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分析误差及其控制
地质学中一些公式

地学中常用公式一、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1、算术平均:(X1+X2-……+Xn)/n X1、X2、X n为样品品位2、加权平均:(X l×L l+X2×L2+……+ X n×Ln)/(L l+L2+……+L n) X1、X2……X n。
为样品品位,L l+L2+……+Ln为样品长度3、几何平均为Xn2⨯1 X1、X2、Xn为样品品位X⨯n⨯X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
二、矿体厚度(Vm)、品位(Vc)变化系数:—X=(X1+X2+……+Xn)/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σ计算均方差X(2nXi/(-=)1)厚度、品位变化系数:Vm或Vc=⨯σ100%÷X三、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y=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α--导线坡度角β--地层倾角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真厚度=L×y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捌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
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
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因为钻孔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下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
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
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m nL(11-9)式中: m ——矿体的厚度(米); L ——实测矿心长度(米)I n ——矿心采取率(%)。
资料: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习题-上交

2.1定量分析中误差的基本概念2.1.1 误差、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1. 从精密度好就可以判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D、标准偏差小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4. 下列各项造成偶然误差的是(D)A、天平称量时把13.659g记录为13.569gB、称量时不正确地估计天平的平衡点C、称量时有吸湿的固体时湿度有变化D、在称量时天平的平衡点稍有变动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误差”,实际上仍然是偏差B、随机误差是可以测量的C、精密度高,则该测定的准确度一定会高D、系统误差没有重复性,不可避免6.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A)A、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C、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时动作稍慢7. 对某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3060.若其实值为0.3030,则(0.3060-0.3030)=0.0030是误差。
(C)A、相对误差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绝对偏差8. 分析结果出现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C)A、试样未充分混匀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D、天平零点稍有变动9. 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D)A、精确度高,准确度一定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C、二者之间无关系D、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10. 下列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正误差的是(B)A、以HCl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未用原液润洗B、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C、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D 、以EDTA 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含量时,滴定速度过快11. 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优劣,可用 表示 (C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平均偏差D 、相对误差12. 由测量所得的下列计算式中,每一个数据最后一位都有±1的绝对误差,在计算结果x 中引入的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x (A)A 、0.0670B 、30.20C 、45.820D 、30001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是偏差B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 、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 、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A 、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差值B 、算术平均偏差又称相对平均偏差C 、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1n n n x x d n =-=∑D 、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100%d x⨯ 2.1.2 偶然误差分布的数理统计规律1. 