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1325程雪峰三种方法提取猪苓菌核基因组的比较
野生高产猪苓菌株分离培养条件研究

野生高产猪苓菌株分离培养条件研究李雯瑞;陈德育;梁宗锁;刘瑞芳;孙建华【摘要】[目的]研究野生猪苓菌株的最佳分离、培养方法,为猪苓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陕西眉县太白山野生猪苓进行菌核组织分离和子实体孢子分离,比较2种方法所得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子实体孢子分离所得菌株为材料,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矿质元素和栽培代料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子实体孢子分离法所得猪苓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较菌核组织分离法好;PDA培养基、GPY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适用于野生猪苓菌的分离.分别以糊精、果糖为碳源,蚕蛹粉、酪素为氮源时,它们对猪苓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以1.2mL/L玉米浆作为生长因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高.适宜质量浓度的矿质元素对猪苓菌丝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0.018 g/L MnSO4的效果最好;用腐殖土、木棒和树叶为主要填充基质的代料更利于猪苓菌丝的生长.[结论]获得了野生猪苓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分离和培养条件.【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2)002【总页数】9页(P179-186,192)【关键词】猪苓;分离培养;菌丝生长;萌发;代料栽培【作者】李雯瑞;陈德育;梁宗锁;刘瑞芳;孙建华【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汉王略阳中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略阳724300;陕西汉王略阳中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略阳72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2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属于真菌门(Eu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多孔菌属(Polyporus)[1],是传统的药用真菌,由地上部分的子实体和地下的菌核构成,菌核多年生,为药用部分。
药用真菌猪苓共生的蜜环菌种类研究

L I U Me n g - me n g, XI N G Y o n g — me i ,G UO S h u n — x i n g ( I n s t i t u t e o f M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Me d i c a l
用I G S测序技术对分离的2 2株 蜜环茵菌株的纯培 养菌种进行 分子鉴定 , 并基于蜜环 茵的 I G S 序列进行核酸序 列数据库 G e n B a n k
同源序列比对、 构建 系统发 育树。结果 本实验获得的猪苓菌核组织分 离的2 2 株蜜环菌菌株为其纯培养菌种。基于 I G S的 系统发
一
猪苓共生对蜜环茵物种专一性较低 , 与相关书籍及文献报道的与猪苓共生蜜环茵为单
