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2例误诊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3例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3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我院12年来收治的3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例均手术探查确诊。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发病率低,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孕前及孕早期超声有助于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
【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手术残角子宫是子宫发育异常的一种,为胎儿时期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
残角子宫妊娠率为0.001%~0.0082%,临床上较为罕见,易误诊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尽早明确诊断。
现对我院3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20岁,孕1产0,停经5个月,下腹痛7 h,超声示腹水入院。
停经后常有下腹隐痛,未检查。
因未婚孕5个月时在当地医院拟行引产术,入住2 h后尚未用药即突起下腹剧痛,无阴道出血,予以止痛治疗无好转,急转入我院,超声示腹腔妊娠,子宫角部妊娠可能,胎盘异常(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胎儿前方似可见一子宫样回声,大小约6.7 cm×3.5 cm×3.3 cm。
腹腔大量积液,肝胆脾超声无异常。
查体:BP检测不到,腹膨隆,腹肌紧张,宫体扪及不清,腹穿抽出暗红不凝血5 ml。
血Hb 25 g/L,配血急诊全麻下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积血及血凝块共约5 000 ml,见羊膜囊包裹胎儿完全位于腹腔内,胎盘破碎不完整,部分与大网膜黏连,部分与破裂子宫壁相连,子宫壁菲薄。
破裂残角子宫左下方为一正常子宫,两者之间不相通,右侧输卵管已离断,行残角子宫切除+右侧输卵管切除。
术后转ICU,共输红细胞16 u,血浆1 800 ml,血小板1 u,冷沉淀5 u。
病检结果示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予以MTX化疗,监测β-HCG从1 993 mIU/ml降至3.58 mIU/ml。
例2,患者,22岁,孕1产0,因停经3个月,间断性左下腹痛,晚上急诊入院。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的思考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的思考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并生长发育,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
由于残角子宫的肌层往往发育不全,残角子宫妊娠常在4~5个月时自然破裂。
收治残角子宫妊娠误诊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患者,女,24岁,农民,因停经20.+62年余,下腹胀痛伴阴道流血2天于2012年6月10日17:30步入病房。
患者自诉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1月15日,停经1.+月自测尿早早孕阳性,孕期未按时产检,无特殊不适,6月9日无诱因的出现持续性下腹胀痛伴阴道少许流血到某妇保院门诊检查,诊断为先兆流产,予安胎药服用(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腹痛无改善,6月10日上午因腹痛加重,故来我院求治。
患者孕2产1,2009年12月30日因头盆不称在某妇保院剖宫产术,现有1女。
入院后值班医师诊断为先兆流产,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安胎治疗。
6月11日2∶16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腹痛剧烈,查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急诊彩超示孕19周,腹腔积液,子宫前壁低回声结合临床考虑子宫破裂。
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胎儿如孕5个月大小并游离于腹腔,腹腔积血约2500ml,术中行残角子宫切除加同侧输卵管切除加死胎取出术,输液4000ml,输同型ab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6u,血浆200ml,患者经过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术后7天痊愈出院。
讨论误诊是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全面分析,切不可患经验主义正确。
必要的辅助检查是正确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深刻体会到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应广开思路,科学诊断以免误诊、漏诊。
该患者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误诊为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之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口未开,妊娠物未排出,妊娠有希望继续者[1]。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与病理学分析

1临 床资 料
1 . 1患者年龄 :最/ J  ̄ 2 3 岁 ,最大3 5 岁。 1 . 2婚育情况 :未婚 1 例 ,已婚 已育5 例 ,已婚未 育3 例。 l l 3诊 断时停 经月份 ,均为早期妊娠 。停 经4 5 - 8 1 d ,其中7 周 内1 例 ,8
周 内1 N ,1 0 周 内2 例 ,1 0  ̄ 1 2 周 内4 例。 1 . 4 阴道出血情况
