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课件出示10)
伊·安·克雷洛夫(1769-1844)是俄国最杰出的寓言作家。他写过诗、喜剧、讽刺性散文,当过进步刊物的编辑,只是在晚年才开始写寓言。一生共写寓言二百零三篇,均以诗体写成。他在寓言中运用和提炼了大量反映俄罗斯人民智慧的童话和谚语,而他的一些警句又反过来变成了新的谚语在人民中间传诵。克雷洛夫的作品丰富了俄罗斯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称他是当时“最富有人民性的诗人”。
【设计意图:交流阅读的感受和收获,教师指导阅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阅读,热爱上了阅读。】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
伊索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
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寓言 :《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
(板书: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的展现,让学生不知不觉中爱上寓言,产生想读的渴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三、交流感受,指导阅读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阅读寓言故事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小结,指导阅读。
(1)我们应该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还要边读边想,联系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板书:伊索 伊索寓言 )
(二)交流 克雷洛夫寓言。
1.(课件出示7)克雷洛夫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寓言故事。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课件出示8)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板书:《狐狸和乌鸦》)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法布尔,指导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好吗?逐一出示谜语,并请学生尝试猜谜,学生答对后出示谜底和图片。

谜语一:一生都在忙,飞在百花乡。

围着花儿转,花汁变蜜糖。

(蜜蜂) 谜语二: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螳螂)谜语三: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

(萤火虫)(通过猜谜,引发学生兴趣。

)2.同学们可真聪明!谜底都被你们一一揭晓了!刚刚我们所看到的蜗牛、螳螂、萤火虫,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板书昆虫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昆虫,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的知识很丰富,其实有一本书,里面介绍了许多的昆虫,叙述了昆虫世界许多有趣的故事,他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板书补充记记就是记录记载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记》,去探索昆虫的奥秘吧。

(板书《昆虫记》法布尔)二、初步感知,了解《昆虫记》过渡:这就是老师选择的一本《昆虫记》,当我们拿到这样一本书,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看封面(这就是整本书的封面,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一本书的眼睛)。

生2:看内容提要(是对整本书内容的整体概括)。

生3:看前言(一般介绍作者写书的目的和写书的经过)。

生4:看作者简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编写的。

通过本教案的引导,学生将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一、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本课文阅读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配备有多篇文章和生字词,倡导阅读、书写、或对读书的讨论。

主题分为“阅读的乐趣”、“动物世界”、“红色记忆”、“传统文化”、“人与自然”、“从身边小动物谈品德”、“描绘人生”、“自然景观”,内容多样,包含多种文学体裁。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学会把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要点和细节。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一)阅读1.《快乐读书吧》中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5分钟左右,每次阅读的篇目以两篇为宜。

2.阅读时,每一学生都应读两遍,第一遍为了了解含意,第二遍为了找出关键词和生字词。

3.针对每个单元设置不同的阅读方式,将学法由“讲解式”转向“学习式”:-“动手做”:运用纸芝士、手抄报、画画、刻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解答提出的问题。

-“阅读理解”的小游戏:教师设置游戏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讨论能力。

(二)生字词掌握1.要想掌握生字词,需要对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进行掌握。

因此,掌握生字时应采用区别方式思考,并将区别练习转化为真实的语境练习。

2.朗读生词时,首先应该独立朗读词语,然后听教师读,或听其他同学读,最后与同学一同朗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如童话、寓言、科普等类型的书籍。

2. 引导学生关注书籍的封面、、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3. 带领学生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 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书籍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利用互动提问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书籍的基本信息,讲解如何阅读一本书。

3. 实践:学生分组阅读指定书籍,概括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4. 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等。

4.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5. 学生对故事中道理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3. 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 录音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周:介绍书籍的基本信息,讲解如何阅读一本书。

3. 第三周:学生分组阅读指定书籍,概括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4. 第四周: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

(2)生词表。

(3)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准备阅读笔记本,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课文内容。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遇到生词或难点时,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2)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2)学生通过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完成生词默写作业。