A .m e U e a种的 结论 不符 。与猪 苓共 生 的蜜环 菌 多样性 及 不 同种 类 蜜环 菌对猪 苓 菌核 生 长发 育 的影 响 需进 一 步研 究 。
关键词 : 蜜环 茵 ; 猪 苓 菌核 ; 共生 ; I G S序 列 分 析 ; 系统 发 育
Fu r t h e m o r r e,t he NCBI BLAST pr o g r a m wa s us e d t o s e a r c h s i mi l a r s e q u e n ce s i n t he Ge n Ba nk s e qu e n c e d a t a ba s e f o r t h e I GS s e q u e nc e o f
・
论 著
・
药 用 真菌 猪苓 共生 的 蜜环 菌种 类研 究
猪苓和天麻的栽培技术

猪苓和天麻的栽培技术专家解答苑方春同志:您好,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猪苓是一种多年生菌类药材,呈不规则黑色块状。
以地下菌核入药,生长期的猪苓有黑、灰,白3种颜色,生长过程是由白变灰再变黑。
黑、灰苓既是商品药材,也可用来无性养殖。
白色猪苓是膨大期的幼苓,无经济价值。
猪苓同其它真菌一样,产生子实体及孢子,孢子形成锁状联合菌丝,以自身分解吸收木质素等营养,菌丝纽结而形成小白苓,白苓停止生长即转为灰色,并逐渐变成黑色与原营养源脱离。
这时只有等密环菌侵入后,又开始继续生长。
密环菌不侵入当年生长的白苓,只侵染灰苓和黑苓并形成共营关系。
猪苓生产过去一直依靠野生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猪苓的不断研究,终于采用孢子分离法制成纯菌种,进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
经试种,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纯猪苓菌种播种30--40d(天)可长出许多玉米粒大白色幼苓,播种栽培期不受季节限制,生长周期由过去老法栽培的4--5年缩短为2--3年,每平方米2年生产5--10kg,3年生产15--20kg,不仅适宜山区林间种植,亦可在平原、庭院、大棚和室内种植。
具体栽培方法如下:1.活树根(桩)栽法:选直径较粗、根部土层深厚的阔叶树,在根部刨开表土,找到1--2根较大根,沿根生长方向挖宽30cm,长1m左右种植坑,露出根部,切断须根及根梢,在距树干20cm处,将刨开的侧根根皮环剥3--5cm,坑底铺上5--10cm厚半腐烂树叶,沿根10cm左右处摆放预培好的菌棒,或者密环菌菌种及适量小树段。
将猪苓菌撒播在树叶中,用腐殖土填平并略高于地面,上盖适量树叶或杂草。
任其生长2--3年后采收。
2.坑栽:木材打孔栽培或直接撒播,也可以利用棉子壳、玉米芯等代料进行箱栽。
直径5cm以上杂木,截段50--60cm,晒至9成干即可打孔,随即将菌种塞满小孔,按间距10cm平行摆放于种植穴内,棒与棒之间填上3cm厚湿树叶,在棒的两端及树叶中间放上适量密环菌菌种或种过天麻的旧菌棒。
猪苓纯菌种伴蜜环菌栽培技术

子 的优 良子 实 体 做 种 菇 , 常 采 用 钩 悬 法 进 行 孢 子 分 离 , 通 将 种 菇 消 毒 后 , 成 熟 子 实 体 菌 盖 的 几 片 菌 褶 , 无 菌 不 锈 钢 取 用 丝 悬 挂 于三 角瓶 ( 广 口瓶 ) 或 内的 培 养 基 上 方 , 使 它 接 触 到 勿
化 。子 实 体 分 离 : 用 子 实 体 内部 组 织 进 行 分 离 , 获 得 优 利 是
2 蜜 环 菌 的培 养 方 法
将 5e m左 右 粗 的 阔 叶树 柴 棒 锯 成 长 3 m左 右 , 上 鱼 0e 砍
磷 口 , 纯 蜜 环 菌 或 无 杂 菌 的 旧菌 棒 培 养 新 菌 棒 , 法 是 : 用 方 铺
脂 1 1 , 1 0 L p 50 60 2 5 水 0m ,H .~ .。②麸皮一 g 0 葡萄糖培养基 :
麸 皮 5 , 萄 糖 2 , 酸 二氢 钾 2g硫 酸 镁 1 , 脂 1- 0g葡 0g磷 , . g琼 5 2
1 , 1 0 5 水 0mL培 养 基 的 制 作 和灭 菌 与常 规 方 法 相 同 。 g 0
112 分 离 方 法 ..
