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筛
筛分试验 第1部分:用于金属丝编织网及金属穿孔板的筛分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筛分试验 第1部分:用于金属丝编织网及金属穿孔板的筛分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影响试验筛分的主要因素和获得的结果,还规定了有关仪器、程序和结果报告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金属丝编织网或金属穿孔板试验筛的方法。
使用电成型试验筛的筛分试验方法见ISO 2591-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329 试验筛与筛分试验 术语(GB/T 5329—2003,ISO 2395:1990,MOD)GB/T 6003.1 试验筛 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 6003.1—2012,ISO 3310-1:2000,MOD)GB/T 6003.2 试验筛 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 6003.2—2012,ISO 3310-2:1999,MOD)GB/T 6003.3 电成型薄板试验筛(GB/T 6003.3—1999,ISO 3310-3:1990,eqv)GB/T 6005 试验筛 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 筛孔的基本尺寸(GB/T 6005—2008,ISO 565:1990,MOD)3 术语和定义GB/T 532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待筛物料概述待筛物料范围很广,从非常粗的块状(例如煤和石头)到非常细的物料(例如颜料和粘土);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
物料特性的信息有助于判断其筛分特性,应在测试报告中注明。
影响筛分更重要的特性见4.2。
由于遇到的物料特性相当多样,所以不可能指定某种筛分试验方法适用于所有物料。
适用于某种物料的筛分方法宜满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处理该物料的其他规范的规定。
物理和化学特性4.2.1 密度以下各种密度的筛分试验很重要:a)振实密度,这将影响筛分的持续时间;b)松装密度,这将影响待筛物料的数量。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筛分试验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T 0302-2005)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料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二、仪具与材料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表1四、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
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注:由于㎜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通过率假设为0。
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筛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

水泥细度检验细则(负压筛法)一.依据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6)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45μm方孔筛或80μm方孔筛。
筛网符合GB/T6005R20/3 80μm,GB/T6005R20/3 45μm的要求。
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负压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3.天平——最大称量值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
三.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间混进其他水泥。
四.方法步骤:1.筛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80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45μm筛析试验取试样10g(W),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Ks)。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
五、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F (%)=100Wg Ks g )水泥试样质量()水泥筛余物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水泥安定性检验细则(标准法)一. 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二.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2.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 ±2.5mm 范围内,即2x=17.5mm ±2.5mm ,当去掉砝码后的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 ×240 mm ×310 mm ,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
砂的检验方法

砂的检验方法砂的筛分析实验砂的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 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5.00mm、2.50mm、1.25mm、630um、315um、160um 的方孔筛各一只,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2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 摇筛机;4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5 浅盘、硬、软毛刷等。
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定按紧,筛分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晒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
按顺序依次进行,直至全部晒完为止。
注: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试验。
筛分析试验结果按下列步骤计算:1 计算分计筛余量(各筛上的晒于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 计算累计筛余量(该筛的分计筛余量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分计筛余量之和),精确至0.1%;3 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4 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u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式中:uf——砂的细度模数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630um、315um、160um方孔筛的累计筛余量;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0.1。
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2 李氏瓶——容量250ml;3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砂的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向李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部附着水,计录水的体积(V1);2 称取烘干试样300g(Mo)徐徐加入盛水的李氏瓶中;3 试样全部倒入瓶中后,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水中,摇转李氏瓶以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V2)。
试验筛关于目的解释

一英寸内有多少孔就可以叫多少目.比如一英寸内有10个孔,俗称就是10目.20个孔就是20目.选择筛网的标准并不是去买多少的目的筛网.应该以孔径为准.在1英寸(25.41mm)距离内的经线(或:纬线)上孔数数量就是目数,目数越高,孔眼越多。
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的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常用筛网目数与粒径对照表目数(mesh) 微米(μm) 目数(mesh) 微米(μm)2 8000 100 1503 6700 115 1254 4750 120 1205 4000 125 1156 3350 130 1137 2800 140 1098 2360 150 10610 1700 160 9612 1400 170 9014 1180 175 8616 1000 180 8018 880 200 7520 830 230 6224 700 240 6128 600 250 5830 550 270 5332 500 300 4835 425 325 4540 380 400 3842 355 500 2545 325 600 2348 300 800 1850 270 1000 1360 250 1340 1065 230 2000 6.570 212 5000 2.680 180 8000 1.690 160 10000 1.3目数孔径/mm30 0.6050 0.33580 0.180100 0.154150 0.100200 0.074250 0.061300 0.050400 0.0385500 0.0308600 0.0250700 0.0200800 0.0150[/sell]另外还有:滤孔直径(mm)目数(目)0.771 200.420 400.180 800.152 1000.125 1200.105 1500.089 1800.074 2000.053 2700.044 3253 6.726 3.3610 2.0020 0.83140 0.105200 0.074re:粗算方法:25.4/目数*0.65 ...粗算方法:25.4/目数*0.6540目0.45mm ,60目0.3mm,80目0.2mm,100目0.15mm,120目0.125mm,150目0.1mm,180目0.088mm,200目0.074mm,250目0.065mm,300目0.05mm水泥立升重筛子5-7mmFLUX产品熟料7-12mm成球粒度筛子10-15mm。
粗集料筛分试验

粗集料筛分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级配。
2 仪具与材料2.1 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2 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2.3 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 试验准备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筛分至表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和干筛法筛分使用。
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筛筛分。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表14 试验步骤4.1 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4.1.1 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1),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通常不少于6h。
4.1.2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4.1.3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集料从水中溅出。
4.1.4 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标准筛,上部为2.36mm或4.75mm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尺量不致将粗集料倒出,损坏标准筛筛面。
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mm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
4.1.5 重复4.1.2~4.1.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
4.1.6 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间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将搪瓷筋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
4.2 用干筛法测定粗集料各个粒级质量百分率。
4.2.1 取另一份试样置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1%。
sl 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

