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动锅炉系统的分析及改进
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主蒸汽旁路系统控制策略介绍及优化

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主蒸汽旁路系统控制策略介绍及优化发布时间:2021-03-25T02:24:39.647Z 来源:《河南电力》2020年9期作者:黄永昆[导读] 随着当前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在当前形势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M701F4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旁路系统,该机组主要由M101F4型燃气轮机以及配套的燃机发电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配套的汽机发电机等主设备组成,采用 “一拖一,双轴”的布置方式,单套机组装机容量为460MW。
(广东粤电中山热电厂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45)摘要:旁路系统是蒸汽轮机主蒸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停过程以及甩负荷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M701F4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主蒸汽旁路系统的主要作用,通过对主蒸汽旁路系统几种控制模式的介绍,描述旁路系统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控制过程,并通过介绍机组运行过程中一次特殊工况,分析现有旁路系统控制逻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M701F4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旁路系统;控制模式随着当前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在当前形势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M701F4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旁路系统,该机组主要由M101F4型燃气轮机以及配套的燃机发电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配套的汽机发电机等主设备组成,采用 “一拖一,双轴”的布置方式,单套机组装机容量为460MW。
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旁路系统在机组启停过程以及甩负荷时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是,当余热锅炉产生的主蒸汽不满足蒸汽轮机运行需求时,这部分主蒸汽会通过旁路系统回到凝汽器,从而防止余热锅炉蒸汽管路超温、超压;另外,在汽轮机跳闸或甩负荷时,旁路系统可以联锁快开从而有效抑制主蒸汽压力、温度参数波动,防止汽包水位波动,维持余热锅炉及燃汽轮机正常运行,从而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机组损失。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机经济性分析与优化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机经济性分析与优化摘要:本文在对影响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FT8-3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过程延长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缩短启动时间,节约能源消耗,提高机组启动过程的经济性。
关键词:启机优化运行经济性1概述联合循环(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CCPP)系统是由燃气轮机系统和蒸汽轮机系统联合起来的一套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布雷顿循环与郎肯循环,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理[[1] 林汝谋, 金红光.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及应用[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串联在一起的能量转换综合利用系统。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引进美国普惠公司两套FT8-3轻型燃机(2*60MW),配国产武汽15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和21MW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锅炉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生产的双压无补燃、自支持式结构、正压运行、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能源站主要是为广州大学城一期18平方公里区域内10所大学提供冷、热、电能三联供。
2启机经济性分析与优化联合循环经济性的高低,表现在两个方面:设计制造优化和运行优化。
其中设计制造优化是联合循环经济性的前提,主要体现在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功率匹配上[[2] 钱育军.FT8-1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经济性能分析与改善[J].燃气轮机技术,2009,(1).][2]。
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一般情况下,重型联合循环的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功率比约为1:2;轻型联合循环的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功率比约为1:3,汽轮机功率占总功率的25~35%[[3]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大学城能源站的联合循环就是按照此原则优化设计的。
