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第一课时导学指南
推荐精品语文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种子》优质课教案第一课时

《种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9生字,认读9个字,认识三个新偏旁“禾木旁”“双耳刀”“反文旁”。
认识新偏旁“横撇弯钩”。
2.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空气和阳光。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的过程及条件。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解决课中生字、词,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查阅种子的基本资料,和同学共享。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春天来了,你们看到或感受到了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生自由说一说)几阵春风,几场春雨,万物都醒来了,谁还在睡懒觉?是种子小朋友!板书课题,5种子,齐读(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记“种”字字形。
认识新偏旁“禾木旁”)你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名字?说一说。
让我们到课文里看一看他们吧!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拼音。
2.检测字词句(课件)春雨一()春雨春风一()春风阳光一()阳光化成冰雪化成水珠收藏师:我最喜欢收藏卡通图片,你喜欢收藏什么?冰雪化成水珠去干什么了?指导读句子冰雪早化成水珠交给土地妈妈收藏去了。
外面师:和外相反的词是谁?3.再读课文,不丢加字,不唱读。
读后标好自然段。
4.分段查读,正音。
导:漫长的冬天过去了,种子在干什么?三、细读悟情(一)读全文看看种子在干什么。
1.生汇报,师:你从哪知道的?(第二段)你还知道什么?(种子妈妈有些生气了)你读读这句话好吗?还从哪句话知道它生气了?读一读,出示句子:它拧着一个个小鼻子,轻轻地呼唤着:“醒醒吧!我的淘气的孩子们。
”你们怎么从这句话知道她生气了?想想拧是一个怎样的动作?土地妈妈是怎样呼唤的?想想它是怎样拧种子宝宝的?试读这句话。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第一课时)导学案

()
()()
()
()()()
()()()
()
()()
学习任务二:4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异同点,请你根据观察结果完成下表:
2.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种子类型
不同点
相同点
菜豆种子
子叶片,胚乳(有或无)
有和
玉米种子
子叶片,胚乳
1种皮有的作用,种子中的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2豆类植物(菜豆)的子叶有的作用。
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
3.学以致用:花生、黄豆、绿豆和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里面的哪个位置呢?
1花生、黄豆、绿豆属于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中;
2玉米属于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中。
课堂练习
学评P59拓展探究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导学案
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冼春秋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习重点
解剖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三、学习难点
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四、学习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指导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菜豆种子,剥去表面的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2 对照课本P81图3-10,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3尝试指出各部分名称并完成左下图。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将它从中央纵向剖开(如右图的虚线)。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一单元1.种子导学案

《种子》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槐、掺、涩、兜、俊”5个生字,会写“掺、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我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过程一、自学引导:1、查阅有关洋槐树的资料。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能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我能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与同桌合作识字。
4、我会组词:略()涩()裤()惭()掠()忍()被()渐()愧()唯()恐()掺()槐()维()忠()惨()5、提出质疑,找出自己不懂的词语,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我会解释词语落落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惭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虔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7.课文按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我”深受感动。
先自己思考,然后各组讨论,最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提示:先分出第二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女孩交树种的?二、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学习(1)、我学会了哪些?(2)、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2、全班交流展示(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上交流。
(2)、各小组提出质疑全班讨论解决。
(3)、抽查读文情况。
(4)、师生共同总结:《种子》讲的是在交采集的树种时,有个小女孩交的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这个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
语文一年级下北师大版4《一粒种子》导学案(第一课时)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12个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教育感受种子的情感,热爱大自然。
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想象或说一说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方法讲读法、表演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小树发芽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种子有关的课文。
2、读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在小组中识字。
4、小组长抽查组员认字情况。
5、在小组中把课文读流利,要求做到:不错读,不唱读,不添字,漏字。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给自然段标号。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出示:挺一挺3、自读第2自然段,挺一挺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又发生了?种子这时觉得怎么样?4、指名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
5、小组讨论: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悄悄话?6、种子想出去吗?为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7、种子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他的心情怎样?8、表演课文内容。
四、总结。
春天的气候暖和,种子呆在肥沃的土壤里,有水、有空气,又在蚯蚓的帮助下看到了外边的世界,多令人高兴呀!1、读课题,提出疑问。
2、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3、小组交流识字。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按要求读课文。
6、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7、表演课文内容。
8、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一粒种子种子生长的条件:(温度、土壤、水、空气)。
《种子》导学案