料 , 养 基 中 加 入 粗 1 2e 长 2 5e 培 ~ m, - m小 枝 条 , 袋 可 加 入 每 枝 条 2 0 。缝 隙 用 杂 木 屑 填 满 。 原 种 、 培 种 培 养 料 灭 03支 栽
菌 一 定 要 彻 底 , 须 在 严 格 的 无 落 件 下 接 种 , 种 培 养 过 必 条 菌 程 中 勤查 勤看 挑 去 带 杂 菌 的菌 种 , : 产 提 供 优 良菌 种 。 勾生
产 的 最 主要 原 因 之一 。
近 些 年 猪 苓 价格 不 断 上 涨 , 大 的 刺激 林 区 群 众 种 植 的 极 积 极性 , 用菌核 价格不断攀 升 , 种 目前 鲜 重 达 到 1 0 k 左 6 元/g 右 , 多 想 种 猪 苓 者 望 种 兴 叹 ; 猪 苓 菌 种 伴 蜜 环 菌 栽 培 法 许 纯 也 称“ 苓伴活树 栽培法 ”继猪苓菌 核仿野生栽 培技术后 , 猪 , 这 两 年 试 验 成 功 并 推 广 的 猪 苓 栽 培 新 技 术 。 在 猪 苓 菌 核 不 足 的 条 件 下 , 工分 离 提 纯 , 产 猪 苓 纯 菌 种 作 为 猪 苓 种 源 , 人 生 生产成本低 , 能迅 速 扩 大 种植 规模 , 同时 所 产 猪 苓 优 质 高 产 , 能 提 高 种植 效 益 。现 将 其 介 绍 如 下 。
子午岭野生猪苓中微皮伞菌分离鉴定

子午岭野生猪苓中微皮伞菌分离鉴定
段建锋;刘亚亚;秦一统;张秀丽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2022(44)4
【摘要】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在子午岭野生猪苓菌核中分离得到菌株Z1j2。
采用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鉴定该菌株,将其确定为微皮伞属Marasmiellus真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丝致死条件为50℃处理15 min,培养基适宜pH为5.0~6.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尿素。
【总页数】5页(P28-31)
【作者】段建锋;刘亚亚;秦一统;张秀丽
【作者单位】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2
【相关文献】
1.德州地区野生黄伞菌种分离及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2.武陵山野生毛头鬼伞菌种分离与栽培试验
3.菌丝分离法培育猪苓与野生猪苓的生药学比较研究
4.一个野生毛头鬼伞菌株的鉴定与评价
5.子午岭林区野生白囊耙齿菌分离与ITS分子鉴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提取冬虫夏草菌丝体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研究报告生物技术通报BI OTEC HNOLOG Y BULLETI N2010年第8期三种提取冬虫夏草菌丝体基因组DNA 方法的比较谢放 陈京津 朱子雄(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兰州730070)摘 要: 采用改良氯化苄法、CTAB 法、蛋白酶K 裂解法这三种方法,对冬虫夏草菌丝体基因组DNA 进行提取,将提取的基因组DNA 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纯度和计算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PCR 扩增,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提取到符合分子生物学的DNA,其中蛋白酶K 裂解法纯度最高,含蛋白质少,改良氯化苄法、CTAB 法次之。
而浓度则是改良氯化苄法最高,CTAB 法、蛋白酶K 裂解法次之。
3种方法所提取的DNA 均能扩增出理想条带。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菌丝体基因组DNA提取方法Co m parison of ThreeM et hods for Extracting Geno m ic DNAof Cordyceps si nensis M yceli u mX ie Fang Chen Ji ngji n Zhu Z i x i ong(Colle ge of Che m ical and BiologicalEngi neerin g,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Abstrac:t T hree m ethods o fm odified benzy l ch l o ri de me t hod,CTAB m ethod and prote i nase K lysis m ethod w ere used to extract the DNA o f cordy ce p s m yce li um ,the concen trati on of DNA w as detected by UV spectrophoto m e ter and ca l culated t he DNA purity ,aga r ose condensate ge l electrophoresi s and PCR amp lificati on w as ana l y zed .The res u lts showed tha t ,the three m e t hods w ere able to extract the DNA from Cordy ceps m yce li um ,the DNA w hich w as extrac ted by pro teinase K lysis m ethod was t he h i ghest purity ,conta i n i ng less prote i n and the m od ifi ed benzy l chlor i de m ethod and the CTAB m ethod fo llowed .T he DNA wh i ch w as ex tracted by the benzy l chlor i de m ethod w as t he highest concentra ti on ,the CTAB me t hod foll ow ed ,then the pro te i nase K lysis me t hod .The DNA w hich was ex tracted by three kinds o fm ethod could amp lify t he i dea l bands .K ey words : Cordyce p s sinensis M yce liu m G enom ic DNA Ex tracti on m ethod 收稿日期:2010 03 15作者简介:谢放,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微生物;E m ai:l 252671461@qq .co m快速高效地提取高质量的DNA 样品,对于进行限制性酶切、分子杂交以及PCR 扩增等分子生物学试验有着重要意义。