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以下不符合的是 (A)A 、数值固定不变 C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B 、数值随机可变 D 、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2. 从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可知,标准偏差在±2之内的测定结果占全部分析结果的(C)A 、68.3%B 、86.3%C 、95.5%D 、99.7%3. 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随平行测定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再增加测定次数也就没有意义了。
磨矿实验----矿物加工实践报告

磨矿实验----矿物加工实践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磨矿试样的制作过程:粗碎、细碎、筛分等。
2)学会使用实验室小型球磨机,掌握磨矿实验的操作方法;3)了解磨矿时间及磨矿浓度对磨矿细度的影响二、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矿石的可磨性反映矿石被破碎的难易,它取决于矿石的机械强度。
磨矿过程的可磨性系数,既能反映了矿石的坚硬程度,也能用来定量衡量破碎机械的工艺指标。
可磨性系数的表示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可磨性系数=该磨矿机在同样条件下磨细指定矿石的生产率/某磨矿机磨细中硬矿石的生产率(注:通常用石英代表中等硬度矿石,它的可磨性系数为1。
)实验中使用小型球磨机进行试验,该磨机由筒体转动使内部装的磨矿介质发生运动,由此对矿石产生磨碎作用。
钢球是使用最多的介质。
在磨矿过程中,钢球介质的运动形态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的状况:泻落式、抛落式和离心转动。
图1 钢球的运动状态(a)-泻落式; (b)-抛落式; (c)-离心运转如果磨机的转速不高,全部球荷向上偏转一定的角度,其中每个钢球都绕自己的轴线转动。
当球荷的倾斜角超过钢球在球荷表面的自然休止角时,钢球即沿此斜坡滚下。
钢球的这种运动状态,称之为泻落,如图1中的(a)。
在泻落式工作的磨机中,矿料在钢球间受到磨剥作用。
如果磨机的转速足够高,钢球自转同时随筒体内壁作圆曲线运动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纷纷作抛物线下落。
钢球下落的地方,叫做底角区,其中钢球强烈地翻滚。
这种运动状况,如图1中的(b),叫做抛落。
在抛落式工作的磨机中,矿料在圆曲线运动区受到钢球的磨剥作用,在底角区受到落下的钢球的冲击和强烈翻滚着的钢球的磨剥。
倘若磨机的转速高到超过某一临界值,钢球就贴在衬板上不再落下。
这种状态叫做离心运转,如图1中的(c)。
发生离心运转时,矿料也是贴着衬板的。
以上情况都是指磨机内装有一定数量的钢球说的。
要是磨机内只有少量的钢球,它们只是在磨机内的最低点摆动,并不发生上面讲的三种情况。
因此,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钢球介质配比及磨机转速,从而使磨矿达到最佳效果。
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的分析

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的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6T01:14:58.81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王刚刘大伟王琳[导读] 岩石矿物资源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式埋藏在地下或暴露在地表,王刚刘大伟王琳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276826摘要:岩石矿物资源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式埋藏在地下或暴露在地表,它们的存在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
自石器时代以来,岩石矿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就目前的开采情况而言,地质岩石矿物的分析和测试技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该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制定后续开采计划,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因此,需要对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进行拓展研究,以推动我国地质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本文后续就此展开详细探究,以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质分析;岩石矿物;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中图分类号:P575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且不均衡。
岩石矿物是一种由不同元素组成的聚合物,在地壳内部运动中产生,地质作用是岩石矿物形成的核心条件。