运行优化是联合循环经济性的具体体现,因为在实际电力生产中,存在着频繁启停机组和变工况运行等情况,所以运行优化显得尤其重要。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启动过程优化要求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启动过程优化要求摘要:文章以有限元计算为基础,采用DCS动态组的方式,实现对机组的监视、在线应力计算等,并且对整个机组的启动过程进行优化,保证机组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联合循环;汽轮机;优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由燃气轮发电机组、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三部分构成,在实际应用中,整个机组启动较慢,通常需要3-4h才能正常工作,就会出现燃气轮机已经运行达到额定负荷,汽轮机还在暖机阶段,废气直接排出造成较大的能源损失。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概述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是将燃气作为高温工质,蒸汽作为低温工质,由燃气轮机排气作为蒸汽轮机装置循环加热源实现联合加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属于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2G-PFBC-CC)也被称为补燃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其工作本质是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基础上增加一套炭化炉、煤气除尘装置及燃气轮机补燃燃烧室。
煤在炭化炉中分解,就会产生低热值煤气以及焦炭,焦炭被送到增压流化床中燃烧,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煤气送入燃气轮机燃烧室补燃,将增压流化床送来的烟气加热至1000℃以上,送入透平做功。
这种方案集中了IGCC和PFBC-CC的优点,能使循环的总功率和热效率都得到提高。
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研究内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究;第二,补燃燃烧室系统的研究;第三,高温烟气对燃气轮机叶片磨蚀研究。
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基本形式及特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1)余热锅炉型(2)平行双工质型(3)增压锅炉型。
平行双工质型、增压锅炉型两种形式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其发展。
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构成和部件特点,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以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作为锅炉运行的热源,由于锅炉自身不消耗燃料,通过对燃气轮机排气余热的利用进行工作,因此被称为余热锅炉,所以整个机组也被称为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运行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陈超明欧卫东

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运行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陈超明欧卫东发布时间:2023-07-18T01:27:58.23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9期作者:陈超明欧卫东[导读] 针对三菱M701FA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三期3×46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机组总体配置为:一台M701F4型低NOx 燃气轮机、一台336.6MW燃气轮发电机、一台无补燃三压再热自然余热锅炉、一台蒸汽轮机和一台150MW蒸汽轮发电机。
机组正常运行时补水量明显大量增加,造成了除盐水的严重损失。
分析了三菱M701FA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整个汽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汽水系统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具体优化系统阀门及注意事项,最后对使用这一方法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 528437摘要:针对三菱M701FA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三期3×46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机组总体配置为:一台M701F4型低NOx 燃气轮机、一台336.6MW燃气轮发电机、一台无补燃三压再热自然余热锅炉、一台蒸汽轮机和一台150MW蒸汽轮发电机。
机组正常运行时补水量明显大量增加,造成了除盐水的严重损失。
分析了三菱M701FA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整个汽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汽水系统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具体优化系统阀门及注意事项,最后对使用这一方法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M701FA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疏水系统节能、安全引言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
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因此对#9/10机组运行时补水量大量升高造成的损失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改造使其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促进实现节约型社会的合理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现状和展望分析