1、《种子》五步导学案编写:刘连峰审核:于春慧目标导航:1、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重点难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生前臵性学习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诱思导学1、创意导学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2、前臵性学习检测(1)检查学生生字词自学情况。
a、槐、掺、涩、兜、俊略b、涩、裤、惭、愧、掠、唯、恐(2)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3、疑难点拨(1)作者怎样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二)感知研学1、自主阅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理清脉络: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三)读悟品学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描写种子的语句。
A、小组交流。
B、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的树种句子。
A、指名说。
B、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2)、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的呢?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8 自然段,画出文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并简单写写批注。
4 试种一粒籽 第一课时(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4 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
级下册
导入
通过问一些开放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你们有没有种过植物呢?你们有没有从种子开始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呢?你们觉得种植物需要注意什么?
自主探究
1.为什么要试种一粒籽?
种植物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植物,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
2.如何试种一粒籽?
•器具准备:土壤、种子、水、浇花壶和花盆。
•步骤:
–将土壤放入花盆中,约七分满。
–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
–再次加入少量土壤,只覆盖种子,不要压实。
–轻轻地浇透水,注意不要淹没种子。
–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平时每周浇一次水即可。
创新思维
为什么有的种子能够长成植物,有的种子却不能?
可以请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和探索,也可以请同学使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
总结
1.试种一粒籽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需要注意植物养护与保护。
2.种子的生长需要土壤、水和光线等因素,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种植物需要我们耐心和细心,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
作业
回到家后,可以尝试自己在家里或阳台上种植一些植物,多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体验自然的美好。
同时在家里,可以再次思考为什么有的种子能够生长,有的却不能。
《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几、阵、场、被、没、轻、打、欠、掌、向、空、外。
正确、工整地书写几、地。
有、空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种子发芽出土与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在朗读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情景。
教法预设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巩固法、讲演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一、谈话引入新课: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
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吗?是呀,春天到了,雪化了,草绿了,花开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睡了一冬的种子也该发芽了。
和种子娃娃打个招呼吧!(生读“种子”)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种”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种”,是四声,“种花”、“种树”,在这些词儿里面就念“种’。
注意了,这还是是一个轻声词呢,跟着老师读一读吧——种子。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种子娃娃跑进课文里去了,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戴红拼音帽子的生字娃娃,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孩子们读得可真认真,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从课文里跑出来了,和它们打打招呼吧!3、会读了吗?和老师一起来拼一拼,读一读吧。
4、淘气的生字娃娃重新站了队,看清楚了,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生字娃娃还藏着小秘密呢(课件出示翘舌音生字:阵场掌)(后鼻韵生字:轻空场掌)请注意:场、掌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韵)和剩下的生字娃娃也打打招呼吧。
(课件出示:几被打欠外)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我们能读准字音,如果没有拼音娃娃的帮忙,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请孩子们开动脑筋,想想办法记住这些新朋友吧,是啊,记字的方法可多了。
(1)你瞧,加一加是个老办法,可它的确很有用——部首加上熟字记住“阵、场、被、没、轻、外”。
(2)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掌”(3)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几、欠、掌、向”5、用生字组词,说话。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2《种子植物》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一课时种子的构造教材分析能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构造,说出种子的主要构造及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学习目标1、认识并能说出种子主要构造。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2、能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构造,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5、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构造,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构造。
难点是观察种子的构造。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植物。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构造上的共同点是都由和组成。
二、导入新课藻类、苔藓和蕨类不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世界种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
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1.5k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构造是否也迥异呢?三、合作探究1、同学们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2、阅读课本P79 实验“观察种子的构造〞并分组进展实验,填写出实验步骤〔1〕观察菜豆的种子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
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___ ,分开合拢着的两片。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和,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构造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
②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纵向剖开。
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和、、、和。
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3、实验完毕后,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填写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构造玉米种子的构造的构造〔2〕种皮有什么作用?〔3〕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4〕种子的那一局部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5〕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构造有那些一样点和不同点?请你根据观察完成下表:4、讨论分析: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四、达标测试1、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种子的〔〕A.胚B.胚乳C.子叶D.胚芽2、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C.松树的球果包被这果皮D.松树种子裸露,没有果皮3、种子的主要局部,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的是〔〕A.种皮B.胚C.胚芽D.胚乳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株参天大树也是有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这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A.营养物质B.无机盐C.水分D.胚5、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A.花被B.果皮C.种子D.子叶6、种子中最重要的构造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因为“我”被小女孩办事认真专注、诚实纯朴的品质感动了。
1、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肢体语言或者神态动作展示朗读。
2、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3、比一比,哪一组的学习收获最丰厚。
评价
反馈1、有感ຫໍສະໝຸດ 地朗读课文。2、完成填空:
课文中,作者通过抓住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和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是一个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之情。
1、要入情放境地朗读。
2、认真回忆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拓展提升
1、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采树种的过程。
2、如果你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请用最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的心里话哦!
2016年春季学期东兴市实验学校导学指南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
课题
1、种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主备者
吴翠云
审核者
吴翠云
学习
目标
1、我要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我要把课文读通顺。
3、我要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我要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我”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丢失一颗?
认真预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上课与同学认真探索。
自主学习
1、读通课文。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
合作探究
1、从小女孩交树种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每一颗都是般一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这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那个小女孩交的树种很少,“我”却很感动,心里充满了温暖?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成员借助肢体语言或者神态、动作等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女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看法。
2、对子间分别扮演老师与小女孩,举行情境对话。
3、展开现想,各抒自见。
成果
展示
1、从小女孩神态中,我体会到了小女孩因为采得不如同学多树中而深深地自责;从她的动作描写中,我体会到了小女孩做事非常地认真,专注;从她的语言描写中,我体会到了小女孩非常纯朴。
学
习
流
程
内容
方法与要求
预习
检测
1、对子间检测读一读文中的生字。
2、圈出对子读错的字。
3、教对子读正确文中的生字。
4、完成检测任务,举手示意。
对子间要认真检测独学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完成任务击掌示意。
质疑明标
1、课文题目为什么叫“种子”?
2、为什么那个小女孩交的树种很少,“我”为什么很感动,心里充满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