另外,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活动类型不同,地质应用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
这要求相关矿业企业高度重视岩石矿物的设计,充分考虑岩石矿物组合形式以及化学元素的类型,然后开展各方面的工作。
根据相关调查,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含量不规则。
尽管矿物种类繁多,但碳酸盐和含氧矿物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开发过程中各领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矿业企业加大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开采的力度。
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对各种矿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实际需要,矿产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自然界的各种作用下,地壳中会形成各种类型的矿物,岩石矿物成分的测定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工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材料。
过去,这项工作主要以实验室测试的形式进行,操作步骤多,等待结果的时间长,并且消耗了大量资源,这也可能会破坏样本的完整性,这也就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检测设备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矿物分析的误差控制办法

矿物分析应 用非常广泛 , 从研究 岩石 的成份 , 从 而指导 矿藏 的 多 。各种预防措施 只能使此类干扰的影响减小 , 但不能完全克服。 寻找 、 开发 , 往大的方面直至研究地 球乃 至宇 宙的物理化学构成 。 因 3矿 物 分 析 误 差 控 制 办法 此, 矿物 分析是一 个基础性 的学科 。然而 , 在矿物分 析 中因分 析原 通过分析误差的来源 , 我们 就可以有 针对性 的对矿 物分 析的误 理、 分析仪器 、 操 作精 确度以及其它偶然性 因素产生误差 。 本文在分 差进行控制 , 还是在分 析方法 、 分析仪器 、 操 作者 、 偶然性等 四个方 析 了矿 物分 析原 理以及典 型分析过程的基础上 , 提 出了几点矿物分 面的因素进行避免 。 析过程 中误 差控 制的办法。 分析方法 上误 差控制 : 首先 , 在对需要分 析的试样 进行粉碎 或 1矿物分析的原理及基本 过程 缩合 的过程 中必须遵照我 国地质系统 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 不然会 矿物分析是利用矿物本身 的物 理化 学性 质 , 采用机 械或 者其 它 对找矿 以及成份的判定造成错误。此外 , 在定性 和半定 量分 析后 选 分析仪器和化学试剂根据需要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 经过多年 择分析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定 性分析的结果 进行科学的选择 , 分析的 的发展 , 矿 物分 析的分 析方法 主要有 : 朱 国忠 、 庄 世杰 提出 的 B — A 方法很多 , 不是每一个方法都 是通用的 , 一般一种方法 对某一种 矿 法; 离子 色谱 技术 ; 以及其 它机械分离 法 ; 偏 光显微 镜鉴定 、 X射 线 物分析 比较合理 , 但是对其它矿物就不再适用 。最后 的数据 处理方 差热分析等物理分析方法 ; 光谱分析 、 极谱分析等化学分析方法 。 面, 要多做几组实验 , 对实验 结果 进行基本的判定 , 对 于有明显错 误 矿物 分析的基本过 程是 : 首先是试样加 工 , 将采集 到的大块 试 的要 踢除 , 避 免造成大的误差 , 另外数据 的统 计方面也应 该选择 合 样进行粉碎等操作达到一定 的细度而方便分 析。试样 加工好以后 , 理 的方式 , 将精确度尽可能提高 , 为了减少计算 的强度 , 可 以 自行 开 进行第 二步分析 , 虽然试样 进行 了细化 , 但是 里面所含 的主要成份 发小 的相关统计软件进 行计算 , 这样也可 以避免人工计算 时带来 的 般还 是沙土等次要 成份 , 里面所 占的有用 矿石并不 多 , 为 了避免 计算错误 。 分析的盲 目性和提高分析效率 , 要进行定性和半定量 的分析 。等定 仪器误 差 的控制 : 这个 方面一般是 很难 自行 解决 的 , 因为涉及 性和半定 量分析过后 , 基 本了解 了矿石本身所 含 的元 素 , 因此就 可 到制造误差 、 成 本考虑 、 环境因素 。但是也 可以进 行相关 方面的避 以选择 测定 的方法 , 测定方法很多 , 要根据所含成份 的高低 、 实验室 免 , 经常性 的对仪器进行校准 , 严格按照实验条件进行试验等 , 这样 现有的操作 条件 、 分析成本等综合选定 , 测定方法选定 的越科学 , 分 可 以避免 除制 造误差 ( 仪器 自身 自带误差 ) 带来 的其它 因仪 器引起 析 的结 果性 就越正确 。 测试方法选定以后 要根 据实 际情况拟定分析 的误 差 。 方案, 这个过程 主要考虑各 元素之间 的化学性 质 , 采用合理 的工艺 操作误 差控制 : 对于操 作者的职业 素质要进行 提高 , 避 免不认 进 行提取分析。 最后 , 对所提取 的结果进行分析 , 主要是通过定性分 真与不科 学的实验操作 , 同时平时 多对 实验员进行培训 , 切 实提高 析基本估计分析结果 , 再 比照实际测试结果 , 避免较大 的误差 , 并且 操作 者的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 及 时更正方法或 者操作 流程上 的不足 , 重新 实验 , 互相对照 。 偶 然因素误差控制 : 因其偶然性 , 本身不好控制 。因而可 以做好 2矿 物 分 析 误 差 来 源 如下 两方 面的工作 : 搞好矿 物分 析校 正和强化试 验控制。实验之间 可以将错误 在分析 了矿 物分 析的原理 和分 析过程 后 , 我们 就不 难发现其误 自身的 自我校正是成本最低和效果最 明显 的控制方法 , 差 的来源 。 和误差控制在前 。 此外 , 矿物分析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 因而强化每 总体来说就是分析方法 、 分析仪器 、 操作 者 、 偶然性误差 等四个 个环节 的误差控制 , 可 以减低系统累积的误差 。 