[3]李敏,李海平.浅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影响余热炉热效率的因素[J].中国化工贸易, 2019, 000(006):218-218.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概述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来讲,实际就是按照特定方式,将蒸汽轮机与燃气轮机循环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且高效的发电系统;此系统是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煤耗,提高热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当前环境。从根本上来讲,此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蒸汽发电系统,其二是燃气发电系统,对于燃气发电系统而言,主要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发电机、燃烧室、压气机与透平,而针对蒸汽发电系统来讲,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发电机、汽轮机与余热锅炉。
4.结语
综上,伴随各个国家对天然气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其应用广度的日渐提升,与之相匹配的燃气发电技术正在逐渐成熟与完善;在此背景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凭借其节能环保优势,势必会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伴随相关技术体系的日渐成熟,其效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发挥。
参考文献: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模拟研究[J].能源与环境, 2018, 000(005):10-11,13.
3.发展建议
伴随当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优先选择供电效率高、建设周期短并且投资少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对传统燃煤蒸汽轮机发电机组予以替代(发电成本高、不环保、污染排放多等),已经成为发电行业的未来趋向。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设计建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时,需特别注意如下几点:首先,针对新建电厂来讲,在刚开始进行选址时,需要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由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体积较小,因而不会占用过大的面积,而且还有着比较短的建设周期,对于那些用电比较紧张或者负荷中心的电源建设尤为适用。其二,从改造燃煤电厂层面来考量,在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进行设计建造时,需要结合大型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改造、设备更新淘汰等内容来开展。其三,基于燃气的来源与种类层面来剖析,在应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时,需要结合当地实况,选用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补给燃料或气源,以此推动气源的本地化、多元化。其四,基于政策建议层面来考量,国家需要结合当前实际,积极制定健全且优质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在环保方面,应较大人力、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推动此层面的优质化发展;针对那些天然气发电项目而言,需要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多给予优惠,以此促进其在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升。其五,给予相关设备研发层面来分析,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循环电厂已经开始朝向高效化、先进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我国来讲,无论是在设计大型燃气轮机上,还是在实际建造方面,均有着较晚的起步;针对此情况,不仅要积极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设备,而且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实现大型燃气轮机的全面国产化。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系统 优化与节能技术分析

提高循环机组 的运行 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 , 同时减少 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 。 确定 了目标 函数之后 , 还要采取一定 的方法来对 目标 函数进行求解 。以 往人们常常将 多 目标转化 为单 目标进行求解 , 采用 目标 规划和有线性加 权等算法, 但是一般不能获得精确的最优解集 。因此现 阶段人们将 多 目
备。 燃气轮机在实际运 行过程 中, 空气经过压气机从外界吸入 并过滤 , 空 气的压 力升 高, 一定温度和压 力的空气进入到燃烧 室中 , 在 中心 环和天 然气混合 , 两者的混合经过燃烧之 后就会形成高温 烟气 , 高温烟气 在高 温下会膨胀 做功 , 此 时四级透 平驱动发 电机输 出功率, 剩下 的则进 入到
而对于大多数的群众来说他们基本上都认为空调在夏天的时候越冷越好在冬天的时候越热越好这明显和空调的设计理念相悖这样做不但使得空调系统更加消耗电量还会导致人们因为不能适应室内外的温度差而出现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增加了生病的可能性这些情况都可以经过对人们进行空调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进行纠正消除人们对空调作用的误解
问题 一般都能够得到一个最小 的数值 或者全局 , 但是对于 多 目标 优化来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循环原理和优点
