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指导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选读教案新部编本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选读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中外学前教育名著选读》教案第一章孔子及《论语》第四章夸美纽斯及《大教学论》一、夸美纽斯介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

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

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4年起,他开始探讨“泛智论”。

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

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

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协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

初中3年阅读名著教案

初中3年阅读名著教案

初中3年阅读名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 把握小说主题,提高文学素养。

3. 学会欣赏名著,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1. 把握小说人物心理变化。

2. 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曾经读过名著,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印象?2. 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二、情节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提炼关键事件。

2. 学生分享自己梳理的情节,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人物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如勤劳、善良、坚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物分析,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主题探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深入挖掘作品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主题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欣赏与借鉴(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文学素养,如写作技巧、人物塑造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与借鉴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欣赏名著。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阅读名著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3. 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

4. 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并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部编版八下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下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下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名著阅读,使学生能够:1. 理解和分析名著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名著的阅读:1.《红楼梦》2.《水浒传》3.《西游记》4.《三国演义》三、教学步骤1. 制定教学计划在本教学设计中,每个名著的阅读都需要分为若干单元进行教学。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每个名著的篇幅,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

2. 预习导入在每个名著的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一些预习活动来导入。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与该名著相关的电影片段或动画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3. 导读名著在阅读名著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导读活动,使学生对名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以及一些重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分析阅读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

可以以篇章为单位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

可以进行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问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5. 提供辅助材料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例如,可以提供一些与名著相关的背景知识、注释和解读材料。

6. 阅读评价在每个名著的阅读结束后,可以进行一些阅读评价活动。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阅读任务、写作任务或项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和回答问题以及检查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如小测验、作业和考试等。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传承红色精神。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红色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

3. 名著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2.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红星照耀中国》原著3. 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大家听说过吗?谁知道它的作者是谁?2. 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二、了解内容1. 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内容,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内容,教师总结。

三、分析英雄形象1. 提问:作品中出现了哪些英雄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坚定的信仰、崇高的品质、英勇的气概等特点。

四、红色精神传承1. 提问:作品中体现了哪些红色精神?2. 学生分享自己感悟到的红色精神,教师总结。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红色精神,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阅读方法指导1. 提问:如何阅读名著?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总结。

3. 教师给出名著阅读的建议:注重积累、理解人物形象、关注情节、感悟主题等。

二、阅读分享1. 学生分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原著,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分享。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信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名著的基本信息介绍2. 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3. 名著主题思想的解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名著,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名著基本信息介绍(10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本节课要阅读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包括作者、背景、人物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细致阅读、做笔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实践阅读方法。

四、名著主题思想的解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坚强、信念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

2. 写一篇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基本信息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情况。

3. 学生对名著主题思想的理解深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并对下一次课程进行预设。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新)部编版语文九下《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教案》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语文九下《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教案》公开课(教案)

名著阅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1.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3.利用“读书方法指导〞所介绍的方法,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老师前段时间已经要求大家阅读了原著,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阅读理解,一起走进这部作品,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二、讨论交流,概括情节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回忆这本书的故事情节。

明确:苦难的童年:简·爱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但不久舅舅也亡故了。

舅妈(里德太太)一直视简·爱为一家人的负担,十分讨厌她,还把她关进舅舅入殓的红屋子里,把她吓病。

表姐蔑视她,表哥打骂她。

有时候简·爱也会对抗,每次在受到虐待时,她会告诫自己“保持健康,不要死掉〞。

后来因为她的还击,气得舅妈将她送到洛伍德孤儿院。

艰难中成长:洛伍德孤儿院是一个教规严厉、条件艰苦的地方。

简·爱刚来这里便碰上了瘟疫,她的好友海伦·彭斯在这场瘟疫中离世。

后来学校改善了生活条件,简·爱在这里做了六年学生、两年老师。

谭普尔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谢的老师和挚友。

在谭普尔小姐离开之后,她也选择了离开。

体验爱情: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学生是不到十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其保护人)。

在这里,简·爱邂逅了罗切斯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桑菲尔德庄园的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爱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爱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一次家宴上,罗切斯特为了试探简·爱对自己的感情,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

后来,简·爱容许了罗切斯特的求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名著导读(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名著导读(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名著导读(一)》一. 教材分析《名著导读(一)》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名著的价值,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经验,但大部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思考。

此外,部分学生对名著阅读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名著难以理解,阅读起来较为困难。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3.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能够深入理解和思考名著内容。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名著阅读案例,让学生了解名著的价值和阅读方法。