标题:SL 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一、引言SL 126-2011《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是国家标准中关于砂石料试验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标准对砂石料试验的筛检验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砂石料试验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
砂石料是建筑、水泥、公路等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砂石料的试验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文将对SL 126-2011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标准内容概述1.1 本标准规定了砂石料的试验筛检验方法,适用于砂石料的筛分分析工作。
1.2 本标准将试验筛检验方法分为两种:干筛分和湿筛分。
1.3 本标准对试验设备、试验样品的准备、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4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水泥、公路、铁路等工程领域中砂石料的试验工作。
三、试验设备根据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筛检验所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3.1 试验筛:应采用金属丝网制成。
网孔形状为方孔,具有平整的网面,不得变形。
网孔尺寸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3.2 试验筛分析仪:应具有震动频率和振幅可调的特点,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试验样品容器:用于容纳试验样品,容器材质应为不与试验样品产生化学反应的材料,且具有一定的硬度。
四、试验程序根据本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分为干筛分和湿筛分两种:4.1 干筛分:将砂石料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筛中,进行震动筛分,然后根据筛孔的大小将物料进行筛分,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4.2 湿筛分:将砂石料试验样品加入一定的水,使其充分湿润后进行试验筛分,然后根据筛孔的大小将物料进行筛分,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五、试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进行试验后,应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5.1 试验记录:应将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样品、试验程序等信息。
5.2 试验报告:应根据试验记录编写试验报告,其中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市华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检验筛(标准检验筛/试验筛)概述:
检验筛(标准检验筛),广泛用于冶金、粉粒、化工、医药、建材、地质、国防等部门的科研生产是实验室、质检室,对颗粒状、粉状物料的粒度结构、液体类固体物含量及杂物量的振动筛分、过滤、标准检验筛测。
根据客户实际生产需要可以定做300型非国家标准的实验筛/试验筛
1、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
2、筛分精度高、可筛分至325目。
3、噪音低。
4、结构多样,用户可选择,分碳钢喷塑和不锈钢两种。
5、一次性投料不大于200g。
检验筛(标准检验筛)主要应用行业:
试验筛广泛用于冶金、粉粒、化工、医药、建材、地质、国防等部门的科研生产、试验室、质检室、高等院校实验室。
试验筛筛框采用SUS304(0Cr18ni9)不锈钢拉伸抛光而成,壁厚0.6毫米,表面光可鉴人,整体成型坚固耐用,没有磁性,筛网与筛框通过锡焊固定,不易松弛。
能耐300度以下高温。
外观轻巧,网孔精确,筛网材质有黄铜H80、不锈钢SUS304.并可经电镀,化学加工可使筛面光滑耐磨,同时经纬丝结点固定在一起,经久耐用不易变形。
冲孔板试验筛,按GB6003.2-1997标准加工。
符合国际标准ISO3310-2:1990 R20/3,R20,R40/3系列。
另外也可生产与φ200标准试验筛配套的拍击式试验筛机、标准筛机。
拍击式试验筛机、标准筛机符合国家标准,最多可安装8层标准振动筛,设备装有定时器可定时关机,保证每次生产或试验的一致性。
振动筛(旋振筛)在马铃薯淀粉筛分中的应用
马铃薯淀粉是由土豆,包括土豆皮,煮熟后,干燥并精细磨碎而成的,它常被用来作为增稠剂,尽管用于勾芡不及太白粉,但是在一些烘焙食品,它能保持水分.
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是这样的: 清洗—粉碎—筛分—洗涤—淀粉脱水—淀粉干燥--淀粉冷却与过筛包装
1. 马铃薯清洗
是用大量水及清洗设备去清洗土豆外表层的泥沙,这一步是保证生产出高质量淀粉的基础,清洗的越净,淀粉的质量就越好.这也是做出高质量马铃薯淀粉的关键的一步.
2. 马铃薯粉碎
对土豆进行粉碎, 破坏其组织结构,尽可能的使物料的细胞破裂,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淀粉颗粒,使微小的淀粉颗粒能够顺利地从块根中解体分离出来
3. 筛分
粉碎后的土豆成为了浆渣混合体,要想提取到淀粉,就要对其进行浆渣分离
4. 洗涤
淀粉的洗涤和浓缩是依靠淀粉旋流器来完成的,旋流器分为浓缩旋流器和洗涤精制旋流器。
通过筛分以后的淀粉浆先经过浓缩旋流器,底流进入洗涤精制旋流器,最后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5. 淀粉脱水
马铃薯淀粉常采用真空吸滤脱水机。
可实现自动给料、自动脱水、自动清洗
6. 淀粉干燥
气流干燥机是利用高速流动的热气流使湿淀粉悬浮在其中,在气流流动过程中进行干燥。
具有传热系数高,传热面积大,干燥时间短等特点。
7. 淀粉冷却与过筛包装
淀粉经干燥后,温度较高,为保证淀粉的粘度,需要在干燥后将淀粉迅速降温.冷却后的淀粉为了保证产品细度进入成品筛,也就是把冷却后的淀粉送入振动筛(旋振筛)中经过筛分过滤,把里面的杂质过滤干净,同时筛分过滤后的淀粉的细度也很均匀.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单层或多层使用,全封闭结构,无粉尘溢散,噪音小,耗能低,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