3.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生词默写作业和阅读心得文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重点)2. 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重点)3. 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难点) 1 课时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谈论寓言,激发兴趣1.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2. 学生讲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3. 小组讨论寓言的特点。

出示课件:“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这段话说明了寓言的什么特点? 预设:寓言会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

预设:这个单元的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预设:寓言会藏着深刻的道理。

4. 教师小结:寓言往往用短小的故事寄托着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或其他植物。

了解寓言的特点,能帮助我们领 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吧!( 板书 小故事大道理)阅读寓言,交流道理1. 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

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我们会读到很多既好玩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如《叶公好龙》《郑人买履》等。

快乐读书吧教具准备 一 二 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2.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寓言故事呢?预设:先要读懂故事的内容。

预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寓言故事《曲突徙薪》中去吧![ 故事欣赏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别人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草。

客人便劝告主人说:“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

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法结构、语境等,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爱好,感受读书的乐趣,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阅读情感。

3.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全面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法结构和语境。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常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阅读教学法3. 创设情境法4. 交际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先引导学生谈论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

2. 背诵名言“开卷有益”,鼓励学生坚持读书。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集体朗读课文。

2. 梳理课文知识点。

(1)喜欢、多、看书、成为、这、身强力壮(2)打球、踢球、钓鱼、游泳、他、长大(3)列举本文中的生词:看书、愿意、赠送、都、阅读、丰富。

3. 针对课文中的生词掌握其汉语意思。

4. 遣词造句。

5. 小组合作,讨论图画,谈论内容,描述做法,丰富课文。

三、阅读及朗读(15分钟)1.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阅读课文。

2. 学生读课文加拓展。

3. 练习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魅力与意境。

四、课文理解(20分钟)1. 指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确保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2. 求同存异,分享阅读感受。

3.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以“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谈论自己的看法。

五、巩固与拓展(5分钟)计划学生课后完成如下作业:1、朗读课文2遍,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2、预习下一篇课文《美丽的颜色》。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阅读的好处和乐趣,提高了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在课堂中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读书吧》教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读书吧》教案-人教(部编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快乐读书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本好书让人爱不释手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阅读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阅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阅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快乐读书吧》这个单元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的有趣经历。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孩子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课本剧表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课本剧表演。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阅读的基本概念。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一种活动。它是提升素养、丰富情感、培养审美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丑小鸭》。这个案例展示了阅读如何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自信,认识自我价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阅读策略和语言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
教案
教材解析:
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

这样的主题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

整个主题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你读过这本书吗”,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继续深化本单元的学习寓言,理解道理这一主题。

二是“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这三部外国著名寓言集,旨在引导学生打开世界寓言宝库的大门。

教学目标:
1.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感受世界寓言文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本课采取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教师制作相关PPT。

学生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览寓言悟真知
1.在《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小组内部交流。

(1)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一则寓言故事。

(2)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清楚。

(3)小组内部进行故事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2.小组之间交流彼此准备的寓言故事。

(1)复述故事时,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2)讲述道理时,讲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形式是读书报告会,因此需要
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在汇报自学成果过程中,与其说复
述故事,不如说表演故事。

这样可以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表现出来。


二、放眼海外读万卷
1.感受《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狐狸想:我正口渴
呢。

于是它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
到葡萄。

狐狸后退又试。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
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比喻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农夫与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
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以为它冻僵了,于是就把它放在
怀里。

蛇受到了惊吓,等到完全苏醒了,便本能地咬了
农夫,最后杀了农夫。

农夫临死之前后悔地说:“我想
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
到了这种报应啊。

”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

对那些恶人即使仁
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2.品味《克雷洛夫寓言》
《狐狸和乌鸦》: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

由于乌鸦在
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
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没有回答。

“亲爱的
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
回答。

狐狸摇摇尾巴,“您的羽毛真漂亮,比其它鸟都
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
得意,就唱了起来。