4总 结 方面的 因素 。 分析方 法上 的误 差 : 因为分析试样 的不确定性 , 任何 一种分 析 总之, 不 论采用多 么科学 的分析方法 , 使用 多么精密 的分析 仪 方法都是存在一定 的缺 陷 , 。如重量法 中沉淀 的溶解度 、 共沉淀 ; 容 器 , 操作者 多么的认真细致 和熟练 , 测 得的结果与真实 值之 间一 定 量法 中反应不完全 、 诱导反应等引起的误差都属方法误差 。前文 提 存在一定 的误差 , 这就是测试分析结果 的可靠度 问题 。对一些 可预 到的离子色谱技术是 比较精密 的分析方法 了 , 也会 因为进样器精度 见和可避免的误差减 到最低 ,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选 和水的级别不够 而造 成误 差。至于偏光显微镜鉴定 、 x射线差热分 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 , 这样可 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 度。 析, 本 身也是带有 一定 的误 差 , 加 上后 面 的误差 整个系统误 差就 比 参考文献 1 ] 汤淑 芳, 符 斌, 李华 昌. 矿 物分析技 术及进展 f J 1 . 分析 试验 室, 2 0 0 4 , 较 大。 在数据 的处理上 , 因为数据 的离散性 , 多组 的实验做统计时也 【 会存在 一定 的误 差 , 这样在分析方法上就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 ( 3 ) . 仪 器误差 : 制造水平 的局限造成仪 器产生一 定的误差 , 同时环 [ 2 】 汤志勇, 邱 海鸥, 郑 洪涛. 岩石矿物分析【 J 1 . 分析试验 室, 2 0 0 6 , ( 9 ) . 3 1 岩石 矿 物分析 编 写组 . 岩石 矿 物分 析. 北 京: 地 质 出版社 , 1 9 9 1 : 境也会造成一定 的影 响 ,比如天平 的某 一砝码不准而未加校正 ; 容 『 5 3 — 2 7 0 . 量 器皿有缺 陷而未加校 正 , 即使 校正 了, 但 受温度影 响又使体 积改 2 变。 【 4 ] 武 汉大学. 分析化 学[ M】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1 9 9 5 : 2 1 2 — 2 1 3 . 5 ] 孙 慧琴, 门健. 四川有 色金属, 2 0 0 2 ( 2 ) : 3 3 . 操作 误差 : 这是典 型的误差 , 因为每一 个操作者 的熟练程 度和 f 细致度 不一样 , 甚 至是 同样一份试样 , 不 同的人进行 实验可 能结 果 『 6 1 殷 学峰, 崔军, 董 玉兰. 冶金分析, 2 0 0 3 , 2 3 ( 5 ) : 7 4 . 大相径庭 , 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 f 7 1 苏刚, 李 向青, 郝振彤. 内蒙古石油化工, 2 0 0 3 , 2 9 ( 3 ) : 1 5 . 偶然误差 : 这种误差是 由于各种不可控制 的因素或条 件的�
矿物学中的矿物粒度分析技术

矿物学中的矿物粒度分析技术矿物粒度分析是矿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用于对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这项技术在矿物学、地质学、材料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矿物粒度分析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矿物粒度分析的基本概念矿物粒度分析是指对矿物样品中的颗粒大小、形态和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项技术。
在矿物学中,粒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加工性能等方面。
通过矿物粒度分析,可以了解矿物颗粒的粒度组成、分布规律和形态特征,为矿物的选矿和加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矿物粒度分析的方法矿物粒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喷气式粒度仪和离心式粒度仪等。
1、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一种传统的矿物粒度分析方法,它主要采用显微镜对矿物颗粒进行观察和测量。
该方法需要手动选取尽可能多的矿物颗粒,并通过显微镜对其进行测量和统计。
该方法的局限在于操作繁琐、数据误差大和不适用于颗粒分布范围过于广泛的矿物样品。
2、激光粒度仪法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化矿物粒度分析工具,该方法通过激光对矿物颗粒进行照射,并通过激光衍射原理对其进行测量和统计。
该方法不仅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大量样品,而且数据精度高、误差小,更适用于颗粒分布范围广泛的矿物样品。
3、喷气式粒度仪喷气式粒度仪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矿物粒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气流对矿物颗粒进行分离和筛选,并通过颗粒在气流中的速度和旋转角度等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和测量。
该方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自动分析,数据精度较高,但在粗颗粒和密度相似颗粒之间的区分上存在一定的误差。
4、离心式粒度仪离心式粒度仪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对矿物颗粒的沉降速度进行测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矿物样品分散在密度相同的离心介质中进行离心分离,通过矿物颗粒的沉降速度及其与介质密度的差异,对颗粒大小和形态进行分析和测量。
该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大、密度相差较大的矿物样品。
关于土粒比重试验误差分析