几种食用菌子实体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几种食用菌子实体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白永宏;陈国梁;闫冬;张向前【摘要】[ Objective ] The aim was to compare and select the suitable extract methods for total DNA in different edible fungus. [ Method ] The experiment used 3 improved extract methods for total DNA, SDS, CTAB and SDS-CTAB, to isolate total DNA in 5 edible fungus, P. ostreatus, L. edodes, F. velutiper, M. esallenta, C. sinensis, and analyzed through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 Resul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the methods of SDS under the normal temperature was better for extracting the total DNA in P. ostreatus and F. velutipes. The total DNA of L. edodes should use the method of SDS under the low temperature to extract. C. sinensis total DNA should use the method of SDSCTAB at low temperature to extract. M. esallenta total DNA should use the method of CTAB and SDS under the normal temperature to extract.[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lay a basis for molecular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edible fungus.%[目的]比较选择适宜的不同食用菌子实体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CTAB法、SDS法和CTAB-SDS结合法,对5种食用菌子实体[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香菇(Leruinula edodes)、金针菇(Flammlina velutiper)、羊肚菌(Morehella esallenta)和北虫草(Cordyceps sinenris)]总DNA进行提取,并用琼脂糖凝胶电脉进行检测.[结果]在几种提取方法中,平菇与金针菇宜采用SDS常温离心提取法,香菇宜采用SDS低温离心提取法,北虫草宜采用SDS-CTAB低温离心提取法,羊肚菌宜来用CTAB常温离心提取法和SDS常温离心提取法.[结论]该研究可为几种食用菌子实体的分子水平和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9【总页数】2页(P11409-11410)【关键词】食用菌;总DNA;提取方法【作者】白永宏;陈国梁;闫冬;张向前【作者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科学家开始致力于食用菌基因工程的研究[1]。
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主要成分的测定

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主要成分的测定陈文强;邓百万【期刊名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年(卷),期】2003(022)006【摘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的氨基酸、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质元素、猪苓多糖等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猪苓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3.8%,23.6%.每100 g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中水分质量分别为13.22 g,11.94 g; 灰分质量分别为2.86 g, 2.61 g; 粗蛋白质量分别为6.87 g, 4.91 g;粗纤维质量分别为27.62 g,26.02 g;粗脂肪质量分别为1.87 g,1.71 g; 每100 g野生和栽培猪苓质量分别为1.87 g, 1.71 g; 猪苓多糖质量分别为0.51 g, 0.40 g.【总页数】3页(P96-98)【作者】陈文强;邓百万【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723001;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7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57.7【相关文献】1.