可是刚一张嘴,肉就掉了,狐狸叼
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

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的人。

《橡树和芦苇》:有一回一棵橡树同芦苇交谈。

橡树说:“老实讲,你的确有权埋怨老天,就是一只麻雀,
你也会觉得沉重不堪。

即使引起涟漪的微风,你也会摇
摇摆摆,弱不禁风,你是这样孤苦伶仃,弯腰曲背,看
着你都叫人悲哀心痛。

但是我却像高加索山脉一样自豪,不但挡住强烈的太阳光,还敢嘲笑雷电和风暴。

我站得
笔挺又坚定,这牢不可破的世界仿佛就是我的屏障,对
我总是阵阵和风,对你却总是风暴,只要你生长在我的
周围,我那枝叶的浓荫就可以为你遮挡,碰到坏天气我
也可以给你当保镖。

可是上天注定把你安排在暴躁的风
神统治的河岸:当然,上天根本没有把你放在心
上。

”“你的心肠真好,”芦苇回答道,“可是你别操心:我不会怎么倒霉,我并不为自己对暴风雨害怕;尽
管我要弯倒,但是不会折断:暴风雨对我的损伤并不大,可是它对你的威胁却是厉害得多!不错,它们的凶暴至
今还不能摧垮你的坚强,你也不会在暴风雨的打击下俯
首贴耳;但是咱们且来等着看结局!”芦苇刚刚说完这
句话,突然间呼啸的北风挟带冰雹,又是暴雨,从北方
冲来。

橡树挺立不动,芦苇扑倒在地,狂风暴跳如雷,
它的力量增加一倍,那棵树冠高耸入云,树根深入浓荫
下土壤里的橡树,终于被咆哮的狂风连根拔了出来。

3.《拉封丹寓言》
《狮子和猎人》《一个爱吹牛的猎人,他刚巧丢失了一只名贵的狗,他怀疑可能是狮子把它给吃进了肚子。

当他看到一个牧人时就问他说:“你能否告诉我,那只
偷吃我的狗的狮子住在哪儿?我非要出了这口恶气不可!”牧人回答说:“就在这座山的附近,我每个月都
要缴上一只绵羊作献礼,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自由
自在地在田野中穿行,而且还能保证得到安宁和休息。

”正当他俩说着话的时候,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了。

它轻松
地抖着鬃毛一溜小跑过来,爱吹牛的猎人见状立刻撒腿
便跑,边跑边喊道:“啊!朱庇特,赶紧告诉我一个藏
身之地吧!快让我逃出这鬼地方吧!”对勇敢的真正考验,就是处在危险境况时,有人会大谈自己正在寻找危险,但只要感觉到危险的存在,马上不吭一声,并且溜
之大吉。

《猫与两只麻雀》:一只猫和一只小小的麻雀出生在同一天里,从幼年起它俩就是街坊。

鸟笼和猫舍都同处
一间房里,鸟时常把猫惹得发火,一个用嘴啄,另一个
就用爪子挠。

但猫一般对鸟朋友总谦让几分,往往稍稍
惩罚一下就收手。

它十分注意,尽量不亮出自己的利爪。

而麻雀却很不懂事,常常用嘴去回敬猫。

猫是位聪慧小
心的先生,原谅了这些恶作剧,朋友之间,它想从来不
应该为开玩笑而动真格的呀。

由于它俩从小在一起长大,长期以来相安无事,那种打闹也未曾演变成真正的格斗。

附近有只麻雀过来串门子,来看望活泼的麻雀比爱洛和
稳重的猫哈东。

它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后,两只麻雀却吵
起了架。

猫当然偏袒比爱洛,它说:“这个陌生的家伙
居然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它嘲弄我的朋友,和比爱
洛吵得不可开交。

我以猫的荣誉要狠狠地惩罚它!”于
是它就投入了战斗,把串门的麻雀给吃掉了。

“真的,”猫咂巴着嘴品味说,“这麻雀的味道还真不赖!”说着
话又把与它朝夕相处的老朋友比爱洛也一口吃了。

板书设计:
小故事大道理
你读过这本书吗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