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客户的满意度。

二、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评估。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方面的评估。

5. 导电性检验:对导电材料进行导电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电性能是否达标。

6. 导热性检验:对导热材料进行导热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热性能是否达标。

7.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目测法、比色法、显微镜观察等。

2. 尺寸检验:测量仪器(如卡尺、量规、投影仪等)进行测量。

3.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4.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如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

5. 导电性检验:采用导电测试仪进行测试。

6. 导热性检验:采用导热测试仪进行测试。

7. 包装检验:目测法、包装材料强度测试等。

四、检验标准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没有相关行业标准的原材料,可参考类似材料的标准进行制定。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每次原材料检验都应有相应的检验记录,记录检验项目、方法、结果等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六、检验频率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应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产品的重要性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和常用的原材料,可以适当减少检验频率;对于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和关键的原材料,应增加检验频率。

七、检验设备与人员原材料检验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检验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定。

八、检验结果的处理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入库并进行标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

原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

原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

原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入厂原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抽样数量,判定标准及储存方式。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用的聚乙烯及其他原料。

三、细则
3.1外观检验
3.1.1标识:产品应附有产品标识,其包括:
A、制造厂名、厂址
B、产品名称、商标、型号
C、产品合格证
D、生产日期、批号
E、检验员代号
3.1.2卫生
A、外包装要清洁,无破损,封口应牢固
B、原料干净、卫生,无杂质
3.2性能检验(上机试验)
原料经机器加工成型后,应平整光滑、无气泡、无痕迹、无斑点、杂质等缺陷(排除调机因素)。

3.3检验规则
以连续生产的同一材料、同一型号,同一工艺参数为一个检验批。

3.5批质量判定方案
3.5.1样本中外观检验项不合格样品数不超过上表中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该批外观质量合格。

反之,则外观检验项判别这不合格。

3.5.2性能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质量判别为不合格。

3.5.3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应由供需协商解决,拒收批中不合格未经处理,不得再次提供检验。

3.6储存:本原料应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库房内,储存期限至生产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原材料检验是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负责原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提供操作指导,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检验目的1.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防止缺陷产品进入生产环节。

2. 验证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三、检验步骤1. 接受原材料交付a. 检查原材料交付单,验证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

b.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c. 仔细检查原材料外观,确认无异样或污染。

2. 取样检验a. 按照规定的取样标准和方法,从原材料批次中取样。

b. 确保取样过程的卫生和准确性。

c. 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3. 实验室检测a. 根据检测要求,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b. 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细节。

4. 数据分析a. 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判定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b. 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问题解决。

c. 记录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数据记录档案。

5. 检验报告a.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b. 将检验报告送交给有关部门,以支持后续决策。

四、质量控制1. 供应商质量管理a.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水平符合要求。

b. 对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估,建立供应商库,及时更新供应商评估结果。

2. 内部质量控制a. 建立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定期复核检验标准和方法,及时更新并加以执行。

c. 建立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一、引言
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操作流程,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通过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并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二、检验前准备
1. 制定检验计划: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原材料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所需检验的原材料类型、检验方法、标准参考以及检验员的职责和权限。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
确保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样品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完善的样品管理系统,包括样品编号、记录和存储等方面。

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防止样品被污染或误用。

三、检验流程
1. 样品采集:
根据检验计划,从供应商处采集原材料样品。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即从不同批次、不同供应商处采集样品,以确保样品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2. 样品准备:
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切割等。

确保样品的处理过程不会对样品的性质产生影响,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3. 检验项目:
根据检验计划,对样品进行各项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 检验记录:。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原材料作为产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检验准备1. 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检验仪器和设备是进行原材料检验的关键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测量仪器、波谱仪等。

在进行检验之前,需要确保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校准其准确性。

2. 样品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代表性的原材料样品,并根据相关标准或要求,将样品进行标识、编码。

确保样品的存储环境良好,防止污染和变质。

三、检验流程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接收和检查将接收到的原材料样品与样品清单进行核对,确保接收的样品与订单一致。

同时,检查样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损或泄漏的情况。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原材料外观特征的评估和记录,包括颜色、形态、气味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判断原材料样品外观是否合格,并记录检验结果。

3. 物理性质检验物理性质检验主要针对原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硬度、粘度等进行测定。

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4. 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检验是对原材料中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和测定。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原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微生物检验对于需要无菌或低微生物含量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

通过采样和培养方法,检验原材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确保原材料符合卫生标准。

6. 性能检验性能检验是对原材料特定性能的评测和测试,如强度、韧性、导电性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检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7. 结果判定与记录根据检验结果,对原材料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并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

将检验报告按照规定归档,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四、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

二、检验范围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2. 作业所采用的工具、材料和设备;3. 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4. 作业的标准和要求。

三、检验准备1. 检验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对于常见的问题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 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根据具体的检验内容,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检验标准和要求;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明确检验的指标和评判标准,以确保检验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检验步骤1. 检验前准备工作;检验前要对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开展实际检验工作;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检查作业的设计、工具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记录检验结果和问题;在检验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记录,并标明具体的情况和原因,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改进。