2.问题驱动法:提出一些与名著阅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名著阅读的方法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典型的名著阅读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一些与名著阅读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准备一些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用于学生的学习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名著的封面和简介,引导学生思考名著的价值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的名著阅读案例,让学生了解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呈现的名著阅读案例,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名著阅读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名著阅读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提出一些与名著阅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名著阅读的理解和认识。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名著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和实践。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对阅读《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西游记》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走近西游故事1.教师引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鲁莽刚猛的李逵、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2.走近《西游记》。

(1)出示《猴王出世》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简要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3)介绍《西游记》。

(课件出示《西游记》的相关介绍)(4)引导交流:《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教师小结:漫漫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师徒四人坚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西游记》原著,随着唐僧师徒的脚步,体验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设计意图】遵循教材的编排思路,紧扣单元课文顺势导入古典名著这一阅读主题,通过作者及作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浏览回目,了解故事内容1.读回目,知文体特点。

(1)教师导读:请大家翻开书,浏览目录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教师相机点拨:《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共有100回。

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为“回目”。

回目在形式上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

(课件出示“小贴士”)课件出示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

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2.读回目,览全书概要。

(1)提问:《西游记》这100回是怎么连起来串成一个长篇故事的呢?(2)介绍:第1~7回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第8~12回讲取经缘由;第13~100回讲西行取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享受读书乐趣;奠定自学基础。

一、导入新课
从名言导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从而明白书对人类的重要和阅读对人类的帮助。

二、阅读调查
哪些同学看过我们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你看过哪些书?(农村学生的阅读量较少)
三、了解阅读的目标
小学毕业的时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初中三年,“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四、阅读方法指导
(一)你是如何阅读的?(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
(二)教师以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
初级阅读读出基本的字句
检视阅读略读
分析阅读精读
综合阅读比较阅读
1、检视阅读(略读):了解书的结构、作者、序、摘要、目次、版权页等项目。

略读测试卡的制作: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
例: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分析阅读(精读):彻底完整地阅读,充分地理解和消化,要会做批注,会做摘要、笔记。

精读测试卡的制作:
我阅读的章节是: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优美句段:
我的批注是:
精读测试卡示例
阅读的章节:第十四章“海盗们”野外乐逍遥
我的摘抄:早晨,汤姆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不知身在何方。

他坐起来,揉揉眼,向周围看了看。

很快他想了起来。

此时正值凉爽的、灰蒙蒙的黎明时分,林子里一片静谧,给一种甜蜜的安息与和平的气氛围扰着。

树叶儿一动也不动,没有任何声音打扰大自然的酣眠。

露珠儿还逗留在树叶和草叶上。

一层白色的灰烬盖在那堆火上,一缕淡淡的烟直飘向天空。

而乔和哈克都还睡得正香。

这时,林子深处有只鸟儿叫了起来,另一只发出应和。

随后又听见一只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清淡的晨光渐渐发白,各种声音也随之稠密起来,大地万物,一派生机。

我的批注:表现了三个少年在享受大自然当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

景物描写静谧、温馨。

3、綜合阅读(比较阅读):同时读几本不同观点或内容的书或评论。

这种阅读方法要了解分类、排架,会各种查询检索,使用各种目录,会资料剪辑,会了解运用各种参考工具书,会阅读、摘要、笔记、报告。

综合阅读测试卡示例:
美国图书馆协会推荐阅读的禁书书单,这张书单上包括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还有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

限制的原因多半是书的内容与暴力及含脏话等有关,常常也会和种族冒犯的字句有关。

马克·吐温对孩子真的就那么危险吗?你喜欢汤姆吗?谈谈你的看法。

搜索并阅读关于本书是否禁书的观点的文章,再阅读有关汤姆人物评论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小结:阅读不同的书、书中的不同内容,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迅速浏览了解大意
用心阅读记取细节
纵览全文撷取纲领
深究內容推取含意
除了掌握这些阅读方法之外,过一个阶段,我们还应制作一个自我评价表,以便进行总结反思交流。

自我评价表示例:
学生姓名填表日期
我认真回顾了从月日至月日期间阅读欣赏过的名著和读书笔记及记录卡,发现我共阅读了篇名著,合计字左右,我的收获还真不少。

1、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我的成就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2、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成就和进步,我认为是因为:
3、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有一些需要改进或克服的问题,它们是:
阅读是一种习惯,阅读贵在坚持,希望同学们每天至少花10分钟时间来进行阅读,这样的话你定会觉得书中乐趣无穷,你定会受益终生。

最后让我们一起去书的海洋中畅游,让书陪我们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