》试题+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新唐书 韦凑传》试题+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新唐书·韦凑传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伏:认罪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韦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韦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韦彪字孟达,扶风平陵人也。

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①。

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好学洽闻,雅称儒宗。

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复归教授。

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显宗闻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谒者,赐以车马衣服,三迁魏郡太守。

肃宗即位,以病免。

征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数陈政术,每归宽厚。

比上疏乞骸骨...,拜为奉车都尉,秩中二千石,赏赐恩宠,侔②于亲戚。

建初七年,车驾西巡府,以彪行太常从,数召入,问以三辅旧事,礼仪风俗。

彪因建言:“今西巡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

”帝纳之。

行至长安,乃制诏京兆尹、右扶风求萧何、霍光后。

时光无苗裔,唯封何末孙熊为郧侯。

建初二年已封曹参后曹湛为平阳侯,故不复及焉。

乃厚赐彪钱珍羞食物,使归平陵上冢。

还,拜大鸿胪。

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元和二年春,东巡狩,以彪行司徒事从行。

还,以病乞身,帝遣小黄门、太医问病,赐以食物。

彪遂称困笃。

章和二年夏,使谒者策诏曰:“彪以将相之裔,勤身饬行,出自州里,在位历载。

中被笃疾,连上求退。

君年在者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

其上大鸿胪印绶。

其遣太子舍人诣中臧府,受赐钱二十万。

”永元元年....,卒,诏尚书:“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

其赐钱二十万,布百匹,谷三千斛。

”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

(摘编自《后汉书·韦彪传》,有删改)【注】①庐寝: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②侔:mòu相等,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B.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C.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D.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孝廉,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论述类、古诗文阅读

论述类、古诗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1年全国卷)《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礞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韦凑字彦宗》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文言文《韦凑字彦宗》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C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木正确的一项是答:B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

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

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

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

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