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高山流水遇知音课件》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高山流水遇知音课件》教学课件设计
2 、每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散音、按 音
旋律性不明 显
泛音
轻快、跳 跃
按 音
按、散 (滚 拂)
泛音
平缓
急促、起伏跌 宕
平 静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流水》我们了解伯 牙与子期的知音之交,也了解我国的 古 琴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希 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能够更 多的去 了解民族音乐作品,成为民族 音乐的知 音,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 化要靠你们 来发扬光大!
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 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表 现了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百 折不回的精神。
古琴音色:
泛音:玲珑剔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散音:浑厚如钟 按
音:
余音绕梁
乐曲的结构 (大致分为九段) 引子:第一段
起部:第二、三段 承部:第四、五段
转部:第六、七段
合部:第八、九段
尾声:简短
1、从每段音乐中听到了古琴哪种音 色
古琴简 1 、 古 代 文介人 的 必 修 乐 器 ,
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 了 ,圆面方底寓意天圆地方, 儒家思想。
2、七弦琴,琴长三尺六寸 五分, 13 个琴徽。
3、最早的弹拨乐器,又位 列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琴 棋 书 画 ”之 首 , 是 华 夏 文 化 的 瑰 宝,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 产代表作。
知音
伯牙鼓琴 子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巍巍乎, 若泰山”, 伯牙 志 在流水,钟子期曰:“ 荡 荡乎
,若流河”,伯牙曰:“善 哉 ,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 期 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
《流水》
边听边思考: 1 、从这首乐曲中看到了一
幅什么样的自然景观? 2 、音色有什么特点? • 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课件(共16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课件(共16张PPT)
散》
运用对《流水》的赏析来聆听
拓展与探 究
拓展与探究
❖ 琵琶:明亮,富有颗粒性。用白居易《琵琶 行》语言来说叫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
课题小节
❖ 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 得大家一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请 同学们回家后搜集有关其它编钟、编磬、埙 等方面古乐曲的资料吧。
开 。 | 陌 上 、 花落 。-忘记 你
问题1:请问这首曲子叫什么?是用哪种乐器弹奏的?
问题2:你能简单地说说有关这个典故的故事吗?
高山流水志家国
初听《流水》
问题1:请同学们在聆听时,边听变思考 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题2:请你谈谈初次聆听你听到了什么? 问题3:有关《流水》在1977年8月21日 发生了一件事情,请同学们说说当时的情 况是怎样的?
谢谢大家!
鉴赏古琴曲《流水》
问题: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四种流水形象的? 问题:整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结构的? 问题:这首古琴乐曲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曲风风格
特征?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大家来唱一段
《流水》
❖ 《流水》这首琴曲充满着惹怒自然的和谐之 音,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 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流水》 也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隐喻了开阔 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在古琴音乐传承 中,对同一首乐曲琴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略 微的同,我们听者也有自己个性的理解。
说说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古筝高音区音色明亮、清脆,中音 区圆润、柔美,低音区浑厚、结实, 优雅婉转,古琴听起来古朴,淡雅, 灵透。 泛音(天音)、散音(地 音)、 按音(人音)
古琴的文化
古琴的文化
❖ 古琴的形制与寓意(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 《尚书》等文献。古琴是我国最崇高的乐器,已有三千多年 的历史,古琴最初为五弦,周朝时期加入了文武两弦,称为 文武七弦。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 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行于民间,在古代古琴 还和贵族,文人、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陶渊明,孔子等 善于弹琴。古琴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特点,古代人以 不知乐为耻,并且琴棋书画,琴是占有首要的位置,所以古 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曲《流水》
2、学习古琴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这节课选择《流水》作为重点欣赏曲目,是依据教参建议《高山流水志家国》学习重点是《流水》,本节内容也包括古琴文化的学习。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认识古琴、喜欢古琴,从而关注古琴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琴音乐知之甚少,许多学生都没有见过古琴,所以对作品的欣赏会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欣赏古琴曲《流水》
2、了解古琴的音色、演奏技法及如何表现水的
各种形态
3、理解古琴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理解古曲《流水》的表现内
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古琴基本演奏技法以及各种激发在作品中的
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问题预设法、参与体验法
教学设备:古琴、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音响等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和刚过去的G20峰会上学生熟悉的片段,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出发赏析音乐。