关于土粒比重试验误差分析发表时间:2019-09-21T11:47:29.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潘冬雪1 李磊2 赵国明3[导读] 摘要:土是由三相组成的:土颗粒、土中水、土中气三相组合后应按同一量纲才能合理确定土的各种成分的占比,这个量纲就是比重。
1.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2.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3.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土是由三相组成的:土颗粒、土中水、土中气三相组合后应按同一量纲才能合理确定土的各种成分的占比,这个量纲就是比重。
颗粒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solid particles)是指土粒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水的重量之比值。
关键词:颗粒比重;误差;比重瓶一、土粒比重试验概述土粒比重是指土粒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简称比重。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中规定,对于小于、等于和大于5mm土颗粒组成的土,应分别采用比重瓶法、浮称法和虹吸管法测定比重,在实际的勘察项目中,经常采用的为比重瓶法,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称好质量的干土放入盛满水的比重瓶的前后质量差异,来计算出土粒的体积,从而进一步算出土粒比重(见公式1-1)。
比重试验规定,必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2,取两次的平均值。
GS=×GiT 公式1-1md为干土质量,mbw为比重瓶、水总质量;mbws为比重瓶、水、试验总质量;GiT为T时纯水或中性液体的比重。
比重试验分为比重瓶校准、试验制备、称重、煮沸、静置澄清、测温、称重,计算等步骤,其中质量称重要求准确至0.001g,温度准确至0.5,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
二\比重试验误差原因分析在实际操作土粒比重试验比重瓶法中,发现比重Gs容易出现误差超过最大值0.02,经长期试验总结,误差点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比重瓶校准过程《GB/T50123-1999》6.2.3.2要求对长颈比重瓶注水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重。
浅谈几种鉴定矿物的方法

浅谈几种鉴定矿物的方法本文通过浅谈岩矿鉴定法、重砂鉴定法、EPMA电子探针三种矿物鉴定方法,从原理、优势及不足三个方面对三种鉴定方法做了讨论,为合理利用矿物鉴定方法提供依据,为三种鉴定方法的相互补充提出建议指导。
标签:岩石矿物;岩矿鉴定;重砂鉴定;EPMA電子探针岩石矿物是一种自然聚合体,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产物,其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岩矿种类多达三千余种。
常见的岩石矿物多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包括有氧矿物、碳酸盐类矿物、硫酸盐类矿物、硅酸盐类矿物以及硫化物矿物等。
鉴定矿物的方法包括岩矿鉴定法、重砂鉴定法、EPMA 电子探针等,岩矿鉴定及重砂鉴定是传统的鉴定方法,EPMA自70年代中期成熟以来,逐渐成为鉴定矿物的重要手段。
1、岩矿鉴定法岩矿鉴定是将岩石磨制呈薄片、光片、探针片,通过偏、反光显微镜,运用晶体光学、矿相学知识,对透明矿物的形态、解理、多色性、吸收性、糙面、突起、干涉色、消光、延性、光性等分析,对不透明矿物的反射率、反射色、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内反射、均质性及非均质性、硬度、矿物的浸蚀反应等分析,通过这些矿物特征确定矿物。
对于多数造岩矿物及常见不透明矿物,光薄片鉴定相较于多数测试手段是最经济、快捷、有效的,它不但能快速确定矿物,并且矿物间的共生、反应和变化等诸多关系都能从中体现,这为探索岩石类型、岩石成因、矿床类型等提供证据,是最直观、最实用、最简便的一种地质分析研究手段。
但是,岩矿鉴定对于一些半晶质、显微隐晶质矿物在区分时有一定的限制。
如粘土矿物、磷质矿物、锰质矿物等。
对于一些矿物亚类,由于矿物亚类极其相似,应用偏光显微镜不易区分,如一些角闪石亚类、斜方辉石亚类、单斜辉石亚类等。
对于不透明矿物,元素替代现象常见,种属繁多,相似矿物较多,并且有些矿物含量很少,颗粒较小,完全通过反光显微镜这一项测试分析确定所有矿物有一定的难度。
2、重砂鉴定法重砂鉴定是运用结晶学与矿物学知识,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重砂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进行综合研究以确定矿物的名称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矿物分析误差及其控制摘要:本文通过对整个矿物之间的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问题进行分析,对有可能产生化验结果的各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矿物化验结果误差一、引言对矿物分析是近代科学的结晶,也是对矿物进行了解其成分的主要方法。
矿物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机械、仪器或者各种试剂等器材,对于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过程。
分析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机械分离法、化学分离法以及光谱物理分析法等等多种分析方式。
但由于在矿物分析中,分析人员总是或多或少夹杂在分析过程中,因此往往会对最终的分析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一个简单的误差判断,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分析结果发生了偏差,甚至产生反面的影响,出现错误。