承受胎儿 的生长发育 ,其 子宫内膜也 因发育 较差 ,不能形成对 绒毛侵
蚀有 良 好 的天然屏 障作用 的蜕膜组 织。常在妊 娠4 ~ 6 个月 发生残 角子 宫破裂 ,有报道 个别可 发育至足 月 。此9 例 患者 因停 经月份 均为早 期 妊娠 ,仅 1 例停 经8 1 d ,术 中探查 残角子宫表 面呈 紫蓝色 ,肌层菲 薄 , 张力大 ,术 中发生破裂 。因手术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 。 2 - 3诊 断及鉴别诊断 残 角子 宫妊娠易误诊 ,多经多次检查 和治疗后 才确诊 ,多为手术 证实 ,遇到 下列情 况应考虑残 角子宫妊娠可能 :停 经后宫体略增大 或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与病理学分析
薛娟 丽 万 瑞
(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妇产科 ,河南 三门峡 4 7 2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残 角子 宫妊 娠 的组 织 病 理 学、 诊 断 治疗 及 鉴别 诊 断 ,总 结经 验 及教 训 ,提 高对 残 角 子 宫妊娠 的认 识 ,减 少误 诊 。方 法 对我院 2 0 1 0 年 1月至 2 0 1 3 年 6月收 治的 9例 残 角子 宫妊娠 病例 临床 资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果 9 例 残 角子 宫 I型 3例 , I I 型 6例。
3 3 _ 3 %。术后经病理确诊9 例均 为残角子宫妊娠 ,报道 如下。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致3次终止妊娠失败1例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致3次终止妊娠失败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畸形;子宫;妊娠,异位;流产,人工;治疗失败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临床较常见有输卵管妊娠[1],也可见腹腔妊娠等报告。
由于临床检测手段的提高,大部分异位娠在未破裂前可得到正确诊断[2],获得及时有效处理,终止妊娠。
残角子宫妊娠较少见,由于子宫结构特殊,常因处理不彻底而不能终止妊娠。
本组1例残角子宫妊娠,3次终止妊娠失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33岁,因停经4+月,院外3次终止妊娠失败入院。
入院后追问病史,患者于停经40+d时就诊于某诊所行药物流产,服药后第3天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未排出“肉样组织”,该诊所嘱患者“继续观察流血情况”,5 d后流血渐减少并停止,患者未再就诊。
此后,患者一直未来月经,以后腹部渐膨隆,于停止4+月时遂再次就诊于该诊所,B超检查发现胎儿存活,当即给予羊膜腔穿刺利凡诺引产,术后20 h出现规律宫缩及少量阴道流血,持续6 h后宫缩渐缓解,胎儿未排出,引产失败,在相距第一次引产72 h后该诊所再次行羊膜腔穿刺利凡诺引产,此次引产后未出现规律宫缩,仅于羊膜腔注药20 h后,出现不规律的腹痛,最终此次引产仍失败,故就诊于我院。
平素月经正常,无痛经,于2年前平产一孩。
入院后查:一般情况尚可,体温、脉搏、呼吸及心率正常。
腹部检查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偏左丰满,右侧相对空虚;双合诊:子宫如孕4+月大、软,子宫轮廓清楚,子宫右下方似可扪及5 cm×6 cm×5 cm肿块,与宫颈相连,稍软,无压痛,疑为子宫。
B超检查:胎儿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无胎心,并提示妊娠子宫右下方有一实性肿块与正常子宫大小相符,且与子宫颈相连,考虑系正常子宫,初步诊断残角子宫妊娠。
诊断:残角子宫妊娠致引产失败。
2 方法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做了充分术前准备,拟行剖宫取胎术及残角子宫切除术。
残角子宫妊娠通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 b t c】 O j t e o t yh r n sut n f i n s d r t e tfu ie t y t i hr p gac t og A sr t b cv: u t c r t i ao d goia t a n ord n r u r e o r nny h uh a e i T s d e u e t i o a sn e m m a en n e r
21 0 2年 4月 第 4卷 第 4期
Ap i 2 2 rl 01 Vo . No4 1t n l ieeMe ii nomain o r a n a io a n s dcneI fr t o Ch i Ch o ・ 53 ・
4 c s s e o t Meh d d l i a t d f a e fr d me t r trn o r g a c d t d t u o p tl e we n - a e p r. r t o s We ma eac i c l u yo e s so i n a y u e i eh r p e n ya mi e o r s i t e n s 4 u n n t o h ab 2 0 n 01 . Re u t wop t n sh e n u d r o e a t c a b rin b f r e e e a mi e u h s i 1 AI t ep te t 0 7a d2 1 s l T a i t a b e n e g n ri i a o to eo e t y w r d u dt o r o p t . s e d i f l h o a I h ai n s
【 e od 】 rd et y t i r pe a c ; haoor h ; ugr Ky r w s u i n ru r e o r ny u r n g p y sr y m a e n hn g n s a e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与分析