1 . 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原理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 电联产机组循环系统是 由发 电机 、余热锅炉 、 蒸汽轮机和燃气 轮机等共 同组成的 。其 中燃气 轮机 是 以空气 为工作介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优化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一种先进的发电技术,它将燃气轮机的余热通过余热 锅炉回收,并利用蒸汽轮机进行二次发电。这种循环方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还降低了环境污染。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力生产,从小型分 布式能源到大型电站均可应用。
余热锅炉优化设计
余热锅炉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 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针对传统余热锅炉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热效率低、 蒸汽参数不稳定等,本次演示提出了以下优化设计方案:
3、内部流体运动: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内部存在复杂 的流体运动
1、热工控制:通过建立热工控制模型,可以实现对锅炉的热工状态进行精 确控制。模型中要考虑燃料流量、压力、温度以及蒸汽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的控制。
2、流场分析: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对锅炉内部的流体运动进行模拟分析, 以确定流体流动的速度、方向以及受热面的传热效果等。
特性分析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特性主要包括热工过程、受热面传热和内部 流体运动。
1、热工过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热工过程包括燃烧、传热和 蒸汽生成等。锅炉入口处的高温燃气通过锅炉受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水,水被加 热生成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发电机发电,同时燃气释放的热量也被充分回 收。
3、采用新型材料:新型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和耐腐蚀性,可以大大提 高余热锅炉的传热效率和寿命。例如,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可以提高锅炉的换热效率,降低能耗。
3、采用新型材料:新型材料具 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和耐腐蚀性
1、采用控制算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可 以实时监测余热锅炉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需求对蒸汽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 快速、精准的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现状分析及展望王平(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镇江212003)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为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章首先针对系统的构成和运行特点进行了阐述,其次展开了深入的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展望了我国未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发展前景,以期能够充分促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功能优势的发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现状;展望0引言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带来的却是能源以及环境危机的逐渐加深。
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为缓解这一危机带来了希望,同时,作为清洁能源发电重要组成部分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也实现了较快的更新和进步。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组成和运行特点1.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概述通常而言,联合循环发电方式利用特殊的形式将燃气轮机循环与蒸汽轮机循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构成了综合性较强的发电系统,这一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创新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煤资源消耗量,提高热效率,起到积极的环境保护效果。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有两个重要部分组成,分别是蒸汽发电系统和燃气发电系统,其中发电机、余热锅炉以及汽轮机是蒸汽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燃气发电中的重要设备设施为透平、燃烧室、压气机和发电机。
基于热力学层面的相关理论,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存在两部分循环,即布雷顿循环、朗肯循环。
具体热力过程的温熵关系见图1:压气机压缩过程(a —b ),燃烧室燃烧过程(b —c ),燃气轮机做功过程(c —d ),燃气轮机排气在余热锅炉中冷却过程(d —a );余热锅炉给水吸热过程(g —e ),蒸汽轮机做功过程(e —f ),凝汽器冷凝过程(f —g )。
如果将余热锅炉安装在燃气轮机排气侧,蒸汽轮机的给水通过燃气透平尾气进行加热从而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并促使汽轮机进入做功状态,实现发电机发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燃料化学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起到优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3 9 ( 0 0 0 ( ) 0 1 一 l 1 7 - 7 12 1 ) 5 b一 1 5 o