因此对矿物的分析误差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分析出获得相对可靠的误差控制和检查方法,对于矿物质量、成分等分析都能够更好的提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矿质化验工作具有工序复杂、要求技术高等特点,各个工作环节(如采样、制备以及化验等)会因为矿的均匀性有差异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此外,测试结果也会受到化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很大影响。
如果工作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国标或对相关技术细节的钻研不到位,就会很容易养成不良的操作相关,进而造成了化验结果误差的出现[1]。
因此,分析操作化验员在矿质化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矿物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误差所有矿物元素的分析过程都会含着几个重要的分析元素:分析方法,仪器,以及操作者。
由于操作者对于当前矿物的了解程度不深,有可能采用的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采用的仪器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性,导致分析出的结果和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结果都会直接导致整个矿物的分析结果出现各样的偏差。
因此通过矿物分析误差进行其误差系数的判断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解决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矿物分析的误差主要是指整个矿物分析的结果和实质矿物含量之间存在的差数,差数越大,代表着分析的结果越偏离现实,而差数越小代表着分析的结果越精确,越能够表现出当前矿物的含量和成分。
在进行矿物误差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多次实验,将最终的结果进行计算,求出最接近事实的结果。
矿物分析误差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指由于矿物存在着某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测试的结果直接偏向不符合事实的方向。
偶然误差是指由于仪器、人为、采用分析的方法等因素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偏向不符合事实的方向。
这种测试结果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于现实。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其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1.1方法误差方法误差主要是指分析矿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或者影响到矿物实验结果的损耗导致的差异。
例如在测试物体重量过程汇总,由于溶解程度不高、矿物分解不完全,气体溶入达到饱和时,释放气体等过程中,导致整个测试结果出现和真实内容中的差异。
又如:用差减法测定铝时,铝是从r2o3减去铁、钛、锆、硅和磷等而获得的,因之所有这些元素的误差都落在铝上,方法误差是普遍存在的,但如果能够通过制定相应的方法误差规则,则可以从结果的计算中,充分考虑到此种因素,通过估值的方法尽量抵消此方法的差异。
1.2操作误差操作误差主要是指分析人员在进行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矿物实验等过程中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导致整个实验没有能够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或者让试验出现各种杂质,导致整个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操作误差从一定意义上是无法避免,分析人员打开分析矿物盖子导致气体渗漏;物体溶解时由于操作大意,导致液体渗漏等都直接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因此只有通过丰富实验,耐心和细心的熟练操作才能将整个操作误差降低到最低限度。
1.3仪器误差仪器误差主要是由于是选择的仪器可能存在着某种缺陷或者仪器在环境、气压等变化下产生操作者未能注意到的变化而影响到仪器的正常计算。
例如:天平的测量,由于天平长期存于潮湿环境当中,有可能砝码已经出现部分锈迹,质量增加或者减少而导致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偏离实际。
又如:当空气质量潮湿而测试的矿物容易吸水,又有可能导致整个矿物测量出现重量偏重的现象等等。
这些误差在测量过程中总是无法预计和预估到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应当详细分析所实验的矿物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多种分析方法,最终将实验的结果进行去误差计算,最终得出接近于矿物真实情况的实验结果。
2.偶然性误差2.1系统误差导致对实验物体的误差由于系统失误导致的物体误差出现的几率并不高,但是其出现的内容还总是各不相同。
例如:当灼烧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干燥程度、接触空气的多少,还有灼烧物体的时间长短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矿物出现重量的改变。
这种微小的重量改变差异,是由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结果,此种结果是不可逆的。
2.2系统意外操作导致的误差意外操作主要是由于矿物分析过程中,由于意外因素的直接影响,导致实验的结果发生的重大误差,例如:人为不小心将其他物体掺杂到矿物当中,清洗仪器未能干燥导致测试结果加重等等,此种意外误差只能够采用各种预防措施将干扰降低到最小,但无法从根本上完全克服。