残角 子宫 是子 宫 畸形 的一 种 类 型 , 与发 育 较 好 的 子 宫不 相 通 。受 多 精卵 经残 角 子 宫 侧 输 卵 管 进 入 残 角 子 宫 内 妊 娠 , 称 为 残 角 子 宫 妊 既 娠 ¨ 。残角 子宫 妊娠 很 少发 育 至足 月 , 1 j 一般 在 早 孕 时 即发 生 胚 胎 死 亡而 出现类 似流 产样 症状 ; 假如 继 续生 长 , 在 中期 发 生残 角 自然破 裂 而 引起 多 严 重 的 内出血休 克 , 甚至 危及 生命 。2 0 0 3年 1月 ~2 0 0年 1 , 01 月 我科 共 收治残 角子 宫 妊娠 9 , 果 满意 , 例 效 报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一般资 料 : 组 残 角 子 宫 妊 娠 9例 , 龄 1 . 本 年 9— 3 8岁 , 均 平 2 . 岁 ; 中初 产 妇 6 孕 9 1 周 , 86 其 例 — 5 以往 知 道子 宫发 育 异常 2例 , 4例 均 未发 现子 宫发 育异 常 。经 产妇 3例 , 未 知 道子 宫 发 育 异 常 , l 均 孕 O一 1 4周 。其 中重度 失 血 性 休 克 7例 占 ( 7 7 ) 术 前 确 诊 病 例 2例 ( 7. , 占 2 . ); 例 中有 2 曾 自行 口服 流 产药 。6例 具 有 下腹 部 剧烈 疼 痛 等 23 9 例 急腹 症样 表 现 。妇科 检在 : 宫颈 紫 蓝色 、 软而 膨 大子 宫体 略大 , 硬度 正 常 。 妇科 检查 : 宫颈 紫 蓝色 、 而膨 大 子宫 体 略大 , 软 硬度 正 常 。合并 症 : 性 阑 慢 尾炎 2 , 例 慢性 盆腔 炎 4例 ; 宫 肌 瘤 2例 。 曾有 流 产 史 4例 , 位 妊 娠 子 异 史 2例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6例分析

11 . 摘 删 报 告
输 印管 。
2 讨 论
2 I 发 痛 机 制 及 误 诊 原 因
例 12 ,4岁 , 圆停 经 8削 , 求 凡 I流 产 就 诊 = 妇 科 掩 要 , 查: 子宫 如 孕 伸d大 . 硬 . 侧 附 件 区触 厦 乜 块 如 孕 5 d 质 左 0
出 血 及 休 克 , 及病 人 生 命 =残 角 子 宫 妊 娠 术 破 裂 时 岛谋 诊 危
例 33 ,4岁 , 闭停 经 2 周 , 求 引 产 人 院 查 体 : 底 平 0 要 宫 脐 , 心 】8 i ’未 做 内诊 . 3次 羊 膜 腔 内注 射 利 凡 诺 胎 4rn , a 经 引发 规 律 眭宫缩 , 续 2 h木 娩 出胎 儿 , 内 诊 检 查 发 现 宫 持 4 行
大, 质软 , 者 有 明显 分 界 , h G 阳性 . 虑 为 卵巢 肿 痛 井 二 尿 C 考
残 角 子 宫 足一 种先 天 胜生 殖 道 畸彤 , 胎 儿期 苗 勒 管 中 为
段 阿 侧 术 均 等 发 育 所 效 . 位 于 子 宫 的 一 侧 , 子 宫 紧 贴 多 与
或 打一 定 问 隔 。残 角 子 肓 受 孕 式 叮能 为 精 子 进 ^ 对侧 输
另 3倒 残 朔 子宫 破 裂 , 活 动 m 血 , t 2例 胎 儿 巳 排 ^ 腹 有 其 } _ 腔。 E 6例 均 行 残 角 子 宫切 除术 , 中 4例 同 时 切 陈 病 侧 其
宰 岛 , 1 年 来 我 院 共 收 治 7例 其 中 6 误 渗 。现 就 其 临 近 3 例 床 丧现 及 误 诊 原 因分 l 如 下 析
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疗 . 术治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残角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声像图特征。
结果: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出5例为残角子宫妊娠,3例未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62.50%。
8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7例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7.50%,1例被误诊为输卵管妊娠。
经超声检查均在盆腔内探及2个子宫样回声,2例合并卵巢小囊肿,盆腔积液4例,7例在子宫右侧探及胎儿或不均质包块回声,1例在子宫左侧探及胎儿或不均质包块回声。
5例监测到胎心,3例未监测到胎心。
残角子宫肌层破裂或明显变薄,肌层厚度2~5mm。
2例妊娠囊周围宫腔与正常宫颈管相通,6例不相通。
2例患者的残角子宫破裂口较大,胎儿及附属物已从宫腔被完全挤入到腹腔中,孕囊与腹壁靠近,外周未见子宫肌层,腹盆腔内有大片游离性的暗区,孕囊右下方有较小的类似于子宫样的回声。
其余6例患者孕囊/胎儿前方肌层未发生破裂,但明显变薄,超声图像清晰,正常宫腔未见孕囊,子宫轮廓均呈不对称双角状,孕囊周围有肌层覆盖,部分与正常子宫肌层相连。
6例行腹腔镜手术将子宫残角切除,2例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残角,移除胚胎。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各异,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联合应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检查能够有效降低残角子宫妊娠的误诊、漏诊风险。
【关键词】残角子宫;经腹;经阴道;超声诊断;妊娠残角子宫是女性较为罕见的一种先天性的生殖系统畸形,所谓的残角子宫畸形指的是受精卵在残角子宫中着床并发育的一种妊娠现象[1]。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发生率很低,每10万例妊娠女性中有1例。
由于残角子宫妊娠十分罕见,所以临床较易发生漏诊、误诊,如若发生了残角子宫妊娠则极易出现子宫破裂,引发大出血、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故早期诊断残角子宫妊娠对于避免子宫破裂,改善孕妇预后具有重大意义[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中外医疗
IN FOR I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
2008NO.25
C HI NA FORE I GN ME DI C AL T REATME NT 交流园地
参考文献
[1]杨菊贤,张熙明.实用身心疾病学[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
社,1992:308.[2]
张明园.精神科量表判定手册[M ].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
[3]徐斌.身心医学[M ].北京:中国医疗科技出版社,46~48.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第10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846.[5]
林爱娣,柴正杰.对5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3,6(5):427.