却 所 需要 辅 助 蒸汽 约 2 t h, 约 2 t h。 0/ 共 5 / 参 数 要 求 : 度3l , 力 1 0 温 0℃ 压 . MPa 。 由于 启动 锅 炉 配 置 两组 相互 独 立 的燃 烧 系 统 , 般 来 说 , 了 保持 高 负 荷 时 候 锅 一 为 炉 燃 烧 的 稳 定 型 , 好 是 采 用 两 个 燃 烧 器 最 同 时 运 行 。 以 在 启 动 锅 炉 运 行 过 程 中具 所 有 以 下特 点 :1 启动 锅炉 刚启 动 , 升 温升 () 在 压 过 程 中 可根 据 实际 情 况 采 用 一 只 或 者两 只燃 烧 器 运 行 ; ) 动锅 炉 启 动 完成 , ( 启 2 当只 需要 提 供 轴封 蒸 汽时 ( 助 蒸 气流 量5 / ) 辅 th , 只 需 保 持 一 个 燃 烧 器 运 行 , 为 两 个 燃 烧 因 器运行会导致 启动锅炉压 力不断升高 , 当 1系统和结构介绍 压 力超 过 设定 压 力+1 5 a 后 燃 烧 器 会 自 .b r 为 了满 足 机 组 启 动 和 停 运 时 所 需 的辅 动熄 灭 ;3 当低 压 缸 末 级 叶 片 冷 却 蒸 汽 投 () 助蒸汽, 置一台德国L 配 00S生产 的ZFR— 入时 ( 助蒸 气流 量 2 t h , 虑 到 机 组 启 辅 5/ )考 x~ E 启 动 锅炉 。 动 锅 炉 系统 包括 了系 动 安 全 性 和 稳 定 性 , 好 能 保 持 两 个 燃 烧 I型 启 最 统 包括 除 氧 器 、 水 泵 、 给 省煤 器 、 燃烧 机 、 过 器运 行 。 热 器 、 污 扩 容 器 等主 要 设 备 。 动锅 炉 的 排 启 由于 启 动 锅 炉 具 有 以 上 运 行 特 点 , 运 燃料 由调 压 站 天 然 气 管 道 引来 , 热 除 盐 行 操 作 中相 应 的应 该 注 意 以 下方 面 :1在 加 () 水 , 成 一 定 压 力 、 定 温 度 的 过 热 蒸 汽 , 锅 炉 升 温 升 压 期 间 , 炉 压 力 会 一 直 很 快 生 一 锅 送 至 全厂 辅 助 蒸 汽 母 管 。 上升 , 当发 现 锅 炉 压 力 过 高 时 , 了防 止 燃 为 L O 锅炉 采用 的 是 三 回程双 炉胆 蒸 汽 烧 器 自动 熄 火 , 开 对 空 排 气 门或 开大 疏 0 S 需 锅 炉 , 心 燃 烧 器设 计 及 分 布 , 烧 器 ( 偏 燃 第 水 来 降 低 锅 炉 压 力 。2 在 只 需 要送 轴封 蒸 () 回 程 ) 第 一 时 间 从 高 温 火 区 吸 取 最 大 汽 期 间 , 注 意 提 高 轴 封 蒸 汽 的温 度 。 以 以 要 所 热 量 , 炉 时 能 迅 速 产 生 饱 和 蒸 汽 及 在 大 在 此 阶 段 , 提 高 蒸 汽 的过 热 度 , 要 采 用 开 为 需 量 耗 用 蒸 汽 后 迅 速 复原 增 压 。 三 回程 时 加 大 系统 的 疏 水 , 加 蒸 汽 流 量 来 提 高 燃 第 增 在 炉 的 底部 , 水 温最 低 处 。 炉 配 置两 组 烧 器 负 荷 从 而 提 高 蒸 汽 过 热 度 的 方 法 。 既 锅 相 互 独 立 的 燃 烧 系 统 , 组 燃 烧 系 统 的 功 1. 锅 炉 调试 期 间 出现 问题 的分 析 和处 理 每 2 率 为2 t h 在2 8 8/ 负 荷范 围内 自动 8/ , . ~2 t h 本 厂作 为首 批 选 用德 国L O 大 型 锅炉 O S 比例 调节 : 负 荷 工况 下 , 组 燃 烧 系统 运 作 为 启 动 锅 炉 的 燃 机 电 厂 之 一 , 小 单 由于 此 大 行 , 现 锅 炉 额定 负荷 1 %~5 %负荷 范 围 实 0 0 型锅 炉 在 燃 机 电厂 中使 用 和 可 借 鉴 经验 的 的 自动 比例 调 节 , 证 过 热 蒸 汽 满 足 设 计 不 足 , 种 锅 炉 的 最 初 是 在 各 种 工 厂 和 酒 保 此 参数 ; 负 荷 工况 下 , 组 燃烧 器 系统 同 时 店 被 用 来提 供稳 定 的 热 源 , 燃 气 一 大 两 而 蒸汽 联 投入 运 行 , 实现 锅炉 额定 负 荷2 %~10 0 0%负 合循 环 机 组 特 点 就 是 调峰 , 停 频 繁 。 炉 启 锅 荷范 围的 自动 比 例调 节 。 过 热 器的 内部 , 是 L S 炉 首 台 在 亚 洲 应 用 出 力 最 大 的 在 OO 锅 锅炉 第 二 回程 侧 , 装 了 自动 排烟 挡 板 , 安 主 锅 炉 , 是 首 台 应 用 于 燃 机 电 厂 点 火 调 试 也 要 目的 是 为 了有 效 控 制 过 热 蒸 汽 的温 度 , 的 锅 炉 。 适 应 燃 机 调 峰 电厂 运 行 的 特 点 为 达到辅 助蒸汽所需要的蒸汽温度 。 以 及 启 动 锅 炉 的运 行 特 点 , 们 对 启 动 系 我 锅 炉 的控制 系统 为L ( OO B i r o 统 进 行 了很 多 的 改 进 , 要 有 以 下 几 个 方 BC L S 0l C e 主 n r 1, 启动 锅炉 整体 控 制 , to)对 即将 锅 的 压 面 :1L OS 动 锅 炉 调试 期 间 , 向主 机 () O 启 在 力 控 制 、 热 蒸 汽 温 度 控 制 、 炉 液 位 控 送 辅 助 蒸 汽 过 程 中 , 了 保 证 主 机 运 行 的 过 锅 为 制 、 面 排 放 控 制 、 部 排 污 控 制 、 全 连 安 全性 , 表 底 安 不允 许 进 行 锅 炉 的 调 试 工 作 , 在 而 锁 控 制 等全 部 由L C 行 整 体 控 制 。 B 进 锅 炉 调试 时 又 只 能用 对 空 排 汽 管 来 调 试 锅 1 1启 动锅 炉运 行特 点分 析 . 炉 , 是 对 空 排 气 管 的管 径 就 限制 了 锅 炉 但 燃 气 一蒸 汽 联 合 循 环 机 组 在 启 动 过 程 的 调 试 工 作 , 得 锅 炉 调 试 期 间没 有 一 个 使 中 一 个 重 要 的 特 点 是 对 蒸 汽 需 求 量 变 化 合 适 的 工 况 条 件 , 来 我 们 建 议 厂 家在 以 后 大 , 启 动 锅 炉 负荷 调 节 要 求 高 , 应 的 对 后 的调 试 工 作 中设 计 一 条 管 路 专 门 用 来 模 对 相 启 动 锅 炉 的 运 行 操 作 也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拟 各 种 辅 助 整 汽 的各 个 工 况 , 后来 L O 锅 O S 求。 炉 在 北 京 一 家 电厂 调 试 的 时 候 就 专 门 设 计 本 厂机 组辅 助蒸 汽 需 求 : 组 启 动 前 , 了 一 条 管 道 用 来 排 汽 , 拟 主 机 各 种 状 态 机 模 送 轴 封 所 需 要 的辅 助 蒸 汽 大 约 为 5 / 启 下所 需 要 的 辅 助 蒸 汽 参 数 。 t h。 动后( 当机 组 2 0 转 后 )低 压 缸 末级 叶 片 冷 00 , ( ) 氧 器 补 水 系统 改 造 。 初 除 氧 器 2除 最
工 业 术 技
SIC & EH0 G CNE TCNL Y E O
对 燃 气 一蒸 汽 联 合循 环机 组启 动锅 炉 系统 的分 析 及 改 进
胡 嘉 靖 ( 东惠州天 然气发 电有 限公 司 广 广东 惠州 5 0 2 1 8 ) 6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余热锅 炉烟 气温度 和减温水量 随燃机 负 变化的特 性 , 重点讨论 了启动锅炉运行 特点分 析以及调峰运 行 中防止 蒸 荷 并