三、矿物分析误差控制对策要真正的减少在矿物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不但要选择各种正确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对实验的操作流程熟悉,各种操作的方法导致的不同影响都要及其清楚,以减少矿物的分析误差。
1.选择合适的空白试验进行试验的“空白试验”是指在不进行矿物分析的前提下,首先进行对试验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空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将检验各种试液是否能够正常测试,在没有加入矿物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当前试液的反应情况,就能够排除试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因此实验室对于矿石分析的作为空白试验的习惯决不能简单处理、马虎完成。
2.搞好矿物分析校正在某些要求高准确度的分析中,可以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如在磷酸铵镁沉淀中作猛的校正。
搞好矿物分析校正,可以较大限度地降低矿物分析的误差,提高测量分析准确度。
3.创新矿物分析方法创新矿物分析方法是提高矿物分析准确度的根本措施。
要加强对传统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不断完善其分析过程,提高分析精度。
要逐步建立起新的矿物分析方法体系,探寻规律,搞矿物分析效率。
4.强化试验控制在矿物分析的试验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需要在矿物中加入已知的矿物元素,并可以通过对矿物元素的测量,获得更多结果进行那个分析。
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和分析加入元素的实验反应,就可以获得更多详细的矿物的信息。
四、矿物分析误差控制化验员的素质要求化验员的素质是关系到整个化验的结果和保证整个化验的程序完整进行的关键,因此对于化验员的素质必须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保障整个化验的能力快速的进行。
对于化验员素质的要求有如下几点:1.强化化验员的培训素质进行化验的人员必须要进行各种上岗资格证书的考试,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扎实的矿物分析基础理论。
真正能够对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分析物体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和步骤都有清晰的认识;在使用仪器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通过人为的方式预防各种意外和偶然的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并且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行多方的了解矿物的误差情况,对化验员的分析和严格要求,保持化验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仔细程度。
养成科学的工作作风和操作习惯,避免各种错漏、疏忽的发生造成的误差。
2.定时定量的强化化验员的工作内容化验员使用各种仪器都必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审核,定期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气、损坏等现象的发生,导致实验失败。
在检查样品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仪器进行多重、多次实验,并综合实验结果,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和有可能导致误差的主要因素等等,通过记录的方式记载下来,保证再次实验时,排除此种故障因素。
最终获得最符合要求的实际结果。
实验的结果一定要真实、准确,不能够夹杂着化验员的个人感情和个人主观的内容,一切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判断,保证用最原始、最完善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校对。
3.对化验结果的数据进行控制在分析矿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差异性的数据,对于此种数据,化验员应当从本质上去分析,甚至需要重新试验、重新分析、重新计算等等,对于无法控制的随机误差,实验员应当对测试数据反复进行测量,使得随机误差在平均值中相互抵消,在矿物样本获得中,实验员应当严格登记和编号入库保存等。
一般矿样保存3 个月, 实现整齐有序分日期进行规范摆放,以便于查找。
实验员应当每天进行矿物矿质报告,由于一些矿样存放在大气过程中容易被氧化,因此,实验员应当每天进行矿物分析结果测试,保证测试的结果能够每天进行三级审核:通过各级化验员初步审核,技术员审核通过之后,在进行数据上报,通过部门经理或主任分批审核。
通过用户的化验要求和化验数据显示,做到数据准确,完善,保证矿物的详细分析和质地、内容一致。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数据的稳定和可靠,矿物分析室应当严格执行上岗制度和每天召开化验室工作会议,通过强调化验的整个流程和各个数据的分析结果,通过用户对矿物分析的反馈结合结合化验的过程,分析之间存在的差异和不足,提升化验的技巧。
保证化验标本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参考文献[1]杜伟,王玲. 浅谈如何减少煤质化验中的误差[j]. 科技资讯,2011(5).[2]孙艳云. 提高煤质化验分析准确性的思考[j]. 科技风,2011(6).[3]赵惠. 浅谈如何减少煤质化验中的误差[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4]刘也. 煤质化验中的误差的控制[j]. 价值工程,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