4. 提出评价和建议;根据检验结果和问题记录,对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五、检验结果的处理1. 不合格项的处理;对于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责令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2. 合格项的认定;对于符合检验标准和要求的项,应认定为合格,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六、检验报告1. 检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将检验过程中的整体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合格和不合格项目的比例、问题的类型和出现的频率等内容。

2. 问题的处理情况;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处理情况说明,包括整改的措施、责任人及整改进度等信息。

3. 改进和完善的建议;结合检验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1. 目的确保投入生产使用的原辅料满足生产及检验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物料的检验标准。

3. 所需工具品质部负责来料的质量检验和验证,及时准确地做好质量检验和验证记录,作出检验和验证标识,并将原材料的质量信息反馈给供应商。

4. 作业流程4.1.根据采购产品中的分类划分为A类、B类、C类,具体见《物资采购控制程序文件》4.1.1对于A类原材料实行全检,接收合格的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退回采购部处理,其中不合格品百分比达到批量的50%以上的(包括50%),将批量不接收。

B类、C类原材料实行抽样检验,其抽样检验依据《GB/T2828.1-2003》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Ⅱ,具体见附件《进货检验抽样方案》。

B类来料的接收质量限AQL为1.5。

C类来料的接收质量限AQL为4.0。

4.1.2.品质部IQC检验时核对来料《送检单》上的编号、型号、品名、规格、数量等内容是否与实物相符,来料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完整,是否带有正确的标记以及到货是否有损坏,如不符,退物料部处理。

4.2注塑件检验规程4.2.1.受检对象:采购的注塑件原材料4.2.2.工具:电子数显卡尺、图纸4.2.3.检验流程a) 外观检验:其检验标准为目测外观应整齐美观、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明显伤斑,裂缝及缺陷,水平部分无凸凹、变形。

即为合格。

b) 尺寸检验:注意: 轴类及孔类尺寸为抽检零件中的必检尺寸, 位置尺寸为抽检零件中的抽检尺寸,外形尺寸为抽检零件中的抽检尺寸或免检尺寸;轴类外圆尺寸在图纸要求的尺寸误差上再放宽0.03mm,孔类尺寸在图纸要求的尺寸误差上再放宽0.03mm,位置尺寸按IT10执行,外形尺寸按IT12执行。

标准公差数值表(部分)注: 单位数(0.000)um或(0.00)mm加表中对应数值即为所得值.4.2.4.结果处理在《检验报告单》上做好记录,检验合格的零件入库,检验不合格的零件交采购部做进一步处理。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原材料检验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检验员进行准确、高效的原材料检验工作。

二、检验范围原材料检验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金属材料、食品原料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检验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称量器、试剂、显微镜、卡尺等。

3. 制定检验方案: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包括样品的采集方式、检验方法和标准等。

四、检验步骤1. 样品采集:根据检验方案,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外观检验:将样品放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外观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检查样品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破损或污染等。

3.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等工具对样品的各项尺寸进行准确测量,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4.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比如使用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

5. 物理性能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设备和方法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如强度、硬度、粘度等。

6. 检验结果记录: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并进行归档,为今后的参考和追溯提供依据。

五、检验风险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原材料检验过程中,检验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风险和错误:1. 个人保护: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检验项目,确保样品的正确处理,以避免样品的污染或损坏。

3. 仪器操作:使用仪器设备需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确保操作正确、稳定,以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数量
检验依据
检验手段及工具备注1ຫໍສະໝຸດ TR圆铜线外观
表面光洁,无缺陷
每批抽样不小于3圈
GB5023-97
GB3953-83
JB8734-98
GB3956
目视
尺寸
直径偏差1%D(小于0.4mm除外)
千分尺
伸长率
按规定参照GB3953-83
拉力试验机
电阻率
不大于0.01724Ω.m㎡/ m
电桥
2
聚氯乙烯塑料
老化前抗强强度
PVC/C≥12.5N/m㎡,PVC/E≥15.0N/m㎡
拉力试验机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PVC/C≥125%,PVC/E≥150%
拉力试验机
3
聚氯乙烯塑料
(护套)
外观
塑化良好,色泽均匀
每批每种颜色不小于3米
GB2951
目视
老化前抗强强度
大于12.5N/m㎡
拉力试验机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大于125%
(绝缘)
外观
色均,无杂质,成品无颗粒缺气孔
每批每种颜色不小于3米
GB5023-97
JB8734-98
GB3956
目视
用原材料生产出来一定数量的电线,再测试其是否符合要求。
绝缘电阻
按GB5023-97和JB8734-98规定数值
绝缘电阻测试仪
耐压实验
按GB5023-97和JB8734-98规定数值
闪络击穿实验装置
拉力试验机
注意:除以上原材料需检验外,其余原材料免检!
编写
确认
核准
受控文件严禁私自影印
文件名称: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TB-3-18
文件版本:A/0
文件页码:1/1
生效日期:2002.3.10
1、目的: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旨在严格控制原材料品质,确保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使不合格
物品不进仓库及不上生产线。
2、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主原材料的检验。
3、内容:
序号
物资名称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