猪苓菌核半野生栽培技术 [J], 李富得2.猪苓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蛋白质成分分析 [J], 陈文强;邓百万;胥成浩;彭浩3.秦巴山区野生猪苓菌核的品质分析 [J], 陈文强;邓百万;郑彩虹;王存莲4.不同年龄的野生与家种猪苓菌核糖类等成分的含量测定 [J], 郭顺星;徐锦堂;王春兰;赵才安;李灵玉5.不同年龄的野生与家种猪苓菌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分析 [J], 郭顺星;徐锦堂;王春兰;李灵玉;赵才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三种提取猪苓菌核基因组方法的比较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检疫年级: 2011级姓名:程雪峰指导教师:胡春艳职称:讲师二〇一五年五月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亲笔):年月日----------------------------------------------------------------------------------------------------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专业:论文(设计)题目: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本科生在校攻读期间学位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山西农业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农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毕业后发表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章,作者单位署名应为“山西农业大学”,可以在备注中注明本人现工作单位。
本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山西农业大学,未经指导教师和山西农业大学同意。
本人不私自从事与课题有关的任何开发和盈利性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亲笔):年月日导师签名(亲笔):年月日三种提取猪苓菌核基因组方法的比较摘要:通过3种方法提取山西和顺猪苓菌核DNA的比较,即试剂盒Omega Fungal DNA D3390-01提取法、CTAB法、改良的CTAB法,结果表明只有试剂盒法提取出了猪苓菌核DNA,而且方法简便,效率很好,但有一定降解。
用试剂盒法所提取的猪苓菌核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清晰的扩增条带,可用于PCR等后续实验。
关键字:猪苓菌核;DNA提取;试剂盒法;CTAB法;PCRComparison of three extraction methods Polyporus sclerotium genomeAbstract: Comparing the extracted DNA Shanxi Heshun Polyporus sclerotium by three methods, The kit Omega Fungal DNA D3390-01 extraction, CTAB method, extraction method modified CTAB method, 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kit out Polyporus sclerotia extracted DNA, and the method is simple, good efficiency, but there is a certain degradation. Kit method Polyporus sclerotia extracted DNA as a template for PCR amplification to obtain a clear amplification bands, can be used for PCR and other follow-up experiments..Key words: sclerotia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DNA extraction ;The kit Omega D3390-01 Fungal DNA; CTAB method; PCR1 前言 (1)1.1猪苓 (1)1.2菌核 (1)1.3猪苓的生长条件 (1)1.4猪苓的形态学分类 (1)1.4.1猪苓的经典分类学分类 (2)1.4.2猪苓的现代分类学研究 (2)1.5提取真菌基因组的方法 (2)2.1材料 (2)2.1.1供试菌种 (2)2.1.2实验仪器 (2)2.1.3实验试剂 (2)2.1.3.1试剂盒法所用试剂 (2)2.1.3.2 CTAB法所用试剂 (3)2.1.3.1 CTAB改良法所需试剂 (3)2.2实验方法 (3)2.2.1试剂盒法提取DNA (3)2.2.1.1实验准备 (3)2.2.1.2提取方法 (3)2.2.2 CTAB法 (4)2.2.2.1 CTAB法试剂的配置 (4)2.2.2.2实验准备 (5)2.2.2.3实验步骤 (5)2.2.3 CTAB改良法 (5)2.2.3.1 CTAB改良法试剂的配置 (5)2.2.3.2实验准备 (6)2.2.3.3实验步骤 (6)2.3 结果测定 (7)2.3.1琼脂糖核算凝胶电泳 (7)2.3.1.1实验材料 (7)2.3.1.2实验仪器 (7)2.3.1.3实验溶液及配置 (7)2.3.1.4实验步骤 (7)2.3.2 PCR扩增 (8)2.3.2.1实验材料 (8)2.3.2.2实验仪器 (8)2.3.2.3实验试剂 (8)2.3.2.4实验步骤 (8)3.1三种方法提取出基因组结果见图1-A、B、C (9)3.2 PCR扩增后的结果见图2 (10)4结论与讨论 (10)参考文献 (13)致谢 (15)程雪峰:三种提取猪苓菌核基因组方法的比较1 前言1.1猪苓猪苓,是真菌门Eumycophyta、担子菌纲Busidiomycer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猪苓属Grifola、学名是Grifola umbellatus[1]。