并了解经历千年的古琴文化,如今拥有新的历史使命,焕发新的光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课件

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 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 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 寂静 ) 难过—( 伤心 )
2.用“
”在文中画出与“这首曲子多难
弹哪”前后照应的句子。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3.文中有两处描写姑娘说的话:第一处表现了她
3.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羞辱,韩娥 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 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 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 不食”。
4.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 列句子的意思。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
皮泥。
做法:
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当灯罩。
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
铅丝一端弯一点儿,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
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更正:
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 用橡皮泥做一个小
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橡皮泥做一个 灯泡,安在乒乓球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皮泥。 做法: 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当灯罩。 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 一端弯一点儿,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 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 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 罢了。” 改转述句:
姑娘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No one can let me lose unless I don't want to win!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高山流水》优秀教案《高山流水》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高山流水》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学习知音难求部分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4、老师总结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

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2、品读遗言,谈体会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高山流水》这首古曲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

掌握《高山流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演奏出曲目的主要旋律和节奏。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高山流水》曲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准、节奏等。

对曲目情感的把握和表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传达出曲目的意境。

教学难点:曲目中复杂多变的旋律和节奏,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曲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高山流水》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准、节奏等。

通过对曲目旋律和节奏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音乐特点。

3. 示范演奏教师现场演奏《高山流水》,展示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学生观看示范演奏,加深对曲目演奏技巧的理解。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和切磋演奏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5. 互动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曲目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山流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学、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曲目的音乐特点。

高山流水课件

高山流水课件

26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①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②乎若泰山。

”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④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⑤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得为鼓琴者。

【注释】①方:正当;在……时候。

②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③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④洋洋:水大的样子。

⑤破琴:把琴摔破。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

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巍的高山。

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件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件

文化传承
• 文化传承: 是指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各种方式将前人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后人 ,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 传统文化的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制度、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等。
• 文化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这可以通 过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引入新的表现形式等方式实现,使传统文化更加符合现 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高山流水志家国》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高山流水:自然之美 • 志家国:人文之韵 • 音乐与家国情怀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概括
本课件的主题为《高山流水志家 国》,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 高山流水与家国情怀的关联。
主题重要性
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 典曲目,它所蕴含的意境深远, 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家园和国 家的思考。
传统音乐中的家国情怀常常通过古筝、琵琶、笛子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来表达,这些 乐器所演奏的曲目大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传统音乐中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在歌词中,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经典曲 目,歌词中充满了对祖国和家园的热爱与眷恋。
现代音乐中的家国情怀
现代音乐中的家国情怀通常表现为对 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
背景介绍
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高山流水作为传统音乐的代表,反映了古代人 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家园的热爱。
社会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国的情感逐渐淡薄。本课件希望通过探讨高 山流水与家国情怀的关联,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家国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作业:
把这个动人的传说讲给你的家人听。
(五分钟内比一比谁学得棒。)
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 动,猛地站了起来,拉 着子期的手,说: “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 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自学指导三:

( 1)自由读8——12自然段,把文中最让你感动 的句子画下来,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课本上。
(小组内交流标画的语句和自己的体会。4分钟后汇报)
19. 高山流水
永城市第八小学 李伟华
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自由读一读。
高山流水 气势磅礴 烟波浩渺 失声痛哭
琴声呜咽 如泣如诉 催人泪下 啧啧赞叹 意味深长 一见如故 心急如焚 琴艺高超
学习目标:

1、细读课文,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 为朋友的。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先自己朗读、标画,再与小组内同学交流。5分钟可以吗?)
1
2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 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 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从文中 哪些句子能体会到伯牙找到知音后的激动心 情?划出有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找一找,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并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先自己朗读、标画,再与小组内同学交流。5分钟可以吗?)
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找一找,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并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1
2
3
伯牙噙着泪水,弹起那首《高山流水》。 琴声呜咽,如泣如叹 一声把瑶琴朝地上一块青石摔去,顿时琴被 摔得粉碎。
“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 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唐.白居易)
(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