[6]陈晓蓓,杨丽华,龚作炯病毒性肝炎患者S L 的相关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
[7]张雷,靳士立,韩道国.慢性乙肝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294.
[8]苏亚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临床心
理学杂志,1998,6(3):170.[9]
阎克东,张月娟,张文彩,等.心理神经免疫学[J ].心理科学,1997,20(4):357.
[10]肖莉,黄海英,左虹.心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
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08,1:87.
【收稿日期】2008-07-05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28岁,住院号1847。
已停经28+4周,胎动消失4d 入
院。
查体:T 36.8℃,P 84次/min ,BP 110/70m mH g,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及,宫底脐上二指,胎位不清,胎心音无。
B 超提示:胎死宫内,臀位,双顶径68m m ,羊水指数80m m 。
实验室检查:Hb 120g/L,W BC 11.4×109/L 。
内诊:宫颈未消,宫口未开。
诊断:妊娠28+4周、孕1产0臀位、胎死宫内。
在化验肝肾功结果正常,无引产禁忌证的情况下,行羊膜腔内利凡诺尔引产术,术中抽出淡绿色羊水2m L,注入利凡诺尔100m g 行引产术。
手术经过顺利,患者无不适。
术后静点抗生素。
术后46h ,患者出现规律宫缩,无阴道流血。
8h 后,体温38.2℃,宫缩40/3~4。
内诊:宫颈未消,宫口未开,先露部未衔接且偏右。
于是探宫腔7.5c m ,经科室会诊,考虑残角子宫,再次做B 超检查,提示妊娠子宫左后方有一包块与宫颈相连,故诊断:残角子宫妊娠、胎死宫内、宫内感染,决定立即手术,切除残角子宫。
术中见:右残角子宫孕7个月大小,其左下方有一单角子宫,略大,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纤维束相连,单角子宫左侧卵巢和输卵管正常,残角子宫侧卵巢和输卵管也正常。
于是行残角子宫切除和同侧输卵管切除;将圆韧带和卵巢分别缝合于单角子宫右侧角部,术中见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不相通。
术后7d 拆线,术口Ⅱ/甲愈合。
例2患者34岁,住院号3027。
已停经19周,无生育指标,入院引产。
曾足月分娩一男活婴。
入院后各项辅助检查无引产禁忌证,于是行羊膜腔内利凡诺尔引产术,抽出淡黄色羊水3m L,注入利凡诺尔
残角子宫妊娠
2
例误诊临床分析
王秀兰
(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院
辽宁庄河
116400)
【摘要】残角子宫为先天发育畸形,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
残角子宫往往不与另一侧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相通,但有纤维束与之相连。
【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9(a )-0151-01
100mg,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36h 出现规律宫缩,但无阴道流血,内诊宫口始终不开,由于有上例经验,此次,考虑残角子宫妊娠,于是探宫腔8.0cm,复查B 超,B 超示怀疑残角子宫妊娠,经会诊后,手术切除残角子宫,术后7d 拆线,术口Ⅰ/甲愈合。
2
讨论
从上述2病例中应汲取的教训:残角子宫为先天发育畸形,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
残角子宫往往不与另一侧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相通,但有纤维束与之相连。
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很低,约为0.001%~0.008%,术前诊断率低于5%,而误诊率甚高。
残角子宫妊娠因不可能经阴道分娩往往致胎死宫内。
由于我院20年来仅收治残角子宫妊娠2例,没有临床经验,入院后B 超亦未发现异常,导致延误早期诊断,故行利凡诺尔羊膜腔引产术。
术中病人出现规律腹痛、疼痛难忍、几次内诊宫口未开等情况,经会诊后,方行手术取胎儿和残角子宫切除术,增加了患者身心双重负担和痛苦。
从上述事例,我们总结出的经验是:如果出现规律宫缩而未“见红”,应尽早探查宫腔,尽早诊断,以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同类情况发生。
【收稿日期】2008-07-16
11
C H A E E C A EA E .C -90J .
20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