它在我国中医药领域有着很强的药用价值,据研究表明猪苓可以促进肾排泄K+、Na+、C l-, 而抑制C a2+排泄和抑制尿草酸钙的生长与凝聚的作用, 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利尿和抑制结石形成的能力,并可保护肾功能。
猪苓可应用于利尿、预防尿结石和肾衰竭[2]。
猪苓的成长要经过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这几个阶段。
菌核生长在地下,块状,不规则,外表皮黑色,里面白色或淡黄色;菌核作为药材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3]。
现代的药理证明,猪苓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对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保肝作用,抗辐射作用,抗菌作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
本文旨在通过对药用真菌猪苓的提取方法的研究,以期为猪苓的提取工作进行优化。
1.2菌核真菌生长到时间,菌丝体不断分化,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比较深而且很硬的菌丝体颗粒,内层为疏松组织,外层为拟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色深、较坚硬[5]。
在形成的初期为营养组织,到一定的阶段后能行成繁殖组织,即子实体。
菌核的形状大小差别极大,小得如鼠粪,大的似人头,都很坚硬,可耐高温,低温及干燥[6]。
条件合适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御不良环境。
当环境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从上面形成新的繁殖体[7]。
1.3猪苓的生长条件猪苓具有喜阴凉湿润,怕干旱的特性。
在地表温度5-25℃条件下均生长。
西北产区地表温度在17-19℃时生长很好,10℃时开始萌发,22℃时子实体开放。
华北产区平均地表温度达9.5℃时萌发,12℃左右时猪苓生长,14℃左右时新苓萌最发多,个体增长快[8]。
土壤的含水在30-50%,PH值5-7腐殖质土、砂壤土,最适合生长[9]。
1.4猪苓的形态学分类山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1.4.1猪苓的经典分类学分类猪苓的菌核一般呈三种形态:一种分枝较少,长型,块儿状,体型大,表面很光滑,俗称“猪屎苓”;一种为不规则的球形,俗称“铁蛋猪屎苓”;另一种分枝较多,凹陷很深,体形很小,与姜的形状类似,形状很像鸡爪,俗称“鸡屎苓”[10]。
1.4.2猪苓的现代分类学研究陈文强、邓百万等人从陕西留坝取得3种不同的猪苓菌核,从中分离出了他们的营养丝,利用对其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研究和基于 rDNA 和β-tubl序列对不同形态猪苓菌核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发现,虽然这三种猪苓形态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进化地位上仍然同属同一个物种[11]。
1.5提取真菌基因组的方法国内外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很多,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DNA提取主要借鉴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尿素提取法、CTAB提取法、氯化苄提取法、CTAB 改良法、SDS法和试剂盒提取基因组法等[12]。
我主要参照了Guo等[13]和Saghai等[14]CTAB法,CTAB改良法和试剂盒提取基因组法进行对猪苓基因组提取,对这三种提取的方法进行比对,以得到能够提取出并快速便捷的提取出猪苓菌核基因组DNA的方法。
2.材料与方法2.1材料2.1.1供试菌种新鲜山西和顺猪苓菌核(Grifola sclerotium),山西农业大学病理实验室提供2.1.2实验仪器离心机(Centrifuge 5814R)、1.5ml离心管、数显恒温水浴锅(LKTC-B1-T HH-2)、超纯水器(PW VLTRA-PURE WATER SYSTEM)、移液枪(0.5-10ul、5-50ul、20-200ul、100-1000ul)、各种型号枪头、枪架、涡旋仪(MS2)、分析天平(BSA224S)、制冰机、计时器、烧杯、量筒、灭菌锅、研钵、热空气消毒箱(GR-240)2.1.3实验试剂2.1.3.1试剂盒法所用试剂程雪峰:三种提取猪苓菌核基因组方法的比较试剂盒Omega Fungal DNA D3390-01(EB-Buffer、WB-Buffer、Buffer FG1、Buffer FG2、Buffer FG3)、无水乙醇、异丙醇、超纯水(ddH₂O)、蒸馏水、RNA酶、液氮等。
2.1.3.2 CTAB法所用试剂Nacl、CTAB、Tris·cl、EDTA、疏基乙醇、Tris酚、异戊醇、氯仿、70%乙醇、异丙醇、TE Buffer以及超纯水、液氮。
2.1.3.1 CTAB改良法所需试剂Nacl、CTAB、Tris·cl、EDTA、疏基乙醇、Tris酚、氯仿、异戊醇、蛋白酶、RNA酶、70%乙醇、TE Buffer以及超纯水、液氮2.2实验方法2.2.1试剂盒法提取DNA2.2.1.1实验准备(1)将研钵、离心管、枪头放入灭菌锅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2)将新鲜猪苓菌核外皮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刀片将外皮(拟薄壁组织)刮下,切成微小块状,用滤纸包好,放入热空气消毒箱中,以40℃烘干12小时。
(3)将猪苓菌核干样品至于研钵中,加入液氮进行快速研磨,直至研磨成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